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依然穩固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4-24節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以弗所書3章17節


經過充滿壓力的一週後,我告訴輔導員自己的心情如何高低起伏。她仔細地聆聽,然後請我看看窗外那些鬱鬱蔥蔥、滿是橙黃金秋的樹木,以及在風中搖曳的樹枝。

她指向那些在風中屹立不動的樹幹,解釋道:「我們就像這些樹木一般,當生活的壓力像風一樣從四面八方吹來時,我們的情緒也隨之高低起伏、左右搖擺。但有些時候,我們彷彿是沒有連在樹幹的樹枝一樣,所以我的目標就是要幫你找到你自己的樹幹。如此一來,即使生活像狂風驟雨,樹枝也會因為有扎根在地上的樹幹,依然安定穩固。」

那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這類似保羅要讓以弗所的初信者看到的景象。保羅提醒他們,上帝已經賜給他們美好的禮物,就是具有偉大目的和價值的新生命(以弗所書2章6-10節),並且深切期盼信徒們能在基督的愛中扎根建基(3章17節),不再「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4章14節)。

我們若單靠自己的力量,會很容易感到軟弱和不安,被恐懼感和缺乏安全感擊潰。然而,當我們在基督的家中成長(22-24節),便能經歷與上帝和好、與人和睦的美好(3節),在基督的大能中得著滋養和建立(15-16節)。

— 白茉妮

耶穌,謝謝祢讓我們明白,
面對生活的挑戰所需要的力量,
並非出於我們自己。求祢幫助我們,
更深地扎根於祢的愛中,在祢的家中繼續成長。


你何時最容易被生活的挑戰吹得飄來飄去?你在耶穌裡的身分如何激勵你,使你得著能力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0-11章;路加福音21章20-38節


靈命日糧 : 真自由

讀經: 約翰福音8章31-36節


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電影《勇者無懼》講述在1839年,一群遭受綁架的西非黑人搶奪了運載他們的船隻,並殺了船長及部分船員。結果,他們再次被逮捕、囚禁並接受審訊。一幕令人難忘的法庭情景,描繪了黑奴領袖辛格熱切激昂地懇求自由。這個戴著鐐銬的男人以不流利的英語,重複說著:「給我們自由!」吶喊聲越來越大,最終使法庭鴉雀無聲,正義得以伸張,這些黑奴獲得釋放。

現今,很多人並非身體受到綑綁,而是受到罪的轄制,不能得到真正的釋放。在約翰福音8章36節,耶穌說了那令人得安慰的話:「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耶穌指出,祂自己就是使人得到真自由的源頭,因為任何人只要相信祂,就可得到赦免。雖然當時有些在場的人聲稱,他們是自由的(33節),但他們對耶穌的態度及行為,以及對耶穌的評論,卻與他們所說的相違背。

耶穌渴望聽到人們像辛格一樣懇求說:「給我自由!」祂滿懷憐憫地等待那些被不信、恐懼或失敗所束縛的人,向祂發出這樣的呼求。真自由是心靈得釋放。人若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祂降世為要藉著受死及復活來打破罪的權勢,使我們不再受罪的綑綁,便能真自由了!

— 簡恩德

主耶穌,幫助我相信,
祢能讓我得自由。


耶穌如何釋放你?你要與誰分享?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8-9章;路加福音21章1-19節


靈命日糧 : 近在咫尺

讀經: 申命記4章5-8節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在我們求告祂的時候與我們相近。—申命記4章7節


在耶路撒冷的一個郵局裡,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將成堆無法投遞的信件進行分類,想方設法要將每封信送達收信人手中。結果,有許多信件被放入一個盒子內,盒子上特別標記著「寫給上帝的信」。

每年約有一千封這類的信件寄至耶路撒冷,收信人都註明是上帝或耶穌。有個工作人員便將這些信帶到耶路撒冷的哭牆,像別人所寫的禱文一樣放進石縫中。多數信件是為了求職、求偶或祈求身體健康。有些是請求寬恕,其他則是表達感恩。每位寄信人都相信只要上帝收到他們的信,祂就會聆聽。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旅程中學了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認識到他們的上帝不像當時人們所崇拜的其他神祇,那樣遙不可及、不會聆聽、受地域限制,只能透過長途跋涉的朝聖或國際郵件才接觸得到。相反地,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在我們求告祂的時候與我們親近(申命記4章7節)。還有誰能做這樣的宣告呢?這是空前絕後的信息!

