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每天的時光

讀經:箴言15章13-15節 

我將買好的食品雜貨放進車裡,然後小心翼翼地駛出停車場。突然一名男子從我前方衝過,完全沒有發覺我的車正在駛近。我猛踩剎車,幸好沒撞到他。他嚇了一大跳,抬頭看我時,剛好我也看著他。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有兩個選擇:一是不耐煩地對他翻白眼,一是報以寬容的微笑。我選擇了後者。

他露出鬆了一口氣的神情,嘴角上揚,對我微笑表示感謝。

箴言15章13節說到:「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作者是在教導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擾、失望與不便,仍要興高采烈地露齒而笑嗎?當然不是!人生總是免不了心痛哀傷、灰心絕望,甚至為不公不義之事而發怒的時刻。但在我們每天的時光中,微笑可以讓人安心,給人帶來盼望,讓人能振作起來繼續面對困境。

或許這節箴言的經文是指出,笑容是我們內 [....]

靈命日糧 : 感恩札記

讀經:詩篇117篇 

當我剛信耶穌時,一位屬靈前輩鼓勵我寫感恩札記。於是,我無論到哪裡去都會帶著一本小冊子。有時我會馬上將感恩的事記錄下來;有時則在週末省思時才付諸筆墨。

記錄所有值得感恩的事,的確是個好習慣,而這也是我正打算要重新恢復的習慣。這能提醒我上帝的同在,並感謝祂的供應及看顧。

在最短的詩篇117篇中,詩人鼓勵每個人都要讚美耶和華,「因為祂向我們大施慈愛」(2節)。

讓我們先想一想:今天、本週、本月和今年,耶和華如何向你大施慈愛?不要只想到那些奇妙的大事,其實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都可看見上帝的愛。然後,讓我們再花點時間思想,在你的家庭、教會和其他人當中,上帝如何展現祂的慈愛。讓你的心感受一下,祂對我們所有人的廣大慈愛。

詩人還特別提到:「耶和華的誠實 [....]

靈命日糧 : 釣魚

讀經:馬太福音17章24-27節 

安德魯在海邊遺失了手機,他認為應該是找不回來了。然而,大約一個星期過後,有個漁夫打電話給他。那個漁夫從重達11公斤的鱈魚肚子裡,將安德魯的手機取出來,經過晾乾、手機恢復功能之後,便用手機與安德魯取得連繫。

生活中充滿了這般奇聞怪事,聖經上也記載了許多類似的事件。有個收稅的人,質問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殿稅嗎?」(馬太福音17章24節)耶穌卻藉此讓彼得明白祂是一位君王,而且君王的兒子也同樣不必納稅。耶穌表明,祂和祂的兒女都無需繳殿稅(25-26節)。

然而,耶穌不願「觸犯他們」(27節),所以祂吩咐彼得去釣魚。彼得聽從吩咐,從最先釣上來的魚口中,得到一塊錢可作稅銀。

在這裡,耶穌要教導我們什麼重要的功課?即使很多人並不認同耶穌的身分,但祂確實是位君王 [....]

靈命日糧 : 聖誕習俗

讀經:路加福音2章1-10節 

在這個聖誕節,當你品嚐拐杖糖的時候,別忘了感謝德國人,因為這個習俗最早起源於德國科隆;漂亮的聖誕應景盆栽聖誕紅原產於墨西哥;法國人在教堂聖樂中迎接聖誕節的到來;英國人掛起槲寄生花圈,增添濃郁的聖誕節氣息。

歡度聖誕節儼然成為世界各地的習俗慣例,然而當我們沉浸在節慶的歡樂氛圍時,別忘了向良善、寬容又慈愛的上帝獻上最誠摯的感謝,是祂讓聖誕歡慶有了真正的意義:二千多年前,一名嬰孩降生在猶大地的馬槽中,天使宣告這是上帝給人類最珍貴的禮物:「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章10-11節)

今年聖誕節,我們或許會在聖誕樹閃爍的燈光下,在剛拆開的禮物當中,享受歡愉的氣氛。但只有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那位名叫耶穌的嬰孩,才能體會到真正的節慶歡樂 [....]

靈命日糧 : 黑暗中的盼望

讀經:路加福音2章11-20節 

范信達(Reginald Fessenden)投入多年心力,才實現了無線電通訊的夢想。當時,許多科學家認為他的構想是異想天開、荒誕無稽,也不相信他會成功。但他宣稱,他要在1906年12月24日,首開先例以無線電播送音樂。

那時,范信達與一家水果公司簽定合約,在十幾艘貨船上裝置無線電通訊系統,以便收發香蕉的採收和行銷的訊息。在當年的聖誕節前夕,范信達要求所有貨船上的無線電操作員留意通訊。果然,當晚九點鐘,無線電台便傳來他的聲音。

據說,范信達播放了一小段錄製的歌劇,然後拿出他的小提琴演奏《聖善夜》,又吟唱這首詩歌的最後一節。最後,他獻上聖誕祝福,朗誦路加福音2章,天使在伯利恆向牧羊人傳揚救主降生的好消息。

不論是二千多年前在伯利恆曠野的牧羊人,或是19 [....]

