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存心謙卑

讀經:撒母耳記下23章13-17節 

美國愛荷華大學籃球校隊後衛喬丹.博安農(Jordan Bohannon)故意不進罰球。他已經投進了34個罰球,若再進一球,便可打破學校保持了25年的紀錄。他為何這麼做?因為在1993年,該校主帥克里斯.史崔特(Chris Street)連續命中34個罰球,幾天後卻因車禍喪生。博安農選擇放下個人榮譽,不打破史崔特的紀錄,以此向他致敬。

博安農顯然清楚瞭解,有些事情比自身的成就更重要。我們在青年戰士大衛身上,也看到類似的價值觀。有一次,大衛和他疲憊不堪的戰士們一起躲藏在洞穴中,大衛渴望喝到故鄉伯利恆城的井水,但那地卻被令人聞風喪膽的非利士人所佔據(撒母耳記下23章14-15節)。

跟隨大衛的三名戰士知道這件事,出奇英勇地「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取水回來,呈獻 [....]

靈命日糧 : 別放棄

讀經:出埃及記10章21-29節 

在企業界工作使我能與許多才華洋溢、冷靜睿智的人共事,但是和一位外地的主管共事卻並非如此。無論我們團隊有何進展,在每週的電話會議中,他都會嚴厲地批評我們的工作成果,並要求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些磨擦讓我感到沮喪恐懼,有時候甚至想放棄。

當埃及慘遭黑暗之災,我想摩西與法老會面時,或許也想要放棄。那時上帝已在埃及地降下八個災難,法老在盛怒之餘對摩西說:「你離開我去吧!你要小心,不要再見我的面,因為你見我面的那日,你就必死!」(出埃及記10章28節)

儘管受到這樣的威脅,摩西最後還是能靠著上帝,帶領以色列民脫離法老的掌控。「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希伯來書11章27節)。摩西能勝過法老,因他相信上帝會成就拯救以 [....]

靈命日糧 : 自我價值

讀經:創世記29章31-35節 

在一個電視節目裡,幾個年輕人扮成高中生,想更瞭解青少年的生活。他們發現,社交媒體會深切影響青少年對自我價值的判斷。其中一人說:「這些學生的自我價值與社交媒體息息相關,乃取決於有多少人會在自己的照片按『讚』。」這種期盼被人接納的渴求,可能會驅使他們在網路上採取極端的行為。

我們都渴望能被人接納。在創世記29章,利亞渴望得到她丈夫雅各的愛,這是可以理解的。她前三個兒子的名字,都隱含她的孤寂(31-34節)。但遺憾的是,雅各似乎從未給予利亞所渴望的接納。

然而,利亞生了第四個孩子後,她開始轉向上帝而不是她的丈夫。利亞為孩子取名為猶大(「讚美」之意)(35節),她似乎終於選擇在上帝裡面尋找她的生命意義。後來,利亞的這個兒子猶大成為大衛王的祖先,而且也是耶穌的祖 [....]

靈命日糧 : 瞭解體會

讀經:希伯來書2章9-18節 

華凱斯(Keith Wasserman)是一家福音機構的執行董事,從1989年開始,他每年都會花幾天的時間和流浪漢一起露宿街頭。凱斯表示,在街頭的生活能讓他充分體驗和瞭解無家可歸者的感受,好讓他能對人有更多的愛心和憐憫。

凱斯為了要瞭解他所服事的對象而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這讓我想到,耶穌為我們所做的遠不止如此。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竟然願意成為一個脆弱的嬰孩來到世上,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親身感受我們所有的經歷,最後還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能與上帝建立關係。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耶穌「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2章14節)。耶穌是永活的主,祂創造了天使,但卻暫時比天使低微一些(9節),而且成為人的樣式、受死。祂雖是全能的 [....]

靈命日糧 : 車輛改道

讀經:箴言16章1-3、9節 

不會吧?我已經遲了,正打算駕快車,沒想到前方路段竟然有道路施工,出現「車輛改道」的路標,使我不得不改變計畫。

我不禁失笑:我只期待一切照自己規劃的時間表進行,卻沒有預料會遇到道路施工。

從屬靈的角度來看,我們很少人會預先想到可能有危機發生,使我們不得不放慢腳步或改變人生的方向。然而,我記得有好多次,生活中一些不期然的境遇都或多或少改變了我的方向。

所羅門從未見過「車輛改道」的告示牌,但在箴言16章,他將人所定的計畫與上帝的引導作對照。所羅門在第9節進一步說明,我們制定精心計畫,但上帝保留最終決定權。換句話說,縱然我們做了規劃,但有時上帝為我們安排的卻是另一條路。

我怎會忘記這個屬靈真理呢?我擬定計畫,但有時卻忘了尋求上帝對我的旨 [....]

雅各書靈修 | 追求屬天的智慧(有聲中文)

作者:Julie Schwab,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美君,中國

封面圖片攝影:Ian Tan

 

今日經文:雅各書3章17-18節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和母親一起參加了一個女性聖經學習班。在那裡,我觀察、傾聽,並向其他有更多生活經驗的女性學習。當我和這些女性一起學習聖經,聽她們討論聖經中難以理解的話題,分享她們的經歷時,有一個人脫穎而出。

她的名字叫麗塔,她是這個聖經學習的帶領者。

麗塔總是慢慢地說(雅各書1章19),耐心地等待、傾聽和考慮他人的想法;衡量大家所說的話;一邊積極學習又一邊斟酌,確保討論的內容與聖經相符。每當談話變得不造就人的時候,麗塔就會溫和地把話題引回到上帝身上。

