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時時讚美

讀經: 詩篇146篇


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詩篇146篇2節


美國作家華勒斯·史達格納(Wallace Stegner)的母親離世時50歲。華勒斯在自己80歲那年,終於寫了一篇紀念母親的文章,稱為《遲來的信》。文中他讚美母親的美德,並指出她如何在早期美國西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結婚、養育兩個兒子。她是一位賢妻良母,也常常激勵人,即使對那些經常犯錯的人也是如此。華勒斯回憶起母親的歌聲所帶出的能力,他說,母親在世時從不錯過任何唱歌讚美的機會,她總是以感恩的心頌讚上帝所賜的各樣福分。

這使我聯想到寫下詩篇146篇的詩人,他無論面對順境或逆境,也從不錯過任何唱歌讚美的機會。他不是被迫寫下這些詩歌,而是自然地回應那位創造天地的主(6節),因祂賜食物給飢餓的人(7節)、「開了瞎子的眼睛」(8節),並且「扶持孤兒和寡婦」(9節)。詩人在生活中時時歌唱讚美,藉由每天信靠那位「守誠實,直到永遠」的「雅各的上帝」(5-6節),愈發得著能力!

我們的歌聲是否悅耳動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回應上帝持久的美善,在生活中時時發出讚美。如同一首經典的詩歌所說:「在我心裡常吟讚美歌。」

— 博約翰

創造天地的主啊,當我靜默思想時,
便想起祢的供應何等豐富,祢賜給我出人意外的平安。
願我的生命能成為一首永不止息的讚美詩,永遠讚美祢。


你如何使唱歌讚美上帝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你最喜歡哪一首讚美詩?為什麼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29-30章;馬太福音9章1-17節


靈命日糧 : 唯一的王

讀經: 馬太福音2章1-12節


就俯伏拜那小孩子。-馬太福音2章11節


五歲的愛彤聽牧師講述耶穌離開天上榮華,降生為人,而當牧師在禱告中感謝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時,愛彤倒抽一口氣,驚訝地說:「什麼?祂死了?」

打從基督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人想置祂於死地。希律王在位期間,有幾位博士來到耶路撒冷,問道:「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馬太福音2章2節)。希律王聽見這個消息,害怕耶穌會奪了自己的王位,就差遣士兵殺死了伯利恆城裡並四境兩歲以內的男孩。但上帝保護祂的愛子,差派天使告誡耶穌的父母趕緊離開,使他們得以逃離,也使嬰孩耶穌得蒙保守(13-18節)。

當耶穌在世上完成祂的傳道事工後,就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祂的十字架上有個人們用來嘲笑祂的牌子,上面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耶穌」(27章37節)。然而,在死後第三天,祂勝過死亡,從死裡復活。升天之後,祂坐在至高的寶座上,成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腓立比書2章8-11節)。

這位獨一的至高君王為所有人的罪而死,包括你的、我的和愛彤的。現在讓我們敞開心門,迎接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做王!

— 施安妮

耶穌,感謝祢願意為我們的罪而死,
讓我們可以罪得赦免。
求祢幫助我們順服祢的引導與掌管。


耶穌成為你生命的王,對你有何意義?你生命中有哪些層面尚未由祂掌管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27-28章;馬太福音8章18-34節


靈命日糧 : 這裡有龍?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6-14節


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靈,而是有能力、仁愛、自律的靈。-提摩太後書1章7節,新譯本


根據傳說,在中世紀的地圖製作者會依據他們所知道的描繪世界的邊界,還會在邊界以外的未知地區標上「這裡有龍」的字眼,並配上據說潛伏在那裡的怪獸插圖。

雖沒有太多證據證明中世紀的繪圖者真的做了這些標記,但我覺得可能性很高。因為若換成是我,當我不曉得那未知的遼闊之地會發生什麼事,但似乎會有危險的時候,我也會寫下「這裡有龍」的警語。

但這種以自我保護為優先、厭惡冒險的態度,有個很明顯的問題:這與耶穌要我勇敢追隨祂的呼召背道而馳(提摩太後書1章7節)。

我應該是誤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危險。因為保羅說,在這敗壞的世界裡,要勇敢地追隨基督難免會遭遇苦難(8節)。我們這些藉著耶穌出死入生的人,已經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9-10、14節),我們怎能因為有危險就不勇敢地追隨基督呢?

