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時光書信

讀經: 約翰一書1章1-8節


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約翰一書1章2節


每年都有超過百萬名年輕人,報名參加國際書信寫作比賽。2018年的比賽主題是:「假如你是一封能穿越時光的信,你想要向讀者傳遞什麼消息呢?」

聖經中收錄了許多人因聖靈的默示和引領而寫的書信,這些書信也經過時光之旅,如今傳到我們手上。當時,教會不斷地增長,耶穌的一些門徒便寫信給在歐洲和小亞細亞的眾教會,幫助信徒瞭解他們在基督裡得著的新生命。這些信件大多被收錄在現今我們所讀的聖經之中。

寫下這些信件的門徒想要向讀者傳遞什麼信息呢?約翰在他所寫的第一封信中告訴我們,他的信件談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其實這就是約翰與永活的基督相遇的經歷(約翰一書1章1節)。他詳細記錄一切,主要是讓讀者能夠彼此契合相交,也能和「父並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相交」(3節)。約翰說,我們彼此相交團契時,我們的喜樂就能充足(4節)。聖經中的書信,讓我們能超越時光的限制,與這位永生的上帝相交。

— 畢愛敏

天父啊,感謝祢使我得以與祢相交團契。


假如今天上帝寫信給你,信裡會說些什麼?若你寫信告訴朋友你信主的經歷,你會寫些什麼?



全年讀經:
詩篇77-78篇;羅馬書10章


靈命日糧 : 祂的死帶來生命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4-21節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鍾娜(Joanna Flanders-Thomas)在南非最暴力的男子監獄中從事福音事工,目睹了基督改變人心的力量。楊腓力在《恩典不虛傳》描述鍾娜的經歷:「鍾娜每天都去監獄探訪這些囚犯,向他們傳講簡單的福音信息,是有關饒恕與和好。她漸漸贏得囚犯們的信任,瞭解他們在童年時期遭受的虐待,也讓他們明白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解決衝突。在鍾娜從事關懷事工的前一年,獄方記錄了279宗囚犯毆鬥和攻擊警衛的事件,但隔年卻只有兩起暴力衝突。」

使徒保羅寫道:「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我們也許不像鍾娜能看到如此戲劇性的革新,但福音的確能改變生命,這是出於上帝的能力,是世人最大的盼望。「新造的人」是多麼奇妙啊!耶穌的死,讓我們開始學習效法祂,直到我們與祂面對面,這旅程才算抵達終點(參閱約翰一書3章1-3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可以因成為新造的人而歡欣喜樂,但我們絕不可忽視基督為此所付出的代價。祂的死讓我們重獲新生,正如哥林多後書5章21節說:「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上帝的義。」

— 柯貝爾

天父,謝謝祢,藉著耶穌的犧牲讓我成為新造的人。
每當我故態復萌時,求祢赦免我,領我回到祢面前!


你的生命曾經歷耶穌怎樣的改變?你還有哪些層面仍需要繼續更新呢?



全年讀經:
詩篇74-76篇;羅馬書9章16-33節


靈命日糧 : 放手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21-36節


在耶和華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篇116篇15節


安寧病房的護士告訴我:「你的父親已進入彌留狀態。」「彌留」是指臨死前最後的階段,對我而言這是個陌生的新名詞,讓我感到像是進入一條去而不返的單行道。在我父親離世前,我與妹妹雖不確定父親是否還聽得見,但我們還是坐在他的床邊,親吻他光潔的頭頂,輕聲告訴他上帝對他的應許。我們吟唱詩歌《祢信實何廣大》,又誦讀詩篇23篇。我們向他述說,我們愛他,並且謝謝他這位好父親。我們知道他渴望與耶穌相聚,便告訴他只管放心地離開。我們忍著心中的悲痛說這些話,學習放開父親的手讓他離開。幾分鐘後,我們的父親就喜樂地蒙主迎接進入永恆的家。

要放手讓所愛的人離開會叫人心碎。耶穌在摯友拉撒路死的時候,也不禁流淚哭泣(約翰福音11章35節)。但上帝應許我們在肉體死亡之後仍有盼望。詩篇116篇15節說,上帝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聖民是指屬上帝的人,他們被上帝看為寶貴,雖然死了,有一天必會復活。

耶穌應許:「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11章25-26節)。知道我們將永遠與上帝同在實在令人深感安慰!

