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戴上新眼鏡

讀經:出埃及記25章31-40節 

我18歲時視力便開始模糊,但我根本不想配戴眼鏡。記得那時父親說:「看到樹上的每片葉子,總比只看到一片矇矓的綠色更好!」父親說得對極了。戴上了眼鏡後,讓我清楚看見一切事物,使朦朧化為美麗!

在讀聖經時,有些書卷讀起來就像我沒有戴眼鏡看樹木一樣,模模糊糊,沒什麼好看。然而若關注其中的細節,必能從這些看似沉悶的經文中,發現美麗之處。

當我讀出埃及記時,就有如此的經歷。經文記載上帝指示以色列民建造會幕,搭建祂在百姓中暫時的居所,那些沉悶的細節就像模糊的影像。但25章的結尾讓我特別留意,這裡上帝指示摩西如何製造燈臺,上帝說這燈臺「要用精金」錘成,包括燈座和燈柱,以及形狀像花的油杯、花苞和花瓣(31節)。燈臺上的四個杯「形狀像杏花」(34節)。

杏花何等美麗, [....]

靈命日糧 : 吃飽了!

讀經:箴言27章1-10節 

記得在某一年的假期,我帶著孩子們去參觀一間水族館。館方特別預備了一個水池,讓參觀者可以親手摸摸小鯊魚。我的孩子們非常興奮,但我卻有點緊張不安。我問工作人員說,這些鯊魚會不會突然咬傷人的手指?她說,這些鯊魚都剛剛才被餵飽,而且給了特別多的食物。只要鯊魚不飢餓,牠們就不會咬人。

這些鯊魚的習性使我領悟箴言27章7節所說:「人吃飽了,厭惡蜂房的蜜;人飢餓了,一切苦物都覺甘甜。」飢餓這種內在的空虛感會削弱我們的判斷能力,使我們相信只要能獲得飽足,什麼東西都能吃進口裡,甚至令我們不惜咬別人一口。

然而上帝要我們擁有的生命,並不只是限於獲得飽足。祂要我們的生命充滿基督的愛,行事為人流露出從祂而來的平靜安穩。每當想到上帝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會讓我們的信心更堅定,使我們在面對生 [....]

靈命日糧 : 繞道

讀經:使徒行傳16章6-10節 

當我們覺得上帝已經開路給我們機會去服事他人時,結果得到的答案卻是「不」或「不是現在」,相信我們都會感到挫敗和難過。記得多年前,在我事奉的初期,曾經遇到兩個新的事奉機會。當時,我認為自己的恩賜和能力符合教會的需要,但最後這兩道門都關了。經歷兩次的失望之後,另一個服事的職分出現了,我終於獲選任職,走上13年牧養事奉之路,讓我有機會影響許多人的生命。

在使徒行傳16章,上帝兩次讓保羅和他的同工們繞道而行。起初,聖靈「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6節),後來「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7節)。那時,他們並不明白上帝另有計畫,不知道上帝對祂的工作和僕人有最恰當的安排。上帝只是對他們所定的計畫說「不」,要他們完全聽憑上帝的帶領(9-10節)。

如 [....]

靈命日糧 : 解開繩索

讀經:創世記33章1-11節 

有個福音機構以倡導「饒恕能帶來醫治」為宗旨,並以短劇加以闡述。劇中一名受害者與加害人背對背綁在一起,只有受害者才能將繩子解開。無論受害者做什麼,都要揹著對方,若受害者不願饒恕就無法鬆綁,自然也就無法得釋放。

當犯錯的人誠心悔過,來到我們面前尋求原諒時,我們若願饒恕對方就能脫離纏繞我們的傷害,使彼此逐漸從苦毒與痛苦中釋放出來。在創世記,我們看到雅各騙取了以掃長子的名分,造成這兩兄弟分開。直到20年後,上帝才叫雅各歸回故里(31章3節)。他聽從上帝的指示,但卻忐忑不安地先送給以掃一大群牲畜(32章13-15節)。當兩兄弟見面時,雅各謙卑地在以掃面前一連7次俯伏在地(33章3節)。不難想像,當以掃跑去擁抱雅各時,雅各會何等驚訝。因著和好,他們相擁而泣(4節),雅各也不再因為他對 [....]