麗塔的言行讓我瞥見了屬天智慧的模樣。

她的生命體現了《雅各書》3章17-18節中所寫的一些特點。

清潔:意思是沒有污染的。這需要人有堅定的委身,保持完全潔凈,不沾染任何形式的污穢,如前面經文所提到的「苦毒的嫉妒和自誇」(雅各書3章14節)。

和平:字面意思是和平。和平的靈是渴望和平並以締造和平為樂的。這是很難做到的,尤其是和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交談時。

溫良:作為墮落的人類,我們都會犯錯。實踐溫良意味著溫和地為他人指出正確的道路,而不讓他們為自己的軟弱或無知感到難堪。它的意思是友善地考慮他人。

柔順:這指的是在傾聽他人時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願意在對方有理有據又符合聖經原則的基礎上被說服。這也意味著當自己的想法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可以謙遜地改正。柔順,就是有一個可教的、開放的靈。

滿有憐憫、多結善果:這不是簡單的憐憫和同情,而是帶行動的同情。加拉太書5章22-23節說到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些品質都需要行動。

沒有偏見:意思是不偏袒人。當我們與世界和周圍的人相處時,我們要公平、平等地對待所有的人——就像上帝那樣。

沒有假冒:不虛偽。一個真誠的人是透明的——你看到他是怎樣的,他就是怎樣的。他願意承認自己不完美,並盡最大努力堅持自己的價值觀。

雅各以屬天智慧的果子來結束這篇文章——公義。

最終,雅各是呼召我們從追求屬天的智慧開始,去追求上帝所喜悅的義人生活。

屬天的智慧涵蓋的內容實在太多,但按照這些特徵去生活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你跟我一樣,發現要活出這些來很難,一個好的開始就是祈求智慧。正如雅各在信的開頭所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章5節)上帝應許要慷慨地賜給一切因信而求的人。

問題反思:

1.如果運用屬天的智慧,你會對一些事情有怎樣不同的處理?

2.花點時間來反思屬天智慧的不同屬性。選擇一個,並考慮如何在這方面成長。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靈命日糧 : 塗抹

讀經:以賽亞書43章25節,44章21-23 

在1770年代,還沒有發明橡皮擦前,人們會用麵包皮擦去紙上的墨跡。英國工程師愛德華.納爾恩(Edward Nairne)原本要拿一塊麵包皮擦去錯字,卻誤拿了一塊橡膠,結果發現效果更好,而且殘留的橡皮屑也可輕易用手清除。

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錯誤也可被清除。主耶穌犧牲自己的生命除去我們的罪,並且應許祂將永不再記念。以賽亞書43章25節說:「惟有我為自己的緣故塗抹你的過犯,我也不記念你的罪惡。」

我們眾罪盡被除去,這是何等奇妙,實在是我們不配得的,以致許多人無法相信上帝能除掉我們的罪,使其如雲霧消散。這位知道萬事的上帝,真的能忘記我們的罪嗎?

當我們接受耶穌為救主,天父就會赦免我們的罪,並且永遠「不記念」我們的過犯,祂會使我們得自由釋放。我們不再因 [....]

靈命日糧 : 極致的拯救

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在1952年2月18日,彭德爾頓號油輪(SS Pendleton)在美國麻州外海約16公里處,突遇大風暴襲擊而斷成兩截。在狂風巨浪中,有超過40名船員受困在急遽下沉的船尾裡面。

那時,麻州查塔姆海岸防衛隊接獲通報之後,隊長伯尼.韋伯(Bernie Webber)便奉命救援。他帶領三名隊員駕著救生艇,執行一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最後,他們成功營救了32名原本毫無生機的船員。他們英勇的壯舉,被視為美國海岸防衛隊史上最偉大的救援行動。2016年上映的電影《絕命救援》,就是改編自這起真實事件。

路加福音19章10節,耶穌宣布祂自己的救援使命:「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的受難和復活乃是最極致的救援行動。祂在十字架上受死,親自承擔我們的罪孽,並在三天後 [....]

靈命日糧 : 款待陌生人

讀經:申命記10章12-19節 

我有一些朋友曾經在摩爾多瓦住過一段日子,這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當地居民對他們熱情的款待,尤其是基督徒的熱忱,讓他們十分感動。有一次,他們帶了一些衣物和補給品,給教會中一對貧窮又兒女眾多的夫妻。這對夫妻將他們待如上賓,而且不顧他們的婉拒,仍預備了甜茶和餐點。甚至在他們離開時,這對夫妻還送了些西瓜、蔬菜和水果,這樣的款待實在讓他們感到訝異。

這些信徒的熱情款待充分體現了上帝對以色列民的吩咐。上帝告訴以色列百姓,要「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申命記10章12節)。以色列民要如何遵行上帝的命令呢?其後的經文提供了答案:「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19節)。他們藉著接待陌生人,來事奉和尊崇上帝;透過對人的愛心關懷,展現出他們對上帝的信心 [....]

靈命日糧 : 溫柔卻有力

讀經:以賽亞書40章10-11節 

在二次大戰期間,德軍佔領荷蘭並迫害猶太人。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和她的家人做好心理準備,遷往隱秘的藏身之處以逃離危險。他們在那裡躲藏了兩年,直到被德軍發現後才被送進集中營。安妮在她逃亡期間所寫的日記中,有句話這麼說:「從長遠來看,善良和溫柔的心靈才是世上最有力的武器。」

然而,當我們面對現實生活時,要保持溫柔謙和的態度並不容易。

在以賽亞書40章,我們看到的上帝是既溫柔又有力的。第11節說:「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但第10節卻說:「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祂的膀臂必為祂掌權。」上帝雖滿有能力,但卻溫柔地保護軟弱無助的人。

這讓人想到耶穌。祂揮動鞭子,推翻那些在聖殿裡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但卻是溫柔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