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禱告與成長

讀經:約拿書4章 

朋友大偉的妻子罹患阿茲海默症,開始時,生活的劇變讓他心存怨憤。他必須提早退休以照顧妻子,而且當妻子的病情繼續惡化,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來照顧她。

他說:「起初我對上帝非常生氣,但我越禱告,上帝就越讓我清楚看見自己的光景,以及我在婚姻生活中是多麼自私。」他含淚反省說:「如今,妻子已患病十年,但上帝幫助我從不同的觀點看事情。現在,我因為愛她而願意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是為耶穌而做。照顧她反成了我生命中最大的福分。」

有時候,上帝不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回應禱告,而是挑戰我們改變自己。當先知約拿因上帝沒有毀滅邪惡的尼尼微城而大怒時,上帝讓一棵植物為他遮擋烈日(約拿書4章6節),但隔天卻使之枯萎。當約拿抱怨時,上帝回答說:「那植物死了你就生氣,你這樣對嗎?」(7- [....]

靈命日糧 : 鼓勵的氛圍

讀經:羅馬書15章1-7節 

每次走進我家附近的健身房,我都深受鼓勵。在那裡,我看到周圍的人為了增強體魄和保持身體健康,全都在努力健身。牆上的標語還提醒我們,不要批評他人,而是要以言語或行動鼓勵人努力維持健康狀態。

在屬靈生活的領域裡,不也正是如此嗎?許多人竭力追求屬靈生命成熟和信心增長。但有些時候,他們在信徒當中卻可能沒有歸屬感,因為覺得自己的屬靈生命不夠「健壯」,不像其他基督徒那麼成熟。

保羅給了我們簡明扼要的建議:「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他在羅馬書也寫道:「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15章2節)。這些勸勉清楚表明,天父既以豐盛的慈愛恩待我們,我們就當以鼓勵人的話語或行動,體現出上帝的恩慈。

讓我們「彼此接納」(7節 [....]

靈命日糧 : 樂善好施

讀經:使徒行傳9章32-42節 

記得那時候,母親一下班回家就告訴我:「小嵐,海倫阿姨寄了一份禮物給妳喔!」在我成長期間,因為家境清寒,能擁有的不多,所以每次收到郵寄包裹,就彷彿是過第二個聖誕節。這位滿有愛心的阿姨,讓我感受到上帝的慈愛、眷顧和疼惜。

在使徒行傳中那些貧窮的寡婦,收到大比大(或譯為「多加」)親手做的衣服時,必定同樣感激涕零。多加是耶穌的門徒,在約帕以樂善好施聞名,總是「廣行善事,多施賙濟」(使徒行傳9章36節)。有一天,她生病去世了。在那時,彼得剛好在附近的一座城市,兩位信徒就去找他,懇求他儘速前往約帕。

彼得抵達之後,那些曾經得到多加接濟的寡婦,都紛紛拿出多加所做的裡衣和外衣給彼得看(39節),顯明了多加的善行。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請求彼得行神蹟,但聖經告訴我們,聖靈 [....]

靈命日糧 : 安然入睡

讀經:詩篇127篇1-2節 

在1964年1月8日,17歲的蘭迪·加德諾(Randy Gardner)終於做了長達11天又25分鐘未曾做過的事,那就是閉上眼睛睡覺。加德諾想創造人類最長時間清醒不睡的金氏世界記錄,於是他藉由喝汽水、在籃球場及保齡球場打球,在一週半內強行抑制睡意。就在他最後體力不支入睡之前,他的味覺、嗅覺跟聽覺都已混亂。幾十年後,他飽受嚴重失眠之苦。他雖創下新的記錄,但顯然也證實了睡眠的確不可或缺。

不少人都難以在夜間安然入睡,但並不是像加德諾那樣強行壓制睡意,乃是有諸多原因導致無法入睡,包括為許多事恐懼驚惶:為所有必須要完成的事項掛慮、對別人的期望感到懼怕,或是因忙碌的生活步調而苦惱。有時,我們很難去除憂思而靜享安歇。

詩篇的作者告訴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

靈命日糧 : 脫離背景

讀經:約翰福音20章13-16節 

我正排隊準備登機,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一轉頭就聽到熱情的問候:「麗莎,還記得我嗎?我是瓊安啊!」我努力回憶所有認識的「瓊安」,但實在一點印象也沒有。她是我以前的鄰居還是同事?糟糕,我真的想不起來!

