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上帝掌管時間

讀經:列王紀下8章1-6節 

兒子的住所離我家約三小時的車程。不久前,我到他那裡進行房子整修。工程的進度遲緩,遠超乎預期。每天早上我都禱告在日落前能完工,但到傍晚還是有很多事沒完成。

我百思不解。難道工程延遲有其他原因?第二天早上,我獲得了答案。我正拿起工具時,電話響起,那頭傳來陌生人急切的聲音說:「你女兒意外受傷了,請你立即趕過來。」

女兒就住在兒子的附近,所以我只需14分鐘就到她身邊。若那時我住在家裡,就必須花3小時才能趕來。我隨救護車陪她前往醫院,並在手術前安撫她。當我握著她的手時,我心想,若非工程延誤我就不能及時在這裡了。

我們生命的每個時刻都在上帝手中。這正是一名婦女的經歷,上帝曾透過先知以利沙使她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下4章18-37節)。她後來因饑荒而離鄉,多年後才回歸 [....]

靈命日糧 : 穩固根基

讀經:馬太福音7章24-27節 

去年夏天,我和丈夫到落水山莊(又稱流水別墅)遊覽。這座別墅位於賓州鄉村,由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於1935年設計。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建築物。賴特希望建造一棟房子完全融入該處的自然景觀,好像從地裡長出來的一樣,結果他成功了。整座別墅環繞著天然的瀑布而建,建築風格與鄰近的岩壁互相輝映。我們的導遊在解釋這座建築物能屹立不倒的原因時,她說:「整座房屋的垂直核心都建立在堅固的岩石上。」

她的話不禁令我想起,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在登山寶訓中,耶穌告訴門徒,凡祂所教導的就是他們生命的根基。如果他們聽了祂的話,並照著去行,就能抵擋任何風暴。相反地,那些聽了卻不遵行的人,就像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馬太福音7章24-27節)。後來,保羅也有相關的教導,他 [....]

靈命日糧 : 打工記

讀經:路加福音15章11-24節 

在大學時期,我在暑假時曾到科羅拉多州的牧場打工。一天傍晚,在割了一整天的乾草後,我又累又餓,開著割草機到草坪上。那時,我想像自己正開著跑車,把方向盤向左急轉,再猛踩左邊的剎車,讓割草機在草坪上快速旋轉。

不巧,割草機的鐮刀掃到附近一個油桶的腳架,容量500加侖的油桶頓時轟然倒地,接縫破裂,整桶汽油傾洩而出。

正在附近的牧場主人走過來查看現場。

我趕緊跳下割草機,結結巴巴地道歉,並承諾繼續在農場打工不領薪水,直到暑假結束。這實在是當時我心裡的第一個念頭。

年邁的牧場主人盯著亂七八糟的現場看了一會兒,便轉身走向屋裡去,慢條斯理地說了一句話:「一起去吃晚餐吧!」

此刻,我腦海裡浮現出耶穌所說的比喻。一個做錯事的浪子對父親懺悔說:「父 [....]

雅各書靈修 | 聽道和行道是一回事嗎?(有聲中文)

作者:Kezia Lewis,菲律賓

翻譯 :Maggie,中國

有聲播讀:Angel,香港

讀經:雅各書 1章22-25節

我們經常說( 或聽到別人說)我們想知道上帝對我們生命的旨意是怎樣的。

可是有多少時刻我們會想起去行出上帝的旨意呢?聽道和行道是一回事嗎?

如果我們真的以為聽道與行道一樣的話,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在這兩點之間還有一座橋樑需要跨越,它叫做:順服。

上帝的旨意並不對我們隱藏。祂全備的律法已在聖經中向我們顯明了,而聖經對於很多人和很多地區來說幾乎人手一本,並且隨手可得。祂對我們說話,並敦促我們遵守這些律法。但多少次我們視而不見,只滿足於從研經中獲得的那一點亮光,生活卻沒有任何切實的改變?

