ODB

靈命日糧 : 永不足夠

讀經: 傳道書1章1-11節


眼看,看不飽。—傳道書1章8節


美國太空人弗蘭克·博爾曼(Frank Borman)負責指揮首次環繞月球的太空任務,但他對此並無深刻的印象。在這趟來回需時兩天的行程中,他因為暈機不適而嘔吐。他說,無重狀態的確很新奇,但新奇的感覺只有三十秒,後來也就習慣了。在近距離觀看月球時,他發覺其顏色單調乏味,而且表面都是坑坑窪窪的隕石坑。他的團隊拍下了這片灰色荒蕪之地的照片,過後便開始感到沉悶無聊。

弗蘭克去到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地方,但卻覺得這算不了什麼。如果他對這個世界以外的經歷都很快厭倦,也許我們應該降低對這個世界的期望。傳道書的傳道者察覺到,世上沒有任何經歷能帶給人永恆的快樂,正如1章8節說:「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我們或許會感到片刻的欣喜,但這種喜悅轉瞬即逝,我們便會尋求下一個刺激。

弗蘭克在那趟任務中感到興奮的一刻,是看見地球在黑暗中從月球背面升起,並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好像一塊藍白交錯的漩渦紋理大理石。同樣地,我們真正的喜樂是源自聖子的光照。唯有賜生命的耶穌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意義、愛和美善。我們最大的滿足感並非來自這個世界,即使人類可以登上月球,卻仍無法得著真正的喜樂和滿足。

— 韋陌格

親愛的耶穌,求祢用祢的愛來光照我。


何時是你最快樂的時刻?但為何不能持久呢?歡樂總是轉瞬即逝,這讓你學習到什麼?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 ; 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 : 迷失走丟

讀經: 路加福音15章1-7節


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路加福音15章6節


美國幽默作家亞麥可(Michael Yaconelli)住在牧場附近,他觀察到乳牛在放牧時很容易迷失走丟。因為牠們在吃草時會不斷地走動,找尋更青綠的牧草。在牧場邊界的樹蔭下,乳牛可能會發現鮮嫩的牧草。當牠看見損壞的籬笆後面不遠之處,有一叢看似可口的青草,可能就會衝出籬笆而越走越遠,甚至走到大馬路上。就這樣,乳牛嚼著牧草,漸行漸遠,最後就走丟了。

其實不是只有乳牛會迷失走丟,羊也是一樣,而世上最容易迷失的恐怕就是人類。

或許正因如此,在聖經中上帝經常將我們比作羊。我們很容易迷失走丟,會因輕率的妥協和愚蠢的決定而漸行漸遠,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已遠離了真理。

耶穌對法利賽人說了尋回迷羊的比喻。這位牧羊人極珍視一隻走失的羊,以至暫時放下其他的羊去尋回這隻迷羊。當牧羊人找到迷羊後,還大肆慶祝一番!(路加福音15章1-7節)

當一個人回轉歸向上帝時,上帝也會像這個牧羊人一樣歡喜快樂。正如耶穌說:「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6節)上帝已差派救主耶穌來拯救我們,並且將我們帶回家。

— 凱辛蒂

天父,我感到好迷惘,我是否早已遠離了祢?
求祢重新引導我的心,指引我回家的路。


你正因什麼事物而朝向錯誤的方向?若要回歸正途,你首先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 ; 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 : 信守承諾

讀經: 希伯來書6章13-20節


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希伯來書6章15節


在婚禮上,澤生對自己將要許下的婚姻承諾備感壓力,以致在跟著牧師向美珊複述結婚誓言時都結結巴巴的。他心想:我怎能說出連自己都覺得難以遵守的承諾呢?他雖然完成了結婚典禮,但那些承諾仍讓他感到心情沉重。婚宴結束後,澤生帶著妻子回到教堂,並在那裡禱告了兩個多小時,祈求上帝幫助他遵守諾言,盡心地關愛並照顧美珊。