瓊安發覺我的窘迫就說:「麗莎,我們是在高中認識的。」突然回憶浮上腦海:週五晚上的橄欖球賽,在看臺上歡呼。背景一弄清楚,我就認出瓊安了。

耶穌受死之後,抹大拉的馬利亞清早到墳墓去,發現墓穴口的大石頭已被推開,耶穌的身體不見了(約翰福音20章1-2節)。她跑去找彼得與約翰,一起回到墓穴,發現墓裡空無一人(3-10節)。馬利亞因悲痛在墓穴外徘徊(11節),當她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14節),還誤以為是看園的(15節)。

她怎麼會認不出耶 [....]

靈命日糧 : 戰役

讀經:詩篇39篇1-7節 

炮彈紛紛落在他的四周,發出天搖地動的轟然巨響,這位年輕的士兵迫切地向上帝禱告:「主啊,若是祢讓我安然挺過這場戰役,我就照媽媽的意思去神學院讀書。」上帝聽了我父親的祈求,就讓他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存活下來,去慕迪聖經學院就讀,一生服事上帝。

聖經中也提到一名戰士因面對不同的危機而轉向上帝,但他的問題卻出在他沒有上戰場。當大衛王的軍隊與亞捫人爭戰時,大衛卻在自己的宮殿裡,覬覦他人的妻子(參閱撒母耳記下11章)。在詩篇39篇,大衛記錄了這重罪所導致的艱辛回轉歷程,他寫道:「我……內心就更加痛苦。我心如火燒,越沉思越煩躁,……。」(2-3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大衛的憂傷讓他反省:「耶和華啊,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4節)。大衛重 [....]

靈命日糧 : 上帝看見了

讀經:創世記16章7-14節 

我的第一副眼鏡讓我看清楚了這個世界。我有近視,意思是看近物毫不費力,但若沒戴眼鏡,就算是房子另一端的擺設,在我眼裡都模糊不清。在12歲那年戴上第一副眼鏡時,我赫然發現自己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和樹梢上的小樹葉了。更重要的是,我能看見人們的笑臉!

當我向朋友打招呼時,他們對我微笑,我才明白「被看見」和「能看見」同樣都是寶貴的恩典。

女僕夏甲逃離女主人撒萊的苦待時,也明白這一點。在當時的社會中,夏甲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她懷著身孕,孤單一人逃向廣袤的沙漠,沒有盼望,也沒有援助。但她的苦情上帝都看見了,並使她也看見了上帝。上帝對她而言不再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真的存在。於是,她稱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說:「在這裡我不是也看見了那位看顧人的嗎?」(創世記16 [....]

雅各書靈修 | 控制口舌 (有聲中文)

作者:James Bunyan,英國

翻譯:Jovial,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讀經:雅各書3章1-6節

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我們若把嚼環放在馬嘴裡,叫它順服,就能調動它的全身。看哪,船隻雖然甚大,又被大風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隨著掌舵的意思轉動。這樣,舌頭在百體里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

人們通常認為傳道是一項高尚的職業。我們知道,世界各地迫切需要傳教士、牧師、教師和佈道者,在早期的教會更是如此。那麼,為什麼雅各突然改變了話題,不鼓勵人們去傳道呢?

雅各之所以在信的後半部分改變了主題,是想讓我們看到言語的威力巨大。歷史上的每一次巨大變革都是由一位偉大的演說家推動的—— 比如耶穌,穆罕默德,林肯,希特勒,馬丁·路德·金。傳道人的影響越大,他們在上帝面前的責任也就越大。所以,雅各說,傳道人應該小心謹慎地說話。

當然,雅各接著說,這一點對我們所有人皆是如此。

 

1.控制你的舌頭,因為它可以帶來極大的正面力量

如果你住在城市,你可能從來沒有真正近距離地看到過馬。讓我這個在鄉村長大的人告訴你吧:馬的體型遠比你想像的要大得多。然而,四歲的小女孩就可以學會騎馬並能夠控制它們,且不會被馬傷到。一切都得益於一個叫「嚼環」的東西。「嚼環」是套在馬牙齒上的皮革條或金屬條,用來起到方向盤的作用。所以不論你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你控制了嚼環,你就控制了整匹馬。對於船也是如此。不管這艘船多大或遇到多劇烈的風,只要你能控制好舵(船上一個小小的設備),你就可以控制整艘船。

