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哪裡有平安?

讀經:耶利米書8章8-15節 

在1984年,記者問提倡和平的歌手巴布.狄倫說:「你仍然盼望和平嗎?」他回答說:「絕不會有和平。」他的回應雖招來批評,但不可否認,至今世上仍無和平。

約在主前600年,許多先知都預言平安,唯有耶利米這位上帝的先知提醒百姓,因上帝曾說:「你們當聽從我的話,我就作你們的上帝,你們也作我的子民」(耶利米書7章23節)。然而百姓卻一再漠視上帝和祂的命令,假先知說:「平安了!平安了!」(8章11節)但耶利米預言災禍將至,而耶路撒冷果然在主前586年被攻破淪陷。

世上少有和平。但我們在耶利米書可怕的預言中,看見持續愛我們的上帝,祂對悖逆的百姓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我要再建立你。」(31章3-4節)

上帝滿有慈愛與和平。但因為我們對祂的悖逆,使罪毀壞了世界的 [....]

靈命日糧 : 不被轄制

讀經:使徒行傳2章22-36節 

凱特琳在墨西哥灣和朋友們一起游泳的時候,遭到鯊魚襲擊,一隻鯊魚咬住她的腿拖入水下。凱特琳奮力反抗,向鯊魚的鼻子揮了一拳,鯊魚才鬆開嘴,悻悻然地游走。凱特琳雖然遍體鱗傷,縫了一百多針,但她終究脫離了鯊魚的血盆大口,免於死亡。

這件事使我想到,耶穌已戰勝了死亡,跟隨祂的人不必再受死亡的威脅和轄制。彼得說:「[耶穌]原不能被死拘禁。」(使徒行傳2章24節)

這些話,彼得是對耶路撒冷的群眾說的。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可能曾譴責耶穌,喊著:「把祂釘十字架!」(馬太福音27章22節)因著他們的要求,羅馬士兵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直到他們確定祂已經死了為止。耶穌的身體在墳墓裡安放了三天,上帝便使祂從死裡復活。耶穌復活之後,彼得和其他人曾與耶穌談話、吃飯。過了四十天,他們看著祂升天(使 [....]

靈命日糧 : 選擇道路

讀經:馬太福音7章13-14節 

我有一張美麗的秋景照片。照片中的年輕人騎著馬,在科羅拉多山中的分叉路口,思量著該走哪條路。這讓我想起,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的《未擇之路》這首詩。詩中他正考慮該如何選擇眼前的兩條路,雖然這兩條路都很吸引人,但他知道自己不會再回到這裡,因此他必須做出選擇。他寫道:「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我選擇那較少人走過的路,這讓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在登山寶訓中(馬太福音5-7章),耶穌告訴祂的聽眾:「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7章13-14節)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也常常要選擇走哪一條路。很多路徑似乎都有美好的前景,但只有一條路是得到生命的道路。耶穌呼召我們走的那條路,是成為祂的門徒並 [....]

雅各書靈修 | 在主里雖貧窮卻富有(有聲中文)

作者:Tracy Phua,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ine,中國

*封面圖片拍攝:Ian Tan

讀經:雅各書1章9-11節

成長於一個平均收入家庭的我,曾經很多次希望自己能更富有。最近,當我看到朋友們買了新車並且去高消費的網紅飯店吃飯時,我發現自己超級嫉妒。更讓人鬱悶的是,我的這些朋友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我甚至都不能指責他們拜金(以抵消我的嫉妒)。

我想做一個敬虔的人。但與此同時,我也想變得富有。雖然我知道富有沒有什麼錯,因為聖經中確實提到了一些既敬虔又富有的人——比如約伯和約瑟。然而,聖經中也有許多警戒告訴我們不應當追求物質財富和權力(提摩太後書6章7-10節)。

那麼我該如何看待物質財富呢?我對物質財富的渴望會影響我的「敬虔」嗎?想要變得富有是錯誤的嗎?

