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累積財寶

讀經: 馬太福音6章19-21節


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馬太福音6章20節


有一次,我和家人駕車到別州探訪。回程途中,我在加油站添油時,發現地上有個髒兮兮、看起來很厚的信封,我撿起來探頭一看,發現裡面竟然有一百塊美金!

我想遺失這筆錢的人可能正焦急地找這個信封,於是我把我的電話號碼留給加油站的服務員,請失主和我聯絡,但過後並沒人打電話給我。

那人本來擁有這筆錢,卻把錢弄丟了。世上的財寶常是如此,可能會遺失、被偷走,或甚至被揮霍一空。投資不善或不瞭解金融市場都會讓人失去財富,但我們在耶穌裡所擁有的屬天財寶,卻不會失去。我們在耶穌裡擁有的屬天財寶,就是與上帝和好的關係以及永恆生命的應許,我們絕不會在加油站或任何其他地方遺失。

因此基督勸勉我們「要積攢財寶在天上」(馬太福音6章20節)。當我們願意「多做好事」(提摩太前書6章18節,現中修訂版)、在信心上富足(雅各書2章5節)、樂意幫助人,並向人分享耶穌時,就是積攢財寶在天上。當上帝帶領我們,賜給我們力量時,願我們在期盼和祂一起的永恆未來時,都能積攢屬天的財寶。

— 白德夫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賜給我們在世上的金錢、房屋,
以及其他的供應。但求祢幫助我們,
不緊抓地上的財富,而是積攢更多永恆的財寶。


以地上的財富,投資永恆產業。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5-46章;約翰一書2章


靈命日糧 : 另一面的愛

讀經: 約翰二書1章1-11節


恩惠、憐憫、平安從父上帝和祂兒子耶穌基督,在真理和愛心上必常與我們同在!-約翰二書1章3節


在基督的時代,羅馬的客店聲名狼藉,猶太的拉比甚至不願意把自己的牲畜留在客店裡。因為客店的環境異常惡劣,所以當時遊歷在外的信徒,經常都需要尋找其他信徒來接待他們。

但在這些初代信徒中有些是假教師,他們否認耶穌就是彌賽亞。因此,約翰二書告訴讀者,必須拒絕接待這些假教師。使徒約翰在前一封書信中提到,這些假教師既是「不認父與子的,這就是敵基督的」(約翰一書2章22節)。在約翰二書更向讀者詳盡闡述,人若相信耶穌是彌賽亞,「就有父又有子」(9節)。

約翰還提出警告說:「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10節)。接待那些傳講錯謬福音的人,實際上卻反倒是使人與上帝隔絕。

約翰的第二封書信讓我們看見上帝另一面的愛。我們事奉的這位上帝總是張開雙臂歡迎每個人,但真實的愛並不會容許人以欺騙害人害己。上帝絕不接受錯謬的教導,但祂接納那些真正悔改歸向祂的人。

— 葛庭墨

天父,祢本著真理愛我們,
求祢幫助我們,也能如此愛人,
讓人得著那單從聖靈而來永不動搖的恩典。


在與人相處時,你如何反映上帝的愛?你需要糾正自己或別人哪些問題?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2-44章;約翰一書1章


靈命日糧 : 盼望何在?

讀經: 羅馬書8章31-39節


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


佈道家愛德華·佩森(Edward Payson,1783-1827年)的一生極其艱苦。他弟弟的離世令他大受打擊;他本身罹患躁鬱症,且飽受嚴重偏頭痛的折磨;一次墜馬意外使他的手臂癱瘓,後來他還差點死於肺結核。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一連串的遭遇並未讓他灰心絕望。根據他的朋友透露,佩森在過世前仍滿有喜樂。這怎麼可能呢?

使徒保羅在寫給羅馬信徒的書信中提到,無論情況如何,他依舊相信上帝全然愛他。他大膽地宣告:「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既然上帝已經將祂的獨生愛子耶穌賜給我們,祂也必信實地供應我們這一生所需的一切。保羅將自己所面對似乎難以承受的七個景況列了出來:患難、困苦、逼迫、飢餓、赤身露體、危險和刀劍(35節)。保羅並不是說,有了基督的愛就不會遭遇困境,而是說:「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37節)

雖然這世上充滿許多未知數,但上帝卻全然可信。我們也知道,任何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39節)。

— 彭絲嵐

信實的天父上帝,感謝祢愛我,
藉著祢愛子的犧牲,使我可以擁有永生。感謝祢,
無論生命看似如何灰暗,祢都讓我可以信靠祢的應許。


你在看似絕望的處境中,通常會如何回應?你能緊抓住上帝哪個應許,確信祂必成就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0-41章;彼得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精心製作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14節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以弗所書4章11-12節


在一段網路視頻中,一位奶酪農場主講述了奶酪的成熟過程,這一過程能增加奶酪的風味和質感。每塊奶酪在送到市場販售之前,都必須在地下洞穴的架子上存放6至12個月。在這個潮濕的環境中,工人每天都必須細心照料奶酪。這位農場主解釋說﹕「我們盡最大的努力為奶酪提供適當的發酵環境……讓它能成熟並讓奶酪隱含的獨特風味能完全發揮出來。」

