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風暴中的避難所

讀經:雅各書1章12-18節 

我住在奧克拉荷馬州時,認識一位「追逐」龍捲風的朋友,他透過無線通信與其他追風者和地區雷達聯繫,密切地追蹤暴風的路徑。他儘量在安全距離內觀察龍捲風的摧毀路徑,若有突發狀況,可隨時通報警戒會受影響的民眾。

一天,一片漏斗雲突然發生極劇變化,讓他陷入致命的危險,所幸他即時找到避難的地方,才逃過了一劫。

朋友那天的經歷,讓我不禁聯想到另一個致命的破壞力:我們生命中的罪。聖經告訴我們:「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各書1章14-15節)

罪的衍生就如同龍捲風,在開始時看似毫無威脅,但很快就難以掌控,最後造成致命的傷害。但我們面臨誘惑時,上帝會為你我提供避難所,好使我們能躲避那逐漸成形的風暴。 [....]

靈命日糧 : 溫暖的家

讀經:約翰福音14章1-14節 

兒子問我:「為什麼要搬離我們的家?」我無法對一個五歲的小孩解釋什麼是「家」。也很難讓他明白,我們只是離開一間房子,而不是離開家。因為「家」是指摯愛的親人住在一起的地方,也是在結束漫長的旅程或整天辛苦工作之後,我們渴望回去的地方。

耶穌在受難數小時前的最後晚餐中,特別囑咐門徒:「你們心裡不要憂愁」(約翰福音14章1節)。門徒對未來感到茫然失措,因耶穌已經明說祂即將受難。但耶穌也應許他們,必與他們同在,並提醒他們,將來祂必再臨。耶穌對他們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2節)。耶穌大可用其他的詞彙形容天堂,但祂卻沒有將其形容為讓人感到陌生或不安的地方,而是我們親愛的耶穌所在的地方。

魯益師曾經寫道:「天父為了要讓我們在人生的旅程中,有充 [....]

靈命日糧 : 十字架觀點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8-18節 

我的同事阿唐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個8×12吋的玻璃十字架,那是和他同為癌症病患的朋友小裴所贈,為要幫助阿唐以「十字架觀點」去看待每一件事。這座玻璃十字架不斷地提醒他上帝的慈愛與美意。

這樣的觀點對每個基督徒都是一大挑戰。特別是遭遇困難時,我們很容易就專注於自己的困境,而非上帝的慈愛。

但使徒保羅卻以「十字架觀點」看待人生的遭遇。在遭遇患難時,他形容自己「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哥林多後書4章9節)。他相信縱然處境艱難,但上帝仍在動工,「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17-18節)。

「顧念所不見的」,並不表示我們應漠視眼前的困難。巴尼特(Paul Barnett)曾在他所寫的聖經 [....]

靈命日糧 : 人生目標

讀經:詩篇20篇6-9節 

我常去的銀行裡有一位出納員,他的出納櫃檯櫥窗貼了一張敞篷車的照片。那是福特汽車出品的一種高性能跑車。

有一天,我問他那輛車是不是他的。他說:「不是,但它是我的人生目標,是我每天早起上班的動力。有一天,我會擁有它!」

我能理解這名年輕人的渴望。我的朋友就擁有一輛同款的跑車,而且我還曾經開它上路,的確威力十足!但敞篷跑車就像世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樣,並不足以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正如詩人所說,人若倚靠財物而非上帝,這人就會「屈身仆倒」(詩篇20篇8節)。

這是因為我們受造是為了上帝,而不是為了任何其他的事物。這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被證實的真理。我們買這買那,想讓自己變快樂,但就像一個收到成堆聖誕禮物的孩子一樣,我們也自問:「就這樣了嗎?」似乎總是少了什麼。< [....]

靈命日糧 : 我辦不到

讀經:哥林多前書1章26-31節 

有個學生垂頭喪氣地哀嘆:「我辦不到,我就是不會!」在書頁上,他只看到蠅頭小字、難以理解的觀念,還有不容延誤的作業繳交期限。他非常需要老師的幫忙。

或許我們在讀登山寶訓時,也會感到沮喪。耶穌告訴我們,要愛我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章44節) ,發怒就等同於殺人(22節) ,動了淫念就是犯姦淫(28節) 。或許我們以為能達到這些標準,但耶穌還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48節)

難怪章伯斯曾經說道:「登山寶訓令人絕望。」但他認為這是好的,因為在此絕望之中,我們才會甘願像個一無所有的人,謙卑地來到耶穌的面前接受祂的幫助。

上帝的作為往往違反常理,那些承認自己辦不到的人,才能領受祂的恩典。正如使徒保羅所言:「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 [....]