上帝並不住在耶路撒冷。我們無論置身何處,祂都在我們身邊。世上還有好多人需要明白這個真理,但願他們都能知道:上帝就在你身邊,你只管與祂傾談。

— 霍薛頓

上帝啊,祢遠高於宇宙穹蒼,但卻又近在咫尺。
感謝祢如此關心我們,聆聽我們每一次的禱告。


我們能親近上帝乃是極大的恩典。你如何避免視之為理所當然?你身邊有誰需要知道上帝會隨時聆聽他的禱告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6-7章;路加福音20章27-47節


靈命日糧 : 一同讚美!

讀經: 詩篇67篇


願萬國都快樂歡呼。—詩篇67篇4節


每天下午3點16分,雪莉的手機鬧鐘鈴聲都會準時響起,那是她休息片刻,讚美上帝的時間。她會感謝上帝並頌揚祂的美善,即便她一整天都與上帝交談,但她仍喜愛這特殊的時刻,因為這提醒她要為著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來感恩。

受到雪莉的鼓舞,我也決定每天設定一段時間,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而感恩,並為那些還未得救的人禱告。我想,若所有的基督徒每天都能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花些時間以自己的方式讚美上帝,並為人代禱,那會是多麼美好的景象。

詩篇67篇呈現一副美麗的畫面,優美的讚美之聲不斷迴盪著,猶如波浪般湧至地的四極。詩人懇切地祈求上帝的憐憫,深願祂的名在萬國萬邦中顯為大(1-2節)。詩人唱道:「上帝啊,願列邦稱讚祢,願萬民都稱讚祢!」(3節)他歌頌上帝至高的權柄和信實的引導(4節),親身見證上帝極大的慈愛和賜下豐盛的福分,詩人還帶領上帝的子民歡呼讚美(5-6節)。

上帝對祂兒女永不改變的信實與慈愛,激勵我們稱頌祂。當我們獻上感恩,別人也會與我們一同信靠祂、尊崇祂、跟隨祂,並稱頌祂是主。

— 鄧書琪

上帝啊,祢配得我們一切的讚美!


今天你會安排什麼時間來讚美上帝呢?你最想要感謝上帝的是什麼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3-5章;路加福音20章1-26節


靈命日糧 : 從水中經過

讀經: 以賽亞書43章1-7節


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以賽亞書43章2節


電影《烈火邊境》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紐頓·奈特(Newton Knight)因支持解放黑奴而逃離南軍,並率領一些南軍逃兵和奴隸組成反抗軍抵抗奴隸主。許多人視奈特為英雄,但在他開始叛逃時,兩個奴隸曾救了他一命。那時他的腳受了傷,這兩個奴隸把他帶到沼澤地並照顧他,後來也有其他的叛軍陸續加入他們組成反抗軍。若這兩個奴隸當時離棄奈特,他肯定無法存活,更不可能成為英雄。

猶大國的百姓因危機四伏而陷入絕望,面對敵人深感無助。當時,北方的以色列國已被亞述佔領。先知以賽亞預言,有一天猶大國將被巴比倫征服。猶大百姓需要能幫助他們的上帝,這位上帝能施行拯救也不會離棄他們。試想,當百姓聽見上帝應許說:「不要害怕,因我與你同在!」(以賽亞書43章5節)他們的內心激起何等大的盼望。無論他們會遭遇何種災禍或苦難,上帝都與他們同在。祂會與他們一同「從水中經過」(2節),領他們到安全之處;祂會與他們一同「從火中行過」(2節),領他們走出炙熱的火燄。

聖經一再告訴我們,上帝應許與祂的百姓同在,無論我們是生或死,祂都會看顧引導,永不離棄我們。即便身處困境之中,上帝仍與你同在,祂將幫助你「從水中經過」。

— 郭惟恩

上帝啊,我所面臨的困難有如深水,不知如何度過。
謝謝祢應許要與我同在,並應許要帶領我經過水火!


