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一連串的順服

讀經:路加福音2章15-19節 

在某個聖誕節,祖母送我一串漂亮的珍珠項鍊,美麗的珠子散發出亮麗動人的光彩。但有一天,鍊子斷了,珍珠掉在家中的木質地板上,散落四處。我趴在地板上仔細尋找,撿回每顆細小的珠子。若單獨來看,每顆珍珠都很小,但串在一起就耀眼奪目!

有時,我對上帝的順服似乎微不足道,就像一顆個別的小珍珠一樣。這讓我想起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她對上帝全然順服。當天使告訴馬利亞,她將懷孕生下彌賽亞時,即使將面對許多挑戰,但她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加福音1章38節)。那時,她知道往後要面對的傷痛嗎?她知道還必須順服地讓兒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

在路加福音2章,當牧羊人將天使所說有關嬰孩耶穌的事告訴眾人時,馬利亞「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復思想」(19節)。這意味著她將 [....]

靈命日糧 : 父親的祝福

讀經:約翰一書3章1-3節 

最近,教會裡有幾位與自己的父親關係不佳的人,請我以一個慈父的身分為他們祝福禱告。這些人受到的創傷大多由於父親的期望過高、太過疏遠,或未能溫柔地陪伴和肯定他們。於是,我開口為他們祝福,求上帝讓他們寬恕自己的父親,得著關係和好的喜悅,明白上帝豐盛的愛而學習敬重父親。當我為他們禱告時,我忍不住地哭了。因為我意識到,我自己和我的孩子們也都需要這樣的祝福。

聖經一再提到上帝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重塑了現實生活中可能被扭曲的父親形象。約翰一書3章告訴我們,這位永恆的天父上帝「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1節)我們既是上帝的兒女,便能在這個充滿未知與恐懼的世界中站立得穩。儘管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現在就是上帝的兒女(2節)。面對無盡的挑戰,我們能倚靠的莫過於天父永 [....]

靈命日糧 : 禮物

讀經:路加福音2章4-14節 

還記得芝麻街裡那個紅色的搔癢玩偶嗎?可愛的包心菜娃娃?菲比小精靈?這些玩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名列最熱門的20種聖誕禮物排行榜。排行榜中其他的熱銷商品還包括大富翁、任天堂遊戲機,PS4和Wii家用遊戲機。

我們都會滿心喜悅地在聖誕節送禮物給人,但我們所送的禮物卻遠不及上帝送出的第一份聖誕禮物。這份禮物就是降生於伯利恆一個馬槽裡的嬰兒(路加福音2章7節)。

儘管這個嬰孩的出生卑微,但祂降生的消息卻由天使宣告:「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10-11節),隨即又忽然出現了一大隊天軍讚美上帝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13-14節)

在今年的聖誕節,你仍然可以享受 [....]

靈命日糧 : 不會失敗

讀經:尼希米記6章1-9節 

著名的美國女權運動領袖蘇珊·安東尼(Susan B. Anthony,1820-1906年)曾宣告:「我們是不會失敗的!」蘇珊雖一直飽受批評,甚至後來因非法投票而被逮捕、遭迫害並被判有罪,但她卻矢志永不放棄爭取婦女投票權,堅信這個訴求乃合乎公平正義。雖然,她沒能親眼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但她的宣告果然實現了。1920年,美國憲法第十九修正案賦予美國婦女投票權。

對尼希米而言,重建工作也是絕不可能失敗的,因幫助他的乃是大有能力的上帝!尼希米在祈求上帝賜福,幫助他能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之後,便和那些從巴比倫回歸故土的百姓一同修築城牆。這道牆是要保護人民免受敵人的侵犯,但卻引發誣蔑和威脅的反對聲浪。尼希米堅決不讓自己受反對力量的阻撓,甚至告訴那些反對者說:「我正在進行大工程」(尼希 [....]

