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唯有信靠

讀經: 列王紀上17章8-16節


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列王紀上17章15節


三百個孩子衣著整潔地坐在餐桌前,對著空盪盪的杯盤為早餐作謝飯禱告。這種情境在喬治·慕勒牧師(George Mueller,1805-1898年)所創辦的孤兒院裡並不稀奇,然而這次他們又看到上帝的供應。就在慕勒牧師向上帝禱告的幾分鐘內,有位麵包店老闆突然來按門鈴。這個老闆前一晚徹夜難眠,總感覺孤兒院需要麵包,就烤了三批送過來。幾分鐘後,出現一個送牛奶的人。他的車子正巧在孤兒院門口故障了,為避免浪費,就把一車的牛奶送給慕勒牧師。

當我們缺乏食物、住所、健康、金錢和友誼等生活必要的資源時,不免感到憂愁、焦慮和自憐。列王紀上17章2-16節提醒我們,上帝先前是差派烏鴉供應以利亞的需要(4-6節),後來上帝又再次出人意料地讓貧窮的寡婦供應他。雖然這個寡婦「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裡只有一點油」(12節),上帝卻讓她能供應以利亞的需要。我們有時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而四處奔波,但若明白上帝是最偉大的供應者,祂已承諾會供應一切,我們就可以從焦慮中得著釋放。在尋求解決之道前,讓我們先懇切地尋求上帝。當我們學會仰望上帝,就不必白白耗費時間與心力,也不致感到灰心沮喪。

— 簡恩德

天父,求祢讓我更清楚看見祢是一切所需的供應主。
求祢赦免我時常只靠自己而沒有先尋求祢。


你曾否為生活奔波而忘記先祈求上帝的供應?結果如何?現在你要為哪些需要求告上帝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3-104篇;哥林多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對手或隊友?

讀經: 哥林多前書1章10-17節


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書1章10節


美國特克薩卡納市不偏不倚的座落於德州與阿肯色州的交界處,全市大約有七萬人。他們有兩位市長、兩個市議會、兩個警察局和消防局。這城市的中學所舉辦的體育賽事總能吸引大批人潮,因為市民分屬兩個州,他們都會支持各自所屬的州立學校。但他們也面對更多考驗,例如他們的公有供水系統受到兩個州政府的法規管理,雙方持有不同的意見。還好,儘管這城市在地理上被劃分為二,但居民之間卻能團結和睦而聲名遠播,每年市民們都會聚集在兩州交界的一條街道上共進晚餐,慶祝他們是合一的群體。

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也許沒有區域上的分界線,但卻分門結黨、爭論不休,因他們各自擁戴傳福音給他們的傳道者(保羅、亞波羅或磯法,也就是彼得)。保羅呼籲信徒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書1章10節),並提醒信徒,為他們被釘十字架的是基督,而不是這些屬靈領袖。

現今,我們不也是如此嗎?儘管我們都相信是耶穌為我們的罪捨命,但我們有時卻把其他的信徒視為對手而非隊友。正如基督是不能被分割的,我們是基督的身體,是祂在世上的代表,那麼就不該讓無關緊要的事使我們有分歧,甚至導致分裂。相反地,願我們能慶賀在基督裡的合一!

— 洪可婷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全心信靠祢和祢所賜的救恩。
好讓我不要為小事堅持己見,而是能促進教會的合一。


哪些無關緊要的屬靈課題可能會造成教會分裂?你要如何與其他信徒合一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0-102篇;哥林多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火煉精金

讀經: 彼得前書1章6-9節


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彼得前書1章7節


一般認為,24K金是將近100%的純金,只有微量的雜質,然而要達到這樣的高純度比例實在很不容易。煉金師採用的精煉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密勒法,速度最快、成本最低,但黃金的純度只可達到99.95%;另一種是沃爾威爾法,相對耗時且成本較高,但黃金的純度可高達99.99%。