你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上帝應許會陪伴你度過難關,這如何堅固你的信心?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章;路加福音19章28-48節


靈命日糧 : 天父喜樂歡唱

讀經: 西番雅書3章14-20節


[祂]必因你喜樂歡唱。—西番雅書3章17節,新譯本


丹迪喜歡透過唱歌來鼓勵別人。有一天,我們到他最喜歡的餐廳吃午飯,他注意到他認識的一位女服務生面帶愁容,便問了她幾個問題,隨即輕聲地唱出一首悅耳輕快的歌來鼓勵她。當我們點餐時,這位女服務生笑著說﹕「你人真好,現在我的心情好多了,謝謝你!」

當我們閱讀西番雅書時,會發現上帝也喜歡唱歌。先知巧妙地以文字描繪了一幅景象,形容上帝是個音樂家,喜歡為祂的兒女唱歌,也會和他們一起歡唱。他寫道,上帝「必因你歡欣快樂,必默然愛你,而且必因你喜樂歡唱」(3章17節,新譯本)。上帝應許永遠與那些因祂憐憫而得著改變的人同在,不僅如此,祂還邀請祂的子民與祂一同「滿心歡喜快樂」(14節)。

我們可以想像,將來那一天,我們與上帝及所有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相聚時,聽到天父為我們唱歌,也和我們一同歡唱,同時又能體會祂的慈愛和接納,這是多麼美好且令人嚮往啊!

— 彭絲嵐

天父,謝謝祢愛我們,
當我們相信耶穌的時候,祢不僅接納我們,
並因我們成為祢的孩子而歡喜快樂。


你如何頌讚上帝對你的愛?今天你可以用什麼詩歌來安慰人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 : 迎接挑戰

讀經: 列王紀下6章8-17節


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


偉銘拼命地追趕幾個年輕人,因他們偷了他一個貧窮朋友的自行車。他一味拼命地追,只知道必須取回自行車。令他驚訝的是,這三個小偷轉頭朝他望了一下,竟然丟下自行車逃之夭夭了。偉銘鬆了一口氣,也很滿意自己的表現。等他扶起自行車轉過身來,才發現另一個身材壯碩的朋友也一直緊追在他身後。

以利沙的僕人看到他的城鎮被敵軍包圍時就驚慌失措,並跑去跟以利沙說﹕「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以利沙告訴他:「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然後上帝開了那僕人的眼睛,他便「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5-17節)。

當你竭力跟隨耶穌時,可能會面對一些危險。比如當你決心要做正確的事,可能會聲譽受損,甚至可能生活失去保障。你也可能會徹夜難眠,因為擔心事情的發展會每況愈下。但別忘了,你並不孤單。在面對這些挑戰時,你無須靠自己的聰明或力量去勝過,因耶穌與你同在,祂的能力遠超過一切的權勢。你也可以用保羅的問題,問問自己﹕「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的確,誰能敵擋上帝呢?無人能敵!讓我們倚靠上帝的同在去迎接挑戰吧!

— 韋陌格

主耶穌,
幫助我看見祢遠大於我今天所遇到的任何困難,
感謝祢永遠與我同在!


什麼事會令你無法入眠?你如何把憂慮卸給上帝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靈命日糧 : 完美無誤

讀經: 羅馬書11章33-36節


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羅馬書11章33節


夜深人靜時,我滿懷憂思,從睡夢中醒來,在房裡來回踱步,心裡默默祈禱。坦白說,我是帶著不順服的態度,對上帝充滿質疑和憤怒。因為心中煩悶,我便坐下來凝視窗外的夜空,無意間注意到獵戶座腰帶上那三顆明亮的星星,這三顆完美排列的恆星在晴朗的夜空中經常清晰可見。以我有限的天文知識,我只知道這三顆恆星相距約數百光年。

我知道若靠近那些恆星,它們的排列是參差不齊的。然而,當我從遠處觀看,它們看來就像連成一線,被仔細地配置在天上。那一刻,我明白自己是以太過靠近的距離去看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計畫。其實在祂的全盤計畫中,一切都是完美無誤的。

