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凡事謝恩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多年來,我一直很喜歡閱讀英國作家切斯特頓(G.K. Chesterton)的著作。他的幽默和洞察力常令我忍俊不禁,但隨之會停下來認真地省思。例如,他曾寫道:「你在餐前感恩,那是好的。但我在觀賞戲劇和歌劇之前感恩;在音樂會和啞劇之前感恩;在我看書、寫生、畫畫、游泳、擊劍、拳擊、散步、下棋、跳舞之前都會感恩;甚至在我把筆沾上墨水之前,也都感恩。」

在每次用餐之前都感謝上帝的恩典,那是好的,但不應僅此而已。使徒保羅也要我們為所做的每件事情、每份努力感謝上帝,並為榮耀祂而行,正如他說:「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無論是在休閒娛樂、工作或學習時,我們都可以尊崇上帝,並表達我們對祂的感謝。

保羅也鼓勵歌羅西的信徒 [....]

靈命日糧 : 朋友的安慰

讀經:約伯記2章7-13節 

有一位母親寫道:有一天,她年幼的女兒放學回家時,下半身沾滿了爛泥巴,把她嚇了一大跳。她女兒解釋說,她朋友不小心滑倒掉進泥坑裡。當另外一位同學去找人來幫忙的時候,她女兒不忍心看到朋友抱著受傷的腿獨自坐在那裡,於是就走過去和朋友一起坐在泥坑裡,等老師過來。

約伯經歷喪子之痛後,又飽受全身滿是毒瘡之苦,他遭受到莫大的打擊。聖經告訴我們,約伯的三個朋友前來安慰他。當他們看到約伯時,「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約伯記2章12-13節)。

起初,約伯的朋友們展現了高度的同理心,他們察覺到約伯僅需有人陪著他同坐、同哀傷。然而,可惜的是,約伯的三位朋友隨後開始高談闊論。諷刺的是 [....]

靈命日糧 : 歸屬

讀經:以賽亞書44章1-5節 

年輕時,我習慣在星期六深夜時還在外面溜達。當時我年僅二十,只想儘速逃離上帝。但有一天,我突然極其渴望去我父親牧養的教會參加崇拜。我穿上褪色的牛仔褲、破舊的襯衫和解開鞋帶的高幫鞋,隨即駕車前往。

我已經不記得父親當天講道的內容了,然而我卻不曾忘記當他見到我時,那喜出望外的模樣。他把手臂搭在我的肩上,熱切地讓大家認識我,並自豪地說:「這是我兒子!」他的喜樂反映出上帝的慈愛,讓我這數十年來仍難以忘懷。

上帝慈愛天父的形象貫穿了整本聖經。在以賽亞書44章,先知中斷了一連串嚴厲的警告,轉而傳講上帝關愛那些屬於祂的子民:「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2-3節)。以賽亞記載了這群屬於上帝的百姓如何自豪地回應上帝,他寫道:「這個 [....]

靈命日糧 : 與主密契

讀經:腓立比書3章7-14節 

記得有一次,我在某個晚宴中有幸能坐在佈道家葛理翰(Billy Graham)的身旁,這讓我畢生難忘。當時我覺得與有榮焉,卻也為該說些什麼才恰當而感到緊張。我想,如果問他在佈道生涯中最喜歡的是什麼,或許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開場白。然而,接著我竟然傻呼呼地向他建議可能的答案:是被各國總統、國王或女皇接見嗎?還是向全世界數百萬人傳福音呢?

葛理翰牧師沒等我說完各種猜想,就回答了我。他毫不猶豫地說:「我最大的喜樂莫過於親近耶穌,感受到祂的同在、得著祂的智慧,並讓祂引導和指教我。」當下我立即感到十分羞愧,並且深受激勵。我感到羞愧,因為我相信自己的答案不會和他一樣;深受激勵,因為我渴望那也能成為我的答案。

保羅也和葛理翰牧師有同樣的感受。當他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時(腓 [....]

靈命日糧 : 善用時間

讀經:詩篇90篇9-17節 

在葛尼斯撰寫的《不可能的百姓》(Impossible People)一書中,引用了一句非洲諺語:「西方人有手錶,非洲人有時間。」這句話讓我深思,在別人有需要時,我曾有多少次的回應是:「我沒有時間!」各種緊急事件,時間表和期限完全支配了我的生活。

詩篇90篇記載摩西向上帝禱告,說:「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12節),保羅也寫道:「你們要謹慎行事,……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以弗所書5章15-16節)

我想保羅和摩西應該也會認同,明智地運用時間並不只是緊盯著幾點幾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緊跟著時間表的行程,但有些時候,我們應該多留一些時間給別人。

我們只有短暫的時間在這世界為主做見證,所以我們應愛惜光陰,充分 [....]

靈命日糧 : 每一刻都重要

讀經:腓立比書1章12-24節 

艾達獨自住在安養院裡,她的家人和所認識的朋友們都已相繼離世。她告訴我說:「年老最難以承受的就是看著每一個人離開,而只有你留下來。」有一天,我問起她的興趣,以及平時如何安排時間。她用使徒保羅所寫的一節經文回答我:「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1章21節)。她接著說:「只要還活在世上,我就有任務要完成。若我的精神狀況還不錯,我會與人分享耶穌的福音;若是身體不舒服,我依然可以禱告。」

值得注意的是,腓立比書是保羅在獄中所寫的書信。他在信中提到,許多基督徒在面對生命終了時,都應明白一個事實:雖然天國令人期待,我們留在世上的時間,在上帝眼裡也很重要。

艾達和保羅一樣,深刻體會到只要還活在這世上,就應把握機會服事並榮耀上帝。因此,艾達經常花時間關心身旁的人, [....]

