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圍欄之中

讀經:加拉太書5章1、4-14節 

有位同學送給我們一隻繁殖犬,那是一隻因年老而無法繼續生育的純種柯利牧羊犬。不久後,我們發現這隻美麗的牧羊犬先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很可憐地被關在圍欄內,以致牠只會繞行小小的圈子,不會玩拋接遊戲,也不會跑直線。即使是在大院子裡面玩,牠還是以為自己仍受圍欄的約束。

初代教會時期的基督徒以猶太人居多,長久以來都受到摩西律法的約束。雖然律法是好的,也是上帝所頒布的,為要使人知罪,好引導人歸向基督(加拉太書3章19-25節)。但他們既領受上帝的恩典,得著基督所賜的自由,就應該活出新生命,不再靠遵行律法而稱義。然而,他們卻猶豫不決。他們真的得著自由,不再受律法的約束了嗎?

或許,我們也遇到相同的問題。有些人也許是成長於嚴守規條的教會,受到諸多限制。有些人卻是在毫無紀律的家庭 [....]

靈命日糧 : 成就大事!

讀經:詩篇126篇 

德國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9日轟然倒下,全世界的人都對這則新聞感到震驚。柏林的圍牆被拆毀了,這座分隔了28年之久的城市終於能合而為一。如此振奮人心的事雖發生在德國,但全球各地的人也見證了這件歷史上的大事,並與他們一同歡樂!

以色列民被擄將近七十年之後,於主前538年回歸故土,也是重要的歷史事件。在詩篇126篇的開頭,就回顧了以色列歷史上這令人喜樂的時刻。不僅以色列民歡笑、快樂歌唱,就連列國列邦也都認同上帝為祂的子民行了大事(2節)。那些蒙上帝施恩拯救的人,有什麼回應呢?百姓因上帝所行的大事而高興歡喜(3節)。此外,上帝過去的作為,可以成為我們今日禱告的基礎,讓我們對未來充滿盼望(4-6節)。

你想知道上帝已為你成就了什麼大事嗎?上帝已藉著祂的獨生子耶穌拯救 [....]

靈命日糧 : 用你的恩賜

讀經:哥林多前書12章1-14節 

我受邀與世界著名的鋼琴家會面。自小我就受到音樂的薰陶,不僅會演奏鋼琴和小提琴,更常在教會及其他場合中獨唱,因此這樣的機會讓我既激動又興奮!

當我們碰面時,我發現他不諳英語,更沒想到他竟要我拉奏大提琴(這是我從未學過的樂器)。他堅持要我以大提琴演奏,由他以鋼琴伴奏。我拉出一些尖銳刺耳的聲音,嘗試將小提琴的技巧運用在大提琴上。最後我承認失敗,我們的會面就結束了。

醒來後,才知道這只是個夢。但我確實擁有在夢中提到的音樂才能,這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在夢中,我不告訴他我懂得唱歌呢?

上帝讓我們具備不同的天賦和屬靈恩賜,可以使人得益處(哥林多前書12章7節)。若以禱告的心閱讀聖經,又常聽取別人智慧的勸勉,我們就越能察覺自己獨特的屬靈恩賜。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不 [....]

靈命日糧 : 以善勝惡

讀經:羅馬書12章9-21節 

田徑選手傑西·歐文斯(Jesse Owens)深受虔誠愛主的雙親所影響,也成為一位信心堅定的基督徒。在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運會,歐文斯是美國隊中少數的非裔美籍運動員。他在仇恨其他種族的希特勒和納粹黨面前,勇奪四面金牌,並與一位德國運動員魯茲‧朗(Luz Long)成為朋友。在當時納粹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歐文斯仍活出基督信仰,進而影響了魯茲的生命。後來魯茲寫信給歐文斯說:「記得我第一次在柏林和你說話的時候,那時你正跪在地上,我知道你在禱告……我想,我也會相信上帝。」

歐文斯充分體現使徒保羅的教導:「惡要厭惡」、「愛弟兄,要彼此親熱」(羅馬書12章9-10節)。雖然歐文斯可以選擇以仇恨面對納粹黨,但他卻選擇憑信心而活,以愛對待德國人魯茲,使魯茲成為他的朋友,並讓魯茲後來也願意 [....]