上帝已將寶貴的聖靈賜給我們,我們若因恐懼而退縮,可能會因小失大,比我們跟隨基督帶領進入未知領域時,可能碰到的一切境遇還要糟糕(6-8、12節)。耶穌絕對值得我們全心跟隨,託付未來!(12節)

— 白茉妮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賜下新生命,救我們脫離一切
使人絆跌的懼怕和羞辱。求祢幫助我們在祢裡面得著平安。


上帝要你去克服哪些會攔阻你的恐懼呢?主內弟兄姐妹的愛與扶持,如何激勵你勝過恐懼?



全年讀經:
創世記25-26章;馬太福音8章1-17節


靈命日糧 : 斜塔

讀經: 馬太福音7章24-27節


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馬太福音7章24節


你應該聽過義大利比薩斜塔,但你有聽過舊金山斜塔嗎?這座名為千禧塔(Millennium Tower)的58層大樓於2008年完工,雖是巍然卻有點歪斜地聳立在舊金山市區。

出了什麼問題呢?原來是工程師在建造時地基挖得不夠深,以致過後不得不花更多的經費來加強地基。有些人認為,即使加強地基的花費會比蓋大樓的經費更大,但為了避免這棟大樓在地震時坍塌,這是絕對有必要的。

這慘痛的教訓是什麼呢?就是地基至關重要。地基若不穩固,可能導致災難。在耶穌的登山寶訓結尾的部分,也有類似的教導。祂提到有一個人將房子蓋在磐石上,另一個人則蓋在沙土上。當暴風來臨時,只有蓋在磐石上的房子才能屹立不倒(馬太福音7章24-27節)。

我們能學到什麼呢?耶穌明確地表示,我們的生命必須以順服並遵行祂的話為根基(24節)。當我們信靠祂,便能藉著上帝的大能與無盡的恩典,使我們的生命有穩固的基礎。

基督未曾應許我們永遠不會遇到風浪,但祂實在地告訴我們,若以祂為生命的磐石,無論暴風或洪水,都沖不走我們在祂裡面憑信心建造的根基。

— 何安德

天父啊,人生中的風暴雖在所難免,
但求祢幫助我們,每天都能遵行祢的話,
堅固我們在祢裡面建立的根基。


你的信心如何幫助你度過人生中最大的風暴?你每天能用哪些實際的方法,使自己更有信心?



全年讀經:
創世記23-24章;馬太福音7章


靈命日糧 : 一百年後

讀經: 約伯記19章21-27節


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約伯記19章25節


美國電視劇集《迷離境界》(The Twilight Zone)的創作者洛德·瑟林於1975年表示,他想要讓人們在一百年後,仍然記得他是一位作家。許多人都會和瑟林一樣,希望自己能留下美名,讓我們的生命具有意義和永恆價值。

從約伯的經歷,我們看見人如何在短暫的年日中尋求生命的意義。他在頃刻之間,不僅失去財產,還痛失最珍愛的孩子們。過後,他的朋友甚至指責他該受這樣的刑罰。約伯不禁大聲宣告﹕「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都記錄在書上;用鐵筆鐫刻,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遠。」(約伯記19章23-24節)

約伯的言語已被鐫刻在磐石上,存到永遠,我們從聖經就可以讀到。但約伯所尋求的並不是要留下什麼,而是要從上帝的特質中找到生命真正的意義。所以他宣告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19章25節)。這使約伯有了正確的渴望,他說﹕「我必見祂在我身邊,我要親眼見祂,……我的心腸在我裡面渴想極了。」(27節,新譯本)

最後,約伯雖未得到期盼的答案,但他有更大的發現:上帝就是所有意義和永恆的根源(42章1-6節)。

— 葛庭墨

上帝啊,除祢以外,一切都是轉瞬即逝。
我們要讚美祢,因惟有祢永遠不變,
求祢讓我們明白祢才是最重要的。


你認為約伯為什麼要讓自己所說的話存到永遠?你希望一百年後人們會如何記得你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20-22章;馬太福音6章19-34節