我曾經和一個與我信仰不一樣的人有過一段認真且長期的戀愛關係。儘管我們對上帝的看法有分歧,但當時的我卻認為這無關緊要。然而多年來,上帝派了很多人來提醒我。

然而即使從祂的話中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段關係會影響到我和耶穌的關係,但我仍然不想聽從主。我懷疑上帝的智慧並拒絕順服祂。

我當時的反應就像是雅各在第23節中所描述的那個人一樣:他對著鏡子看到自己所有的缺陷,卻隨即走開,完全沒有為改變做出任何努力。

到最後,我承受了我堅持的後果。我不能禱告,不能讀經,不能去聚會,甚至不能跟他提起上帝。同時我們沒完沒了地爭吵,不能決定到底該去哪裡滿足靈里的需要。以至於最後我們經常為關於上帝的事情甚至我服事的呼召而爭吵。雖然我最終結束了這段關係,但結果我身上也留下了傷疤。

上帝的話語就像照出我們真實自我的鏡子。它反映了我們裡面的樣子。它向我們揭示了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並告訴我們需要怎樣調整而使它更接近上帝的心意。我們聽到了多少或理解了多少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我們順服我們所聽到的去行。

雅各在第25節中描述的第二個人,他不僅聆聽和理解了上帝的話語,也將話語活了出來。這個人在上帝話語的光照下看到了他靈里的缺陷,結果他採取了實際的行動去遵行上帝的話。他聽了道就去行。因此他是有福的。

雅各說,我們要行道,不能只聽道。讓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按照我們所聽到的真理而行吧。(22-25節)。

 

問題反思

1.上帝的話告訴你要去做哪些事?你有照著做嗎?

2.是什麼阻止或妨礙了你按照上帝的話去行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靈命日糧 : 上帝同在

讀經:何西阿書6章1-6節 

我們家有一塊匾牌,上面刻著:「禱告或不禱告,上帝都同在。」以現代的角度來詮譯,這句話意指:「無論是否認識上帝,祂都在這裡。」

公元前第八世紀末期(主前755-715年)的舊約先知何西阿,也曾對希伯來人傳達了類似的信息。他勸勉以色列人要「竭力追求」認識上帝,因他們已經忘了上帝(4章1節)。他們一旦忘記上帝的同在,就會開始遠離上帝(12節),不久之後他們就以為沒有上帝(詩篇10篇4節)。

何西阿簡單而深刻的見解,提醒我們無論順境或逆境上帝都同在,祂也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作為。

「認識上帝」或許意味著,當我們在職場上獲得升遷時,要認識到是上帝賜給我們能力,可以在經費預算內如期完工;當我們購屋的申請被拒絕時,要知道上帝會幫助扶持我們,更相信上帝會讓萬事互相效力 [....]

靈命日糧 : 沉默的見證

讀經:彼得前書2章11-21節 

艾美居住在一個封閉的國家,那裡禁止基督徒公開向人傳福音。艾美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在一所大醫院擔任照顧新生兒的工作。艾美在工作上十分敬業,表現格外出色。這讓許多婦女對她感到好奇,不禁私下問她許多問題,因此讓艾美有機會坦然地與人分享她的基督信仰。

然而,艾美的良好表現卻也遭來部分同事的妒忌,甚至誣告她竊取醫療用品。但艾美的上司並不相信他們的說詞,還好最後醫院查出誰是真正的偷竊者。艾美對整起事件的態度,也讓一些同事想要瞭解她的信仰。艾美的榜樣讓我想起使徒彼得說:「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章11-12節)

若我們願意讓上帝在生命中動工,那麼無論是在家裡、職 [....]