在聖經時期,煉金師用烈火熬煉黃金,等到雜質浮到表層之後,便可去蕪存菁。使徒彼得在寫第一封書信給分散於小亞細亞(現今土耳其北部)的信徒時,將基督徒的生命所受到的淬煉,比喻為煉金的過程。當時,許多人因相信基督而受到羅馬帝國政府的迫害,彼得雖然也親身經歷這樣的苦難,但他卻清楚闡明:「這些試煉要顯明你們的信心是真信心。」(彼得前書1章7節,新普及譯本)

也許你覺得正面臨煉金之火,深受挫敗、病痛或其他各種磨難的打擊,但上帝經常會藉著困境,將我們的信心熬煉成精金。在苦難中,我們或許會哀求上帝儘快結束這樣的試煉,但上帝深知什麼對我們才是最好的,即使是生命的各種熬煉都對我們有益。願我們常常親近救主耶穌基督,尋求祂的安慰和平安。

— 華琳妲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祢幫助我明白
人生的苦難會煉我成精金。


什麼樣的挑戰曾令你成長?你當時如何回應這些挑戰?



全年讀經:
詩篇97-99篇;羅馬書16章


靈命日糧 : 長大了!

讀經: 路加福音18章15-17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路加福音18章16節


我的孫子匆忙跑向雲霄飛車遊戲區的身高牆,看是否達到可以搭乘的標準。當他看到自己的頭頂已超出標準線時,他開心地放聲尖叫!

在我們的一生中,似乎有許多事都取決於我們是否「長大了」。例如:長大了就不再坐嬰兒汽車坐椅,而是直接繫上安全帶;從後座移到前座,甚至考取駕照。長大了就有資格投票,也能結婚。像我的孫子一樣,我們一生都期待長大。

在新約時代,孩子們固然受到關愛但卻不被重視,他們必須等成年後,對家庭有所貢獻,有資格參加會堂的聚會,才會被重視。但耶穌卻打破這些觀念。祂不僅接納窮人、生病的人,甚至孩子們。馬太、馬可、路加三本福音書都記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去見耶穌,希望耶穌能為孩子們按手禱告,並為他們祝福(馬太福音19章13節;馬可福音10章16節)。

耶穌的門徒卻責備這些父母,認為這些孩子帶來干擾。但這卻讓耶穌「惱怒」(馬可福音10章14節),祂張開雙臂歡迎孩子們。耶穌看重孩子們在上帝國度裡的價值,並勸勉眾人應回轉像小孩那樣,接受自己的軟弱,認識到自己需要上帝,這樣才能認識祂(路加福音18章17節)。我們要如孩童般單純地渴望上帝,才能「長大」領受祂的慈愛。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求祢今天就讓我知道自己需要祢,
吸引我像小孩般來親近祢。


你為何需要像小孩一樣才能認識上帝?天父的慈愛對你有何意義?



全年讀經:
詩篇94-96篇;羅馬書15章14-33節


靈命日糧 : 奔向真愛

讀經: 耶利米書31章1-9節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耶利米書31章3節


麗娜雖然個子嬌小,卻毫不畏懼身高約1·8米且強勢逼人的筱莉。筱莉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來到「危機懷孕關懷中心」,因她早已決定要拿掉腹中的胎兒。麗娜雖溫柔地問她一些問題,但筱莉卻東拉西扯,並說些粗暴的言語。當筱莉開門預備離開時,依舊堅持要去墮胎。

此時,麗娜迅速擋在筱莉和門之間,並問她:「在妳離開之前,我可以擁抱妳並為妳禱告嗎?」從來沒有人給筱莉一個關懷的擁抱,霎那間眼淚從筱莉的臉上流了下來。

麗娜充分地體現了上帝的心腸,上帝以「永遠的愛」愛祂的子民以色列人(耶利米書31章3節)。那時,以色列民因不斷違背上帝的命令而承受許多嚴重的後果,但上帝還是對他們說:「我以慈愛吸引你。……我要再建立你。」(3-4節)

筱莉過往的經歷相當複雜,相信許多人都能理解。在她還未遇見真實的愛的那一天,她一直認為上帝和基督徒只會定她的罪。但麗娜向她展現一個不同的事實:因為這位上帝對我們的愛超乎人所能想像,所以祂不會忽視我們的罪。上帝張開雙臂接納我們,你我無需繼續逃避。

