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永遠值得分享

讀經: 哥林多後書2章12-17節


感謝上帝!……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哥林多後書2章14節


我信了主之後,很積極地跟母親分享福音。然而,她非但沒有照我所預期的決志信主,還整整一年都不跟我說話。她與一些聲稱是跟隨耶穌的人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使她不再相信基督徒。我持續為她禱告,而且每週都打電話給她。在這段時間,聖靈安慰我,並繼續在我心裡動工,因為母親總是對我不理不睬。最後母親終於肯接聽我的電話了,我更全心愛她,時時把握機會跟她分享聖經真理。在我們和好的幾個月後,她說我整個人都變了。大約再過了一年,她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我與母親的關係也因此更加親密。

信靠耶穌的人能獲得上帝賜給人類最寶貴的禮物──基督。使徒保羅說,我們要「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哥林多後書2章14節)。他說,對相信福音的人來說,我們這些傳福音的人散發的是「基督馨香之氣」;但對拒絕耶穌的人來說,這馨香之氣卻是死亡的氣味(15-16節)。

我們接受基督為救主之後,就有特權用在世有限的時間去愛他人,去傳揚那改變生命的聖經真理。甚至在最艱難孤寂的時刻,我們仍能相信祂將供應我們所需。不論我們需要付出何種代價,上帝的好消息永遠值得與人分享。

— 鄧書琪

當你與人分享福音卻得到負面回應時,
上帝如何鼓勵你不要放棄?
上帝如何使你與某人在信主之後,關係變得更好?

上帝啊,無論祢將我派到何處,請幫助我都能與人分享祢的好消息!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14章;約翰福音2章


靈命日糧 : 悲傷中有恩典

讀經: 約伯記19章19-27節


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就寫上,⋯⋯刻在磐石上,存到永遠。—約伯記19章23-24節,和合本修訂版


若蘭在得知自己罹患罕見且無藥可醫的腦癌之後,藉由替重症兒童與其家人攝影留念,找到了新的盼望和目標。若蘭希望藉著這樣的方式,讓那些家庭能捕捉到與孩子在一起的珍貴時刻。她認為:「在絕望的病榻旁,有時充滿悲傷,但也有我們認為不會出現的恩典與美好時光。在最艱難的時刻,那些家庭儘管悲傷,仍選擇以愛相待。」

我們要接受悲傷的事實,意味著要面對殘酷的現實,然而我們要相信在悲傷中能經歷美好與盼望,這會給我們有一種說不出的力量繼續前行。

約伯記大部分的內容就像是悲傷的照片,真實無偽地捕捉了約伯痛失至親的歷程(1章18-19節)。約伯的朋友們陪他坐了幾天之後,對他的悲痛感到厭倦,便試圖淡化悲傷,或將此解釋為上帝的審判。但約伯不接受朋友的看法,他堅持他所經歷的並非毫無意義,也希望他的這段經歷能「刻在磐石上,存到永遠」(19章24節,和合本修訂版)。

這些悲傷的經歷都「刻」在約伯記裡,能幫助我們在哀痛時尋見這位永活的真神(26-27節)。祂會在我們悲傷痛苦時陪伴左右,帶領我們走出死亡的幽谷,進入復活的生命。

— 白茉妮

誠實面對悲傷如何讓人走出哀痛?
你何時曾在悲慟中,經歷意想不到的恩典與美好?

滿有憐憫的上帝,對於那些正承受巨大悲痛的人,請幫助我能真誠地向他們見證祢所賜的盼望。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走出流淚谷》。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0-12章;約翰福音1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向日葵之戰

讀經: 歌羅西書2章6-14節


你們在[基督]裡面也得了豐盛。—歌羅西書2章10節


我喜愛向日葵,但我家附近的鹿群卻不一定。每年春天,我會種下向日葵,然後期待在夏天看到美麗的花朵綻放。然而,我的鹿朋友卻不在乎花朵是否美麗,牠們只想把花莖和葉子嚼到乾乾淨淨。於是,每年夏天我和這些四蹄鄰居都會有一場爭戰,因為我希望能看到向日葵在被吞吃殆盡之前花開成熟。有時我贏了,但有時卻是牠們贏了。