— 凱辛蒂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已應許,
我們會得著有祢同在的永恆生命。


耶穌藉著十字架的死成就了什麼?祂的犧牲如何影響了全人類?



全年讀經:
詩篇72-73篇;羅馬書9章1-15節


靈命日糧 : 遵行上帝的道

讀經: 撒母耳記上8章1-9節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撒母耳記上8章3節


在1960年代,位於芝加哥西城繁榮熱鬧的北朗岱爾(North Lawndale)社區,率先成為不同種族混合居住的社區。一小群中產階級的非裔美國人在那裡購買「契約」房產。與其說是擁有房子,倒不如說是租房子,因為契約上的條件十分苛刻。只要欠繳一期的房款,就會馬上損失訂金,以及先前繳納的房款,並且失去房子。無良的賣方會以高價出售房屋,而原有的買主就會被趕出去,然後又會有另一個家庭以契約買下房子,這樣的情況因著人的貪婪而一再重複。

撒母耳任命他的兒子們作以色列的士師,但他們卻因貪婪而「不行他的道」(撒母耳記上8章3節)。他們與撒母耳的忠誠正義背道而馳,不但「貪圖財利」,並且利用其職位牟取私利。這種不公義的行為惹怒上帝與以色列的長老,開啟舊約時期的君王時代(4-5節)。

若拒絕遵行上帝的道,我們的價值觀就很容易受到扭曲,而導致許多不公義的事情發生。若行上帝的道,我們就要讓人從我們的言語和行為清楚看見誠實與公義。當我們如此行,別人就能看見並歸榮耀給我們的天父上帝。

— 博約翰

上帝,在我們四周有許多不公義的事,常令人傷痛。
求祢幫助我能體諒受害者的處境,使我遵行祢的道。


在現今社會中,你知道有什麼不公義的事嗎?針對這些事,你可以用哪種方法伸張公義?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羅馬書8章22-39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眼中的你

讀經: 羅馬書8章15-17節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馬書8章16節


從外表看來,俊傑是挺有自信的青少年,但那只是一副面具。事實上,家庭的紛擾不安讓他感到恐懼,渴望被人接納,甚至誤以為家裡的各種問題是由他造成的。他說:「在我最早的記憶中,每天早上我都會走進浴室看著鏡子,大聲地對自己說:『你是笨蛋,你是醜八怪,一切都是你的錯!』」

俊傑對自我的厭惡一直持續到21歲,當上帝讓他明白自己在耶穌裡的身分,他說:「我明白上帝無條件地愛我,且對我的愛永不改變。上帝絕不會因我丟臉,祂也絕不會拒絕我。」慢慢地,俊傑對鏡中的自己說不一樣的話了:「你是有人疼愛的,你是美好的,有才華的,一切並不是你的錯。」

俊傑的經歷刻劃出聖靈為上帝的兒女所成就的美事。聖靈表明上帝對我們無比的愛(羅馬書8章15、38-39節),使我們不再恐懼;確認我們是上帝的兒女,使我們能藉由這個身分領受祝福與各種恩賜(8章16-17節,12章6-8節)。所以,我們應當更新自己的看法,正確地看待自己(12章2-3節)。

多年後,俊傑仍然每天對自己輕聲說這些話,更加確定上帝對他的看法。在天父的眼裡,他是被珍愛的、美好的、有才華的,同樣地,在天父的眼裡我們也是如此。

— 霍薛頓

天父,謝謝祢愛我,賜給我才能,
又使我成為祢的兒女。
願聖靈在我內心動工,使我能對此深信不疑!