靈命日糧 : 不睡覺

讀經:詩篇121篇 

我是個講求紀律的人,所以我規定孩子們晚上幾點一定要回到家。雖然他們都很自律,但我的習慣都是不睡覺,直等到聽見門把轉動的聲響,確定他們安全到家了才能安然入睡。我雖大可不必等門,但我樂意這麼做。然而,有一次我在等門時竟睡著了,這讓我感到挫敗。那一夜,女兒輕輕地把我搖醒,笑著對我說:「爸爸,我平安到家,你該去睡覺了。」儘管做父親的總是處處為兒女著想,但有時也有無法做到的地方。這雖令人感到慚愧,但也是人之常情。

但上帝絕對不會這樣。詩篇121篇是令人寬慰的詩歌,頌揚上帝看顧保守祂的兒女。詩人宣告,那位保護我們的上帝「必不打盹」(3節),並於第4節重申、強調這個事實:祂「不打盹,也不睡覺」。

你能想像嗎?上帝從不打盹,也不睡覺,而是時時刻刻保護著我們每一個人。不論你是為 [....]

腓立比書靈修 | 我們需要自己賺取救恩嗎?(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2-13節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在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中,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主管留下好印象。我立即買了新衣服(當時我的衣櫃里只有T恤和牛仔褲),盡心完成分配給我的一切任務,哪怕只是幫忙拿咖啡這種小事。因為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工作達不到標準。

我的直屬領導是一位非常善良,非常熱情的女士。她對我一點也不嚴厲,每每都以最溫和的態度糾正我的錯誤。然而,每當她叫我去她辦公室時,我都是踮著腳尖輕聲走進去,生怕自己讓她失望(儘管我知道她不會因為我缺乏經驗而批評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年夏天,我是在「恐懼戰兢」中賺得了那一小筆報酬。

保羅曾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勸他們就算自己不在那裡,也「當恐懼戰兢做成他們得救的功夫」(腓立比書2章12節),正如他們常作的那樣。這句經文讓我很不解。難道我們不是單靠信心得救的嗎(以弗所書2章8節)?怎麼保羅在這裡說我們應該努力賺得救恩呢?

在之前的經文中,保羅描述了耶穌如何謙卑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因而被升為至高。保羅提醒我們,終有一天,一切被造之物都會承認耶穌是主(腓立比書2章5-11節)。保羅在對腓立比人說,看哪,這是我們所事奉的尊貴榮耀的君王!」

「這樣看來」保羅繼續說道,「我們要戰戰兢兢地服事祂!」就像我當實習生時敬重主管的經驗和智慧一樣。儘管我很開心自己能得到這次實習機會,但我知道自己是個實習生,在面對主管時我充滿了敬意。那麼,面對這位宇宙偉大的創造者,難道我們不更應該帶著恐懼戰兢的敬畏之心嗎?

保羅勸我們儘力「做成得救的功夫」,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得救。在其他信件中,保羅清楚地教導我們,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9節)。但這只是個開始。我們還不是上帝起初創造的樣子。還不是榮耀、無可指摘,純潔無瑕並將在新天新地與基督一同作王的聖徒(啟示錄20章4節)。

所以保羅勸我們,每一天都要為那榮耀的終點而努力。這不僅指我們應該在教會或侍奉中儘力做到最好,也是指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盡心竭力。無論我們是在為準備考試而學習,亦或是在為一個不講理的老闆跑腿,還是在為家人做飯洗碗,讓我們都全心全意地去做,因為我們知道上帝已經救贖了我們,所以每一天,我們都應更努力地讓自己與祂親近,變得更像祂。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並非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而是靠著在我們裡面做工的聖靈。無論何時,聖靈都在激勵我們,使我們能夠渴望去做上帝喜悅的美善之事(腓立比書2章13節)。讓我們努力去過一種與上帝兒女身份相稱的生活吧,相信上帝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不斷帶領我們,去實現祂的美好計劃。

問題反思:

1.你做好事的動機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

2.你覺得活出救恩是件難事嗎?今天的經文有鼓勵到你嗎?