靈命日糧 : 暗中行善

讀經: 馬太福音6章1-4節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馬太福音6章3節


金玲在與絕症對抗期間,每個月都會在門口看到一個裝著百合花、粉紅鬱金香和黃色水仙花的玻璃花瓶。在過去的七個月裡,一位匿名的基督徒每個月都會透過花店送鮮花給她,向她表達關懷。美麗的花束還附帶一張紙條,上面寫滿鼓勵她的聖經經文,署名為「愛妳的,耶穌」。

金玲在臉書上分享這些花束的照片,藉此讚揚某個基督徒對她的關懷,並感謝上帝透過祂的子民表達祂的愛。當金玲靠著上帝對抗絕症時,每一朵色彩繽紛的花朵和親筆所寫的紙條,都肯定了上帝對她的慈愛與憐憫。

這位送花者不願透露身分的行為,反映了耶穌鼓勵祂的子民在行善時應有的心態。耶穌還警戒我們,不可故意讓人「看見」自己行善(馬太福音6章1節)。因行善是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敬拜與尊崇,是發自內心地感謝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若過度強調自己慷慨的行為,並希望或期盼能被人看重,就是偏離焦點,因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耶穌所賜予的。

當我們以純正的動機行善時,上帝是知道的(4節)。上帝要我們憑著愛心慷慨地給予,將榮耀、尊貴和頌讚都歸給祂!

— 鄧書琪

主耶穌,感謝祢提醒我們,為別人付出是一種特權,
也是感謝祢賜給我們一切的最佳方法。


在這週內,你要如何暗中行善,讓人看到耶穌的愛?當人對你表示感謝時,你如何歸榮耀給上帝?



全年讀經:
創世記18-19章;馬太福音6章1-18節


靈命日糧 : 神秘的援手

讀經: 希伯來書13章1-3節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章2節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瑋玲正要離開火車站時,發現必須走一段很長的樓梯,附近也沒有電梯或電扶梯,她幾乎哭了出來。突然出現了一位男士,替她拿起手提袋,溫柔地協助她上樓梯。瑋玲轉身要向那位男士道謝時,他卻已經離開了。

志賢正趕著開會,因他已遲到了。他在車陣中穿梭,車子卻爆胎了。原本因一段關係破裂,他承受莫大的壓力,這情況更讓他幾乎崩潰。當他無助地站在雨中時,一名男子主動替他更換輪胎。正當志賢想轉身向他道謝時,他已經離開了。

這些神秘的幫助者到底是誰?是善良的陌生人?還是天使呢?

許多人都以為天使是光芒四射或有羽翼,但這只對了一半。有些天使的確會以這種形態顯現(以賽亞書6章2節;馬太福音28章3節),但有些卻是雙腳沾滿塵土且飢腸轆轆的(創世記18章1-5節),甚至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人(士師記13章16節)。希伯來書的作者指出,我們若接待陌生人,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接待了天使(13章2節)。

我們雖不確定幫助瑋玲和志賢的就是天使,但根據聖經的描述,確實有此可能。天使正在幫助上帝的子民(希伯來書1章14節),而他們可能就像平凡的路人一樣。

— 霍薛頓

你願意像天使一樣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嗎?
你如何對陌生人伸出援手,讓他們好像經歷到天使的幫助?


在我們有需要時,上帝差派天使幫助我們。



全年讀經:
創世記16-17章;馬太福音5章27-48節


靈命日糧 : 反射光芒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4-16節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馬太福音5章14節


史提芬告訴父母,他每天都要提早到學校。但基於某些原因,他從未解釋其中的因由。但無論如何,他的父母每天都會在早上7點15分之前,把史提芬送到杜魯斯中學。

史提芬讀初中時某個寒冷的日子裡,一場致命的交通意外奪去了他的性命。後來,他的父母也發現了史提芬提早上學的原因。原來每天早上,他都會和一些朋友站在學校門口,以微笑和親切的話語,揮著手迎接其他同學。這讓所有的學生都感到受歡迎和被接納,連遭排擠的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作為一個基督徒,史提芬希望將上帝的喜樂,帶給那些迫切渴望得到的人。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以友善的態度接納別人,能有效地彰顯基督的愛。