當你照鏡子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這與聖經論述上帝對你的看法有何不同呢?



全年讀經:
詩篇68-69篇;羅馬書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彰顯憐憫

讀經: 撒母耳記上24章1-10節


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撒母耳記上24章12節


我的怒氣沖天,因一位女同事一直欺壓我,埋怨我,還在背後說長道短。我要每個人都知道她的所作所為,恨不得她也能嚐到被人欺凌的滋味。我怒氣上升,頭痛欲裂,就連太陽穴也刺痛不已。當我懇求上帝使我的頭痛消失時,聖靈就光照我,令我深省:我怎能一邊祈求上帝釋放我,卻一邊想著報復對方?如果我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為何不讓上帝處理這個情況?我知道受到傷害的人也常會去傷害別人,所以我求上帝幫助我原諒這位同事,並努力與她和好。

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時還要信靠上帝的確不容易,詩人大衛也瞭解這種難處。大衛雖然盡心竭力成為掃羅王忠心的僕人,但掃羅王卻因嫉妒而意圖殺害他(撒母耳記上24章1-2節)。大衛在上帝預備他登基做王之前,遭受許多苦難,他選擇榮耀上帝而不是報復掃羅(3-7節)。他盡了自己的責任與掃羅和好,然後將結果交給上帝(8-22節)。

當別人似乎沒有因為自身的惡行而受到該有的懲罰,我們難免會覺得不公平。然而,有了上帝的憐憫在我們和他人的心中運行,我們就可以像上帝赦免我們一樣去原諒別人,並且能領受上帝為我們預備的福分。

— 鄧書琪

慈愛的上帝,惟有祢能決定如何彰顯公義,
求祢幫助我能全然相信祢。


當罪惡遍行時,相信上帝是完美、慈愛、善良和掌權的,對你有何幫助?你需要饒恕誰,並將他交在全能與慈愛的上帝手中呢?



全年讀經:
詩篇66-67篇;羅馬書7章


靈命日糧 : 早已得勝!

讀經: 羅馬書6章1-11節


我們……和祂一同埋葬。—羅馬書6章4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29年之後,日本士兵小野田弘男仍躲在叢林裡,不願相信自己的國家已經投降。二戰期間,他奉命前往菲律賓偏遠的盧邦島偵測敵情。縱然參戰各國早已停戰並簽署了和平條約,但多年來小野田弘男仍執意留在叢林裡。直到1974年,小野田弘男的指揮官前往島上尋找他,並且向他確認戰爭已經結束了。

這29年來小野田弘男過著困苦獨居的生活,因為他拒絕投降,拒絕相信戰爭早已終止。有時,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保羅宣揚那令人震驚的真理:「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羅馬書6章3節)耶穌在十字架上,以祂奇妙的大能擊潰撒但的謊言、死亡的恐怖和罪惡的轄制。儘管我們「在罪的權勢面前是死的」,「在上帝面前是活的」(11節,新普及譯本),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彷彿仍受到罪的綑綁,被試探所勝,屈從各種罪的誘惑,聽信謊言,不信靠耶穌。但其實我們不必向罪屈服,也無須生活在虛幻當中。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可以全然相信基督已經得勝了!

縱然我們仍與罪惡交戰,但若相信耶穌早已在屬靈的爭戰中贏得勝利,我們就能得著自由。盼望你我能倚靠祂的大能活出得勝的生命!

— 郭惟恩

主耶穌,我知道祢已戰勝邪惡與黑暗,
懇求祢幫助我活出得勝的生命!


在何種情況下,你會以為死亡和罪惡仍掌控你的生命?在現今世界中,你從哪裡看到基督早已得勝的事實?



