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永恆的盼望

讀經:詩篇146篇 

聖誕節前一週,我的母親剛過世二個月,我仍沉溺在哀傷中,聖誕購物和家庭布置,完全被我拋諸腦後。我拒絕丈夫的安慰,為著失去堅定愛主的母親而傷痛。當我們的兒子賽維爾將聖誕燈飾掛在家裡的牆壁上時,我慍怒不語。兒子沒有說什麼,只在他和我丈夫出門上班之前,將燈飾接上電源。

五顏六色的聖誕燈飾閃爍著,上帝溫柔地將我從憂傷的黑暗裡拉了出來。無論身處於多麼痛苦的境況,我的盼望在上帝真理的光中依然穩固,上帝的話語總是顯明祂永恆不變的屬性。

在那個艱難的早晨,詩篇146篇呼應了上帝對我的提醒:我無盡的盼望是在於耶和華,祂是我的幫助,我全能又有憐憫的上帝(5節);祂是全地的創造主,「祂守誠實,直到永遠」(6節);「祂為受屈的伸冤」,保守、供應我們(7節);「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8節 [....]

靈命日糧 : 溫柔

讀經:以弗所書4章1-6節 

生活中的煩惱會讓我們煩躁不安,但不表示我們就可以亂發脾氣,因為這樣的行為不只會傷害我們所愛的人,還讓周遭的人也不好過。我們只有學會和氣待人,才不會繼續傷害他人。

新約聖經裡提到一種美德,能幫助我們和氣待人,那就是溫柔,也就是親切善良。以弗所書4章2節提醒我們:「凡事謙虛、溫柔。」

溫柔是願意接受身體的侷限和病痛,而不遷怒他人。溫柔是對我們受到的一點點幫助表示感激,並寬容那些未能善待我們的人。溫柔是能容忍討厭的人,特別是那些煩人、吵鬧的小孩子。因為善待小孩,是良善溫柔的人應有的特質。溫柔是在面對挑釁時,柔聲地回應。溫柔可以是靜默無聲,因為平心靜氣的沉默通常是對不友善的話最有力的回應。

耶穌「心裡柔和謙卑」(馬太福音11章29節)。若我們向祂祈求,祂終將 [....]

靈命日糧 : 世界很大,上帝更大

讀經:歌羅西書1章12-17節 

當我們開車穿越密西根州北邊時,經過一個標誌,上面標示著北緯45度線,也就是位於赤道和北極的中間,瑪琳驚呼:「這個世界這麼大,真令人難以置信!」接著,我們談到人類如此渺小,而世界如此浩淼。然而,與整個宇宙相比,我們這小小的地球也只不過像微塵一般。

如果我們的世界很大,而宇宙又更大,那創造一切的上帝有多大呢?聖經告訴我們:「因為萬有都是靠[耶穌]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歌羅西書1章16節)

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位創造宇宙的耶穌,就是天天拯救我們、永遠都拯救我們脫離罪的救贖主。在耶穌受死之前的那天晚上,祂告訴門徒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 [....]

靈命日糧 : 不僅是英雄

讀經:約翰福音1章1-5、9-14節 

世界各地的星際大戰迷,正熱切期待《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人們追溯至1977年,分析這部系列電影成功的因素。有新聞評論者指出:當世界正渴望一位帶來新希望和正義的英雄時,《星際大戰》恰好滿足了人們的渴求。

在耶穌降生的那個年代,以色列人民受到極大的逼迫,他們熱切期待上帝應許已久的彌賽亞降臨,許多人盼望有一位英雄能救他們脫離羅馬暴政。但耶穌並不是以政治或軍事英雄的姿態出現,祂反倒成了降生於伯利恆的一名嬰孩。因此,許多人認不出祂是誰。使徒約翰就寫道:「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翰福音1章11節)

耶穌來到世上不是要作個英雄,而是要成為我們生命的救主。祂帶著上帝的榮光降世為人,進入黑暗並獻上祂自己的生命,使每一個接受祂的人都能得著赦免,從罪的 [....]

