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腳的福音

讀經:約翰福音5章1-9節 

看到這則廣告,我不禁嘴角上揚:「您的雙腳一定會說,這是有史以來最舒服的一雙襪子!」接著,為了進一步宣傳這雙襪子為何是雙腳的一大福音,廣告中還說每賣出一雙襪子,廠商就會捐出一雙給有需要的人,因為在收容中心裡很多人都需要襪子。

想想那個臥病38年無法行走的人(約翰福音5章2-8節),當耶穌醫治了他的腳,他的臉上必定也綻開笑容。但再想想當時猶太領袖的神情。他們看到耶穌關心這個長久以來未能得到幫助的人,醫治了這人的雙腳和心靈,可惜他們全然不為所動,反而控告這人和耶穌違背律法的規條,也就是觸犯在安息日不准工作的規定(9-10、16-17節)。猶太領袖的眼中只有律法,但耶穌卻看到這人需要憐憫。

起初,那個得醫治的人還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健全的雙腳,等他明白之後才告訴別人,是耶 [....]

禱告帶來亮光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詩篇第27篇1節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 是我的拯救, 我還怕誰呢」

回想近幾個月,香港社會瞬息萬變, 升級的動亂令人不寒而慄!我反問自己,這不是我成長的好城市麽,為何現今變得如此不一樣和讓人無法理解 ?  在教會的小組和羣組祈禱會中,我都感受到弟兄姐妹們對事態的無奈、恐懼傷痛、甚至飲泣!這是我最記掛的地方,難道它要讓暴力及爭端吞噬嗎?而住在這裏的親人朋友們,還可以在陰霾中堅持多久呢?感謝上帝,在這些疲乏的日子中,祂容許我在靈修生活中,透過禱告不停地向祂傾訴、將心中難處擺上並向祂呼求。即使有時我看不透為何這樣,上帝卻會藉着聖經的話語,  給我的心靈帶去新的希望 !

雖然動亂暫時未能平息,可是和平的種子已逐漸點燃在人們渴求的心中!羣組之間體貼的關懷祝福,代禱互求,充滿真情及愛心。這段日子裡我深深明白,只要是合上帝心意的禱告,必能夠帶來希望的亮光!因祂本是最高的掌權者,歴史上的拯救及滿有權柄的父神,我還需怕誰呢?

如舊約聖經所說,猶大王后以斯帖身處波斯王國,面對波斯王下令對猶大人滅族的危機 ,她堅決依靠耶和華!冒險進見君王,亦聚集書珊城所有族人,同心為她禁食祈禱。三畫三夜,不喫不喝。以致,猶大人不單勝過滅族的浩劫,還執掌了波斯王國最高權力重心(以斯帖記第8章2節 )!其實,從以斯帖入宮廷的那一刻起,上帝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有祂奇妙的帶領及掌管!雖然以斯帖也有挣扎的時候 ,她曾經以為自己會賠上性命( 以斯帖記第4章 16節)。可是她卻始終沒有疑惑和失去信心,而是堅決信靠上帝的大能!

再來看舊約的歴史人物,如上帝的僕人摩西、约書亞、撤母耳等等。每當他們遇上無能為力的事情時,必向耶和華呼求禱告!新約中亦提到,在主耶穌上十架前,心裏極度憂傷,幾乎要死 ( 馬太福音26章38節),祂在客西馬尼園三次向天父禱告。之後,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給祂力量 (路加22章43節),以致主耶穌更懇切地禱告!最終,天父回應了祂的呼求,並賜予祂足夠的力量來突破憂痛!

今天,你是否遇上了無能為力的事情,感到憂痛和沒有出路?你願意學習主耶穌、以斯帖及聖經中忠心僕人的榜樣嗎?不斷懇切地禱告,呼求上帝的亮光臨到,照明你應走的道路,使上帝光輝的榮耀照耀在眾人面前 !

*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靈命日糧 : 愛的盛宴

讀經:約翰福音6章47-59節 

丹麥電影《芭比的盛宴》描述,在一個偏遠貧苦的濱海村莊,住著一群生活嚴謹簡樸的清教徒,因長期壓抑而充滿抱怨。一天,來了個叫芭比的法國難民,身為當地教會領袖的兩位年長姐妹接納了芭比。此後14年,芭比一直做她們的管家。後來,芭比無意中贏得一大筆錢,便邀請12名會友享用一頓極盡豪奢的法式料理,從魚子醬到派皮鵪鶉,不一而足。

隨著一道道佳餚被端上桌,賓客們從不安到放鬆。有些人得到饒恕;有些人重拾愛心;有些人想起見過的奇蹟,兒時所學習的真理。有人問說:「記得以前老師怎麼教的嗎?」有人回答:「小朋友,要彼此相愛!」等到這場盛宴接近尾聲時,芭比才告訴那兩位姐妹,她為了這宴席已耗盡所有。她捨棄了一切,包括放棄回去當她的巴黎名廚,為的是要使她的這群朋友可以享受美食,可以再次敞開心懷。

[....]