全年讀經:
詩篇63-65篇;羅馬書6章


靈命日糧 : 善意的勸誡

讀經: 雅各書5章19-20節


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雅各書5章20節


初春的天氣令人心曠神怡,我和愛妻一起駕車出遊。但是,倘若沒有紅底白字的警告標誌,告訴我走錯了方向,那段美好的時光可能很快就變成一場悲劇。幸好我轉的彎不夠大,車速也不太快,所以看到了「禁止進入」的標誌,於是我立刻轉換方向。但是,若我沒看到這個警告標誌而走上錯誤的道路,可能會使自己和妻子甚至是別人受到傷害,想到這點就讓我心驚膽顫。

雅各書的結尾強調「勸誡」的重要性。當我們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行為、決定及慾望以致對我們造成傷害時,我們都需要關心我們的人出言勸誡,好讓我們能及時「從迷路上轉回」。假如沒有人適時地介入、勇敢地勸誡我們,這將對我們本身或別人造成傷害。

雅各指出善意的勸誡是多麼寶貴,正如他說:「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5章20節)。勸誡他人能彰顯上帝的憐憫,願我們能以愛與關懷,使用合上帝心意的言語和行為,引導他人回轉(19節)。

— 簡恩德

天父啊,求祢幫助我不要偏離祢的真理,
也求祢給我勇氣去幫助迷失的人,使他們能夠回轉歸向祢。


幫助一個迷失的人回到真道上,你可能會有哪些損失或回報?上帝曾如何藉著他人幫助你回歸正路呢?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羅馬書5章


靈命日糧 : 二重奏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11節


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在一場兒童音樂演奏會上,我看到一位老師和學生一起坐在鋼琴前,在表演鋼琴二重奏之前,老師俯身輕聲地對學生做最後的叮嚀。當鋼琴流淌出音符,我注意到學生僅彈出簡單的旋律,而老師的伴奏則讓這首曲子更豐富,更有深度。他們的演奏即將結束時,這位老師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其實,我們的信仰旅程更像是二重奏而不是獨奏。不過,有時我會忘記耶穌就「坐在我旁邊」,只有靠祂的力量和指導,我才能「演奏」出一首曲子。我自己只能彈出所有正確的音符,試著以自己的力量順服上帝,但至終卻常顯得虛假空洞。我試圖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處理各種問題,但結果卻往往與人產生摩擦。

但有耶穌這位老師在身旁就截然不同!當我倚靠祂的幫助時,我發現自己的生命更能尊榮上帝,我能喜樂地服事,全心地愛人,藉著祂我能與他人建立美好的關係。就像耶穌對門徒說:「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跟耶穌這位最好的老師一起演出二重奏,祂的恩典和能力幫助我們彈奏出屬靈生命的美妙旋律。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記得,祢時刻與我同在。
我願讓祢掌權並領受祢的教導,感謝祢與我同行。


為什麼有時你會拒絕上帝的幫助和鼓勵?行事為人倚靠上帝,會如何改變你的看法和行為?



全年讀經:
詩篇57-59篇;羅馬書4章


靈命日糧 : 世上的光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3-16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當我答應為某間教會開授為期五週的禱告課程後,就開始感到焦慮:學生會喜歡這個課程嗎?他們會喜歡我嗎?這些焦慮使我放錯了焦點,以致過度花費精力準備教案、投影片和課程講義。直至還有一週就要開課了,我仍然沒有積極鼓勵人來上課。

然而,在禱告中上帝讓我明白,這個課程是歸榮耀給上帝的服事,因聖靈會藉此指引人專注仰望天父,這讓我對公開授課不再感到緊張。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門徒,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馬太福音5章14-15節)

讀了這段經文後,我終於在社群媒體公佈與課程相關的消息,立即就有人報名了,他們甚至還表示感謝和期待。看到大家的回應,使我更深入地思考耶穌的教導:「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16節)

這樣的領受使我帶著喜樂的心教課。祈願我這簡單的舉動能成為一盞明燈,鼓勵更多人為上帝發光發熱。

— 雷翠霞

主耶穌,求祢賜我力量,
使我能為祢發光發熱,好叫人們看見並榮耀祢。


你曾何時因服事上帝而感到緊張或不自在?你要怎麼用行動和恩賜去幫助別人呢?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