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心靈飢渴

讀經:約翰福音6章32-40節 

我丈夫開車載我去處理一些雜事,我順便用手機瀏覽一下電子郵件。車子經過一家售賣甜甜圈的商店時,我的手機竟然出現了那家店的甜甜圈廣告。看到這則廣告頓時使我感到饑腸轆轆,這家商店使用科技吸引顧客上門的手法,實在讓人驚嘆。

我關掉電子郵件時,不禁思想上帝也不斷呼喚我更親近祂。祂瞭解我的一切,也期盼能引導我的抉擇。我心想:我的心對上帝的渴望,是否有如我的腸胃渴望甜甜圈一樣呢?

在約翰福音第6章,耶穌行神蹟餵飽五千人之後,眾人追隨耶穌,懇求祂將「賜生命給世界的」糧常常賜給他們(33-34節)。耶穌回答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5節)。與耶穌建立關係,就能讓你我的生命日日獲得充足的養分,這是何等奇妙啊!

那家甜甜圈商店的廣 [....]

靈命日糧 : 上帝說話

讀經:約伯記38章1-11節 

在約伯記這卷書中,幾乎每一場爭辯都是關於世上為何有苦難,但這些辯論似乎對約伯並無助益。因為約伯面對的不單是信心的危機,他與上帝的關係更出現了問題。約伯還能信靠上帝嗎?約伯最想得到的是上帝的顯現,因唯有上帝能解釋他悲慘的人生境遇。他渴望能當面向上帝提問。

約伯終於如願以償,上帝親自向他顯現(參見約伯記38章1節)。上帝出現的時間極具諷刺性,因為在當時,約伯的朋友以利戶正滔滔不絕地述說約伯不配上帝的造訪。

那時,無論是約伯或是他的朋友,沒有人想到上帝會這麼說。約伯有滿腹的疑問,但提問的卻是上帝,而不是約伯。上帝一開始就說:「現在你要如勇士束腰,我要問你,你要告訴我」(3節,新譯本)。接下來,對於他們在前面35章有關苦難的辯論,上帝直接越過,譜了一首自然奇觀的宏偉篇章 [....]

靈命日糧 : 急流泛舟

讀經:以賽亞書43章1-7節 

急流泛舟的導遊護送我們這一群人來到河邊,要我們穿上救生衣、拿好船槳。我們上了船,他為我們分配座位以平衡船的重量,好讓船在急流中仍能保持穩定。他在強調前方的河道會讓我們感到驚險刺激之後,詳細說明了一連串我們必須遵守的指示,好有效地操縱船隻平安通過急流。導遊向我們保證,雖然途中可能會有令人緊張的時刻,但我們的行程絕對是又安全又刺激的。

有時候,人生的旅程就像是一趟白浪急流泛舟之旅,隨時可能碰到許多我們不太喜歡的急流。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對以色列民的應許,可以幫助我們在擔心會發生最壞的情況時,不必憂慮戰兢,因上帝說:「你蹚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以賽亞書43章2節)。當以色列民因犯罪而被擄到外邦時,他們擔心自己被上帝棄絕,然而,上帝堅定地應許必與他們同在,因為祂愛他們(2、4節)。 [....]

羅馬書靈修 | 從大自然開始(有聲中文)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讀經:羅馬書1章18-32節

經文:「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章20節)

自小在香港長大,整個城市都被高樓大廈及燈光包圍着,除了下班后稍微注意到漆黑的天空外,平日沒有多在意城市的面貌。可是移民到加拿大后,我對大自然有新的體驗!

冬天的多倫多寒風凜冽,然而,白雪輕輕遮蓋在湖面、房頂及松樹上,萬物都安靜起來! 眼前的一望無際讓我感到人類的渺小! 夏天來到,四處卻是生機遍遍,草木茂密! 四季有條不紊,在各自的日子發揮着應有的功能,維持着一個美好和諧的定律! 松鼠追逐嬉戲、鳥雀吱吱叫唱。它們也不種也不耕,造物主隨時給它們所需食物! 眼前的賞心悅目、和諧及自然供應,顯出造物者的大能及智慧,讓我不得不承認大自然並非自然而生,背後有上帝的創造及掌管 ! (羅馬書1章20節)

既然上帝造萬物是盡善盡美, 顯明易見,為何之前我未曾察覺到呢? (羅馬書1章21節)我相信除了環境因素外,人的內心實在是太忙碌了! 就如,在成長階級,要滿足許多的好奇心及夢想。生活安定后,又喜好享樂或物質。當人任憑自己的心,將一些追求定為人生唯一目標的時候,這些東西,不知不覺,更成為個人內心的牽制 (甚至偶像)! 這樣,內心再沒有空間探索上帝了 !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當人故意不認識上帝的時候,內心便會變得非常混亂! 容易產生20多種可怕的念頭及行徑,如嫉妒、相爭、批判、怨恨、狂傲及無情等等! (羅馬書1章28-31節)甚至,這些行為還會影響別人,就如社會常見的暴力衡突以及國與國的紛爭 ! (羅馬書1章32節)

感謝上帝,移居在加拿大后,祂為我安排許多經歷,讓我重新探索及認識祂,在混亂中得到祂的保守及帶領! 這都是恩典,並不是必然的! 今天,你是否仍未能擺脫一些內心的牽制呢? 盼望你都靠近大自然,重新探索這位全能永在的上帝 !