當我們想到基督徒的生命時,就會發現我們與仇敵撒但之間也有類似的爭戰。我們的目標是靈命日漸成長、成熟,好讓我們的生命能彰顯上帝的榮耀,但魔鬼卻要吞噬我們的信心,讓我們無法成長。然而,耶穌超越一切「掌權者」,祂能讓我們成為「豐盛」(歌羅西書2章10節),也就是使我們得以「完全」。基督在十架上的勝利,讓我們能在世上卓然挺立,就像美麗的向日葵一樣。

當耶穌將那「指控我們的記錄」(犯罪應受的刑罰),釘在十字架上時(14節,新普及譯本),就摧毀了那掌控我們的權勢。我們在基督裡「生根建造」(7節),並「與基督一同活過來」(13節)。我們在耶穌裡面得了能力(10節),能抵擋敵人發動的屬靈攻擊,並在祂裡面生長茂盛,展現真實美麗的生命。

— 白德夫

你的屬靈生命在哪方面日趨成熟,但敵人卻步步蠶食?當經歷屬靈攻擊時,為何向上帝呼求至關緊要?

上帝啊,讓我的生命為祢綻放。感謝祢使耶穌死而復活,成為我的盼望、能力與勇氣,因我無法靠自己勝過仇敵。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祢真偉大!

讀經: 詩篇111篇1-10節


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凡喜愛的都必考察。—詩篇111篇2節


長久以來,指紋都被用以辨識個人身分,但卻會被複製假冒。同樣地,眼睛裡的虹膜也是辨識身分的可靠特徵,直到有人用隱形眼鏡改變虹膜的紋路,偽裝成他人。就算用生物識別技術來辨識身分,還是不太可靠。那麼,還有什麼獨特點能用來辨識身分呢?現在,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血管脈絡分佈都不一樣,幾乎不可能偽造。你的「脈絡分佈圖」就是獨一無二的辨識符號,讓你與任何人都不一樣。

只要思想人體的構造是何等複雜,就會激發我們對創造主的敬拜和驚嘆。大衛提醒我們,我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這足以使我們稱頌上帝。事實上,詩篇111篇2節更提醒我們:「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凡喜愛的都必考察。」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位創造主本身。當我們頌讚上帝偉大的作為時,也要同時讚美祂!祂的作為固然奇妙偉大,但祂本身更勝過一切。這也激勵詩人讚美上帝說:「因祢為大,且行奇妙的事,惟獨祢是上帝。」(86篇10節)

今天,當我們思想上帝奇妙的作為時,讓我們也讚揚祂本身的偉大和榮耀。

— 柯貝爾

哪些事會激發你心中的敬畏和讚嘆?
今天你要如何抽出時間,為上帝所行的奇事而讚美祂?

天父,我常常只專注祢所造的一切,而忽略了祢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求祢幫助我能滿心讚嘆地敬拜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 如同母愛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9節


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8節


春花對姪子講述自己在二戰結束後的成長經驗。在那段時期,家裡很窮,每天的食物只有地瓜和野菜,以及父親偶爾能夠捕獵到的松鼠或小魚。每當父親獵到松鼠給家人當晚餐時,母親總是會說:「把松鼠頭給我,我只吃松鼠頭,那個部位最好吃了!」多年後,春花才知道松鼠頭根本沒有肉,其實母親也沒有吃,她只是假裝那很美味。春花說:「這樣我們這些孩子們就可以多吃點,也不會擔心母親沒得吃。」

明天就要慶祝母親節了,讓我們也講述自己的母親所做的犧牲奉獻。我們在為母親感謝上帝之際,也應效法她們更盡力地愛他人。

保羅服事帖撒羅尼迦教會,就「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他愛他們至深,縱使在「大爭戰」中,也竭力要將耶穌的福音傳給他們,甚至連性命都願意給他們(2、8節)。保羅「晝夜做工,傳上帝的福音給[他]們,免得叫[他]們一人受累」(9節)。保羅對他們的愛,就像母親一樣。

很少人能抗拒母親的愛,因此保羅的付出「並不是徒然的」(1節)。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反應,但我們可以選擇每天都以無私捨己的方式去服事人。母親會以我們為榮,天父也同樣會。

— 韋陌格

有誰曾用犧牲的愛來愛你?
你正愛著哪個人,如同天父愛你一樣?