在雅各書1章9-11節中,雅各用一個看似矛盾的理論來幫助一群極有可能因著他們的信仰而在經濟上遭受損失的人明白了他們的困境並緊緊握住信仰。

他首先稱那些在物質上貧乏的猶太信徒們有「高位」(第9節)。雖然這些人在世人的眼中可能地位低下,但他們有很多可誇耀的地方。他們有「在基督里的各樣屬靈的福氣」(以弗所書1章3節),並且是「上帝的兒女,與基督一同做後嗣」(羅馬書8章17節)。

在基督里,窮人實際上無比富有!

因此,他們是富有的窮人。

接著,雅各提到了那些物質上富有的人,他說他們要「降卑」(第10節)。雖然他們可能享受著更好的生活,但雅各卻強調了這些人所面臨的危險:他們更容易信靠物質財富,忘記他們的成就終有一天會逝去,就像田野的花兒一樣(第10-11節)。因此,富裕的信徒需要培養他們剛信主時所感到的靈里貧乏,學會在如此「降卑」的狀態里榮耀主。因此,他們是貧窮的富人。

雅各之所以給出了這兩個看似自相矛盾的說法,是因為我們在地球上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消失,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第11節)。因此,我們應該把安全感建立在永恆的財富上。

所以,不用去抑制我們想要變得富有的慾望,而是讓我們在基督里發現真正的屬靈財富,並在我們全豐全足的天父那裡找到持久的安全感。

擁有祂就等於擁有了一切!

 

問題反思:

1、你的人生抱負是什麼?你最珍視的和你的夢想是什麼?

2、你想要變得富有嗎?這樣的想法會如何影響你和上帝的關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靈命日糧 : 南瓜裡的寶貝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7-18節 

初為人母,我認真記錄女兒周歲前的點點滴滴。每個月都為她拍照,看著她成長和改變。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是她開心地坐在中空的大南瓜裡,那是我跟附近農家買來的。我滿心喜悅地看她穩坐在超級大的南瓜裡,南瓜數週後枯萎了,但女兒仍繼續茁壯成長。

保羅告訴我們耶穌是誰,他闡述這個真理的方式讓我想起這張照片。他將我們心中對耶穌的認識,比擬為寶貝藏在瓦器裡。謹記耶穌為你我所成就的一切,可以使我們得著勇氣和能力,忍受各樣的艱難,即使「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哥林多後書4章8節)。由於我們的生命中有上帝的能力,縱然我們被「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反倒顯明了耶穌的生命(9節)。

如同那個枯萎的南瓜,我們會因試煉感到困倦和憂懼。我們雖面對挑戰,但因耶穌住在心中而喜樂不斷加添。我們對耶穌的認識 [....]

靈命日糧 : 真面目

讀經:提摩太前書1章12-17節 

多年來,我常因過去不敬虔的生活而感到自卑和羞愧,這對我的生活造成許多負面影響。我常擔心萬一過去的事被人發現該怎麼辦?雖然上帝賜我勇氣,邀請一位事工領袖來家裡吃午餐,但我仍害怕別人怎麼看我,想呈現美好的一面。我把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精心烹調三道菜,穿上最好的牛仔褲和襯衫。

這時前院的灑水器開始噴水,我衝上去想關緊噴嘴,哇!一道水柱將我淋得全身濕透。我帶著半濕的頭髮,糊了的妝容,換上休閒褲和T恤⋯⋯這時門鈴響了!我沮喪地向客人坦承自己的心結。這位事工領袖安慰我,她也常因以前的過犯所產生的罪疚而恐懼不安。我們一起禱告之後,她提醒我上帝的僕人都不完美,她歡迎我加入她的事奉團隊。

使徒保羅得著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後,他不否認過去的錯誤,也不因此而停止服事上帝(提摩太前書1章1 [....]