奶酪的成熟過程能顯出其獨特的風味,這讓我聯想到上帝也希望祂的兒女能成長,顯露他們隱含的特質,好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盛、成熟。在以弗所書第4章,使徒保羅提到了參與這種「成熟過程」的人有: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11節)。擁有這些恩賜的人能激發信徒的成長,並鼓勵他們參與服事。正如12節說:「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目的是要使眾人都「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13節)。

在我們的生命中,上帝會安排許多人來教導我們。當我們靠著聖靈的力量來順服這些教導,就猶如讓生命進入成熟的過程,靈命也能逐漸成長。這樣,當上帝差遣我們去服事祂時,我們的服事就會變得更有果效。

— 華琳妲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曾面對哪些挑戰?
你要如何鼓勵別人成長呢?


慈愛的上帝溫柔地幫助你我成長。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7-39章;彼得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危險物品

讀經: 以賽亞書6章1-10節


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以賽亞書6章7節


一部卡車發出刺耳的警報聲,從我的汽車旁邊呼嘯而過,閃爍的警示燈反射到我的擋風玻璃上,照亮卡車側面「危險物品」的字樣。後來我才從新聞報導中得知,那輛卡車必須緊急趕往科學實驗室,因為那裡的1,500公升硫酸已經開始滲漏出來,卡車必須載著緊急救難人員立即前往處理,否則洩漏的硫酸會腐蝕所有接觸到的物品。

當我閱讀這則新聞報導時,不禁聯想到,若是每當我的口有嚴厲或批評的話「滲漏出來」時就會發出警報聲,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必須慚愧地承認,我的家會變得非常嘈雜。

先知以賽亞也自覺有罪。當他在異象中看到上帝的榮耀時,就深感不配,承認自己「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以賽亞書6章5節)。但後續發生的事給了我盼望。天使拿熾熱的炭沾以賽亞的口,說:「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7節)

我們每時每刻都應謹慎自己的言語(不拘是口語或書面語的形式),並仔細思想:這是「危險物品」嗎?我願讓上帝的榮耀提醒我知罪、祂的恩典醫治我,讓我所講述的都能榮耀祂嗎?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看到,
我的話語會如何影響別人,讓我知道如何鼓勵他們。


我們的話語為何會對別人造成極大的影響?上帝會如何改變你的話語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5-36章;彼得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衷心感謝

讀經: 詩篇9篇1-2、7-10節


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祢一切奇妙的作為!-詩篇9篇1節


在為兒子沙維爾預備第一次的工作面試時,丈夫艾倫為他準備了一些感謝卡,好讓他在面試後送給未來的僱主。艾倫還扮演面試官的角色,以他當經理幾十年的經驗問了沙維爾一些問題。演練過後,兒子將幾份履歷放進文件夾中。艾倫仍不忘叮嚀兒子記得要帶感謝卡,兒子笑著說﹕「我會的,一張誠摯的感謝卡能使我在眾求職者中顯得與眾不同。」

沙維爾果然被錄取了。當這位經理打電話通知沙維爾獲得錄用時,特別向沙維爾道謝,因為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收到別人親手寫的感謝卡。

表達謝意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詩篇也記載了許多詩人發自內心的祈禱和感恩的敬拜。雖然詩篇共有150篇,但這兩節經文貼切地反映出感恩的情懷﹕「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祢一切奇妙的作為!我要因祢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祢的名!」(9篇1-2節)

我們永遠無法對上帝所有奇妙的作為訴盡心中的感恩,但我們可以從在禱告中向上帝表達衷心的感謝開始,養成感恩敬拜的生活方式,時時讚美上帝,述說祂所做的一切,以及所有祂應許要成就的事!

— 鄧書琪

慷慨又慈愛的上帝啊,
求祢幫助我們,學習感謝祢無數奇妙的作為。


今天你要為哪些事感謝上帝?寫下感恩的禱詞如何幫助我們學會凡事謝恩?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滿了一把

讀經: 傳道書4章4-8節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道書4章6節


在古老的伊索寓言《男孩與榛子》的故事裡,有個小男孩把手伸進堅果罐裡,抓了滿滿一大把,結果手卻卡住了,拔不出來。他不願意放棄任何一顆堅果,急得放聲大哭。最後,他聽從別人的勸告,放掉一些堅果,結果手就輕易地從罐子拔出來。貪婪之心可說是人人皆有,一不小心就會深受其害。

在傳道書中,這位滿有智慧的傳道者也以雙手為例,讓我們明白貪婪會帶來什麼結果。他比較了懶惰和貪婪的人兩者之間的差異,說:「愚昧人閒抱著手,自取滅亡。然而,只抓一把,得享清靜,勝過兩手抓滿卻勞碌捕風」(4章5-6節,新普及譯本)。懶惰的人閒散安逸以致一事無成,但那些一心追求財富的人也會發現,他們的勞碌「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8節)。