天父,感謝祢,因沒有人比祢更愛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 祂瞭解

讀經: 詩篇139篇1-5節


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詩篇139篇1節


莉亞即將前往台灣從事護理工作。比起留在工作機會較少的馬尼拉,她到台灣工作可以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在出國的前一晚,她仔細叮囑接下來要替她照顧五歲女兒的妹妹,說:「給她吃一匙花生醬,她就會乖乖吃維他命。要記得,她很害羞,但最終她一定會和妳的孩子們一起玩。還有,她很怕黑……。」

隔天,莉亞在飛機上望著窗外向上帝禱告:主啊,沒人比我更瞭解我女兒。我無法陪伴她,但祢可以。

我們瞭解自己所愛的人,會注意與他們相關的每個細節,因他們對我們十分寶貴。當我們因種種情況而無法陪伴他們時,往往就會憂心忡忡,因為沒有人像我們一樣瞭解他們,我們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

在詩篇139篇,大衛提醒我們,上帝比世上任何人更懂我們、更認識我們。同樣地,上帝也深知我們所愛之人的一切(1-4節)。上帝創造了他們(13-15節),所以祂明白他們的需要。祂知道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天將會發生什麼事(16節),祂會與他們同在,永不離開他們(5、7-10節)。

當你為某些人焦慮擔憂時,將他們交託給上帝,因為上帝最瞭解他們,也最愛他們。

— 黃嘉仁

你要將誰交託給上帝看顧?
你要如何在這方面顯示你對上帝的信靠?

慈愛的天父,我無法一直陪伴我深愛的人,但我將他們交託在祢手中,因祢最瞭解他們,也最愛他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


靈命日糧 : 我們的天父

讀經: 馬太福音6章5-13節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6章9節


我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背誦主禱文。我總覺得這能讓我得著能力和智慧,面對新的一天。最近某一天的清晨,我只說了:「我們在天上的父」,手機就響了,把我嚇了一跳,因那時是清晨5點43分。猜猜是誰打電話來?來電顯示為「老爸」。我還來不及接聽,電話就掛斷了。我猜應該是父親不小心按錯號碼了,查證之後確實如此。過後我想了一想,這只是湊巧嗎?或許是,但我相信這個世界處處都有上帝的憐憫。特別在那一天,我很需要天父同在的確據。

讓我們想想主禱文。耶穌能教導門徒用各種方式開始向上帝祈求,但祂選擇用「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6章9節)。只是偶然嗎?不,耶穌的每一句話都有其深意。我們每個人與地上的父親都有不同的關係,有的親近,有的疏遠。當我們禱告時,不是呼求「我的」或「你的」父親,而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祂是那位看顧我們、垂聽我們的禱告,並在我們懇求之前,早已知道我們一切所需的天父(8節)。

這是何等奇妙的安慰,尤其當我們感到被遺忘、被遺棄,形單影隻,或覺得自己軟弱缺乏的時候。不要忘了,不論何時何地,我們在天上的父永遠都在你我身旁。

— 博約翰

你如何將主禱文融入你的禱告生活?
當你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時,你有什麼感受?

天父,我要感謝祢,無論我身在何方,祢已應許隨時垂聽我的禱告。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9-20章;路加福音23章1-25節


靈命日糧 : 樂意服事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12-13節


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便將榮耀歸與上帝。—哥林多後書9章13節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卡爾斯貝有一個福音機構,每個月都會捐出超過一萬公斤的食物,免費給當地居民享用。該機構的領導人說:「人們可以到這邊來,我們會接納他們並提供他們需要的幫助。我們的目標是藉著滿足他們實際的需求,再讓他們的心靈也能得到飽足。」身為基督徒,上帝希望我們把自己所得到的與人分享,讓我們的社區能有機會認識上帝。那麼,我們要如何培養一顆樂意服事的心,使上帝得榮耀呢?

