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以果賣樹

讀經: 加拉太書5章22-26節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節


一個苗圃老闆打算出售桃樹,她想了許多推銷的方法。是要將繁茂的樹苗放在粗麻布袋中,排成一列漂亮的展示呢?還是要製作色彩鮮豔的目錄,呈現不同生長階段的桃樹?最後,她終於明白,桃樹真正的賣點是它的果子,就是那聞起來很香,外皮橙色且毛茸茸的桃子。推銷桃樹的最佳方法就是採摘成熟的桃子,將其切開,讓汁液順著手臂滴落,然後拿一片桃子請顧客品嚐。顧客嚐到甜美的果實,就會想要擁有結出果實的桃樹。

上帝藉著聖靈在基督徒身上所結的果子彰顯祂自己,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節)。當基督徒向人展示聖靈的果子時,會讓其他人也想要擁有這樣的果子,接著他們會因這吸引人的果實而尋找其源頭──我們的上帝。

這樣的果子是聖靈改變了我們的生命而產生的外在結果。果子是一種媒介,能吸引人來認識我們所代表的那位上帝。就像鮮豔的桃子在綠葉中顯得格外耀眼,聖靈的果子正向飢餓的世界宣告:「這裡有食物、有生命!疲憊和沮喪的人,快來這裡找出路,快來與上帝相遇吧!」

— 莫麗莎

是什麼最先吸引你歸向耶穌?你如何在生活中展現聖靈的果子,使人們也被這源頭(上帝)所吸引?

聖靈啊,我渴望祢繼續在我的生命中結出果子,好讓人們可以看見祢,並渴慕能有祢在他們的生命中。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靈命日糧 : 心裡暢快

讀經: 哥林多前書16章15-18節


使我和你們的心都得著暢快。—哥林多前書16章18節,新譯本


到西門家探訪是個難忘的經歷。在肯亞燦爛的星空下,我們前往他在尼亞胡魯魯的家用餐。屋子十分簡陋,泥土地面和燈籠照明,顯示了他的資源十分有限。我不記得當晚吃了些什麼,但西門對我們到訪所流露的那份喜樂,卻讓我難以忘懷。他親切的款待就像耶穌那樣無私、觸動人心,且使人心裡暢快。

在哥林多前書16章15-18節,保羅提到司提反一家在服侍聖徒方面是有口皆碑的,正如第15節說:「他們專以服侍聖徒為念。」雖然,司提反等人的服侍可能包括物質上的供應(17節),但重要的是所帶來的影響,以至保羅對眾信徒說,他們「使我和你們的心都得著暢快」(18節,新譯本)。

當我們有機會款待人的時候,確實應該注意食物、環境和其他方面是否適合這種場合。然而,有時我們會忘記,「吃什麼」和「在哪裡」固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美味的佳餚讓人回味,宜人的環境令人愉悅,但食物只能滿足口腹之慾,無法讓人的心靈得到滋養和鼓勵。真正的暢快是源自於上帝,且滋潤人心;這種暢快能觸動別人的心,即使是在一頓飯之後,仍能繼續滋養人心。

— 簡恩德

你曾在哪些場合受到熱情款待而心裡暢快?
你要如何改變自己服侍人的方式,
好叫這樣的場合能讓人心靈得滋潤呢?

天父,請赦免我,因我在接待人時,曾過度關注自己勝於服侍對方。請祢幫助我能無私地付出,使人心裡暢快。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


靈命日糧 : 糧食從天而降

讀經: 出埃及記16章4-5、13-18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出埃及記16章4節


在2020年8月,瑞士奧爾滕的居民竟看到了巧克力雪花從天而降的奇觀!原來當地一家巧克力工廠的通風系統發生了故障,導致巧克力微粒飄散到空中。結果,可食用的巧克力雪花覆蓋了汽車和街道,使整個市鎮充滿糖果店的香氣。

當我想到美味的食物「神奇」地從天而降,就不禁聯想到記載在出埃及記裡,上帝對以色列民的供應。百姓得到上帝奇妙的拯救離開埃及之後,在曠野面對各種嚴峻的考驗,特別是缺少糧食和水源。上帝憐憫祂在困境中的子民,便允諾:「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出埃及記16章4節)。隔天早上,營區四周都覆蓋著有如白霜的小圓物。在接下來的四十年裡,上帝每天都供應他們這被稱為嗎哪的食物。

