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近鄰

讀經: 箴言27章1-10節


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箴言27章10節


很多社區都會架設網站,讓居民能立即彼此聯繫,而我們社區也不例外。在我居住的社區裡,若有人看見山獅出沒,或發生森林大火需要緊急疏散時,鄰居就會藉著網站互相警示;若臨時需要找人幫忙照顧家中幼兒,大家也會彼此照應;我們甚至還能藉著網站請眾人協助尋找走失的寵物。我們這些彼此相鄰卻曾因生活步調過快而疏離的人,藉著網路的功能,再次連結起來。

古時的所羅門王早已洞悉,和鄰居建立關係非常重要。即使家族關係不容輕忽,而且也是我們強而有力的後盾,但所羅門王仍然指出,特別是在「遭難的日子」,朋友是何等寶貴(箴言27章10節)。或許,親戚會深切關懷家族中的成員,也樂意在困境時伸出援手,但他們若住得太遠,當災難來臨時,也是愛莫能助。鄰居卻不一樣,他們就住在附近,可以很快就得知我們的需求,即時提供協助。

科技使我們比以前更容易和世界各地的親友保持聯繫,但反倒使我們忽略住在附近的鄰居。讓我們齊聲向主耶穌呼求:求祢幫助我們投入更多的心力,與祢安排住在我們周遭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 洪可婷

當你碰到困難時,有誰曾向你伸出援手?
你如何與隔壁鄰居建立關係?


上帝要我們與鄰舍彼此關懷,互相照應。



全年讀經:
利未記11-12章;馬太福音26章1-25節


靈命日糧 : 一同哀哭

讀經: 羅馬書12章9-16節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12章15節


在1994年,東非盧安達的胡圖族人殘殺他們的同胞圖西族人,短短的兩個月便造成百萬人死亡。在這場可怕的種族滅絕之後,傑弗瑞·盧布希(Geoffrey Rwubusisi)會督希望自己的妻子瑪麗能去安慰那些失去至親的婦女,但瑪麗說:「我只想大哭一場。」因她自己也同樣失去親人。這位會督是一位智慧的領導者和關愛妻子的丈夫,他對妻子說:「瑪麗,召集這些婦女和她們一同哀哭吧!」他知道瑪麗所面對的傷痛,能夠讓瑪麗分擔別人的痛苦。

教會就是上帝的家,所有人都能在此分享生命中的甘甜,分擔痛苦。新約聖經用「彼此」形容信徒的相互依靠。正如羅馬書說:「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要彼此同心」(12章10、16節)。第15節更清楚描述信徒之間的連結:「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我們的苦楚或許遠不及那些歷經種族屠殺倖存者的悲痛,但卻是我們個人最真實的感受。因上帝為我們成就的一切,我們就能像瑪麗一樣,可以面對這些傷痛,並成為別人的幫助和安慰。

— 簡恩德

慈愛的上帝,求祢赦免我,
因我有時對憂傷的人漠不關心。
求祢幫助我,與主內肢體有更親密的連結。


你何時曾向人吐露你的悲傷?主內肢體如何幫助你走過傷痛?



全年讀經:
利未記8-10章;馬太福音25章31-46節


靈命日糧 : 不過是塵土

讀經: 詩篇103篇8-14節


[祂]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篇14節


年輕的爸爸已經瀕臨崩潰,他那才剛學會走路的兒子不停地尖叫:「我要冰淇淋!冰淇淋!」在擁擠的購物商場裡,這一幕惹得眾人頻頻側目。這個爸爸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吼道:「好,你贏!但我們先去買媽媽要的東西,可以嗎?」但年幼的孩子毫不妥協:「不要!我要冰淇淋!」此時,一位銀髮老婆婆走到他們身邊。小孩的父親抱歉地說:「他正在鬧脾氣!」老婆婆笑著說:「其實孩子還小,不懂得怎麼控制脾氣,你需要多一點耐心,慢慢來。」這番話雖未能立刻神奇地化解父子間的衝突,但他們當時正需要冷靜一下。

那位女士智慧的話語呼應了詩篇103篇。大衛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8節),大衛更藉著世上的父親會憐恤自己的兒女,比喻上帝也會憐恤敬畏祂的人(13節)。天父上帝「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14節),祂深知我們是何等渺小與脆弱。

我們有時會無法承受外在的環境所帶來的衝擊,甚至會跌倒、失敗。但天父是恆久忍耐,又有無盡的慈愛,祂還永遠與我們同在,這是何等令人感到欣慰啊!

