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回應呼召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8-22節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馬太福音4章20節


我年輕的時候,本以為會嫁給高中的男友,然而我們分手了。當時對於未來,我好像漫無目的,不知道自己一生該做些什麼。最後,我覺得上帝要我藉著服事他人來服事祂,於是便報讀了神學院。然而,為了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卻不得不離開我的家鄉、朋友和家人。這帶給我很大的衝擊,因為我必須離開我的根,遠離我熟悉的環境。

當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時,看到彼得和安得烈這兩兄弟在海上撒網,以捕魚為生。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章19節)。然後耶穌又看見另一對兄弟雅各和約翰,並向他們發出同樣的邀請(21節)。

當這些門徒來到耶穌面前時,他們也捨下了一些東西。彼得和安得烈「捨了網」(20節)。雅各和約翰「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22節)。路加這樣說:「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路加福音5章11節)

每一個跟從耶穌的呼召都包含必須捨下某些事物,像是漁網、船、父親、朋友和家鄉。耶穌呼召我們所有人都與祂建立關係,然後也會呼召我們每一個人來服事祂。

— 莫麗莎

慈愛的上帝,幫助我瞭解,
為了要回應祢的呼召,我可能要捨下些什麼。


上帝呼召你跟隨祂時,需要你捨棄哪些事物呢?你要如何靠主放下這些事物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目標與目的

讀經: 使徒行傳20章17-24節


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使徒行傳20章24節


在2018年,耐力運動員科林·奧布拉迪(Colin O’Brady)嘗試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徒步之旅。他拉著一個雪橇,上面裝滿所有的行李和必需品,在54天內獨自徒步跋涉1,500公里穿越南極洲。這實在是個挑戰耐力極限和勇氣的壯舉。

奧布拉迪回憶起在那段日子裡,他獨自在冰雪酷寒中長時間步行,前路似乎漫無盡頭,他說:「我像是處於完全投入的狀態,只一心一意專注著最後的目標,同時也思想這趟旅程帶給我的寶貴功課。」

對於我們這些相信耶穌的人來說,這種說法似乎能讓我們產生共鳴。這聽起來就像對我們這些信徒的呼召,我們的目標就是專注於尊榮上帝,並讓人認識上帝。保羅對危險的旅程並不陌生,他說:「但我並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只求跑完我的路程,完成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分,為上帝恩惠的福音作見證。」(使徒行傳20章24節,新譯本)

當我們與耶穌建立了關係,繼續行走天路時,願我們能真正明白這趟信仰之旅的目的,並且努力前行,直到我們與救主面對面的那一天。

— 白德夫

親愛的天父,當我們走在這人生的道路上,
幫助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能榮耀祢。
願我們可以鼓勵其他人和祢同行。


你與耶穌的關係如何影響你的人生?今天你能做些什麼來向別人表明你對祂的愛?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靈命日糧 : 秘訣

讀經: 腓立比書4章10-19節


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立比書4章12節


有時,我懷疑我家的貓咪小灰患有錯失恐懼症,一種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態。因為當我帶食品雜貨回家時,牠總會衝過來查看我買了些什麼。當我切菜時,牠又會用後腿站起來,緊盯著食物,乞求我與牠分享。但當我把引起牠興趣的東西遞給牠時,牠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然後悶悶不樂地走開。

仔細想想,如果我苛責小灰,那我就很虛偽了,因為牠多少反映出我心中永不滿足的慾望,就像我總認為現在所擁有的永遠都不夠。

保羅說,知足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學習的(腓立比書4章11節)。按照人的本性,我們總是會拼命追求能獲得滿足的事物,然而,一旦發現得不著滿足,就會轉移目標,追求其他的事物。有時候,不滿足會讓我們變得緊張焦慮,甚至不敢參與任何事情,以為自己會受到傷害。

但諷刺的是,有時候我們必須先經歷我們最擔心和懼怕的事情後,才能體會真正的喜樂。正如保羅經歷了極大的苦難之後,才能親身見證真正滿足的「秘訣」(11-12節),這秘訣就是將你所要的告訴上帝,就能得著祂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6-7節),並更深地經歷基督的能力、榮美和恩典。

— 白茉妮

天父,我知道唯有在祢裡面才能得著真正的滿足,
幫助我不再追求這世界短暫的快樂,
而是渴盼每時刻與祢相連。


你曾如何經歷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你最想要將何種渴望或恐懼帶到上帝面前呢?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 因信而忍耐

讀經: 使徒行傳27章27-38節


患難生忍耐。-羅馬書5章3節


在1914年,英國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1874-1922年)率領探險隊嘗試穿越南極洲,但卻以失敗告終。他的探險船「堅忍號」在威德爾海被浮冰困住,隊員們必須刻苦堅忍才能生存,正如他們的船名一樣。由於無法向外界求救,沙克爾頓只好和所有的隊員都登上救生艇,前往最近的象島。後來,為要讓全體船員都能獲救,他又親自帶著五名隊員花了兩個星期,航行1300公里,到南喬治亞島請求緊急救援。全依賴這六個人的勇氣和堅忍的毅力,才能使所有探險隊員成功獲救,也使這「失敗」的探險留名青史。

