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祈求上帝

讀經: 詩篇6篇4-9節


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詩篇6篇9節


當我丈夫丹恩被確診罹患癌症時,我不知該如何祈求上帝醫治他。從我有限的眼光來看,世界上有許多人正面對更嚴重的問題,如戰爭、饑荒、貧窮和自然災害。但一天早晨,我和丈夫一起禱告時,我聽見丈夫謙卑地祈求:「親愛的主,求祢醫治我的疾病。」

這簡單卻真誠的祈求,提醒了我不要把禱告祈求弄得很複雜,因為上帝必垂聽我們純全正直的呼求。如大衛直率地祈求:「耶和華啊,求祢轉回搭救我;因祢的慈愛拯救我。」(詩篇6篇4節)

這是大衛在心思混亂感到絕望時所作的宣告。雖然詩中沒有說明大衛面對的確切情況,但大衛坦然述說:「我因唉哼而困乏」(6節),表現出他深切渴望從上帝而來的幫助和復興。

大衛不讓自己的軟弱(包括罪)攔阻他來到上帝面前陳明他的需要。因此,大衛能在上帝回應之前,欣然地說:「耶和華聽了我哀哭的聲音。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8-9節)

雖然我們有時會困惑和不確定,但上帝仍然垂聽也接納祂兒女誠心的祈求。祂隨時樂意傾聽我們的心聲,特別是在我們最需要祂的時候。

— 雷翠霞

親愛的上帝,當祢潔淨我們的心時,求祢賜給我們勇氣,
向祢尋求幫助,並且相信祢必垂聽,也會回應。


什麼會攔阻你向上帝尋求幫助?今天你有什麼事需要上帝的幫助呢?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2-14章;啟示錄4章


靈命日糧 : 勝過恐懼

讀經: 撒母耳記上17章4-7、45-50節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篇20篇7節


有個人犯了罪之後,因害怕被逮捕就躲在姐姐的農舍裡,平常足不出戶,而且誰也不見,甚至未能參加母親的葬禮。他被恐懼轄制了32年,直到他64歲時,得知自己從未被控告後,才得以自由,恢復正常生活。沒錯,刑罰確實帶來恐懼,但他卻不該被自己的恐懼所轄制。

當非利士人在以拉谷向以色列人宣戰時,以色列人也深陷恐懼之中。他們的敵人歌利亞確實可怕,因他身高約3米,身上的鎧甲重達57公斤(撒母耳記上17章4-5節)。連續40天,歌利亞每天早晚都向以色列的軍隊罵陣,卻沒有人敢接受挑戰。直到大衛到前線找他哥哥,聽見並看見歌利亞嘲諷的言行,自願出去應戰。

所有的以色列士兵都覺得歌利亞彪悍高大,無法勝過,但身為牧童的大衛卻明白,歌利亞在上帝眼中根本無足輕重。大衛說:「耶和華使人得勝,……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47節)

當我們戰兢恐懼時,讓我們學習像大衛一樣定睛於上帝,以正確的眼光面對困境。即使我們八方受敵,困難環繞,但那位與我們同在且幫助我們的上帝,遠遠勝過這一切!

— 李慶良

現在最令你恐懼的困境是什麼呢?
你如何定睛於那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全然信靠上帝,因祂大過生命中所有巨大的挑戰。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9-11章;啟示錄3章


靈命日糧 : 免除債務

讀經: 申命記15章1-8節


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申命記15章2節


在2009年,洛杉磯市政府停止向少年罪犯的家長收取他們的孩子被拘留期間的各項費用。雖然停止收取費用,但這些家長在修法前所積欠的金額,仍需繳清。到了2018年,政府進一步決定取消所有欠繳的款項。

政府取消這些欠款,讓許多家庭鬆了一口氣。他們不必再掙扎度日,不再需要束緊腰帶償還積欠的費用,財產與薪水不再被扣押,可以讓家人三餐溫飽。上帝正是看到人們因債務而貧窮困苦,所以特別吩咐以色列人,每七年的最後一年,要豁免他人一切的債務(申命記15章2節)。上帝並不希望百姓因為欠債,以致永遠窮困潦倒。