— 博約翰

天父啊,感謝祢,因祢滿有耐心,又時時與我們同在,
祢深知我們的本質和光景。


你感到挫敗無助時,慈愛的天父會體恤你的軟弱,時刻在你身旁。



全年讀經:
利未記6-7章;馬太福音25章1-30節


靈命日糧 : 直到地極

讀經: 詩篇48篇


上帝啊,祢受的讚美,……直到地極!-詩篇48篇10節


通常一張地圖,只要看地圖的中心位置,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判斷地圖是由誰或哪個單位繪製的。人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家看成是世界的中心,然後從這個中心點再向外延伸。比如,當我們說到附近的城鎮要往北80公里,或往南駕駛半天的車程時,都是以自己的所在地為中心點,向外延伸。詩篇也是如此描繪聖經「地圖」,以舊約時期上帝在地上的居所為中心,這中心點就是耶路撒冷。

詩篇48篇是讚美耶路撒冷的篇章之一。詩中提到,耶路撒冷是上帝的城,是祂的聖山,「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1-2節)。因為「上帝在其宮中」,祂「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3、8節)上帝的美名要以耶路撒冷聖殿為起點,向外延伸,「直到地極」(9-10節)。

除非此刻你是在耶路撒冷讀這篇文章,否則你就不是位於聖經地圖的中心。然而,你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因為上帝會一直動工,直到祂所受的讚美「直到地極」(10節)。你是否願意與上帝一同完成這事呢?你可以每週都與上帝的子民一同敬拜,天天為祂的榮耀而活,向人見證祂的美名。當我們將全人、全所有都獻給上帝時,祂的美名就會傳到地極!

— 韋陌格

在本週內你已採用何種方式傳揚上帝的名?
還有什麼其他的方式呢?


活出見證,讓上帝的美名傳到地極!



全年讀經: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什麼最重要?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我垂頭喪氣地對朋友感嘆道︰「我不知道要如何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他在電話裡提醒我︰「別氣餒,妳應該要嘉獎自己。妳已經做很多了!」然後他列出了我正努力達成的事情,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努力工作、在研究所取得好成績、寫作,還有參加查經班。沒錯,我想為上帝做這些事,但到頭來我卻更專注於自己完成了什麼事,而不是怎樣做這些事。也許我想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保羅提醒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過榮耀上帝的生活。事實上,重點並不在於他們每天做些什麼,而在於他們如何做這些事。保羅勸勉他們,凡事都要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歌羅西書3章12節);彼此饒恕,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13-14節);「無論做什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17節)。換言之,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應活出基督的樣式。

我們做些什麼固然重要,但我們如何、為何以及為誰而做,卻更加重要。我們每天都可以選擇做事情的方式,是緊張、焦慮地完成手邊的事務,或是選擇榮耀上帝並尋求耶穌賦予我們工作的目的。當我們願意為榮耀上帝而行,就會得著真正的滿足!

— 施竹俐

有哪些事情,你不是因著上帝的榮耀,
而是出於需要或義務而做呢?
你對在基督裡找到工作意義有何看法?