使徒保羅深知忍耐的含意。他因相信耶穌而必須受審,在他坐船前往羅馬時,途中遇到狂風大浪。雖然上帝的使者已告知保羅那艘船必會沉沒,但保羅仍然鼓勵船上的人,並告訴他們上帝應許船上的人「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船」(使徒行傳27章22-24節)。

當禍患臨到時,我們總是期盼上帝能立即令一切好轉,但上帝卻是要賜給我們信心,能夠忍耐並且成長。正如保羅勉勵羅馬教會的信徒時,也提到「患難生忍耐」(羅馬書5章3節),所以我們可以相互鼓勵,在艱難的時刻繼續信靠上帝。

— 華琳妲

你通常會如何面對苦難?
你如何鼓勵正身陷困境的人呢?


即使前路艱困難行,靠主堅忍到底。



全年讀經:
民數記20-22章;馬可福音7章1-13節


靈命日糧 : 突然的轉變

讀經: 雅各書4章13-17節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章14節


在1943年1月,溫暖的欽諾克風(焚風)吹襲南達科他州的斯皮爾菲什市,氣溫立即從攝氏零下20度升至7度,在短短2分鐘內,氣溫就出現相差27度的劇烈變化。美國有史以來,24小時內出現的最大溫差是在1972年1月15日,蒙大拿州洛馬市的溫度從攝氏零下48度飆升至9度,其變化之大,竟高達57度!

然而,不僅是天氣會突然出現變化,人生也會如此。雅各寫道﹕「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章13-14節)。正如意外的損失、出乎意料的診斷結果、經濟衰退等等,都是人生會遭遇的突然轉變。

在人生的旅程中充滿許多未知數,因此雅各提醒我們,不要因輕忽那位全能的上帝,而「張狂誇口」(16節),反倒要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15節)。我們的生命也許變幻無常,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無常的生命中,上帝永遠不會離棄我們,我們生命中唯一不變的也只有上帝。

— 柯貝爾

天父,求祢赦免我,
因我總會為了無法預測或控制的事而憂心忡忡,
求祢幫助我,在祢裡面得享安歇。


你如何面對突然的轉變?要如何憑信心面對?



全年讀經:
民數記17-19章;馬可福音6章30-56節


靈命日糧 : 所思所想

讀經: 腓立比書4章4-9節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章4節


在一本書中,作者比爾·夏皮洛(Bill Shapiro)集結了一系列的採訪,每位受訪者都說出一件對他們而言,意義重大、帶給他們歡樂,難以割捨的物品。

這讓我想起,我收藏了不少別具意義又帶來歡愉的物品。其中一件有40年歷史,那是我母親親筆寫下的食譜卡。另外一件是我外婆粉紅色的茶杯組。對有些人來說,他們或許會將某些極為珍貴的記憶存在心裡。例如:勉勵祝福的贈言、兒孫的一個微笑,或是人們從聖經中所領受的,深刻而獨特的見解。

然而,我們存在心裡的,卻往往會使我們失去歡樂,例如:隱藏並難以平復的焦慮;潛藏卻隨時會爆發的憤怒;掩蓋仍充滿苦毒的怨恨。

使徒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勸勉信徒要將美善的事存在心裡,常常思想。他鼓勵信徒,要常常喜樂、溫柔謙和,凡事都藉著禱告帶到上帝面前(腓立比書4章4-9節)。

保羅的話激勵我們,幫助我們擺脫負面的思想,並讓上帝所賜的平安,在耶穌基督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7節)。若我們所思所想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純潔的、可愛的和令人欽佩的事,心中就會有上帝的平安(8節)。

— 凱辛蒂

上帝啊,求祢引導我今天的思緒。
求祢保守我,親自掌管我的心思和生命。


有哪些負面的想法深植我心?有什麼方法能使我天天都思想美善的事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


靈命日糧 : 在上帝面前富足

讀經: 提摩太前書6章6-11節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章6節


我父母都是成長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從小就深知貧窮的艱苦。長大後,他們勤奮工作,成為懂得感恩的金錢好管家。他們從不貪愛錢財,經常為教會、慈善團體和有需要的人,付出時間、才能與金錢。確切來說,他們會明智地處理錢財,甘心樂意地奉獻。

父母都是基督徒,所以他們謹記使徒保羅的教導:「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提摩太前書6章9節)

這原是保羅對提摩太的警誡。因那時,年輕的提摩太已經開始在以弗所牧養教會。以弗所在當時是個繁華的城市,人們很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

此外,保羅還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10節)

我們如何避免貪愛錢財呢?耶穌說,要在上帝面前富足(路加福音12章13-21節)。當我們渴慕、感激並愛天父時,祂就是我們最大的喜樂。如詩人所說:「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詩篇90篇14節)

天天以耶穌為樂,便能心滿意足,不再貪慕錢財。願耶穌救我們脫離內心的私慾,使我們在上帝面前富足!