靈命日糧 : 隨時的幫助

讀經:約翰福音14章15-26節 

馬迪因脊椎受傷而四肢癱瘓,但他決定要回學校取得企業管理碩士(MBA)學位。馬迪的母親茱蒂幫助他實現了這個目標。在馬迪上的每堂課、每個小組討論,茱蒂都會坐在馬迪身邊,幫他抄筆記和處理相關的技術問題。甚至在領取畢業證書時,她也推著他上台領取文憑。馬迪從母親那裡得到持續和實際的幫助,實現了這原本不可能達成的夢想。

耶穌知道祂離世之後,祂的追隨者也需要像這樣的幫助。當耶穌告訴門徒自己即將離開的時候,祂說他們將會透過聖靈與上帝建立一種新的連結。聖靈將成為他們每時每刻的幫助,指示和教導他們,聖靈要與他們同在,而且還要住在他們裡面(約翰福音14章17、26節)。

耶穌的門徒得著從上帝而來的幫助,那就是聖靈成為他們心裡的力量,使他們在傳揚福音時,能承受那些靠自己而無法面對的種種 [....]

靈命日糧 : 一個母親的愛

讀經:詩篇91篇1-6節 

舒婷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由於監護權和其他法律事項的爭執,導致有一段時間她必須住在兒童之家。那時,她被裡頭一些較大的孩子欺負,常感到孤獨和被遺棄。她母親每個月只來看她一次,她父親則幾乎從未現身。然而幾年後,舒婷才由母親的口中得知,儘管兒童之家的規定讓她無法頻繁地去看舒婷,但她每天都會站在柵欄邊上,希望能看到舒婷的身影。她說:「有時,我只是看著妳在花園裡玩,只想知道妳過得好不好。」

舒婷所分享的這個故事,讓我得以一窺上帝的愛。有時在生活的掙扎中,我們也會感到孤獨甚至被遺棄。但知道其實上帝一直看顧著我們,就能心得安慰(詩篇33篇18節)。雖然我們看不見上帝,但祂的確就在那裡。祂像一位慈愛的父親,無論我們往哪裡去,祂的眼目都必看顧。而且與舒婷的母親不同的是,祂還可以隨時為我們行 [....]

靈命日糧 : 按自己的能力

讀經:哥林多後書8章1-12節 

朋友在家裡舉辦節日慶祝活動,熱切邀請親朋好友來參加。每個受邀的人都很期待同享盛宴,但他們也希望能提供食物以減輕我朋友的負擔,畢竟要為這麼多人預備餐點的開銷不小。因此,有人帶麵包,有人帶沙拉或小菜。但其中有一位客人經濟拮据,無法準備餐點,卻仍希望能與好友共度這個夜晚,所以她願意幫忙打掃清理我朋友的家以表達謝意。

其實,就算她空手而來也會受到歡迎。但她卻希望為這個聚會盡一份心意,按自己的能力付出時間和精力來整理場地。我想,這正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8章所教導的精髓。哥林多的信徒一直渴望幫助主內肢體,保羅敦促他們要繼續盡力完成。保羅也讚揚他們有懇切願意的心,並說他們甘心樂意地去做,無論多寡都得蒙悅納(12節)。

無論是對人的給予或對上帝的獻上,我們常會跟別人做比較,特別是 [....]

靈命日糧 : 隱藏的事奉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 

我負責一個龐大的學術計畫,但一直苦惱不知能否在期限內完成。正在擔憂之際,我接連收到三封不同朋友寄給我的鼓勵信函,每封信都提到:「今天禱告時,上帝讓我想到你。」我深感慚愧也深受激勵,因為這些朋友並不知道我所經歷的事,卻主動寫信給我,因此我相信是上帝讓他們成為傳達愛的使者。

使徒保羅在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時,也深信禱告的大能,他相信上帝必繼續搭救他和同工們脫離險境,因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以祈禱幫助他們(哥林多後書1章10-11節)。當上帝回應禱告,將令許多人感謝上帝,因「這恩是藉著許多人的代求而得到的」(11節,新譯本),上帝也因此得著榮耀。

我的朋友和那些支持保羅的信徒,都參與了代禱的事奉,就如章伯斯所說:「代禱乃是隱藏的事奉,會結出使天父得榮耀的果實。」只要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