最重要的不是完成工作,而是在過程中榮耀上帝。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靈命日糧 : 傾訴悲傷

讀經: 耶利米哀歌2章10-13、18-19節


我的心腸擾亂, 肝膽塗地;……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耶利米哀歌2章11節


恩蕙的父親把自己罹患愛滋病歸咎於巫術。父親死後,10歲大的恩蕙和母親更加親密,但她母親也染了病。三年後,母親病逝了,恩蕙的姐姐必須辛苦地扶養五個弟妹。從那時起,恩蕙開始寫禱告日記,向上帝傾訴心中最深沉的傷痛。

先知耶利米也記述了內心的苦痛,他在耶利米哀歌提到,巴比倫的軍隊殘害猶大百姓。對那些年幼的受害者,耶利米更是感到無比的哀傷與悲痛。耶利米哭喊︰「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都因我眾民遭毀滅,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2章11節)。長久以來,百姓背棄上帝,就連他們的子孫也要付上代價。耶利米沉痛地說,這些孩子「在母親的懷裡將要喪命」(12節)。

也許我們認為,耶利米在苦難中會埋怨上帝。但他反倒激勵留在錫安的居民:「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19節)

盼望你我也能像恩蕙和耶利米一樣,懂得向上帝傾心吐意。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面對悲痛,但即便上帝允許苦難臨到,祂也會與我們一同哀傷。我們是按著祂的形象受造,祂必能對我們的悲傷感同身受。

— 葛庭墨

親愛的天父,
祢知道我因___________而心中悲痛,
求祢讓我今天在生命中得以看見祢的能力。


你如何面對憂傷?若將憂傷寫下告訴朋友,對你會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9-40章;馬太福音23章23-39節


靈命日糧 : 不偏離正道

讀經: 約翰一書2章18-27節


聖靈會把你們需要知道的一切教導你們。祂所教導的都是真理,沒有謊言。-約翰一書2章27節,新普及譯本


美國殘奧會代表隊中,世界跑最快的視障跑者大衛·布朗(David Brown)將成功歸於上帝,還有母親當初叫他不要虛度光陰的勸告,以及他的教練短跑老將傑洛米·艾佛利的引導。跑步時,艾佛利將繩子繫在兩人的手指上,以話語和肢體的接觸,引導布朗贏得比賽。

布朗表示,200米的短跑中有個大轉彎,如果沒有聽從艾佛利的指示,他就會偏離跑道。他們天天反覆練習比賽的策略,並藉由言語和肢體的接觸互相溝通。

在人生的競賽中,感謝主,我們有上帝的引導。當我們跟隨上帝時,聖靈是我們的幫助者,祂會帶領我們的腳步。約翰寫道︰「我把這些事寫給你們,是要你們提防那些想要把你們引入歧途的人。但你們已經領受了聖靈,祂就活在你們裡面,所以你們不需要別人來教導你們什麼是真理,聖靈會把你們需要知道的一切教導你們。」(約翰一書2章26-27節,新普及譯本)

約翰告訴當時的信徒要以這種智慧,面對否認天父與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的「敵基督者」(22節)。今天我們也會碰到抵擋基督的人,但聖靈是我們的引導者,祂會帶領我們跟隨耶穌。我們可以確信祂會以真理帶領我們不偏離正道。

— 雷翠霞

你要如何察覺並遵從聖靈的引導?
你如何更仔細地聆聽祂的引導、警示與指正?


順從聖靈引導,只接受真理,不偏向謊言。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馬太福音2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無可比擬的愛

讀經: 馬太福音5章43-48節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馬太福音5章46節


我曾到過多明尼加共和國首都聖多明哥的貧民窟。那裡大多是鐵皮屋,許多電線懸在其上。我有幸採訪了一些家庭,知道教會幫助他們解決不少失業、吸毒和犯罪等問題。

有一次為了訪問一對母子,我走進小巷,爬上搖晃的梯子去到一個小房間。但不一會兒就有人急急忙忙地爬上來,說:「我們現在必須趕緊離開。」因為有個拿刀的幫派老大,正聚集一幫兄弟準備來突襲我們。

後來我們去另一個社區採訪,在那裡並沒遇到任何問題。過後我才明白,每當我進入一個家庭,就有一位幫派老大站在外面守護我們。原來他女兒正受到教會的照顧和教育,教會信徒幫助他女兒,所以他就幫助我們。

在登山寶訓中,耶穌論述一種無可比擬的愛。不僅是愛那些值得被愛的人,更是愛那些不配被愛的人(馬太福音5章43-45節)。這愛超越親情和友情,包括那些不能或不會愛我們的人(46-47節)。這愛就是上帝無可比擬的愛(48節),是使眾人皆蒙福的愛。

當聖多明哥的信徒活出這樣的愛,社區就開始發生變化,剛硬的心也逐漸向教會敞開。當上帝無可比擬的愛進到社區時,就會帶來這樣的改變!