以色列人借錢給同胞時,不能索討利息(出埃及記22章25節),因此他們借錢給鄰舍不是為獲取利潤,而是為了幫助困苦的人度過難關,例如幫助他們度過莊稼歉收的日子。這些債務每七年就會得著豁免,如此一來,百姓就不再那麼貧困(申命記15章4節)。

雖然現今基督徒已不再遵守這些律法,但上帝仍時常激勵我們要免去別人的債,讓那些在窮困中掙扎的人能重新開始,再次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當我們對人展現出這樣的憐憫和慷慨時,就是高舉上帝的特質並帶給人盼望。

— 洪可婷

耶穌,感謝祢顧念我們所背負的經濟重擔。


你的「債」如何得到豁免?你可以免除誰的債,讓對方能重新開始?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5-8章;啟示錄2章


靈命日糧 : 絕處逢生

讀經: 馬可福音5章25-34節


女兒,妳的信救了妳,平平安安地回去吧!妳的災病痊癒了。-馬可福音5章34節


藝術家道格·麥奇(Doug Merkey)的經典作品《毫無保留地信靠》(Ruthless Trust),雕塑了一個人坐在地上,身體前傾,緊抓著一個豎立的核桃木十字架。他寫道:「這直接表達了我們對生命應有的堅定態度,就是毫無保留地親近基督,完全倚靠基督和福音真理。」

在馬可福音5章25-34節所描述的那個女人,她的言行就展現出這樣的信心。她因患血漏病而心力交瘁,12年來生活極其痛苦(25節),「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26節)。但她聽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就竭盡所能地接近耶穌,當她觸摸耶穌,便馬上感覺到自己得了醫治(27-29節)。

你是否走投無路?是否耗盡了一切所有?其實,焦慮、無望、迷惘和困頓的人不必絕望!主耶穌必定回應所有迫切尋求祂、毫無保留信靠祂的人,就如那受苦的女人,或如麥奇的作品所雕塑的那個人。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也譜寫出這樣的信心:「懇求天父賜恩扶助,無別人能援手,我深知道主若離我,我必無路可走。」信心不足嗎?求上帝幫助你能信靠祂。衛斯理在詩歌中如此祈求:「信心創始成終之主,我眼向祢仰望,助我現在接受信心,無信我必死亡。」

— 簡恩德

天父,感謝祢以大能拯救我。
求祢幫助我相信祢會賜下我所需用的一切。


你曾在何時緊緊倚靠基督?上帝如何供應你一切所需呢?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4章;啟示錄1章


靈命日糧 : 引路的真光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26-30節


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撒母耳記下22章29節


我在一間博物館的古代油燈展示區內駐足觀賞。一旁的文字說明這些是以色列的油燈,雕花紋路的橢圓形陶瓷油燈有點像沒有蓋的茶壺,每盞有一大一小兩個孔,大的用來添燈油,小的放燈芯。雖然以色列人常將這些油燈放在室內的壁龕上,但每個油燈都很小,恰好可以放在一個人的手掌內。

或許是這小小的油燈啟發了大衛王寫下這首讚美詩:「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撒母耳記下22章29節)。大衛王靠著上帝的幫助打了勝仗之後,便吟唱這首讚美詩。那時,無論是在以色列國內或在外邦人中,有許多人企圖殺害大衛。但大衛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便不因這些威脅而膽怯,反倒因上帝的同在,信心滿滿地正面迎敵。有了上帝的幫助,他能眼明心亮,審時度勢,為自己、為軍隊和國家做正確的決定。

大衛在這首讚美詩中提到的「黑暗」,可能也包含對軟弱、失敗和死亡的懼怕。我們也都有類似的憂慮,甚或感到焦躁和極大的壓力。當黑暗逼近我們的時候,我們仍能得著平安,因我們深知上帝依然與我們同在。聖靈的真光就在我們裡面,要照亮我們的道路,直到我們與耶穌面對面。