傳道者說,人生最理想的狀況是不再貪婪地抓住一切,而是要從真正屬於我們的事物中得到滿足,這些真正屬於我們的事物是我們永遠都不會失去的。耶穌更清楚表明:「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章36節)

— 葉芮敏

上帝啊,感謝祢在我生命中
充足地供應我,信實地與我同在。
求祢幫助我活得滿足,真誠地向祢獻上感恩。


你正在努力追求和緊緊抓住什麼呢?如何應用傳道書中智慧的言語使你得安寧?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彼得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長大成人

讀經: 彼得後書3章14-18節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3章18節


有一位牧師回憶他幼年學騎腳踏車時,父親常常走在他身旁,扶著腳踏車。但一次他看見幾個女孩子坐在門廊上,就逞強說:「爸爸,我會騎了,不需要扶我了!」結果他因為沒有父親的扶持而失去平衡,跌得鼻青臉腫。他以為自己長大了,不需要父親的幫助,其實不然。

我們的天父期盼我們「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章13節),但靈命成長與生理成長截然不同。父母養大子女希望他們能獨立,無需再依賴父母的照顧;但天父上帝養育我們,卻要我們每天更加倚靠祂。

彼得後書一開始就說:「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上帝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到了結尾,彼得仍勸勉眾人:「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1章2節,3章18節)。顯然,成熟的基督徒絕不會因有所長進而不需要耶穌。

這位牧師也提醒我們:「有些人忙著甩開耶穌的手,不要祂去碰我們生命的控制桿。」這就像我們在軟弱失敗時,彷彿不需要祂強壯的雙手扶持,也不需要祂的安慰一樣。然而,我們唯有倚靠基督才能成長,只有在祂的恩典和知識上扎根才能有長進。

— 韋陌格

主耶穌,感謝祢在我身旁,與我同行,
使我能與祢的關係愈發親密。


你在哪方面特別需要倚靠主耶穌?這如何成為生命成長的標記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彼得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產業

讀經: 彼得前書2章4-10節


惟有你們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節


想像在雄偉的宮殿裡,一位偉大的君王坐在寶座上,身邊圍繞著許多服侍他的僕人和侍衛,個個都態度恭敬,盡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在這位君王的腳邊有一個箱子,他不時俯下身子,伸手翻動裡面的物件。裡面是什麼呢?全都是他特別喜愛的珠寶、金子和寶石。這個箱子裝了君王的寶物,是帶給他極大快樂的特別珍藏。你能在腦海中看到這樣的畫面嗎?

寶物的希伯來文是segulah,意思是「特別的產業或貴重的財產」。這個字曾出現在出埃及記19章5節、申命記7章6節和詩篇135篇4節,中文聖經直接翻譯為「上帝的子民」,在舊約都是指以色列民。在新約,使徒彼得也提到相同的概念,他寫道「⋯⋯上帝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彼得前書2章10節),他指的就不再只是以色列民。換句話說,彼得在這裡所說的「上帝的子民」,乃是泛指所有相信耶穌的人,不拘是猶太人或外邦人。

想像一下,全能的天上大君王將你視為祂特別的產業,祂救你脫離罪惡和死亡的權勢,並且宣稱你是屬於祂的。這位君王揚聲說道:「這是我所愛的,是屬於我的!」

— 博約翰

上帝啊,祢是天上的大君王,卻將我看作是祢的產業,
讓我成為祢的兒女,這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
乃全在於祢的作為,感謝讚美祢。

知道上帝看你為寶貴,對你有什麼意義?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4-26章;彼得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談論上帝

讀經: 申命記11章13-21節


所以你們要把我這些話放在心裡,存在意念中;要繫在手上作記號,戴在額上作頭帶。-申命記11章18節,新譯本


美國巴拿研究中心(Barna Group)於2018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美國人並不喜歡談論上帝。只有7%的美國人表示會常常談論屬靈方面的事,即使是固定參加教會聚會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在這些人當中,只有13%的人表示每星期都會談論一次與信仰有關的事。

愈來愈少人談論與信仰相關的話題,這應該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談論上帝或許會有風險。無論是由於兩極化的政治氣候,擔心意見不合會破壞關係,或者因為講到信仰可能需要你改變生活方式,都會讓人感到談論上帝是個高風險的話題。

但申命記記載,在上帝的子民所領受的命令中,談論上帝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是正常不過的話題。以色列民要背誦上帝的話語,並放在他們容易看到的地方,還要與兒女們談論上帝所賜使人得生命的律例典章。「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11章19節)。

上帝要我們談論信仰,現在就讓我們把握機會,倚賴聖靈將閒聊轉變為更有意義的談話。當我們談論並遵行上帝的話語時,相信上帝必會賜福!

— 畢愛敏

上帝啊,我願與人分享祢在我生命中奇妙的作為,
求祢帶領我與別人之間的談話。


與朋友談論上帝會帶來什麼挑戰和祝福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2-23章;彼得前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