— 霍薛頓

耶穌啊,懇求祢,以祢的愛澆灌我,
讓我也能將愛傾注在別人身上,甚至是那些無力回報的人。


就你看來,上帝的愛與人的愛有什麼差別?今天你要幫助哪一個無法回報你的人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4-35章;馬太福音22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聖靈與火

讀經: 路加福音3章15-18節


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路加福音3章16節


經過幾年的乾旱,南加州野火頻頻發生,有些居民認為野火是上帝的作為。當新聞媒體將其中一次野火稱為「聖火」時,愈發令人不安。許多對南加州不熟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實發生在聖吉姆峽谷(Holy Jim Canyon)的野火,才被稱為「聖火」。那麼,誰是聖吉姆呢?根據當地文獻記戴,他是十九世紀的養蜂人,沒有宗教信仰,脾氣暴躁,所以鄰居就給他取了這個諷刺意味濃厚的綽號。

在施洗約翰提到「聖靈與火」的洗禮時,背後同樣有其典故和解釋(路加福音3章16節)。他當時可能是想到先知瑪拉基所預言的彌賽亞和煉金之人的火(瑪拉基書3章1-3節,4章1節)。但只有在上帝的靈如同風和火降臨在耶穌的門徒身上之後,瑪拉基和約翰所闡述的真理才顯明出來(使徒行傳2章1-4節)。

施洗約翰所說的「火」並非是人們所理解的火,這是上帝真實的作為,宣告超乎人類想像的彌賽亞以及神聖的火焰。藉著耶穌的靈,這火焰會顯明人的罪,燒盡人毫無意義的努力,煉淨我們,使我們能結出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加拉太書5章22-23節)。這正是上帝要在我們的生命中做成的工作。

— 狄馬汀

天父,求祢使我們不再畏懼聖靈,
並以愛、喜樂和平安充滿我們的心。
讓我們明白,這才是寶貴的,而頑固行事是枉然的。


聖靈的工作如何影響你的生命?在上帝面前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對你有何意義?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 : 轉為美麗

讀經: 以賽亞書61章1-7節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以賽亞書61章3節


在一月份的某個清晨,我一早醒來,猜想今天也會看見像前幾週那樣淒涼的冬景:雪堆中冒出枯黃的雜草、灰濛濛的天和光禿禿的樹。但一夜之間卻發生了不尋常的事!一場冰霜為一切裹上冰晶,原本死氣沉沉的大地,在陽光下晶瑩耀眼,令我目眩神迷。

有時,我們沒有憑信心看待問題,以致缺乏想像力。我們常常一早醒來,就預期將面對痛苦、恐懼和絕望,而忽略了會看見驚喜的可能性。我們沒有預想到上帝的大能足以令人康復、成長,或勝過苦難。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祂能修復破碎的心,還能使被綑綁的人得自由。祂會「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以賽亞書61章3節)。

上帝不僅要在我們的困境中鼓勵我們,祂更要成為我們在危難中的盼望。雖然我們必須等回到天家之後,才能真正歇了一切的勞苦,但上帝現在就與我們同在,常常激勵我們,又讓我們能窺見祂的榮美。在我們人生的旅程中,願我們能更加體會聖奧古斯丁所說:「在我最深的傷口中,我看見祢的榮耀,而這令我目眩神迷。」

— 史珍妮

信實的上帝,求祢賜給我所需的信心,
使我能面對今日的種種難處。
求祢幫助我,在逆境中能看見祢正在動工。


在困境中你如何轉向上帝?你的景況有何轉變?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