澤生在婚禮當天深感恐懼,是因為他知道人性的軟弱與侷限,然而,這位承諾要透過亞伯拉罕的後裔賜福給列國的上帝(加拉太書3章16節),卻完全沒有這樣的侷限。

為了激勵猶太基督徒要忍耐到底,繼續信靠救主耶穌,希伯來書的作者回顧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承諾,亞伯拉罕的耐心等候,以及上帝的承諾最終實現(希伯來書6章13-15節)。即使亞伯拉罕和撒拉那時已年紀老邁,但這並不能攔阻上帝實現承諾,使亞伯拉罕的子孫繁多(14節)。

你會覺得自己軟弱渺小而很難信靠上帝嗎?你覺得自己無法實踐各種承諾、誓言和保證嗎?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上帝應許會幫助我們:「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上帝幫助澤生和美珊信守結婚誓言已超過36年了,何不相信上帝也會幫助你呢?

— 簡恩德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信守對我的承諾,
求祢幫助我也能持守對祢和他人的承諾。


上帝已經應許會幫助我們,為何我們卻覺得難以置信?在人生的現階段,你覺得難以持守哪些承諾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 ; 加拉太書5章


靈命日糧 : 愛情鎖

讀經: 雅歌8章5-7節


求祢將我放在心上如印記,帶在祢臂上如戳記。—雅歌8章6節


在巴黎藝術橋上,成千上萬支的掛鎖遍佈各個能想得到的角落,有些還刻著情侶們名字的縮寫,這樣的情景著實令我驚嘆!這些象徵愛情的掛鎖,是許多情侶表示他們對愛情「永遠」堅貞的宣告,但這座跨越塞納河的行人橋卻快被這些愛情鎖淹沒了。根據2014年的調查估計,這些愛情鎖約重達50公噸,這驚人的重量甚至導致部分橋梁坍塌,所以必須將這些掛鎖拆除。

這麼多愛情鎖的存在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類深切渴望愛情永不改變。舊約雅歌描述了一段情侶間的對話,女方表達出渴望獲得堅貞不渝的愛情,便向男方說:「求祢將我放在心上如印記,帶在祢臂上如戳記」(8章6節)。她渴望男方給予她的愛情是安全可靠的,如同一道印記烙印在男方的心上,或如戒指套在指頭上一般。

舊約雅歌所表達對永恆愛情的渴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約以弗所書記錄的真理,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道聖靈的印記(1章13節)。縱使人類的愛情會改變,橋上的愛情鎖會被拆除,但那位內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卻是永遠的印記,表明上帝是永不止息、堅定不移地深愛著祂的每一個兒女。

— 夏莉珊

親愛的天父,縱然人的愛情總是變幻無常,
但感謝祢,因祢對我的愛永恆不變、堅定穩固!


你曾如何經歷天父那永不改變的愛?今天你如何讓上帝的愛引導和激勵你呢?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 ; 加拉太書4章


靈命日糧 : 恩典大於罪惡

讀經: 尼希米記9章17、27-31節


但祢是樂意饒恕人……有豐盛慈愛的上帝。—尼希米記9章17節


我的社區大學英語教授說:「如果我觸摸聖經,它會在我手中起火。」我聽了有點難過。那天早上,我們閱讀的小說裡引用了一節聖經的經文,當教授注意到我拿出聖經查閱時,她說了這一番話。這位教授似乎認為自己的罪孽過於深重,以致無法被赦免。可惜我那時沒有勇氣去告訴她關於上帝的愛,以及聖經明確指出,我們隨時都能尋求上帝的寬恕。

在尼希米記就有一個悔改和寬恕的例子。以色列人雖然因為犯罪而被擄,但後來他們得到允許返回耶路撒冷。當他們安定下來後,文士以斯拉便向他們宣讀律法(尼希米記7章73節-8章3節)。百姓承認自己的罪,並且謹記縱然他們犯了罪,上帝仍沒有丟棄或離開他們(9章17、19節)。他們一呼求,上帝就從天上垂聽,並以憐憫和恩慈寬容他們(27-31節)。

同樣地,上帝也一直寬容我們。如果我們選擇承認自己的罪並求告祂,祂也不會離棄我們。但願我可以回去告訴這位教授,無論她過去如何,耶穌都愛她,並希望她能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上帝對你對我也是如此!我們都能來到上帝面前尋求祂的赦免,祂必會饒恕我們!