靈命日糧 : 不要論斷

讀經:馬太福音7章1-6節 

每次我看到在路上緊盯著手機的行人,我總會很快地下定論。心想:這些人怎會如此漠視交通安全?難道他們都不在乎自身的安危嗎?

然而,有一天,我在越過一個通道路口時,因專注閱讀一則簡訊而沒注意到從左方行駛而來的車輛,幸虧對方一看到我就緊急剎車。當下的我心生慚愧,之前我總自以為是地指責別人,現在這指控竟落在自己身上。我批評別人的行為不當,現在自己竟做同樣的事。

我這種假冒為善、自以為是的態度,就是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訓誡的:「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馬太福音7章5節)。我眼中巨大的梁木,就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樣的盲點。

耶穌也說:「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7章2節)。回想起當天,對方為了閃躲我而急踩剎車,臉上 [....]

祂看得到我們(有聲中文)

作者:Mike Wittmer

翻譯:Anna,中國

語音播讀:Jojo,中國

讀經:使徒行傳1章6-11節

祂既被上帝的右手高舉(使徒行傳2章33節)。

耶穌的生平充滿了令人不可思議的逆轉。祂來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後來成為一個能行神跡的教師,建立起了自己由罪人和病人組成的國度。接着,就在祂的理想似乎被可怕的十字架打敗了時,祂三天之後的復活卻又翻轉了一切。

門徒們一定暈頭轉向了。上一刻,他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下一刻就失去了一切!不!最後他們還是贏了。

他們甚至想象着復活的主耶穌會再次給他們帶來驚喜。所以門徒問:「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卻說,當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時,他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到世界各地為祂作見證(使徒行傳1章6-8節)。然後「有一朵雲彩把祂接去」升天了(使徒行傳1章9節)。

儘管我們看不到耶穌了,祂卻能看見我們。耶穌是回到父那裡去了,祂不是拋下我們,而是為了更好地服侍我們。此刻祂就坐在高天寶座上,祂是「世上君王的元首」(啟示錄1章5節),使萬物都服在祂的權下,並使我們得以完全。(以弗所書1章10節,希伯來書2章8-10節)

這位高坐在寶座上的王也是我們的大祭司。「祂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上帝面前」,「祂長久活着,替他們祈求」(希伯來書9章24節,7章25節)。我們的舊人和祂同釘十字架,我們出死入生,靠着上帝的大能生命煥然一新(羅馬書6章5-11節)。因此我們可以「存着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0章21-22節)。

你在天上有一位朋友,「祂正坐在上帝的右邊」。希望耶穌升天這個事實讓你確信沒有什麼能讓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4節,39節)。我們的未來在祂釘痕的手中,安全穩妥。

延伸閱讀:請讀以弗所書4章7-16節。耶穌升天還帶來了哪些好消息?

思考應用:你會在什麼時候和哪些方面感到軟弱無力呢?知道耶穌在天上的工作可以給你帶來怎樣的鼓勵?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靈命日糧 : 祂仍然賜福

讀經:創世記28章10-22節 

有時我會這樣想:事情是我搞砸的,所以我需要自己解決。雖然我相信上帝滿有恩典,卻仍然認為只有在我配得的時候,才能得到上帝的幫助。

其實我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從上帝和雅各的第一次相遇便可知道。在雅各的時代,長子才能得到父親特別的祝福,而人們相信這能保證未來繁榮昌盛。因雅各排行第二,所以他極力嘗試扭轉自己的命運。

於是,雅各不惜一切代價,爭取他父親的祝福。最後,他成功地騙取了原屬於他哥哥的祝福(創世記27章19-29節)。

但這代價卻是家庭分裂,雅各不得不逃離大發雷霆的哥哥(41-43節)。隨著夜晚降臨(28章11節),雅各一定感到自己根本沒有蒙福。

縱然雅各一再欺騙,但就在那裡,他遇見了上帝。上帝讓他明白,他無須千方百計地奪取祝福,因他早已蒙 [....]

靈命日糧 : 安全的居所

讀經:詩篇91篇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速食餐廳。某個星期六傍晚,有個男人一直在附近閒晃,又問我什麼時候下班。這讓我感到不安。隨著時間越來越晚,他先點了薯條,然後又點了一杯飲料,這樣經理就不會請他離開。雖然我家不是很遠,但因必須行經好幾個黑暗的停車場和一大片沙地,所以我實在不敢獨自走路回家。最後,在半夜十二點,我去辦公室打了個電話。

接電話的是爸爸,他不假思索就離開了溫暖的床,五分鐘之後他就出現在餐廳,帶我回家。

在那個深夜,我確信爸爸會來幫助我,這種把握讓我想起我們從詩篇91篇所得著的確據。我們的天父時時與我們同在,當我們疑惑、害怕或有需要時,祂會保護、照顧我們。祂宣告說:「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詩篇91篇15節)。上帝是我們安全的居所,是我們的隱密處(1節),是我們的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