靈命日糧 : 永遠接納

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安琪在菁英小學努力求學多年,然而幾經掙扎,學業仍然跟不上學校的水平,後來她只好轉到了「普通」小學。在新加坡這個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中,進入「好」學校,意謂有更好的前景。所以,許多人都會認為安琪的轉校意味著失敗。

安琪的父母悵然若失,她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但進入新學校不久,這位九歲的女孩就體會了與普通的學生一起上課的樂趣。她說:「媽媽,我喜歡這裡,我有很多朋友了!」她在這裡終於被接納了。

這讓我想起,耶穌主動說要到稅吏撒該家作客時,撒該會是何等歡欣(路加福音19章5節)。有些人覺得自己有罪不配得蒙恩典,但基督卻樂意與這樣的人共進晚餐(10節)。耶穌認識我們原本的樣子,但祂仍愛我們,祂應許藉由祂的受死和復活,要賜給你我完美的新生命。唯獨藉由祂的恩典,我們才得以完全。< [....]

靈命日糧 : 竭力行善

讀經:箴言3章21-31節 

在2017年,哈維颶風造成美國德州東部洪水氾濫。暴雨導致數千人的家園慘遭洪水肆虐,災民們坐困愁城無力脫險。當時,美國其他地區的民眾紛紛駕駛自家的船隻,前來協助疏散受困的災民,人們稱這些熱心人士為「德州海軍」。

這些勇敢、慷慨的民眾,不分男女積極投入救災,讓我想起箴言3章27節也激勵我們:「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他們駕駛自己的船隻,前來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貢獻一己之力。他們用行動證明,他們願意動用自己的一切資源,造福他人。

可能有時我們覺得自己辦不到,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缺乏技術、經驗、資源,或時間來幫助他人,結果不敢採取行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會退縮,輕看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僅有棉薄之力,無法對人有所助益。那群「德州海軍」不能阻止洪水上漲,也無力促使 [....]

靈命日糧 : 刺痛的荊棘

讀經:以賽亞書53章1-6節 

一根刺扎進我的食指,滲出了血。我大叫一聲,馬上把手縮回,頻頻呼痛。但我實在不應大驚小怪,要修剪荊棘叢,又不戴上園藝手套,十之八九會被刺扎到。

手指傳來陣陣刺痛,傷口還流出血來,看來需要稍加處理。當我找繃帶包紮時,不禁想到了救主耶穌,祂被羅馬士兵強迫戴上荊棘冠冕(約翰福音19章1-3節)。試想,要是一根刺就讓我感到疼痛難耐,那麼,一頂荊棘冠冕會帶來多大的痛苦呢?這還只是祂肉身所承受的一小部分痛苦罷了。那時,祂的背上帶著鞭傷,手腕跟腳踝被釘子穿透,甚至死後肋旁還被矛槍刺穿。

不僅如此,耶穌也經歷了靈性上的痛苦。以賽亞書53章5節告訴我們:「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以賽亞此處所說的「平安」,其實是指「赦免」的另一個說法。耶 [....]

靈命日糧 : 禱告與電鋸

讀經:尼希米記1章 

我很敬佩姑姑勇敢無畏的精神,但有時她那股幹勁卻也讓我擔憂。正如她在電子郵件中所分享的消息,更是令我提心吊膽,她說:「昨天我砍倒了一顆核桃樹。」

要知道,我那揮舞著電鋸的姑姑已經高齡76歲了!那棵樹一直長在她的車庫後方,當樹根險些撐破水泥地時,她知道那棵樹不能留了。但她也告訴我們:「我在進行那樣的工作之前,一定會先向上帝禱告。」

在以色列人被擄的時期,尼希米擔任波斯王的侍酒總管,當他聽到那些回到耶路撒冷的同胞所面對的情況,他知道自己必須採取行動。因為「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尼希米記1章3節)。損壞的城墻讓城內居民更容易遭外敵侵擾,尼希米關心同胞們的景況,想為他們貢獻一些心力。然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先為此禱告,因為新任的波斯王已寫了一封信,禁止重建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