耶穌來到這世上,當祂行神蹟讓一大群人吃餅得飽時,人們開始相信祂是上帝所差來的(約翰福音6章5-14節)。然而,耶穌向眾人表明,祂自己就是那「生命的糧」(35節),祂奉差派到世上來,不只是讓人得到暫時的飽足,更是要讓人得著永恆的生命(51節)。

對於我們這些心靈飢渴的人,耶穌更進一步地提供了與上帝同在的永恆生命。願我們全然相信,祂來是為要滿足這些最深的渴求。

— 夏莉珊

你何時意識到自己需要耶穌?
你曾如何體會到心靈得滿足?

耶穌,謝謝祢來到這世上為我們流血捨命,使我能享受與上帝的關係,直到永遠。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


靈命日糧 : 渴慕祂

讀經: 約翰福音6章25-35節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


有時我們會拿著薯片說:「我不會再吃了,這是最後一片!」但五分鐘後,我們又忍不住吃了更多薯片,這是為什麼呢?邁克爾.莫斯(Michael Moss)在其著作《鹽糖脂》中,解答了這個問題。他提到美國最大的幾間零食製造商,都知道如何「幫助」人們渴望垃圾食物。事實上,有一家著名的公司每年都花費三千萬美元,聘請「渴望顧問」來確定消費者的「滿足點」,研發讓人們渴望的食物。

然而,耶穌卻與那家公司不同,祂幫助我們渴望真正需要的食物,就是能讓我們心靈得滿足的真糧。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藉著這個宣告,耶穌傳達了兩件重要的事:第一,祂所說的糧並不是一件商品,而是祂本身(32節)。第二,當人們信靠耶穌而罪得赦免時,就能與祂建立關係,可以親近祂,而他們心靈的深切渴望也能得著滿足。祂是永恆的真糧,能讓人得生命、得飽足。

當我們相信耶穌這從天上降下來的真糧,我們就會渴慕祂,而祂也會加添我們力量,並轉化我們的生命。

— 魏馬文

我們知道世上的事物永遠無法滿足心靈最深的渴求,但為何我們還是如此渴盼呢?你可以採取哪些實際的行動使你更渴慕耶穌?

耶穌啊,祢是生命的糧,願我能單單渴慕祢,因我所需要的一切,已在祢裡面得到完全的供應。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4-6章;約翰福音6章1-21節


靈命日糧 : 非凡的勇氣

讀經: 但以理書2章24-30節


求你領我到王面前,我要將夢的講解告訴王。—但以理書2章24節


在戰國時代,秦王想要把趙國的寶玉和氏璧佔為己有,便假意要以十五個城池交換。當趙王無計可施之時,大臣藺相如自告奮勇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拿到寶玉後果然想不勞而獲,於是藺相如以智謀取回和氏璧,表示若秦王不守信用,自己不惜性命也會撞碎寶玉。最後,因著藺相如的才智和非凡的勇氣,秦王改變了心意,和氏璧也回歸趙國。

但以理也曾讓一位國王改變心意。那時,尼布甲尼撒王因做了一個夢而心裡煩亂,可是全巴比倫沒有人能解釋或參透。這令尼布甲尼撒王十分震怒,決定處死所有的哲士,其中包括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然而,但以理卻有非凡的勇氣,請求去參見這位想要取他性命的國王(但以理書2章24節)。

先知但以理站在國王面前,將自己能夠解夢全都歸功於上帝(28節)。當他描述國王的夢境並加以解析時,國王不禁尊崇這位上帝是「萬神之神、萬王之主」(47節)。但以理非凡的勇氣源自於他對上帝的信心,而這樣的勇氣使他自己、他的朋友們,以及其他的哲士,都逃過殺身之禍。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我們也需要勇氣並放膽傳達重要的信息。願上帝引導我們的話語,賜我們智慧,讓我們明白該說些什麼,並且能說得好、說得正確。

