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別具意義

讀經:路得記4章13-17節 

一位慷慨的朋友提議幫忙我們看孩子,好讓我和妻子去約會。她一再叮囑說:「你們應該去一個浪漫的地方!」但我們都是講求實際的人,所以便決定一起去購買食品雜貨。當我們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袋回家,朋友瞪大眼睛問我們為什麼沒有做些特別的事。我們告訴她,約會之所以特別,並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在於和誰在一起。

路得記屬於聖經中少數的幾卷,沒有記載上帝親自說話和行事的書。這卷書描述的事件,似乎相當普通,因此有些人認為路得記僅僅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記錄兩個人進入一段關係,彼此結合的過程。

但事實上,這卷書卻有超乎尋常的事發生。在路得記的最後一章,我們讀到路得和波阿斯結合後,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俄備得,是大衛的祖父(4章17節)。而我們在馬太福音1章1節讀到,耶穌是大衛的子孫。耶穌的 [....]

靈命日糧 : 祈求上帝

讀經:詩篇6篇4-9節 

當我丈夫丹恩被確診罹患癌症時,我不知該如何祈求上帝醫治他。從我有限的眼光來看,世界上有許多人正面對更嚴重的問題,如戰爭、饑荒、貧窮和自然災害。但一天早晨,我和丈夫一起禱告時,我聽見丈夫謙卑地祈求:「親愛的主,求祢醫治我的疾病。」

這簡單卻真誠的祈求,提醒了我不要把禱告祈求弄得很複雜,因為上帝必垂聽我們純全正直的呼求。如大衛直率地祈求:「耶和華啊,求祢轉回搭救我;因祢的慈愛拯救我。」(詩篇6篇4節)

這是大衛在心思混亂感到絕望時所作的宣告。雖然詩中沒有說明大衛面對的確切情況,但大衛坦然述說:「我因唉哼而困乏」(6節),表現出他深切渴望從上帝而來的幫助和復興。

大衛不讓自己的軟弱(包括罪)攔阻他來到上帝面前陳明他的需要。因此,大衛能在上帝回應之前,欣然 [....]

靈命日糧 : 勝過恐懼

讀經:撒母耳記上17章4-7、45-50節 

有個人犯了罪之後,因害怕被逮捕就躲在姐姐的農舍裡,平常足不出戶,而且誰也不見,甚至未能參加母親的葬禮。他被恐懼轄制了32年,直到他64歲時,得知自己從未被控告後,才得以自由,恢復正常生活。沒錯,刑罰確實帶來恐懼,但他卻不該被自己的恐懼所轄制。

當非利士人在以拉谷向以色列人宣戰時,以色列人也深陷恐懼之中。他們的敵人歌利亞確實可怕,因他身高約3米,身上的鎧甲重達57公斤(撒母耳記上17章4-5節)。連續40天,歌利亞每天早晚都向以色列的軍隊罵陣,卻沒有人敢接受挑戰。直到大衛到前線找他哥哥,聽見並看見歌利亞嘲諷的言行,自願出去應戰。

所有的以色列士兵都覺得歌利亞彪悍高大,無法勝過,但身為牧童的大衛卻明白,歌利亞在上帝眼中根本無足輕重。大衛說:「耶和華使人得勝,……因 [....]

靈命日糧 : 免除債務

讀經:申命記15章1-8節 

在2009年,洛杉磯市政府停止向少年罪犯的家長收取他們的孩子被拘留期間的各項費用。雖然停止收取費用,但這些家長在修法前所積欠的金額,仍需繳清。到了2018年,政府進一步決定取消所有欠繳的款項。

政府取消這些欠款,讓許多家庭鬆了一口氣。他們不必再掙扎度日,不再需要束緊腰帶償還積欠的費用,財產與薪水不再被扣押,可以讓家人三餐溫飽。上帝正是看到人們因債務而貧窮困苦,所以特別吩咐以色列人,每七年的最後一年,要豁免他人一切的債務(申命記15章2節)。上帝並不希望百姓因為欠債,以致永遠窮困潦倒。

以色列人借錢給同胞時,不能索討利息(出埃及記22章25節),因此他們借錢給鄰舍不是為獲取利潤,而是為了幫助困苦的人度過難關,例如幫助他們度過莊稼歉收的日子。這些債務每七年就會得著 [....]