靈命日糧 : 次等成員?

讀經:羅馬書16章3-13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被公認為是全世界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之一。但卻少有人知道,其實威爾遜在1919年歷經嚴重的中風之後,他的妻子幾乎一手包辦他所有的事務,連哪些事該讓威爾遜知道也全由她決定。事實上,當代歷史學者甚至相信,有一段短暫的時間,擔任美國總統的其實是第一夫人艾迪絲.威爾遜。

若談到初代教會有哪些領袖,我們大多會說是彼得、保羅和提摩太,因為聖經詳細記載了他們的恩賜和事蹟。但在羅馬書第16章,保羅卻列舉了將近40位背景各異的人,其中有男有女,也有奴隸、猶太人和外邦人。這些人都個別以不同的方式,對初代教會的建立貢獻一己之力。

顯然地,保羅非但沒有將他們視為教會中的次等成員,反倒給予最高的敬意,並且提到他們在 [....]

靈命日糧 : 剛柔並濟

讀經:約翰福音8章1-11節 

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Carl Sandburg)曾如此描述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人類歷史中少有這樣一位剛柔並濟的人,兼具剛強與柔和⋯⋯在他的意志和情感中,並存著看似矛盾的猛烈風暴與難以言喻的完美和平。」「剛柔並濟」道盡了林肯如何施行總統職權,同時又關切人們對爭取自由的渴望,致力於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然而,縱觀古今中外,只有耶穌基督能在力量與溫柔、權能與憐憫之間,達到最完美的平衡。在約翰福音第8章,一群宗教領袖故意刁難耶穌,要看祂如何處置一個有罪的女人,耶穌便展現出了剛強與柔和。耶穌果斷地拒絕這群噬血暴徒的要求,讓他們將論斷的眼目轉回到他們自己身上,祂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7節)。接著,祂流露出溫柔憐憫,對那女人說:「我也不定妳的罪, [....]

靈命日糧 : 讚美之時

讀經:使徒行傳16章25-34節 

在2014年,年僅9歲的威利在自家前院遭人綁架。在綁匪開車四處兜轉的期間,威利一遍遍地唱著他最喜歡的讚美詩歌。在被綁架的三小時歷程中,綁匪一再喝令他保持安靜,但威利卻無視綁匪的命令,繼續唱詩歌讚美上帝。最後,綁匪竟然讓威利安然無恙地下車。後來,威利敘述這段經歷的時候,他說,當他感到信心戰勝恐懼時,綁匪似乎因為這首詩歌而感到焦慮不安。

威利面對危急狀況的反應,讓我聯想到保羅和西拉的經歷。在被施以杖刑且被關進監牢之後,他們就「禱告唱詩讚美上帝,眾囚犯也側耳而聽。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使徒行傳16章25-26節)。

當獄卒親眼目睹保羅和西拉所信的上帝施展大能,便相信這位上帝,甚至他和他全家人都領受了洗禮(27- [....]

靈命日糧 : 是苦或甜?

讀經:以西結書2:4-3:3 

我的鼻子上長了一塊斑,但我過了大半年才去看醫生。切片檢查的結果幾天後就出來了,是我不想聽到的:皮膚癌。雖然我的這個腫瘤可以動手術切除,也不會危及生命,但我還是覺得這個事實有如苦藥,讓人難以接受。

上帝也曾吩咐先知以西結吃下似乎像苦藥的書卷,其上寫著哀號和悲痛的話(以西結書2章10節,3章1-2節)。這本書卷「充滿[以西結]的肚腹」(3章3節),以西結便向上帝看為「面無羞恥,心裡剛硬」(2章4節)的以色列百姓講述其中的話。這本充滿糾錯、警戒人的書卷,吃起來本應像苦藥一樣,但以西結吃了之後,卻說他「口中覺得其甜如蜜」(3章3節)。

看來以西結學會了領受上帝的訓誨。他並不逃避上帝的責備,他明白這些對生命有益的教導都是「甜」的。上帝以慈愛教導和糾正我們,要讓我們活出榮 [....]