— 施竹俐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赦免我的罪,並向我們保證:
沒有任何人會因罪孽過於深重而得不著祢的饒恕。


你知道有誰自覺罪孽深重,無法得著耶穌的赦免?在馬可福音2章17節,耶穌說:「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這句話對他會有什麼幫助呢?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 ; 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留下的記號

讀經: 申命記4章3-10節


你為我招聚百姓,我要叫他們聽見我的話,⋯⋯可以學習敬畏我。—申命記4章10節


當我那成年的兒子面臨困境時,我提醒他,當年他父親失業時,上帝不斷看顧和供應我們的需要。我也講述在我母親不敵白血病而過世時,上帝如何堅固我們家並賜下平安。我還特別提到聖經許多印證上帝信實的事蹟,向他保證上帝必會信守承諾。我帶領兒子回顧過去上帝在我們家留下的記號,提醒他無論處在高山或低谷,上帝總是信實可靠。無論我們在痛苦或歡樂中,上帝的同在、慈愛與恩典都充足有餘。

儘管我想聲稱這個增強信心的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但上帝早已吩咐以色列人要分享祂的作為,以激發後代子孫對祂的信心。上帝在以色列人的生命中留下記號,他們透過分享這些事蹟,可以讓子孫記住過去上帝的作為,堅定信心。

以色列人跟隨上帝,並見證了上帝如何持守祂的應許(申命記4章3-6節)。祂一直都垂聽並回應眾人的禱告(7節)。以色列人與子孫們一起歡欣和追憶上帝(9節),並將這位獨一真神所默示和持守的聖言教導他們(10節)。

當我們講述偉大上帝的威嚴、恩惠以及祂對我們親密的愛時,我們同時也藉著確認祂恆久的信實,使我們自己和別人對上帝的信心能更加堅定。

— 鄧書琪

至高權能的上帝,感謝祢在前輩的信仰旅程中留下記號,
讓我能堅定地倚靠祢,走在信心的道路上。


誰曾與你分享上帝在他生命中的作為,使你的靈命成長呢?你可用哪些創意的方式,與子孫分享上帝在你家族中的信實和大愛?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 ; 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冒險繞道

讀經: 提摩太後書4章1-5節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提摩太後書4章2節


當保險代理人堅持要求再次見面時,海玲不禁心想:真是浪費時間!她知道這次見面將又是個無聊的產品推銷,於是她決定尋找機會與對方分享自己的信仰。

海玲注意到保險代理人曾做過紋眉,便婉轉地詢問原因,原來代理人覺得這會帶來好運。海玲的提問其實是「冒險繞道」,在討論財務話題時來了個大轉彎,但卻為討論運氣和信仰打開了大門,使她有機會談論自己為何要信靠耶穌。那個原本「浪費時間」的見面,最後卻變成上帝預備的美好時光。

耶穌也曾冒險繞道。當祂從猶太前往加利利的途中,特別繞道去與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談話,這對猶太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更糟糕的是,這是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就連其他撒馬利亞人也不屑理睬她。但耶穌與她的這場對談,最終卻使許多人得救(約翰福音4章1-26、39-42節)。

你是否也正要與一個不想見的人碰面?你是否一直碰到刻意迴避的鄰居?聖經提醒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準備好與人分享福音(提摩太後書4章2節)。把握時機進行「冒險繞道」吧!或許,今天上帝就會給你一個寶貴的機會,讓你能與某人談論上帝。

— 許文榮

耶穌,求祢讓我看見祢已為我打開的機會之門,
幫助我能與人分享祢的愛。
求祢賜我勇氣,能傳揚與祢有關的事。


今天你會與誰碰面?有機會與對方談論耶穌嗎?你如何勇敢而敏銳地憑愛心與人分享福音?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 ; 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 苦難中的平安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25-33節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我們快回到家時,突然發現汽車溫度表的指針正急速上升。我停下車子,立即關掉引擎,趕快跨出車子。車頭蓋正冒煙,引擎也像培根一樣滋滋作響,我將車子倒退一點,發現車底有一灘汽油,我馬上知道汽缸墊圈壞了。

我禁不住埋怨,因為我們剛剛才花了一大筆錢做了其他方面的維修。唉,為何物品不能完好無損?為何總是會壞掉呢?