— 史珍妮

你的生命曾因誰的勇敢之舉而有所改變?
你如何倚靠上帝的大能,為祂勇敢行事?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在世上展現非凡的勇氣。當我面對緊張的情況時,求祢用智慧和力量充滿我。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章;約翰福音5章25-47節


靈命日糧 : 激烈爭戰

讀經: 以弗所書6章10-20節


因為我們的爭戰⋯⋯是對抗⋯⋯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弗所書6章12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1896年,動物標本師卡爾.阿克利(Carl Akeley)在衣索比亞的偏遠地區,被一隻約36公斤重的花豹攻擊。他記得那隻花豹朝他撲了過來,試圖用尖銳的牙齒咬住他的喉嚨。所幸花豹沒有咬到喉嚨,而是緊緊咬住了阿克利的右臂。為了活命,阿克利和花豹扭打成一團,展開一場漫長的激烈爭戰。當阿克利漸漸體力不支時,他知道如果自己先放棄就會難逃一死。於是,他集中僅存的力氣,徒手勒死了那隻大貓。

使徒保羅清楚表明,我們每個基督徒都將會面對自己的激烈爭戰,使我們感到招架不住,甚至想要投降。然而,我們必須「抵擋魔鬼的詭計」且「要站穩了」(以弗所書6章11、14節)。保羅鼓勵我們,不要因為知道自己的軟弱和缺點就恐懼或畏縮,反而要憑信心向前邁進,並記住我們不是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力量,而是倚靠上帝。保羅要我們「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做剛強的人」(10節)。當我們面臨眾多挑戰時,只要禱告祈求,就能得著上帝的幫助(18節)。

是的,我們會面臨許多爭戰,而且絕對無法憑著自己的力量或智謀就可以避開。但上帝大有能力,遠勝於我們將要面對的任何敵人或惡者。

— 郭惟恩

你或你所愛的人正面臨什麼爭戰呢?
上帝如何提醒你要靠著祂的力量面對爭戰?

上帝,爭戰是真實的,惡魔也是真實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相信祢和祢的大能與我同在,我可以靠著祢面對人生各種爭戰。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4-25章;約翰福音5章1-24節


靈命日糧 : 擺弄宇宙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5-20節


[愛子]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歌羅西書1章17節


在1980年代初期,一位不相信上帝存在的著名天文學家寫道:「若用常理來解釋宇宙的現象,顯然是有一個超級智能擺弄了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在這位科學家看來,證據顯示某種力量設計了我們在宇宙中觀察到的一切。他還說:「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事物是突然產生的。」換句話說,我們眼見的萬物萬象看來都是由一位創造者設計的。可惜,這位天文學家仍然是一位無神論者。

大約三千年前,另一個有聰明睿智的人仰望天空時,卻得出不同的結論。大衛向上帝發出讚歎:「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祢竟眷顧他?」(詩篇8篇3-4節)

上帝確實關心我們。宇宙講述了這位智能設計師的作為,上帝這位「超級智能」創造了我們的心智,讓我們可以在世上思想祂的工作。人們可以藉著耶穌和一切所造之物,認識這位造物主。保羅寫道:「[愛子]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歌羅西書1章15-16節)

宇宙確實是被「擺弄」了,而任何願意尋找的人都可以發現這位宇宙「智能設計師」的身分。

— 葛庭墨

你如何從生活中的每個細節看見上帝?有些人會懷疑上帝的存在,你如何謙卑地與他們分享你對上帝的信心?

天父,謝謝祢,讓我們可以透過祢的創造認識祢。我為那些還不認識祢的人禱告,求祢吸引他們來歸向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2-23章;約翰福音4章31-54節


靈命日糧 : 真心悔改

讀經: 約珥書2章12-14節


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約珥書2章13節


阿珍心情沉重地看著十幾歲的兒子大聲否認:「不!不是我做的!」但她知道兒子沒有說實話。她心中默默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然後她再次詢問兒子發生什麼事。但兒子還是繼續否認自己說謊,直到最後,阿珍惱怒地舉起雙手阻止他,表示自己需要冷靜一下。她轉身正要走開的時候,突然感覺兒子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接著便聽到他的輕聲道歉。聖靈使阿珍的兒子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且願意悔改。

在約珥書中,上帝呼召祂的子民真心悔改,並且呼籲他們全心歸向祂(2章12節)。上帝要的並不是痛悔自責的外在表現,而是要他們改變剛硬悖逆的態度。正如先知約珥提醒眾人,說:「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上帝]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13節)

我們可能會覺得要承認自己的過犯很困難,因為自身的驕傲,使我們不想承認自己的罪。也許我們會捏造事實,並用這只是「善意的謊言」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然而,當我們聽從上帝溫柔堅定的催促而真心悔改時,祂會饒恕我們,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章9節)。屆時我們可以擺脫負罪感與羞愧,因為我們已蒙赦免!