— 史珍妮

上帝,當我恐懼時,求祢讓我確信祢與我同在。
求祢使我牢記,祢已藉著死和復活勝過一切黑暗權勢。


為什麼信靠上帝能幫助你勝過恐懼?你要如何尋求上帝在你生命中的指引呢?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1-12章;猶大書1章


靈命日糧 : 感恩的心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25節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歌羅西書3章15節


我所住的美國這個州,嚴寒的冬季十分漫長,氣溫經常低於冰點,漫天雪花似乎無盡無休。在一個酷寒的日子裡,我大概是第一千次鏟雪時,我們鄰里的郵差停下腳步與我寒暄。我告訴他,我不喜歡冬天,厭倦這些深厚的積雪。接著,我說他在這種極端的天氣狀況下工作一定很辛苦。他說:「是啊,但至少我有一份工作。現在很多人失業,我有工作就很感恩了!」

我必須承認,他感恩的態度令我感到羞愧。當生活景況並不那麼稱心如意時,我們就很容易忽略應該感恩的每件事。

保羅告訴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歌羅西書3章15節)。他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中也提到:「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即使處在極深的掙扎與痛苦之中,我們還是可以經歷上帝的平安,讓祂的平安在我們心裡做主。因著這樣的平安,我們便能想起自己藉著基督所得到的一切福分,以至能衷心地獻上感謝。

— 柯貝爾

上帝啊,我經常為一些不如意的小事而抱怨不休。
幫助我絕不忽視祢的美善,賜給我充滿感恩的心。


停止抱怨,凡事感恩。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8-10章;約翰三書1章


靈命日糧 : 勿忘送禮者

讀經: 申命記6章4-12節


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耶和華。-申命記6章12節


聖誕節快到了,曉萍看見孩子們欠缺一顆感恩的心。她瞭解人常常不懂得飲水思源,她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們能學習感恩,因此她在家裡的電燈開關、食物櫃、冰箱門把、洗衣機、烘乾機以及水龍頭都貼上紅色的蝴蝶結。每個蝴蝶結都附著一張手寫的字條:「我們容易忽略有些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所以我為這些禮物綁上蝴蝶結。上帝賜下美好禮物給我們一家,讓我們別忘了這些禮物是從哪裡來的。」

在申命記第6章,我們看見以色列人將要進入應許之地,征服許多早已存在的美地。他們會遷移到又大又美的城邑,都不是他們建造的(10節);住進裝滿各樣美物的房屋,都不是他們積存的;水井、葡萄園與橄欖園會使他們得飽足,但都不是他們所鑿、所栽種(11節)。所有的福分都出自唯一的源頭──「耶和華你的上帝」(10節),一切都是上帝慈愛的供應,所以摩西叮囑百姓要小心謹慎,不要忘了厚賜恩典的上帝(12節)。

在人生的某些時候,我們會很容易忘了上帝。期盼我們無論處在何種環境,都不會忽視上帝的美善,因為祂是一切福分的泉源!

— 博約翰

慈愛的天父,我們生命中的每個福分都是從祢而來,
但內心的驕傲常讓我們以為是自己的功勞。
求祢讓我們謹記一切都是祢的賞賜,感謝祢所賜的福分。


說出上帝賜給你的五種祝福。你今天如何為這些感謝上帝?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5-7章;約翰二書1章


靈命日糧 : 天降禮物

讀經: 馬太福音1章18-25節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馬太福音1章23節


有一則古老的故事說,有個名叫尼古拉斯的人(生於公元270年)聽說有位貧窮的父親,無法養活三個女兒,更無力承擔女兒們將來結婚的費用。尼古拉斯想要暗中幫助這位父親,於是就從這戶人家敞開的窗戶外,將一袋金子丟進去,剛好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隻襪子(或鞋子)裡。這個人就是眾所周知的聖尼古拉斯,也就是聖誕老人的起源。

這個「天降禮物」的故事,令我想到天父上帝出於愛與憐憫,讓祂的兒子成為一份最寶貴的禮物,藉著童女懷孕的奇蹟降生在世上。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的降生實現了舊約的預言,那就是將會有個童貞女懷孕生下一子,人們要稱祂為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1章23節)。

尼古拉斯送出美好的禮物,但上帝賜給我們耶穌這份禮物,卻更加奇妙寶貴!耶穌離開天家降世為人,死後復活,祂成為常與我們同在的上帝。當我們傷痛時,祂帶給我們安慰;當我們灰心沮喪時,祂帶給我們鼓勵;當我們可能被矇騙時,祂會讓我們明白真理!