靈命日糧 : 上帝同在

讀經:馬太福音1章18-23節 

在公元五世紀,愛爾蘭主教聖派翠克寫道:「基督與我同在,基督在我前面,基督在我後面,基督在我裡面,基督在我下方,基督在我上方,基督在我右邊,基督在我左邊……。」當我讀到馬太福音耶穌降生的描述時,這些句子不斷在我心中迴盪,就像溫暖的擁抱,讓我知道自己永不孤單。

馬太的敘述說明了聖誕節的核心意義,乃是上帝與祂的子民同在。正如馬太引述以賽亞的預言說,有一嬰孩將被稱為以馬內利,意思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以賽亞書7章14節),並指出耶穌實現了這預言。耶穌就是藉著聖靈的大能而生,並與人同在的上帝。這真理至關重要,馬太的福音書由它起始,也以它作為結尾。馬太用耶穌對門徒說的話總結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聖派翠克的頌詞提醒了我,基督會透 [....]

靈命日糧 : 心靈沉靜

讀經:哥林多後書5章14-21節 

早在約瑟夫·莫耳和弗蘭茲·格魯伯創作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誕頌歌《平安夜》之前,波蘭修士安格勒斯·希萊修斯(Angelus Silesius)就寫下了這首詩:

看哪!在寂靜之夜,上帝愛子降生,

失喪與被遺棄的人,如今皆被尋回。

人哪!唯願你的心靈,沉靜如這夜,

上帝方能降生於你心,使一切歸正。

希萊修斯於1657年在《聖徒之旅》一書中發表了這首詩。我們教會的聖誕夜禮拜中,詩班優美地吟唱了這首名為《唯願你靈沉靜如這夜》的詩歌。

耶穌誕生的雙重奧祕,乃是上帝成為我們的一員,使我們與祂合而為一。耶穌受盡一切苦難,為要使我們能因信稱義。因此使徒保羅寫道:「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於上帝, [....]

靈命日糧 : 領我回家

讀經:創世記28章10-17節 

有一年聖誕節,我因工作而到了偏遠的黑海地區。那天,我頂著強烈的寒風,步履維艱地從工作地點走回住宿的房間。那時候,我迫切地想念那溫暖的家。

然而一打開房門,迎接我的卻是個意外的驚喜。我那極具藝術天分的室友完成了他最新的創作,一棵48公分高的陶製聖誕樹,正閃爍著五彩繽紛的聖誕燈,照亮了黑漆漆的房間。在那一瞬間,我彷彿回到了溫暖的家!

當雅各逃離他的哥哥以掃時,他也同樣置身異地,心感孤寂。他睡在堅硬的地上,在夢中遇見了上帝,而上帝應許給他一個家。上帝對他說:「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創世記28章13-14節)

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就是雅各的後裔。這位彌賽亞離開祂天上的家,來到世上,為要引領我們歸向祂。耶穌 [....]

靈命日糧 : 打破沉默

讀經:路加福音1章11-17節 

在舊約聖經的結尾,上帝似乎隱藏了起來。在長達四百年的時間內,猶太人不斷等候、猜測。但上帝似乎沉默冷淡,對事漠不關心,而且對禱告充耳不聞。猶太人只剩下最後一線希望,那就是上帝從古時就應許的彌賽亞。他們將一切的盼望都寄託在這個應許上,終於有一件大事發生了,天使宣告一個嬰孩降生。

你可以從路加福音中看到一些人興奮的心情。伴隨耶穌降生的一連串事件,就像一齣喜樂滿溢的音樂劇,各種角色紛紛登台演出:白髮蒼蒼的老祭司(路加福音1章5-25節);詫異萬分的待嫁女子(1章26-38節);年邁的女先知亞拿(2章36節)。馬利亞情不自禁地唱出極美的頌歌(1章46-55節),甚至耶穌的表兄尚未出世,就在母腹中手舞足蹈(1章41節)。

路加福音特別將這些事件與舊約所應許的彌賽亞連結在一起 [....]

靈命日糧 : 不惜一切

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幾年前,我有個朋友在乘客熙來攘往的芝加哥聯合車站裡,跟她年幼的兒子走散了。這實在是個可怕的經歷。朋友發狂似地喊著兒子的名字,跑回剛走過的電扶梯,在原路上努力找回她的小孩。她與孩子分開不過幾分鐘,但卻覺得像經過了好幾個小時一樣。感謝主,最後她兒子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奔向她的懷抱。

想到我的朋友願意不惜一切,只為了找到她的小孩,讓我再次以感恩之心,重思上帝為了拯救我們所做的奇妙大工。上帝以祂的形象創造了亞當和夏娃,當他們因犯罪而遠離上帝之後,上帝因失去與祂子民的親密連結而憂傷。上帝為了恢復我們與祂之間的關係,毫不顧惜地差祂的獨生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若沒有耶穌的降生,沒有祂願意為了我們的罪受死,沒有祂把我們帶到上帝面前,我們在聖誕節期間就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