靈命日糧 : 推薦信

讀經:哥林多後書2章17節-3章6節 

身為一名大學教授,時常有學生請我幫忙寫推薦函,如申請領導職務、出國留學、申請研究所或是求職推薦。在每一封推薦信中,我都有機會讚許那位學生的人格特質和所具備的條件與資格。

在初代教會,基督徒出外遠行時,通常也會隨身攜帶教會為他們寫的推薦信,以確保他們在途中能獲得殷勤款待。

使徒保羅在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講道時,並不需要推薦信,因他們認識保羅。但保羅在第二封書信中卻特別聲明,他傳福音不是為個人利益而是出於誠實(哥林多後書2章17節)。保羅也不要這些信徒以為他在澄清自己的動機時,是在為自己寫推薦信。

保羅強調自己並不需要這樣的信,因為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就是他的推薦信,基督在他們生命中的工作顯然就像是一封信,「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上帝的靈寫的」(3章3節) [....]

靈命日糧 : 祂掌管時間

讀經:詩篇102篇11-13、18-28節 

魯益師在《返璞歸真》一書中提到:「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上帝不在『時間』內。祂的生命不是由一刻繼另一刻構成。要是今夜十點半有一百萬人向祂祈求,祂用不著在我們叫做十點半的那個小小片斷時間中來聽大家的禱告。十點三十分,以及自有世界以來的每一刻,對上帝來說,都是『現在』。」等待的時光常令人感到漫無止盡,但如果我們學會信靠上帝這一位永恆時間的創造者,就能瞭解我們脆弱的生命在祂手裡十分穩妥。

詩篇102篇的作者哀嘆自己的年日如「日影偏斜」,也如草枯乾,唯有耶和華的名「存到萬代」(11-12節)。他雖飽受苦難,卻仍稱頌耶和華「必存到永遠」(12節),堅信上帝的大能與永不止息的憐憫必傳揚至後代(13-18節)。當他感到絕望時(19-24節),依然專注在上帝創造的大能(25節),即使天地萬物 [....]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在思想些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Nelle Lim, 新加坡

翻譯:悅,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8-9節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
每次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引發的。我看著本周自己各種兼職工作的安排,感到心累。然後無數次的希望可以像朋友那樣,有個穩定的全職工作。接著我開始因為自己收入不穩定而擔心——如果這些兼職突然中斷,我從哪兒可以賺到房租和買東西的錢呢?我對自己沒在努力工作而焦慮不已,並開始找辦法去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接著我就開始嫉妒我的朋友們,他們有不斷攀升的職業發展路徑,曾經的努力都會得到豐厚的獎賞,自己的影響力也能逐漸提升。

在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我負面的思維模式便使我陷入了篤信必須靠自己自力更生的想法中無法自拔。最後我會怨上帝不給我更多幫助,最終影響了我如何回應祂。

其實一切只源於一個想法,但當我消極地沉溺其中時,就會轉變成一種態度,最終便會決定我的行為。如果持續處於這種狀態,就像我20多歲那樣,它甚至有能力改變我的性格,並破壞我與上帝的關係。

保羅知道保守我們心思意念的重要性。他知道,其根本是在於我們是否迫切地「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4節)。我們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在腓立比書最後一章中,保羅給了我們關於如何建立能夠幫助我們活出基督里豐盛生命的思維模式的建議。保羅鼓勵我們不要去反覆回想恐懼和挫折,轉而要去思想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有德行的,讓人稱讚的事物。所有這些都源自於上帝完全的美善。

換言之,當我們的思維模式根植於上帝的屬性時,我們就可以分辨出哪些事符合上帝的旨意,哪些不是。我們會知道哪些是通向生命的道路,並選擇行在其中。

即便是很微小的事情,當它是真實、可敬、公義的時,就是上帝恩典的流露。有人做了什麼事使我們的生活更好嗎?我們做過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情嗎?當我們在經歷這樣的時刻,就是上帝在動工。

接著保羅勸勉我們,要實踐這些我們在別人身上「所學習、所領受、所聽見的」可敬的、有基督樣式的行為(第9節)。我們不是簡單地去思想上帝所做美好的事,而是要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行出來。當我們活出這樣的生命,我們會更加真實地感受到上帝的同在。這使得我們的生命更合祂心意,並使我們堅定地相信祂在做工。