要培養一顆樂意服事的心,我們可以祈求上帝,讓我們曉得運用祂所賦予的恩賜使別人得益處(彼得前書4章10節)。如此一來,我們能藉著上帝厚賜給我們的恩典,「叫許多人越發感謝上帝」(哥林多後書9章12節)。

服事他人是耶穌的福音事工中重要的部分。當祂醫治生病的人與餵飽饑餓者的時候,讓許多人都看見了上帝的美善與慈愛。我們關懷社區和周遭的人,是遵循耶穌為門徒立下的榜樣。上帝那充滿智慧的話語提醒我們,當我們以行動表明上帝的愛,人們「便將榮耀歸與上帝」(13節)。服事並非為了滿足自我,而是為了讓人看見上帝的愛多麼深廣,看見上帝藉著祂的子民所行的事何等奇妙!

— 駱金妍(Kimya Loder)

是什麼促使你去服事你的社區?
你要如何運用你的恩賜,使上帝得榮耀?

天父,求祢賜給我服事的心志,好讓我能為別人帶來改變生命的契機,並將稱頌與感謝都歸給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6-18章;路加福音22章47-71節


靈命日糧 : 渴盼一個家

讀經: 詩篇62篇1-8節


在祂面前傾心吐意。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62篇8節


在《清秀佳人》的故事中,女主角安妮渴望有一個家。她是一個孤兒,雖然盼望可以擁有一個家,可是從來就不敢奢望。後來,有一對年長的兄妹馬修與瑪麗拉願意收容她。在乘坐馬車前往他們家的路途中,安妮為自己的喋喋不休而道歉,但為人沉默的馬修說:「妳可以盡情地說話,想講多少就講多少,我不介意。」這話對安妮來說,有如天籟之音,因她原以為沒人會要她待在身邊,更別提聽她吱喳講話。到了這對兄妹的家之後,安妮才知道他們其實是打算領養能幫忙農務的男孩,她的希望幻滅了。她很害怕自己會被送回去,但後來他們接納她成為家中的一分子,她所渴盼的終於實現,得到一個溫暖的家。

我們都曾經感到孤獨,或覺得自己沒人要。然而,當我們因信耶穌而得救,成了上帝家中的一分子時,上帝就成為我們安全的居所(詩篇62篇2節)。祂喜愛我們,並邀請我們向祂坦露心聲,訴說我們的憂愁、悲傷、盼望,以及面對的試探。詩人告訴我們,可以「等候上帝」且「在祂面前傾心吐意」(5、8節)。

別猶豫,盡情地跟上帝說話吧!祂不會介意,而且喜悅我們與祂談心,你會在祂裡面得著你所渴盼的家。

— 施安妮

什麼情況會使你投靠上帝這安全的居所?
你想對祂說些什麼呢?

上帝啊,幫助我能坦然向祢訴說我的心事,感謝祢願意聆聽我的心聲。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


靈命日糧 : 說謊者之父

讀經: 約翰福音8章39-47節


牠說謊是出於自己,因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


維克逐漸對色情影片上了癮。他有許多朋友都看色情片,他也跟著墮落。但現在他瞭解這實在錯得離譜,因為他得罪了上帝,並讓他的妻子深受打擊。維克誓言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不再沾染與色情有關的事物。但他害怕已經太遲了。他能挽回婚姻嗎?他能從此不再犯並得到完全的饒恕嗎?

我們的敵人魔鬼使誘惑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都這麼做,有什麼關係?然而,一旦我們上鉤,牠就換一套說詞:太遲啦!你已經陷入泥淖,你沒救了!

在屬靈的爭戰中,敵人會用各種說詞來摧毀我們。耶穌說:「牠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牠心裡沒有真理;牠說謊是出於自己,因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

如果魔鬼是說謊的,那麼我們絕不可相信牠。無論牠說我們的罪沒什麼大不了,或說我們已經無藥可救,都不可信。願耶穌幫助我們能對這惡者所說的話不予理會,轉而聽從耶穌。我們可以全心信靠祂的應許:「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31-32節)

— 韋陌格

什麼罪使你感到自己已無藥可救?你認為這種絕望是從撒但或從耶穌而來?今天你能抓住聖經裡的哪些應許?

主耶穌啊,祢死而復活,使我脫離罪的捆綁,請幫助我今天就開始活在不受罪惡轄制的自由中。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活出自由》。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