靈命日糧 : 絕處逢生

讀經:馬可福音5章25-34節 

藝術家道格·麥奇(Doug Merkey)的經典作品《毫無保留地信靠》(Ruthless Trust),雕塑了一個人坐在地上,身體前傾,緊抓著一個豎立的核桃木十字架。他寫道:「這直接表達了我們對生命應有的堅定態度,就是毫無保留地親近基督,完全倚靠基督和福音真理。」

在馬可福音5章25-34節所描述的那個女人,她的言行就展現出這樣的信心。她因患血漏病而心力交瘁,12年來生活極其痛苦(25節),「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26節)。但她聽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就竭盡所能地接近耶穌,當她觸摸耶穌,便馬上感覺到自己得了醫治(27-29節)。

你是否走投無路?是否耗盡了一切所有?其實,焦慮、無望、迷惘和困頓的人不必絕望!主 [....]

腓立比書靈修 | 安息在上帝所賜的平安里(有聲中文)

作者:Q Jackson,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7節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最近在教會裡,一位女士分享了上帝在她家中做工的見證。她告訴我們,她丈夫在前一天失業了。他在這家公司工作了11年,這個消息完全出乎意料。

然後,她分享了申命記2章1-3節,這是他們收到失業通知那天早晨她的靈修經文。在這段經文中,以色列人曾在曠野徘徊,但上帝此刻卻吩咐他們「轉向北去」(3節)。雖然這節經文是特別針對當時的以色列人說的,但它使她的家人可以確信,上帝會像當初指引以色列人一樣指引他們。她丈夫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後,是時候「轉向北去」走一條新的道路了。在這樣一個大多數人可能會感到焦慮、緊張和煩亂的情況里,他們分享說自己感到無比平安。

這家人的見證特別感動我。我們很多人都相信上帝在掌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但在這家人身上,我實實在在看到了有人活出了相信上帝掌權的樣子。這個出人意料的消息完全有可能讓他們的信心動搖並使他們焦慮不安,但相反,這卻讓他們看到了上帝會引領他們的應許。看到他們沒有去擔心和懷疑,而是安息在上帝會供應的應許中,我備受鼓勵。

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中就提到了這種平安。他說上帝所賜的平安是出人意外的(腓立比書4章7節)。在看似不可能有平安的時候,我們卻仍可以擁有平安。

當世人談論平安時,他們是在根據情況而論。如果沒有衝突和暴力,那麼世人就會說是平安的。

但是上帝的平安在任何情況下都保守我們。在腓立比書4章7節中,希臘語中的「平安」一詞是「eirene」,可以理解為與上帝和好所帶來的心靈的平安。這使我想到,作為上帝的孩子,我是如何與我的天父和好的。因著與祂和好,我可以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將我所要的告訴祂。當我以感恩的心祈求的時候,祂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保守我的心懷意念(4章6-7節)。這種接近上帝的感覺讓我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能體驗到一種真正、深刻的平安。

而這也是我緊握住的真理。當數十年來緊張的家庭關係令我精疲力盡,我的教會朝向以基督為中心的合一而努力,我所在國家的政治氣氛變得越來越糟糕時,我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定睛在上帝和祂的信實上,而不是看我周圍令人氣餒的環境。

因為我知道,我們任何一個人可以面對和戰勝生活中難關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上帝賜給我們在基督耶穌里的平安,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7節)。上帝所賜的平安,使我們不致因生命中遇到的挑戰而寸步難行。上帝的平安並不會使我們的問題消失,但它會幫助我們一直定睛於上帝,由此帶來可以讓我們堅忍到底的盼望。

上帝知道我們將要在生命中面對的困難,而祂會裝備我們,供應我們所需要的,並會保護我們和愛我們。即使當我們有時會懷疑上帝是否真的這麼好,我們也能在聖經中讀到祂對祂的子民是多麼信實,並且我們知道祂一直在背後動工。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和平安地等候祂,因為祂的時機總是最完美的。

問題反思:

1.想想最近一段時間,你因為某個事情而感到不知所措的時候。回頭去看,你能看到上帝是如何引領你度過難關的嗎?當你面對未來的考驗時,這次的經歷可以如何鼓勵到你呢?