3.你在生命中哪些方面難以做到讓上帝喜悅?一一列出來,交託給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靈命日糧 : 另一次機會

讀經:彌迦書7章1-3、18-20節 

我家附近有一間腳踏車店,店名為「第二次機會」,有許多人會去那裡義務幫忙,修理被丟棄的腳踏車。這家店的老闆會將這些修好的腳踏車,轉贈給有需要的孩子們和成年人,包括無家可歸、身體有缺陷的人,以及努力融入社會的退伍軍人。這不僅讓腳踏車有第二次機會,也讓接受贈與的人有新的開始。一位退役的軍人就騎著煥然一新的腳踏車,去參加工作面試。

第二次機會能轉變人的生命,尤其是從上帝而來的機會。當以色列國處於敗壞、欺詐以及種種卑鄙的惡行時,先知彌迦便哀嘆道:「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彌迦書7章2節),但他也稱頌上帝給祂的百姓另一次機會。

彌迦深知上帝會公正地懲罰惡人,但因著上帝的慈愛,祂也會讓那些悔改的人還能有另一次機會。正如彌迦在上帝的愛中謙卑自己,問道:「上帝啊,有何 [....]

靈命日糧 : 令人驚嘆的智慧

讀經:哥林多前書1章18-25節 

女兒坦率地對我說:「似乎我的年紀越大,就越覺得你很有智慧。因為有時候,我對兒子說的話就是你曾經對我說過的!」

這番話使我笑逐顏開,其實我對自己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想法,我也經常發現自己會用他們所說的話教養兒女。在我成為父親之後,我對父母的智慧也開始改觀。父母那些過去被我視為愚蠢的建言,其實遠比想像的更有智慧。只是我年輕的時候,還不明白他們的智慧。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愚拙」比最聰明的人更有「智慧」(哥林多前書1章25節)。「因為在上帝的智慧裡,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能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藉著所傳的愚笨的道理」,就是基督必須受難,來「拯救那些信的人」(21節,新譯本)。

上帝的作為總是令我們嘖嘖稱奇。上帝的兒子在莫大的榮耀中復活之前,並不是一般人所期 [....]

靈命日糧 : 放輕鬆!

讀經:詩篇116篇1-9節 

在迪士尼卡通《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中,老鼠醫生在治療信天翁韋柏時,對著被繩索綁著的韋柏說:「你必須放輕鬆!」韋柏顯然驚慌失措,他諷刺地說:「放鬆?我是很放鬆啊!」接著,他愈發緊繃地對醫生說:「要是再放鬆一點,我就死在你手裡了!」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當韋伯聽到醫生含糊其辭,又大張旗鼓地將奇奇怪怪的治療器具搬出來時,他怎能不心驚膽顫呢?雖然如此,這詼諧的一幕仍引人發噱。無論困境會否危及生命,韋柏的驚慌也正是我們面臨困境時的感受。

在深感恐懼時,假使有人鼓勵我:「別緊張,放輕鬆!」未免荒誕可笑。若生活中令我緊張的事日益增多,又有「死亡的繩索」(詩篇116篇3節)使我驚恐萬分,我的本能就是想盡辦法處理這些危機,而絕非輕鬆以對。

然而,我在慌亂中所做的一 [....]

靈命日糧 : 僕人之心

讀經:馬可福音9章33-37節 

現代的媽媽必須當廚師、營養師、護士,還要懂得辦活動,幾乎每個媽媽都身兼數職。2016年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媽媽們每週都要花59-96小時,處理與孩子相關的事務。

難怪為人母者總是精疲力竭!母親總是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照顧兒女,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極大的幫助。

當我感到心力交瘁,需要一些提醒讓我相信照顧他人是一件有價值的事之時,耶穌對事奉者的嘉許,就會使我燃起希望。

馬可福音記載,在門徒彼此爭論誰為大時,耶穌坐著提醒他們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9章35節)。接著,祂抱起一個小孩子,讓門徒知道服事他人的重要,特別是服事我們當中最弱小的人(36-37節)。

基督的回應表明了在祂的國度裡「誰為大」,為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