— 雷翠霞

上帝啊,求祢使我們每早晨飽嘗祢的慈愛,
使我們全心渴慕祢,而不再貪慕別的事物。


曾幾何時,你過於看重金錢或任意揮霍呢?今天,你要如何將財務問題交給上帝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12-14章;馬可福音5章21-43節


靈命日糧 : 得釋放

讀經: 馬可福音5章1-20節


那人……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馬可福音5章20節


我常與克強一起研讀上帝的話語,我知道他已是一個新造的人。克強告訴我,過去他和母親同住,最後母親卻因受不了他而搬了出去。因為他在歸向耶穌以前,生活放蕩且不務正業,常為吸毒而偷竊,甚至竊取至親好友的財物。如今,他已不再受罪惡綑綁,得著釋放。他也藉著數算自己戒毒多久,來提醒自己生命已得著改變。

馬可福音5章15節也記載,一個曾被鬼附的人經歷生命的改變。在他得醫治之前,似乎只能用無助、無望、無家可歸和絕望形容他的景況(3-5節)。但耶穌使他得釋放之後,一切就都改變了(13節)。那被鬼附的人在歸向耶穌之前,也如同克強一樣,生活脫離常軌。他異於常人的表現,揭露了他內心的光景,這景況與現代人並無二致。就像有些人因心靈受創,而獨自住在廢棄的建築物或車子裡,或睡在陰暗的角落;有些人雖住在自己家裡,卻仍覺得孤單。無形的枷鎖束縛著他們的心思意念,使他們選擇離群索居。

但在耶穌裡,我們能將過去和現在所有痛苦和恥辱,全都交給這位上帝。就像克強和那被鬼附的人一樣,上帝今天仍張開憐憫的雙臂,讓所有奔向祂的人都得著釋放(19節)。

— 簡恩德

上帝啊,感謝祢藉著耶穌釋放了我,
讓我不再受過去罪行的捆綁。


耶穌如何改變了你?你能向誰分享你的見證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愛的行動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1-6節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以賽亞書53章5節


卡拉打過電話,也傳了訊息,但她站在哥哥家的柵門外許久,仍無法得到哥哥的回應。她哥哥患有憂鬱症,同時對抗著成癮的症狀,以致他足不出戶,孤立自己。卡拉特別買了一些哥哥喜愛的食物,附上經文卡片放在袋子裡。她希望哥哥能放下心防,接受她的愛和關懷。

當卡拉試著把袋子掛在柵門上時,沒想到柵門的尖刺卻把袋子勾破了,東西全都散落在地上。她的好意與付出,彷彿付諸流水。哥哥是否會注意到她所給的禮物?是否能明白她的心意呢?她只能存著盼望,不住地禱告,等待哥哥得著醫治。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將愛和醫治的恩典,帶進這罪惡敗壞、疏離冷漠的世界(約翰福音3章16節)。在以賽亞書53章5節中,先知以賽亞就預言了,上帝這種愛的行為所必須付上的代價。這位兒子將「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祂受的鞭傷帶給我們得醫治的盼望;祂親自承擔你我的罪孽(6節)。

上帝讓愛子耶穌為了我們的罪和需要,捨命犧牲,今天祂要進入我們的生命,使我們重新得力,給我們帶來盼望。你如何看待這麼寶貴的恩典呢?

— 莫麗莎

你如何經歷上帝那犧牲的愛?
上帝如何以奇妙的恩典改變破碎的生命?


上帝愛我,將耶穌賜給我,帶給我盼望。



全年讀經:
民數記7-8章;馬可福音4章21-41節


靈命日糧 : 古時的應許

讀經: 民數記6章22-27節


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民數記6章24節


在1979年,加百列·巴克博士(Dr. Gabriel Barkay)與他的團隊在耶路撒冷舊城外的古墓裡發現兩片銀製卷軸。經過25年的細心研究,學者們在2004年確認,這是有史以來發掘到最古老的聖經卷軸,估計是埋藏於主前600年。令我格外感動的是,其中記載了上帝透過祭司要賜福給以色列人的話語:「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民數記6章24-25節)

上帝藉著摩西賜下祝福的話,讓亞倫和他兒子曉得如何代表上帝為以色列人祝福。領袖們需要牢記這些話,才能按上帝的心意對百姓宣講。在民數記6章24-26節這段祝福的禱文中,「耶和華」出現三次,強調上帝是賜福的那一位;「你」出現六次,反映出上帝何等渴望,祂的百姓能得著祂的慈愛與恩惠。

我們不妨省思一下,這個古老的聖經卷軸清楚地告訴我們,上帝樂意賜福施恩,更提醒我們祂的慈愛永無止盡,以及祂多麼渴盼與我們建立關係。如果你覺得今日遠離了上帝,就更應牢記這段古老經文的應許。願耶和華賜福給你,願耶和華保護你!

— 潘艾梅

親愛的天父上帝,感謝祢賜給我滿滿的祝福。
求祢幫助我仔細留意,祢在哪方面賜給我喜樂與平安,
好讓我更懂得讚美祢。


上帝期望賜福給你,對你有何意義?你要如何與人分享祂的愛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4-6章;馬可福音4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