靈命日糧 : 你的悼詞

讀經:傳道書7章1-6節 

我參加了一位熱心愛主的姐妹的葬禮,心中感觸良深。這位姐妹並沒有輝煌的一生,除了會友、鄰居和朋友,沒太多人認識她。但她愛耶穌、愛她的7個孩子和25個孫兒。她總是笑臉迎人、熱心服事,並能把壘球打得老遠。

傳道書說:「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7章2節),「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4節),因為在那裡我們可以學到最重要的功課。有位《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說,有兩種方式可以呈現一個人的特質:一個是自己寫在履歷上讓它看起來亮眼,另一個則是別人在你的葬禮上所說的悼詞。有時兩者是一致的,但有時可能是相互抵觸。若有任何不一致,悼詞中所說的特質總是比較可靠的。

這位愛主的姐妹雖沒有顯赫的履歷,但她的子女都說,她真實地體現出箴言31章所描述敬虔婦女的生命,因她激發他們愛耶穌 [....]

靈命日糧 : 虛榮之火

讀經:馬太福音5章21-30節 

在1497年2月的某一天,修士吉羅拉莫·薩佛納羅拉(Girolama Savonarola)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廣場上點起熊熊烈火。他和跟隨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收集了他們認為會令人犯罪或忽略宗教職責的物品,包括藝術品、化妝品、樂器和衣服。就在這一天,他們將數千件會引發虛榮心的物品堆積在一個廣場上,然後焚燒殆盡。這起事件被稱為「虛榮之火」。

薩佛納羅拉的極端行為或許是因為登山寶訓中某些令人驚訝的教導,就像耶穌說:「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馬太福音5章29-30節)。如果我們僅按字面的意思來詮釋,則難免錯失這信息的重點,耶穌的這篇信息其實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關注我們內心的光景;不可將自己錯誤的行為,全都歸咎於外界的 [....]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害怕傳福音嗎?(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亞

翻譯:Jaslyn,新加坡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12-18節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並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

 

我們到底有多在乎人們是否聽到福音?

我回想起最近一次我能跟朋友傳福音的機會。當時John正在和我分享他與家人的矛盾和與抑鬱症抗爭的掙扎。

在那一刻,我很明確地知道我該說什麼,但不知何故,這些話像一個巨大且難受的腫塊一樣卡在我的喉嚨里。他繼續跟我分享,而我基本上只是聽他講然後給他一些建議,雖然我一直都知道我應該做的是與他分享基督里的盼望。

我為什麼沒這麼做?經過反思,我明白是因為我害怕。自從我認識John以來,他一直都直言不諱地說他信奉無神論以及時常對宗教做出批評。雖然我們曾經就上帝的話題談過話,但我總是因為害怕他的反應而沒有與他分享完整的福音。

如果他因為我分享福音而感到被冒犯,怎麼辦?這會不會使我與最親密的朋友之間產生不快?此外,如果他很懊惱地告訴其他朋友關於我試圖改變他信仰這個令人討厭的舉動,怎麼辦?這難道不會破壞我的名譽,讓我被邊緣化嗎?

這就是為什麼保羅在腓立比書1章12-18節中的話狠狠斥責了我。在這段經文中,保羅為我們做了榜樣,讓我們看到自己應該有的心態——一心為了傳福音,不再看重自己的舒適。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保羅正處在一個棘手的情形中。他是在監獄裡寫這封信給腓立比教會的,而且他在第17節寫到,因為一些人和事讓他在監獄中也不能安寧。似乎有一些人在保羅不在時,以不良的動機傳福音;正如他寫的那樣:「意思是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

然而,保羅的回應卻十分鼓勵我們。他不但沒有因此悶悶不樂,反而很歡喜(第18節)!對保羅來說,最重要的是因著他被關押而促進了福音的傳播。坐牢給了他與監獄看守分享福音的機會,也使其他基督徒更有勇氣大膽傳福音(13-14節)。儘管他處在捆鎖中,外面的一些人又在以不純的動機傳福音(17-18節),但保羅最關心的是福音終究被傳開了。

那麼,我們有多在乎人們是否聽到了福音呢?