對於舌頭,也是如出一轍。「這樣,舌頭在百體里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雅各書3章5節)。我們整個人都會受舌頭的牽引。所以,若能控制好你的舌頭,你就擁有了完美的自控力。

在第2節中,雅各再次重申我們中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們都犯過錯,尤其在口舌上。但是想像一下要是你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傷人的話,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如果你的話語總是振奮人心、充滿希望,充滿愛和溫柔,那該有多棒呢?你將會在這個世界上做多少好事呀!事實上,你就會有耶穌的樣式了。

可悲的是,雖然雅各給我們描繪了這些美好的願景,但舌頭總是讓我們去說大話和傷害他人的話。

 

2.要當心口舌,因為它的破壞力極大

2001年1月,一個司機駕車行駛在美國聖地亞哥的高速路上,從車裡扔出了一個煙頭,就此引發了一場森林火災,燒毀了1萬多英畝森林,16所房屋和64輛汽車。

這一切都緣起一個小小的煙頭。

舌頭也有一樣的效果:它雖小,但卻極具破壞力。雅各稱舌頭是邪惡的。因為即使一句漫不經心的話,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破壞。第6節說,在身體的所有部位中,舌頭是那個有能力污穢我們全身的。如果舌頭常常說出邪惡的話,即使我們控制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毫無意義,因為舌頭會玷污整個身子。

我想,讀了今天的經文,每個人都會覺得扎心。僅在過去的一周,我就能看到若我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口舌,情形會有多大的改善。

很明顯,雅各在此用了比喻。並不是說我們的舌頭有了生命並且變得極其邪惡,而我們自己只是無辜的受害者。真相就如雅各在12節中所重複的 :「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加福音 6章45節)。我們的舌頭之所以邪惡,是因為我們的心如此。我們的口舌正暴露了我們在上帝面前是多麼的絕望、污穢,也說明了我們急切需要耶穌來改變我們。

好消息是,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就是來拯救和改變我們的。

問題反思:

1.想一想你認識的最敬虔的人,他們是怎樣控制自己的口舌的?

2.你的舌頭是怎麼「污穢」你整個身體的?是通過說閑話、開粗俗的玩笑,還是苛責員工或配偶、論斷一切,或是說話過於消極或總是說謊呢?

3.本周你打算如何練習控制你的口舌?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靈命日糧 : 榮耀歸主

讀經:耶利米書9章23-26節 

在1960年代初期,有一位畫家以悲傷大眼睛兒童或動物的奇特畫作,在美國掀起風潮。有些人認為這些畫作膚淺庸俗,但也有人愛不釋手。起初,這名畫家瑪格麗特•基恩(Margaret Keane)的畫作透過丈夫的推銷而廣受歡迎,夫妻倆逐漸富裕。但瑪格麗特的簽名卻不曾出現在畫作上,而她丈夫謊稱這些都是出於自己的手筆。對於丈夫的剽竊行為,瑪格麗特恐懼隱忍了二十年,直到他們結束婚姻。最後,他們在法院當庭作畫,瑪格麗特才證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創作者。

她丈夫的剽竊行為無疑是大錯特錯,但我們身為耶穌的跟隨者似乎也很容易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比如說我們的各種才華、領導能力,或助人的熱心,這些我們所擁有的特質都是上帝所賜。在耶利米書9章,先知哀嘆百姓缺乏謙卑和悔改的心。他也提到,上帝說我們不該 [....]

靈命日糧 : 行在光中

讀經:詩篇119篇9-16、97-105節< 

由於一件工作項目的需要,我和同事必須開車到400多公里遠的地方。回程的時候,已日落西山。我年紀大了,體力和視力都大不如前,要在夜間開車讓我略感不安。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前半段路程先由我駕駛。我的手緊握著方向盤,眼睛緊盯著明亮度不足的路面。車子行駛在路上時,我發現當後方車輛的大燈照亮前路時,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輪到我同事開車之後,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就在那時,他發現我剛才開車時竟然只開著霧燈,而沒有開車頭的大燈!

詩篇119篇實在是一篇佳作,詩人闡明了上帝的話就是我們每日生活所需的亮光(105節)。然而,大家的光景是否常像我那晚在高速公路開車一樣呢?我們縱然使盡全力仍看不清楚前面的路,有時甚至偏離正確的道路,因為我們忘記使用上帝的話語的亮光。詩篇119篇鼓勵我們要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