默想上帝給我的恩典開始改變我的人生觀。也使我在感到焦慮或懷疑時,能夠定睛在永不改變的真理上:我沒有被遺忘。我可以安息下來。

帶著這樣的信心和確信,我們可以活出一個與上帝美善相稱的生命,並將這樣的美善向周邊的人彰顯出來。

 

問題反思:

1.你常常沉溺於哪些不符合上帝真理的想法呢?請寫下來並為之禱告。

2. 你的這些想法讓你看到你生命的哪些方面還沒有經歷到從上帝而來的平安?求祂幫助你全然交託。

3. 有沒有哪些真實、公義、可愛的想法你可以思想,用來替代這些消極的想法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靈命日糧 : 主看顧保守

讀經:詩篇18篇30-36節 

我正要上車時,突然瞥見一個小小的光點。原來是一根釘子插在後輪胎的側壁上。我俯身聽聽看是否有漏氣的聲音,所幸破洞正好被釘子堵住了,至少暫時安全無虞。

在前往修車廠的途中,我不禁心想:那根釘子在那裡多久了?有好幾天或好幾星期了?在我渾然不知有危險時,上帝已保守了我多久?

有時我們會誤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但那根釘子卻提醒我們,其實不然。

然而,當我們感到人生無常、無法掌控時,應謹記我們的上帝信實可靠。在詩篇18篇,大衛讚美上帝的看顧保守(34-35節),宣稱「那以力量束我的腰」的是上帝,祂「使我腳下的地步寬闊;我的腳未曾滑跌」(32、36節),並稱頌上帝的扶持與同在(35節)。

我不會像大衛一樣勇敢迎戰,甚至還會刻意避開不必要的風險,但我的生 [....]

靈命日糧 : 你的價值

讀經:撒迦利亞書11章4-13節 

凱特琳如今是位出色的作家,她寫下被性侵後與憂鬱症搏鬥的過程。與身體受到的傷害相比,她的心靈承受更深的創傷,讓她認定:「我是沒人要的,也沒有人會看上我這樣的女孩。」她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是任人隨意糟蹋後撇棄的人。

上帝瞭解這種感受。當祂慈愛地牧養以色列民,並要人們估定祂的工價時,他們竟只給三十塊銀子(撒迦利亞書11章12節)。那其實是奴隸的身價。當奴隸因意外致死,他的主人就會獲得三十塊銀子的賠償(出埃及記21章32節)。他們給上帝這最低的工價,使上帝受羞辱,所以上帝諷刺地說:「那銀子就是他們認為我應得的高價」(撒迦利亞書11章13節,新譯本),要先知撒迦利亞扔掉這些銀子。

耶穌也深有同感。祂不只被朋友背叛,而且還被輕蔑地出賣了。猶太領袖看不起基督,便以買奴隸的最 [....]

靈命日糧 : 水帶來希望

讀經:約翰福音4章4-14節 

湯姆和馬克的事工使人的生活得著滋潤。從他們分享的影片中,可以看到設置在戶外的淋浴器灑下清涼的水,孩子們手舞足蹈地玩水嬉笑,享受第一次被淋浴器淋得全身衣服都溼答答的樂趣。湯姆和馬克兩人在海地,與當地的教會合作,在水井上安裝濾水系統,讓人們不再因不乾淨的水而患病,進而延長壽命。當地人因著能取得乾淨的水,而對未來充滿盼望。

在約翰福音4章,耶穌用「活水」描述使人不斷得著滋潤的概念。當時耶穌又累又渴地向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4-8節),但在談話中,耶穌卻將「活水」賜給她(9-15節)。耶穌還說,祂賜的水要在人的裡面成為生命和盼望的源頭,就像一道「泉源,直湧到永生」(14節)。

但我們到了約翰福音7章,才知道「活水」是指什麼。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並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