— 葛庭墨

天父啊,我常將祢的奇妙大愛視作理所當然,
求祢赦免我。
也求祢幫助我,今天能向人展現祢的慈愛。


你認為上帝是怎樣的呢?這與今天閱讀的經文所描述的上帝有何異同呢?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羅馬書15章1-13節


靈命日糧 : 重燃希望

讀經: 以賽亞書35章1-4節


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以賽亞書35章1節


在美國費城,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經過清理並種滿美麗的花草樹木後,變得綠意盎然、生氣蓬勃。這樣的環境讓附近的居民感到心靈舒暢,對那些經濟有困難的人更是如此。

一位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環境綠化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影響,對居住在貧困地區的人們來說,綠色的環境更為重要。」這位教授是這項專題的研究人員之一。

先知以賽亞在異象中,看見上帝使土地恢復生機、萬物復甦,使受壓迫的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從這裡看到了全新的盼望。即便以賽亞預言會有毀滅和審判,卻不能搖動這美好的應許:「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以賽亞書35章1-2節)

同樣地,無論我們現在的景況如何,我們仍能歡喜快樂,因為天父會以各樣美善的方式,包括透過祂親手所造的萬物來復興我們,使我們得著全新的盼望。當我們灰心沮喪時,思想上帝的榮美和光輝能使我們振作起來。以賽亞也鼓勵眾人說:「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3節)

幾朵花就能讓我們重新燃起盼望嗎?先知對此表示肯定,賜我們盼望的上帝也應允這事!

— 雷翠霞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創造美麗的萬物,
讓我能看到祢的榮耀,在祢裡面重燃盼望。


你感到沮喪時會做些什麼呢?到戶外欣賞上帝的創造,如何使你對上帝重燃盼望?



全年讀經:
詩篇89-90篇;羅馬書14章


靈命日糧 : 大工程

讀經: 尼希米記6章1-4節


[尼希米]說:「我現在辦理大工,不能下去!焉能停工,下去見你們呢?」—尼希米記6章3節


一名年輕的保安人員發現有一扇門無法關緊,因為門邊貼了一段膠帶,於是他立即把膠帶撕掉。過後,他再次檢查這扇門,又發現有人在門邊貼膠帶。於是,他立即打電話報警,警察到場之後隨即逮捕五個竊賊。

這名保安人員當時駐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水門大樓,也是美國某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因著他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揭發了當時最大的政治醜聞。

尼希米也認真嚴謹地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就在快要完工時,鄰近的仇敵竟要尼希米去附近的村莊與他們會面。這看似友好的邀請,背後其實是個陰險的陷阱(尼希米記6章1-2節)。尼西米的回應顯示出堅定的信念:「我現在辦理大工,不能下去!焉能停工,下去見你們呢?」(3節)

儘管尼希米擁有一些權柄,但人們並不將他視為英雄。他不是偉大的戰士,也不是詩人或先知,更不是國王或智者。他原是個酒政,後來卻去修築城牆。但他相信自己在做對上帝至關重要的事情。盼望我們也能認真嚴謹地看待上帝託付我們的事,並倚靠祂的大能和供應把事情做好。

— 裴格倫

親愛的上帝,幫助我明白我正在做一項大工程。
我相信是祢要我在這時來做這件事,
求祢使我能專心致志、堅持不懈!


上帝呼召你去做些什麼呢?認真嚴謹地將這件事看為大工程,對你而言為何非常重要呢?



全年讀經:
詩篇87-88篇;羅馬書13章


靈命日糧 : 為主而活

讀經: 羅馬書12章9-21節


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開車載著妻子和三歲的孫子奧斯汀,正駛離自家車道時,妻子興奮地對孫子說:「我們要去度假了!」小孫子認真地看著她,想了一下說:「我不是去度假,我是去宣教!」

我們不知道孫子是從哪裡學會說要「去宣教」,但是他的回答,使我在前往機場的途中不禁開始思考:我度假的這幾天雖是放假,但我是否仍謹記自己依然在「宣教」,每時刻都要與上帝同行,且為上帝而活?我是否還記得,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服事上帝嗎?