天國的樣式(有聲中文)

作者:Remi Oyedele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Jovial,中國

讀經:馬太福音5章1-48節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3節)。

當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決定饒恕謀殺他女兒的兇手時,整個法庭的出席者都震驚了。這個連環殺手在面對前幾個受害者家人的痛苦和怒吼時毫無表情地坐在那裡,卻在這意想不到的恩典降臨時,失聲痛哭起來。儘管痛苦萬分,這個父親還是選擇展現像基督一樣的愛。

耶穌的佈道從一開始就很挑戰聽眾的本性。猶太人希望他們的救世主能征服他們的敵人,建立上帝在地上的統治。所以當耶穌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馬太福音5章39-41節)時,他們很可能感到無比困惑。

同樣的,在登山寶訓中,耶穌開始了一系列看似矛盾的陳述。虛心的人、哀慟的人、溫柔的人、饑渴慕義的人、憐恤人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他們必得安慰、承受地土、必蒙憐恤、必稱為上帝的兒子、必得見上帝。(馬太福音5章3-10節)。

通過這一系列的陳述,耶穌向祂的追隨者們介紹了新的思考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在當時的宗教領袖們都專註於表面的行為時,耶穌卻指出內心才是姦淫和殺人的根源(馬太福音5章21-29節)。

當耶穌活在我們的心中時,我們就可以展現祂的天國樣式和思想,並向世界展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延伸閱讀:閱讀撒母耳記上24章1-22節大衛對掃羅展示出的出乎意料的恩典。

思考應用:要跟隨耶穌的反常理方式對你來說有多難?行在聖靈的大能里對你意味着什麼?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靈命日糧 : 不必擔保

讀經:希伯來書6章13-20節 

一個人若沒有長期按時還款的記錄,想要貸款購車或買房,貸方通常都不會冒此財務風險。在這種缺少信用記錄的情況下,只憑借款人單方面的還款保證,對銀行而言是不夠的。借款人往往需求助於借貸信用良好的第三方,請他們在借貸合約上簽名作為擔保。這名擔保人則承諾能確保該筆款項必定還清。

當有人對我們許下承諾,無論是財務上、婚姻上或其他方面的承諾,我們都期許對方能信守諾言。同樣地,我們也期盼上帝能說到做到。當上帝應許要賜福給亞伯拉罕,並讓他的子孫昌盛(希伯來書6章14節,參見創世記22章17節),亞伯拉罕相信上帝言出必行。上帝是萬物的創造主,至高無上,只有祂自己能擔保祂所許下的承諾。

雖然亞伯拉罕必須耐心等候孩子的到來(希伯來書6章15節),也沒有機會看到自己數不盡的後裔,但上帝確 [....]

靈命日糧 : 最好的禮物

讀經:路加福音11章9-13節 

當我在收拾行李準備回倫敦時,母親走到我身邊,把她自己的一枚戒指送給了我,那是一枚我很喜歡的戒指。我驚訝地問:「為什麼要送給我呢?」她回答說:「我覺得妳現在就可以擁有這枚戒指,無須等到我死了以後。更何況,我也戴不下這枚戒指了。」於是,我笑著接受這份意想不到的禮物,以感恩的心接受母親提早的贈與。

母親送給我的是物質方面的禮物,但耶穌則應許我們,天父會將聖靈賜給那些祈求祂的人(路加福音11章13節)。如果我們這些身為罪人的父母,尚且會為孩子提供必需品(如魚或蛋),我們在天上的父必定會更豐富地賜予祂的兒女。我們藉著上帝所賜的聖靈(約翰福音16章13節) ,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經歷到盼望、愛、喜樂和平安,而且我們還能與人分享這些恩典。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有無法完全愛護我 [....]

靈命日糧 : 隱藏傷痛

讀經:希伯來書4章12-13節 

某次我到一間教會證道,分享如何將自己的傷痛誠實地帶到上帝面前,接受祂的醫治。那間教會的牧師在做結束禱告之前,站在會堂中間的走道上,深深地注視會眾的眼睛,說:「我身為你們的牧師,可以在週間探訪你們,傾聽令你們傷痛心碎的經歷。然而,在主日敬拜中,我卻看到你們隱藏自己的痛苦,這真令我感到難過。」

看到這些人隱藏上帝要醫治的傷痛,我為他們感到難過。其實耶穌早已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希伯來書的作者將上帝的道描述為是活的、是有功效的。許多人將這個「道」理解為聖經,其實不止於此:耶穌更是上帝活著長存的道,能辨明我們的思想和意念,並愛著我們。

耶穌為我們捨命,讓我們隨時能夠來到上帝的施恩座前與祂親近。雖然我們都知道,把自己所有的事告訴每一個人並不明智。但我們也知道,上帝希望祂的教 [....]

靈命日糧 : 祂曉得

讀經:詩篇139篇1-14節 

在非洲生活時,一天晚上,當我開車準備回到160公里以外的村莊時,上帝曉得我的狀況嗎?按我當時的景況而言,實在很難說。那時,我發高燒,頭痛欲裂。我祈求說:「主啊,我知道祢和我同在,但我真的很痛苦!」

因為疲憊無力,我在一個小村莊附近停車休息。十分鐘後,我聽到有人問我說:「你好!你需要幫助嗎?」原來是那個村莊的村民。有他們作伴,我感覺好多了。他們還告訴我村莊的名字,其意思竟然是「這位君王曉得我的事」!令我十分訝異。過去我雖常經過這裡,但我從未稍作停留。這一次,主用這個村莊的名稱提醒我,縱然我身體不適且又獨自開車行駛,但這位君王確實與我同在。受到鼓舞後,我就繼續開車前往最靠近的診所。

無論我們在哪裡,處在何種情況,上帝都完全瞭解我們的日常瑣事(詩篇139篇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