我沒能成功與John分享福音,顯明了我內心其實更關心自己的舒適和名譽,我不願忍受任何一點可能因此帶來的不愉快和尷尬。我需要有保羅在腓立比書中表現出來的心志——因著對John的愛,我願意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告訴他我聽過的最好消息。

這並不是說我要在談話中表現的盛氣凌人。但保羅的榜樣確實鼓勵我多加思考如何與朋友分享福音。願我們都像保羅一樣,不被懼怕阻攔。因為傳福音和看到人們因認識基督而被拯救,實在太重要了。

問題反思:

1.什麼樣的恐懼在阻礙你向周圍的人傳揚耶穌基督?

2.你現在正在經歷哪些困難?你可以如何禱告,讓這些困難成為你傳福音的機會呢?

3.當你看到有人在以不純的動機傳福音時,你是什麼感覺?保羅的態度怎樣挑戰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他們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靈命日糧 : 喜樂地全力以赴

讀經:加拉太書5章22-26節 

我兒子沐恩在一所高中擔任籃球教練,有一年,他所指導的球隊順利晉級到華盛頓州際錦標賽。有人求好心切地問說:「今年有把握贏得勝利嗎?」球員和教練聽了都很有壓力,所以沐恩就鼓勵大家說:「讓我們喜樂地全力以赴!」

這令我想起,使徒保羅最後對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說:「只要行完我的路程」(使徒行傳20章24節),表明他就是要完成耶穌交給他的使命。現在,「行完我的路程」也成為我的禱告和座右銘,期許自己能像沐恩說的那樣:「喜樂地全力以赴!」順帶一提,沐恩的球隊那年果真贏得錦標賽的冠軍。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抱怨的理由,不論是壞消息、生活壓力或是健康問題,都會讓我們不開心。但我們若懇求上帝,祂能賜下喜樂引領我們超越這些環境,我們能得著耶穌所說的「我的喜樂」(約翰福音15章11節)。< [....]

靈命日糧 : 上帝喜樂

讀經:西番雅書3章14-20節 

最近,祖母寄給我一本相簿,我翻著這些舊照片,其中一張格外吸引我的目光。照片中,年僅兩歲的我坐在壁爐前面,另一邊則是父親把手搭在母親的肩上,兩人都滿臉慈愛地看著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我將這張照片貼在梳妝台上。每早晨看著這張照片,總能令我回想起父母對我的關愛。縱使父母的關愛確實無法盡善盡美,但我卻仍保留這張照片來提醒自己,即使父母的愛可能會令人失望,但上帝的愛卻永遠值得信靠。聖經讓我知道,上帝正慈愛地凝視著我,就像我父母在照片中那樣的慈愛眼神。

先知西番雅對上帝慈愛的描述令我驚訝,先知形容上帝因祂的百姓而歡然歌唱。當時,上帝的百姓並不配得到這份愛,因為他們不願順服上帝,也不以恩慈待人。儘管如此,西番雅仍宣告上帝的應許說,上帝的愛終究會勝過他們的軟弱,也必除去他們 [....]

靈命日糧 : 捉迷藏

讀經:創世記3章1-10節 

小時候,我和五歲的表弟一起玩捉迷藏,聽到他的腳步聲愈來愈近,我的心跳也隨之加快,心想:「他很快就會發現我了。」果然,他才走幾步路就大喊:「找到你了!」

大多數人對兒時遊戲捉迷藏,仍存留美好回憶,但在真實生活裡,「被人發現」卻一點都不好玩,甚至會令人恐懼。我們出於本能地想要逃避,深怕自己不堪的一面被人發現。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我們似乎也常和上帝玩類似的躲藏遊戲。我的一位好友稱之為「捉迷藏的另一種玩法」,其實這比較像假裝躲藏的遊戲,因為不管怎樣,上帝必會看見我們污穢的思想和錯誤的選擇。這些我們都知道,但卻仍故意假裝上帝不會真的看到。

然而,上帝從不放棄尋找失喪的人,祂呼喚我們說:「出來吧!我要看見你,我要看到你最羞於見人的部分。」這就像亞當因害怕而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