使徒保羅鼓勵住在首都羅馬的眾信徒,「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羅馬書12章11節),就是勸勉他們,當在耶穌裡認真且殷勤地生活。當我們全心仰望上帝,順服祂的旨意,即使是最單調平凡的時刻,也會有全新的意義。

我們上了飛機坐定後,我就禱告說:「主啊,我屬於祢。無論祢要我在這趟旅程中做些什麼,求祢幫助我不要錯失機會。」

每天與上帝同行,每天都是滿有永恆意義的宣教!

— 龐雅各

主耶穌,求祢賜給我恩典,
使我能為祢而活,好叫我有一天能聽見祢說: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馬太福音25章23節)


你曾經參與宣教嗎?你如何讓上帝成為你生命的中心?



全年讀經: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


靈命日糧 : 上帝起的名

讀經: 路得記1章19-22節


拿俄米對他們說:「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瑪拉,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路得記1章20節


我們一家每年都會參加夏令營,營友常將小隊長暱稱為蘋果姐姐、大力士或大胃王。這些綽號常源自於某次令人尷尬的事件,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有趣的習慣或嗜好。

綽號不只出現在夏令營,我們甚至可以在聖經中看到,例如耶穌稱祂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為「雷子」(馬可福音3章17節)。雖不常有聖經人物會給自己取綽號,但有個名叫拿俄米的婦女,卻要求旁人稱她「瑪拉」(意思是「苦」,路得記1章20節),因為拿俄米的丈夫和兩個兒子都客死異鄉,她覺得上帝使她遭受苦難(21節)。

但拿俄米給自己貼的標籤並未持續太久,因為這些沉痛的打擊,並不是她人生的結局。在她感到悲傷的時候,上帝就賜福予她,給她一個充滿愛心的媳婦路得,最後還讓路得改嫁且生下一個兒子,讓拿俄米有了後嗣。

我們難免會遭遇失敗或困境,甚至以「魯蛇」(失敗者)或「剩男剩女」這類負面的綽號自嘲,但這絕不是我們人生的結局。上帝既稱我們每個人為「蒙愛的」(羅馬書9章25節),我們就可以用這個稱呼取代所有負面的綽號,並且在最艱難的處境中,看到祂為我們所預備的道路。

— 夏莉珊

天父啊,感謝祢不以我的處境或經歷看待我,
而是將我稱為祢的兒女。


有人給你取綽號嗎?你喜歡嗎?被稱為「蒙上帝喜悅的兒女」,如何讓你對自己改觀?



全年讀經:
詩篇81-83篇;羅馬書11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地位岌岌可危

讀經: 彼得前書2章4-10節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


在一些比賽或排行榜中,我們會用「地位岌岌可危」來形容地位不確定,隨時可能被取代。比如有篇文章就如此報導:「在本屆世界12強棒球賽中,南韓在複賽分別輸給日本和台灣兩支球隊,亞洲棒球強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有時,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條件可以參與比賽或完成一生的賽事。當我們有這樣的疑惑時,千萬要記得,我們在耶穌裡永遠不會地位岌岌可危。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在祂國度裡的地位是穩固有保障的(約翰福音14章3節)。我們的信心是源自那位揀選耶穌作為「房角石」的上帝,而這塊房角石就是我們生命的根基。上帝也揀選我們成為被聖靈充滿的「活石」,得以成為上帝創造我們所預定的樣式(彼得前書2章5-6節)。

在基督裡,我們的未來有保障,因為我們信靠基督並且跟隨祂(6節)。聖經告訴我們:「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9節)

在基督的眼中,我們的地位絕不會岌岌可危,我們是珍貴且蒙主所愛的(4節)。

— 歐瑞荔

天父上帝,當我失望、沮喪質疑自己是否為上帝的兒女時,求祢提醒我,我的盼望和信心都單單在於祢。


在生活中你曾因哪些不確定的情況而感到困擾?你要如何重拾對耶穌的信心?



全年讀經:
詩篇79-80篇;羅馬書11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