— 潘艾梅

當你說了「善意的謊言」,你感覺如何?
你怎麼知道自己的錯誤?你如何認罪悔改?

耶穌,因祢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能與祢、與天父和好。當我坦承一切時,求祢使我能接受祢愛的赦免。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9-21章;約翰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堅持到底

讀經: 使徒行傳20章17-24節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使徒行傳20章24節


當40分鐘的健身課程即將進入尾聲時,我幾乎可以確定教練會大喊:「不要鬆懈,堅持到底!」我認識的每個私人教練或團體課程指導員,都會在課程結束前幾分鐘說這句話。他們知道結尾就像開頭一樣重要,也明白人們持續運動一段時間後,身體自然而然就會慢下來,或開始鬆懈。

我們的信仰旅程也是如此。保羅告訴以弗所教會的眾長老,雖然他確知自己身為基督的使徒,必將面對更多的逼迫,但他仍前往耶路撒冷,而且定然堅持到底(使徒行傳20章17-24節)。保羅沒有退縮!他承擔一個使命,就是走完當走的路程,做上帝呼召他去做的事。他從事一項工作,就是傳講「上帝恩惠的福音」(24節)。他想要堅持到底!即使前方有困難等著他(23節),但他仍繼續奔向終點──專注且堅定,在旅程中毫不動搖。

不論我們是鍛煉身體的肌肉,或以行動、言語和行為來操練上帝賜予我們的能力,都可以從「堅持到底」這樣的提醒得著激勵。不要「喪志」(加拉太書6章9節),不要放棄,上帝會供應你一切所需,幫助你堅持到底。

— 潘愷蘭(Katara Patton)

當你疲憊、想放棄時,你會怎麼做呢?
堅持到底能帶來什麼益處?

天父,請幫助我繼續行走這段旅程。我想要堅持到底,好讓我的生命和信仰旅程能使祢得榮耀。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7-18章;約翰福音3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別擦身而過!

讀經: 以賽亞書48章12-20節


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以賽亞書48章18節


在1799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有個12歲男孩康拉德.里德(Conrad Reed)在他家小農場的一條溪流裡,發現一塊閃閃發亮的大石頭。他把這塊石頭帶回家給爸爸看。他爸爸是個務農的貧苦移民,並不知道這塊石頭的潛藏價值,只將它用作門檔。約三年的時間,這家人每天都與那塊石頭擦身而過。

康拉德的那塊石頭(其實是重約8公斤的金塊)終於引起當地一名珠寶商的關注。康拉德一家人很快就發家致富,他們的農場還成了美國第一個大規模淘金的地點。

有時候,我們會因堅持自己的謀劃與行事方式,而與上帝所賜的福分擦身而過。以色列人因違背上帝而被擄至巴比倫之後,上帝宣稱他們將重獲自由。但上帝也提醒他們錯過了什麼,對他們說:「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引導你所當行的路。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義就如海浪。」上帝鼓勵他們跟隨祂,棄絕過去的惡行,進入新的生活,呼籲眾民「要從巴比倫出來,……以歡呼的聲音傳揚」(以賽亞書48章17-18、20節)。

或許我們現在也和當時的人一樣,「要從巴比倫出來」,意思是要遠離罪行,並回到上帝的家中。這位上帝渴望使你我蒙福,只要我們願意聽從並跟隨祂!

— 龐雅各

在生活中,你曾錯失上帝賜給你的哪些福分呢?你可以做些什麼,使你能溫和地引導人歸向上帝?

慈愛的上帝,無人能像祢!請幫助我能把握與祢同行的機會,看見那唯獨祢才能給予的福分。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