— 潘艾梅

耶穌,謝謝祢願捨棄榮華離開天家,
降生於如此卑微的環境。
在我的生命中祢常與我同在,
願我永不將此視為理所當然。


你要如何讓人得到耶穌這份寶貴的禮物?上帝的同在如何幫助你為別人付出?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3-4章;約翰一書5章


靈命日糧 : 採取主動

讀經: 撒母耳記下9章3-11節


我要照上帝的慈愛恩待他。-撒母耳記下9章3節


年輕的媽媽潔麗獨自帶著兩名幼兒搭乘飛機,她三歲的女兒又踢又叫,正當她極力安撫女兒的同時,她四個月大的兒子開始餓得號啕大哭。

潔麗旁邊的乘客立刻提供協助,幫忙抱起嬰兒,讓潔麗幫女兒扣上安全帶。當潔麗哺餵嬰兒時,這位乘客想起自己從前剛當爸爸的時光,欣然跟潔麗三歲的女兒一起畫畫。轉機之後,這位男士也向潔麗表示,若她需要幫助,他願意隨時伸出援手。

潔麗回想著說:「上帝介入的方式令我驚訝。任何人都可能坐在我們旁邊,但今天坐在我們身旁的,是我遇過最好的人。」

在撒母耳記下9章,記載了另一個主動以恩慈待人的例子。掃羅王與他的兒子約拿單被殺害之後,有人認為,大衛會殺掉所有可能與他爭奪王位的人。但大衛卻問道:「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上帝的慈愛恩待他」(3節)。於是,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被帶到大衛面前。大衛讓米非波設得回他的家產,並邀請米非波設此後都與自己同席吃飯,就如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11節)。

我們從上帝領受了浩瀚無盡的慈愛,也當尋找機會主動以恩慈待人(加拉太書6章10節)。

— 凱辛蒂

天父,感謝祢愛我,以恩慈待我。
求祢幫助我也能慷慨地與人分享祢的恩慈。


恩慈的行動可以安慰受傷或受挫的心靈。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2章;約翰一書4章


靈命日糧 : 免受譴責

讀經: 約翰一書3章19-24節


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上帝比我們的心大。-約翰一書3章20節


一對夫妻開著拖車行經乾燥的北加州時,輪胎突然爆破,車輪鋼圈摩擦地面產生的火花竟引發火災,這便是美國2018年的卡爾大火,燒毀了將近93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超過千棟的房屋,並造成人命傷亡。

有些災民得知這對夫妻悲傷自責時,就設立了一個臉書專頁,希望向這對深陷愧疚和絕望的夫妻表達恩慈和善意。有位女士寫道:「這場大火燒了我的家,但我要你們知道,我們一家都沒有責怪你們,其他人也是如此⋯⋯意外總是難以避免。我由衷希望這樣的信息能減輕你們心中的重擔。相信我們能一起度過難關!」

良心的譴責或覺得自己犯下大錯的恐懼,都會讓我們憂傷喪志。但感謝主,約翰一書3章20節告訴我們:「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上帝比我們的心大。」不管我們為何事深感羞愧自責,上帝都遠高於我們的感受,祂比這一切都大。耶穌要我們悔改(若有需要),好讓我們得著醫治,或揭露那些使我們心神憂傷的羞愧,好使我們能領受祂的救贖,讓「我們的心在上帝面前可以安穩」(19節)。

不管我們多麼懊悔,多麼希望從頭來過,但上帝仍在我們身旁,祂微笑著對我們說:「你的心是自由的!」

— 郭惟恩

上帝啊,我非常後悔,多麼希望能重新再來。
但謝謝祢給我恩典能有所學習且繼續前行。


你曾為了何事感到羞愧,或受良心譴責?當知道耶穌已經讓你的心得自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7-48章;約翰一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