2.「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3.想想你認識的某個正在困境中掙扎的人。你如何把上帝所賜完全的平安介紹給他們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靈命日糧 : 引路的真光

讀經:撒母耳記下22章26-30節 

我在一間博物館的古代油燈展示區內駐足觀賞。一旁的文字說明這些是以色列的油燈,雕花紋路的橢圓形陶瓷油燈有點像沒有蓋的茶壺,每盞有一大一小兩個孔,大的用來添燈油,小的放燈芯。雖然以色列人常將這些油燈放在室內的壁龕上,但每個油燈都很小,恰好可以放在一個人的手掌內。

或許是這小小的油燈啟發了大衛王寫下這首讚美詩:「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撒母耳記下22章29節)。大衛王靠著上帝的幫助打了勝仗之後,便吟唱這首讚美詩。那時,無論是在以色列國內或在外邦人中,有許多人企圖殺害大衛。但大衛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便不因這些威脅而膽怯,反倒因上帝的同在,信心滿滿地正面迎敵。有了上帝的幫助,他能眼明心亮,審時度勢,為自己、為軍隊和國家做正確的決定。

大衛在這首讚美 [....]

靈命日糧 : 感恩的心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25節 

我所住的美國這個州,嚴寒的冬季十分漫長,氣溫經常低於冰點,漫天雪花似乎無盡無休。在一個酷寒的日子裡,我大概是第一千次鏟雪時,我們鄰里的郵差停下腳步與我寒暄。我告訴他,我不喜歡冬天,厭倦這些深厚的積雪。接著,我說他在這種極端的天氣狀況下工作一定很辛苦。他說:「是啊,但至少我有一份工作。現在很多人失業,我有工作就很感恩了!」

我必須承認,他感恩的態度令我感到羞愧。當生活景況並不那麼稱心如意時,我們就很容易忽略應該感恩的每件事。

保羅告訴歌羅西教會的信徒:「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歌羅西書3章15節)。他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中也提到:「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 [....]

靈命日糧 : 勿忘送禮者

讀經:申命記6章4-12節 

聖誕節快到了,曉萍看見孩子們欠缺一顆感恩的心。她瞭解人常常不懂得飲水思源,她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們能學習感恩,因此她在家裡的電燈開關、食物櫃、冰箱門把、洗衣機、烘乾機以及水龍頭都貼上紅色的蝴蝶結。每個蝴蝶結都附著一張手寫的字條:「我們容易忽略有些上帝給我們的禮物,所以我為這些禮物綁上蝴蝶結。上帝賜下美好禮物給我們一家,讓我們別忘了這些禮物是從哪裡來的。」

在申命記第6章,我們看見以色列人將要進入應許之地,征服許多早已存在的美地。他們會遷移到又大又美的城邑,都不是他們建造的(10節);住進裝滿各樣美物的房屋,都不是他們積存的;水井、葡萄園與橄欖園會使他們得飽足,但都不是他們所鑿、所栽種(11節)。所有的福分都出自唯一的源頭──「耶和華你的上帝」(10節),一切都是上帝慈愛的供應 [....]

靈命日糧 : 天降禮物

讀經:馬太福音1章18-25節 

有一則古老的故事說,有個名叫尼古拉斯的人(生於公元270年)聽說有位貧窮的父親,無法養活三個女兒,更無力承擔女兒們將來結婚的費用。尼古拉斯想要暗中幫助這位父親,於是就從這戶人家敞開的窗戶外,將一袋金子丟進去,剛好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隻襪子(或鞋子)裡。這個人就是眾所周知的聖尼古拉斯,也就是聖誕老人的起源。

這個「天降禮物」的故事,令我想到天父上帝出於愛與憐憫,讓祂的兒子成為一份最寶貴的禮物,藉著童女懷孕的奇蹟降生在世上。根據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的降生實現了舊約的預言,那就是將會有個童貞女懷孕生下一子,人們要稱祂為以馬內利,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1章23節)。

尼古拉斯送出美好的禮物,但上帝賜給我們耶穌這份禮物,卻更加奇妙寶貴!耶穌離開天家降世為人,死後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