使徒保羅在總結上帝的最終目的時,不禁心生讚嘆,寫了一首讚美詩(羅馬書11章33-36節)。他的話使我們轉向那位掌管萬有的上帝,祂的計畫超過我們的理解與想像(33節)。但這位天地的主宰,卻密切地、慈愛地參與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馬太福音6章25-34節;歌羅西書1章16節)。

雖然許多事看起來令人困惑,但我們要知道,上帝所進行的計畫都是為了讓我們得益處,並使祂的名得尊榮。

— 莫艾文

慈愛的天父,求祢提醒我,祢為我的生命所定的計畫和
目的遠超過我能理解,求祢讓我全然信靠祢。


你有哪些問題渴望上帝回答你呢?相信我們的生命是上帝偉大計畫中的一環,對你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9-20章;路加福音18章1-23節


靈命日糧 : 孤單的雁鳥

讀經: 傳道書4章9-12節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道書4章12節


為什麼會有足球出現在停車場?當我走近一看,才發現那不是足球,而是一隻可憐的加拿大雁。

每到春天和秋天,常有成群的雁鳥聚集在附近的草坪上。但今天卻只有一隻雁鳥,脖子向後彎,頭埋在羽翼下。我心想:你的朋友在哪裡?竟連一個同伴也沒有,看起來實在很孤單,我真想給牠一個擁抱。(注意:可千萬不要嘗試喔!)

我很少見到沒有同伴,如此孤獨的雁鳥。雁鳥天生喜歡群居,常結伴同行,排成人字形飛翔以減少風的阻力。

人類也是一樣,我們也天生需要同伴(參閱創世記2章18節)。在傳道書4章10節,所羅門描述了當我們獨自一人時是多麼脆弱:「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他更提到群眾的力量:「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12節)

無論在信仰旅程或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同伴。上帝從未讓我們獨自「飛翔」而孤立無援。我們需要與人建立關係,彼此得著鼓勵、更新和成長(參閱哥林多前書12章21節)。

若能和別人結伴而行,我們便能抵禦人生中迎面而來的逆風。當謹記:要與人結伴同行!

— 何安德

慈愛的上帝,幫助我們謹記,祢從未要我們獨自飛翔,
而是要我們與主內肢體結伴同行。
今天,求祢幫助我們能看見並支持那需要鼓勵的人。


什麼情況會使你想要「單飛」?有哪些孤單的人需要你對他說鼓勵的話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6-18章;路加福音17章20-37節


靈命日糧 : 豐富的供應

讀經: 詩篇104篇10-18、24-26節


那裡有海,又大又廣;其中有無數的動物。—詩篇104篇25節


凌晨兩點,在馬達加斯加的某個村落裡,以養殖海參為業的娜娜,走到附近的海洋淺灘上,在一個用繩子圈起的圍欄內採收她的「作物」。要清早起床工作,對娜娜而言並不是問題。她說:「在我開始養殖海參之前,生活非常艱難。因為我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現在,作為一名海洋保護計畫的成員,娜娜有了穩定且持續增加的收入。她補充說:「我們為了這個計畫而感謝上帝。」

其實,這個海參養殖計畫能成功,主要是因為上帝創造了海洋生物,提供了養殖所需的天然條件。難怪詩人在讚美那位供應我們的上帝時寫道:「祂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詩篇104篇14節)。不僅如此,「那裡有海,……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大小活物都有」(25節)。

同樣地,上帝也奇妙地創造了萬物供應我們的需要。例如,在海洋食物鏈中不起眼的海參也是上帝的供應,只要細心養殖與適度地採收海參,娜娜和她的鄰居便能賺取生活費。

上帝所創造的萬物都有其目的,祂會藉由萬物使祂自己得榮耀,並使我們得益處。因此,詩人說:「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33節)。今天當我們仔細思想祂所供應的一切時,也當讚美祂。

— 雷翠霞

創造萬物的上帝,我們看到祢奇妙的創造,
以及祢供應我們的方式,就肅然起敬。


上帝如何透過祂的創造供應你呢?今天你要如何感謝祂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4-15章;路加福音17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