馬太福音5章14-16節,耶穌清楚表明,在祂裡面我們是「世上的光」,也是建在山上的城(14節)。古時人們大多用白色石灰岩築城,在烈日的照耀下便能反射光芒。期盼你我都能選擇不要隱藏,而是成為世上的光,「照亮一家的人」(15節)。

當我們的光「照在人前」(16節)的時候,盼望別人也能感受到基督以愛接納他們。

— 白德夫

天父,感謝祢讓我看到,史提芬愛人的榜樣。
求祢幫助我可以像他一樣,
以善意和接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


你可以用什麼方式去愛那些孤單和有需要的人?聖靈如何使你成為眾人都能看見的山城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


靈命日糧 : 精心設計

讀經: 約伯記38章4-11節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約伯記38章4節


科學家們已經證實,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使地球從太陽的熱能中得到益處。若稍微靠近一點,就會像在金星一樣,所有水分全然蒸發;若稍微離遠一點,所有的物質就會像在火星一樣全然凍結。地球的體積大小也是剛剛好,可以產生適當的地心引力。若是少一點,一切就會像月球一樣失重無菌;地心引力若是多一點,就會像木星一樣充斥著有毒氣體,使生命窒息。

我們的世界是由錯綜複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相互作用所構成,一切都是這位創造主的精心設計,都有祂的印記。當上帝向約伯講述超乎人理解的事物時,我們能一窺這精密的設計。上帝問約伯說:「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約伯記38章4-6節)

當我們窺見世界受造的奇妙,會禁不住想像汪洋大海也要臣服於這位造物主。當海水奔湧而出,是上帝定了大海的界限,說:「你只可到這裡,不可越過」(8-11節)。讓我們心存敬畏,與晨星齊聲歌唱,與眾天使高聲歡呼(7節)。這精心設計的世界是為我們而造,好讓你我可以認識並信靠這位上帝。

— 葉芮敏

上帝奇妙的創造如何促使你今日揚聲讚美祂?
一切精心的設計如何顯明有一位創造主呢?


感謝上帝為我們精心創造了這個世界。



全年讀經:
創世記10-12章;馬太福音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等候

讀經: 以賽亞書30章8-18節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以賽亞書30章18節


美國詩人丹妮絲·列維托夫(Denise Levertov)在12歲尚未成名之前,就勇敢地將自己習作的詩集寄給偉大的詩人艾略特(T. S. Eliot),然後等待對方指正。令列維托夫驚喜的是,艾略特親手寫了兩頁的信鼓勵她。列維托夫成名之後,在詩集《溪流和藍寶石》的自序中談到,這些詩記錄了她從懷疑變成信靠基督的過程。後來,列維托夫更在她的另一首詩(Annunciation),敘述了馬利亞如何順服上帝。聖靈並未強迫馬利亞,而是等她甘心樂意地接受基督成為她的孩子。這首詩當中有一句話:「上帝等候。」

從馬利亞身上,列維托夫看到了自己。上帝等候,渴望愛她;上帝等候,不用任何方式強迫她。以賽亞也詳細論述,上帝帶著盼望等候以色列人,要以溫柔的愛澆灌他們。正如以賽亞說:「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好憐憫你們」(30章18節)。上帝要以慈愛澆灌祂的子民,然而上帝等候他們心甘情願地接受祂的供應(19節)。

這位造物主、全人類的救主正等候我們向祂敞開心門。這是何等奇妙!上帝原可以輕而易舉地讓我們點頭,但祂卻謙和地耐心等候。這位上帝正在等候我們!

— 郭惟恩

上帝啊,我真不敢相信,祢竟願意等候我!
這使我更深地信靠祢,渴慕祢。
求祢充滿我,讓我經歷祢的大能大力。


你生命中有哪些方面,上帝正等著你順服祂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7-9章;馬太福音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