靈命日糧 : 安靜的生活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9-12節 

相信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這個問題:「長大後,你想做什麼?」有時甚至連大人都不能豁免。人們會問這問題是出於好奇心,想從答案中知道他人的志願或理想。從小到大,我的答案不斷地改變,一開始我想當牛仔,後來想做卡車司機,接著又想當軍人,最後我進了大學,立志成為一名醫生。然而,似乎從未有人向我建議,我也從未認真思考「要立志過安靜的生活」。

但這卻是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教導。首先,保羅勉勵信徒要彼此相愛,更要愛所有主內的弟兄姐妹(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0節),又勸導他們在任何崗位上都「要立志過安靜的生活」(11節,新譯本)。這是什麼意思呢?保羅乃是要信徒「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既可得到非基督徒的尊重,也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11-12節)。我們不應阻止孩子追求夢想或愛好,但也許可以鼓勵他們 [....]

靈命日糧 : 乾草堆中的禱告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 

撒母耳‧米勒(Samuel Mills)和他的四個朋友時常一起禱告,祈求上帝差派更多人去傳揚耶穌的福音。1806年的某一天,他們在河邊聚集禱告,突然遇到暴風雨,只好躲進乾草堆中避雨,並繼續禱告。此後,他們每週的禱告會被稱為「乾草堆禱告會」,帶動了普世宣教運動。直到如今,「乾草堆紀念碑」還矗立在美國威廉斯學院的校園裡,提醒我們上帝會透過禱告成就大事。

天父樂見祂的孩子們在祂面前同心合意地禱告。這就像一個家庭聚會,大家有一致的目標,有同樣的負擔。

使徒保羅在遭遇極大的患難時,同樣深知上帝會透過別人的禱告來幫助他。正如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祂將來還要救我們。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10-11節)。上帝選擇藉著我們的禱告,特別是眾人同心合意的禱告,來成 [....]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定睛在哪裡?(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美國

翻譯:Joy,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3章12-14節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我整個青春期都在等待自己終於「長大」的那一刻,最後卻發現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不是自己想像中的完美女性。我尚未「達標」,甚至還差的很遠。我仍然有缺點、破碎且罪惡,而且急需恩典。直到如今我仍行在這條路途中。

然而我卻在保羅身上得到了安慰。保羅說他不看自己已經得著了耶穌基督要他得著的,而是仍然在努力。而且,他鼓勵我們忘記「背後」(13節),並定睛在上帝擺在我們面前的目標——與耶穌共度榮耀的永恆。

我們可能會因過去的錯誤而受傷破碎;也可能會被現在面對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可能對未知的未來感到焦慮不安。但是,這幾節經文挑戰我們擴大自己的視野,擁有一個屬天的視角。

兩年前,我失業的經歷粉碎了我成為「成功人士」的理想。因著那次痛苦的經歷,我意識到原來我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建立在我所做的事業上,而非我是誰之上。

顯然保羅可以同理我們所經歷的難題。但他知道,為了我們能真正地長大,我們必須學會從過去中走出來,走進未來。而真正認識耶穌,知道祂在我們今生以及永恆里給予我們的一切豐盛,最終給我們力量拋開過去,成長為「屬天國民」(20節)。

我不知道你在通往終點的路上遭遇了什麼阻礙。也許你在戀愛過程中做了一些糟糕的選擇;也許像我一樣,你的第一份「理想工作」沒有按照你的計划進行;或者你正在這個全天24小時,每周7天的互聯文化社會中尋找你的歸屬感。

但我深知道的是:無論我們過去犯下了怎樣的錯誤或現在如何焦慮,上帝都愛我們並希望我們認識祂。當然上帝並不總是會挪走我們的掙扎。因為最終,要認識基督,就必須認識祂的死和復活的大能(腓立比書3章10-11節)。這意味著我們也將在一生中面對掙扎和經歷苦難。但這些掙扎會幫助我們成長為祂希望我們長成的樣子。

如果我們想要像保羅一樣認識基督,就讓我們把目光從暫時的掙扎中移開,將目光定睛在已經戰勝了每個掙扎的基督身上。讓我們重新得力,因為雖然我們陷在掙扎中,但在未來有一個美好的永恆在等待著我們——到那時我們將與無比愛我們和了解我們的天父在一起。這是一個值得我們追求的目標。

回顧自己的信仰之旅,我看到自己常常失望並要克服許多障礙,但我可以誠實地說,上帝對我生命的計劃比我自己的計劃要好太多。我只需要單單相信祂就可以了。與其把我們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和那捉摸不透的生活上,不如讓我們定睛耶穌和天上更大的獎賞。

問題反思:

1.不可能在此生實現「完美」這一現實,激勵了你還是讓你感到挫敗?為什麼?

2.你過往的哪些事情需要你放手?專註於上帝的永恆賞賜如何幫助到你?

3.目前你的生命中有哪些阻礙是你需要在禱告中向主交託的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