思考:有什麼事情正在阻礙你去觀看、尋找上帝的偉大?觀察大自然可以怎樣幫我們更好敬拜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靈命日糧 : 時間的禮物

讀經:路加福音6章37-38節 

這天我的時間表有很多事情要完成。我匆匆趕到郵局,推開大門,就懊惱地看見長長的隊伍排到門口。我看了一下手錶,低聲抱怨說:「快一點,還要等啊!」

我的手還扶在門把上,一位陌生的老伯走近我身邊。他指著人群後面的影印機說:「我不會用這台機器,它吃了我的錢,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立即明白上帝要我做些什麼。於是,我離開排隊的人龍,並且在十分鐘內解決了那位老伯的問題。

那位老伯向我道謝後就離開了。當我轉身要回去排隊時,排隊的人潮竟然全都不見了!於是,我直接走向服務櫃檯。

那天的經歷讓我想起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6章38節)

[....]

靈命日糧 : 來自上帝的幫助

讀經:約書亞記10章6-15節 

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SOS」於1905年開始被採用,讓船員在緊急情況時請求救援。這個信號在1910年「肯塔基號」蒸汽船遇難時使用而出名,船上的46人也因此獲救。

SOS也許是個較近代的發明,但自古以來,人類都會在急難中呼救。在舊約聖經裡,我們看到約書亞也發出這樣的呼求。以色列民花了超過14年的時間,逐步征服上帝所賜的應許之地並定居下來。期間約書亞面對了以色列民的反對(約書亞記9章18節)和險惡的地形(3章15-17節)。在這樣的艱難中,「耶和華與約書亞同在」(6章27節)。

在約書亞記第10章中,描述了以色列民去援助被五位國王合攻的盟友基遍人。約書亞知道他需要求告上帝的幫助才能戰勝這麼多強大的敵人(12節)。上帝聽了他的呼求降下冰雹,甚至讓「日頭停留」(13節) [....]

靈命日糧 : 笑臉迎人

讀經:歌羅西書3章18-23節 

我不是特別喜歡去採買日用品,對我而言,這只是日常生活單調平凡的一部分,就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而已。

但沒想到在我買東西時,還有讓我可以期待的事,那就是到阿德的櫃台結帳。阿德能把結帳變成他的個人表演。他的動作快得出奇,總是笑容滿面,甚至還會一邊跳舞(有時還會唱歌),一邊像表演雜耍一樣將(摔不破的)商品拋進袋子裡。顯然阿德熱愛他的工作,即使這份工作常被看作是最無聊乏味的。在那一刻,他雀躍的心情照亮了所有排隊等候結帳的人。

阿德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我的敬佩和讚賞。他的態度積極、熱心服務、細膩專注,精準地呈現了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23節所說,基督徒應有的工作態度:「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

當我們與耶穌同行,每件工作都是我們展現自己擁有基督生命的 [....]

靈命日糧 : 仍有盼望

讀經:耶利米哀歌3章49-58節 

參觀巴哈馬拿索市(或稱拿騷,Nassau)的克利夫頓文化遺產國家公園(Clifton Heritage National Park),如同重溫一段黑暗悲慘的歷史。那片土地一面臨海,乘船到岸的人必須沿著石階一步步爬上峭壁。在18世紀時,一船船被運送到巴哈馬的奴隸,遠離家鄉的親友,踏上這些石階,走向殘酷的人生旅程。現在,為了紀念這些可憐的奴隸,峭壁上的香柏木被雕塑成女奴的雕像。她們個個面向大海遙望家鄉和親友,每個雕像都刻上被船長鞭打過的傷疤。

這些雕像哀悼著她們失去的一切,她們的樣子提醒了我,應當察覺各種不公義的事和衰敗的體制,並為這一切深表哀痛。哀痛不表示我們失去了盼望,相反地,哀痛是一種向上帝坦誠的方式。這是基督徒所熟知的,因為整卷詩篇有將近四成都是哀歌,而在耶利米哀歌中, [....]

靈命日糧 : 好爸爸

讀經:詩篇63篇 

在兒子沙維爾年幼時,丈夫常因出差而不在家。雖然他時常打電話回家,但有些夜晚即使通了電話,也安撫不了沙維爾。為了安撫兒子想念爸爸的情緒,我會在他睡前把相簿拿出來,指著他們父子倆的合照,問他說:「你還記得這個地方嗎?」

這些美好的回憶溫暖了兒子的心,這時他常會說:「我有個好爸爸!」

當沙維爾沒看到爸爸的時候,他需要別人提醒才會記得爸爸有多愛他。每當我身處困境或孤單寂寞時,也很渴望能確知我是被愛的,尤其是被天父所愛。

大衛在躲避敵人而藏身曠野的時候,陳述了對上帝最深的渴望(詩篇63篇1節)。他回想起自己曾親身經歷上帝的全能和慈愛,不禁開口讚美上帝(2-6節)。在這些飽受煎熬的黑夜裡,大衛仍舊能倚靠天父的慈愛眷顧而歡呼喜樂(7-8節)。

當我們處 [....]

靈命日糧 : 全心愛人

讀經:羅馬書9章1-5節 

著名的基督教護教學家納比勒·庫雷希(Nabeel Qureshi)寫了許多書,這是在他改信耶穌基督之後所寫的,旨在幫助讀者瞭解他過去所信奉的宗教之同胞。在書中,他總是以尊敬的語氣,展現出他對同胞的愛。

庫雷希將其中一本著作獻給他尚未信主的姐姐。獻詞雖簡潔但卻觸動人心,他寫道:「我懇求上帝,有朝一日,我們能一同敬拜祂。」

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也展現出同樣的愛。他說:「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馬書9章2-3節)

保羅深愛自己的猶太同胞,只要他們願意接受基督為救主,就算是要自己與基督分離,他也願意。他明白自己的同胞拒絕耶穌,就是拒絕那位獨一的真神。這讓他急切地呼籲每一位讀者,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