你也有同感嗎?有時我們會感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付清一大筆帳單後,又要面對另一筆開銷。有些苦難比引擎故障更令人哀傷,例如不良的診斷結果、至親英年早逝或嚴重損失。

在那些時刻,我們都會渴望一個沒有傷痛與苦難的世界。耶穌應許那個世界將會來臨,只是尚未來到。在約翰福音16章,耶穌提醒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33節),而且祂還提到極大的苦難,就如為信仰受逼迫。然而祂教導我們,那些苦難並非終局,我們在祂裡面有盼望。

我們可能天天都會面對各種苦難,但耶穌應許與我們同在,我們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這激勵我們不以今日的苦難來評價我們的人生。

— 何安德

天父啊,苦難雖看似離我很近,但其實祢與我更加親近。
求祢幫助我今天能完全信靠祢,
確信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祢仍與我同在。


當你將苦難交託給上帝,會有什麼不同?在每天生活中,你要如何提醒自己將憂慮卸給祂?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 ; 哥林多後書13章


靈命日糧 : 止息謠言

讀經: 出埃及記23章1-3節


不可隨夥佈散謠言。—出埃及記23章1節


查理·西緬(Charles Simeon,1759-1836年)被委任為英國劍橋聖三一堂的牧師後,多年來一直遭受到強烈的反對。因為大部分的會眾都希望擢升助理牧師而非任命西緬,所以他們散布有關西緬的謠言,拒絕由他牧會,甚至曾經封鎖教堂不讓他進去。然而,西緬渴望順從聖靈的帶領,於是他制定一些原則以應對謠言。其中一個原則是永遠不相信傳聞,除非是絕對真實的消息;另一個原則是永遠相信,如果可以聽另一方的說法,必定會聽到完全不同的內容。

西緬實踐這些原則,乃是遵循聖經的教導。正如上帝吩咐祂的子民不要散播謠言與惡意中傷,因上帝知道這些會使人無法彼此相愛。十誡中有一條誡命清楚表明,上帝渴望他們能活出正直的生活:「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埃及記20章16節)。在出埃及記,還有另一個教導更強調了這個誡命:「不可隨夥佈散謠言。」(23章1節)

試著想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散播謠言與假消息,如果我們一聽到這些不實的傳聞就立刻制止,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多麼不同啊!願我們能倚靠聖靈的幫助,憑愛心說誠實話,好讓你我的話語能使上帝得著榮耀。

— 潘艾梅

主耶穌,請祢幫助我能憑著愛心述說祢的真理,
好讓我所說的話語能帶給人平安、恩惠與鼓勵。


在別人反對你時,你曾用什麼方式來應對?聽到謠言時,你會如何反應?



全年讀經:
傳道書4-6章 ; 哥林多後書12章


靈命日糧 : 看見什麼?

讀經: 使徒行傳3章2-8、16節


我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使徒行傳3章16節


作家馬克·吐溫指出,我們在生活中所看見的以及我們如何看待它,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下一步,甚至會影響我們人生的結局。他說:「當你的想像力失去焦點時,你就不能相信你眼睛所看到的。」

在聖殿繁忙的美門外,彼得與約翰遇見瘸腿的乞丐(使徒行傳3章2節),彼得在回答這個乞丐時也提到了「看」。乞丐求他們給予金錢,但彼得和約翰定睛看著他,然後彼得說:「你看我們!」(4節)

彼得為何這麼說呢?他身為基督的使者,應該是希望乞丐不要只看自己的侷限,甚至不再看見自己需要金錢。當這人看著使徒時,他將會看到相信上帝後所帶來的改變。

彼得對他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6節)然後彼得「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並且讚美上帝(7-8節)。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人得著上帝所賜的信心(16節)。佈道家司布真也勉勵眾人說:「單單定睛仰望上帝!」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只看見障礙,而是能看見那位為我們開道路的上帝。

— 雷翠霞

天父,當我沒有定睛仰望祢時,
求祢幫助我注目於祢無窮的大能。


你曾定睛注視些什麼而看不見上帝呢?調正焦點後,你看見上帝要在你生命中做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傳道書1-3章 ; 哥林多後書11章16-3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