靈命日糧 : 主必幫助我

讀經:約書亞記14章7-15節 

隨著年紀漸長,我的關節也越發疼痛,在寒冷天氣之時,更是如此。有些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就像無法戰勝挑戰的老年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位名叫迦勒的老人,他是摩西差往窺探迦南地的其中一名探子(民數記13-14章)。在十二個探子當中,其他的探子都報告了壞消息,最後唯有迦勒和約書亞蒙上帝應允進入迦南地。在約書亞記14章,迦勒可以前往得他的產業,但那地仍有敵人還未被趕出。迦勒不甘退役,也不願將戰役留給年輕的一代,他說:「那裡有亞衲族人,並寬大堅固的城,你也曾聽見了。或者耶和華照祂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約書亞記14章12節)

「主必幫助我!」就是這樣的心態讓迦勒隨時都能作戰。他專注於上帝的大能,而非自己的能力,或是漸長的年歲。上帝必會幫助他完成所 [....]

靈命日糧 : 不是我

讀經:哥林多前書15章1-11節 

阿圖羅·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是二十世紀最享負盛名的樂團指揮之一。許多人都知道,他總是願意把榮譽歸給應得的人。作家大衛·艾文(David Ewen)就曾在他的書中提及,紐約愛樂樂團在某次排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後,團員們都站起來為托斯卡尼尼鼓掌。當掌聲漸息時,他含著淚,聲音沙啞地說:「不是我⋯⋯是貝多芬!⋯⋯托斯卡尼尼並不算什麼!」

在新約書信裡,使徒保羅也拒絕別人誇耀他的屬靈眼光和影響力。他知道對許多願意信靠基督的信徒而言,自己就像是他們的屬靈父親、母親。他承認自己格外勞苦,並多受苦楚,為的是鼓勵信徒能持守信、望、愛(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縱然很多人因他的信心、愛心和洞見得著激勵,但他卻無法坦然地接受他們的稱讚。

因此,我們可以說, [....]

靈命日糧 : 焦慮特效藥

讀經:腓立比書4章1-9節 

因為丈夫工作的緣故,我們正準備搬家。我們雖為此感到興奮,但未知的未來和挑戰,也讓我倍感焦慮。想到我要打包所有的物品、找新房子、找新的工作、熟悉新的城市,還要安頓下來,一切都毫無頭緒。當我一直想著待辦事項時,使徒保羅的話語浮上腦海:別擔心,只要禱告(腓立比書4章6-7節)。

若說有誰可以對未知的未來和挑戰感到恐懼,那就非保羅莫屬了。他曾經歷船難、遭到毆打,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卻寫信給腓立比教會,鼓勵那些正面對未知的朋友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6節)

保羅的話也激勵了我。生命充滿各種未知數,可能是人生重大的轉變、家庭危機、健康問題或經濟困境。我也越來越明白,上帝關心我們的一切。祂要我們放下對未知的恐懼,全交託給祂。當 [....]

靈命日糧 : 全都是禮物

讀經:以弗所書2章1-9節 

倫敦有一間咖啡館,裡面燈光柔和,座椅舒適,還飄著咖啡香。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收費。起初,這間咖啡館是由當地一間教會經營的,但一年之後就轉型了。經營者覺得上帝要他們做比較特殊的事──拿掉菜單上所有的價格。今天你可以去那裡享用咖啡、蛋糕或是三明治,完全不需花費一分一毫。那裡甚至連個捐款罐子都沒有,餐點全都是禮物。

我問了經營者,他們為何如此大方。他說:「我們只是想要用上帝對待我們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不論我們是否心懷感恩,上帝都賜給我們恩典。祂對我們的慷慨超過我們的想像。」

耶穌替我們受死,救我們脫離罪的綑綁,並使我們與上帝和好。祂從死裡復活,且永遠活著。因為祂的救贖,我們一切的罪惡過犯都能得到赦免,而且現在就可以擁有全新的生命(以弗所書2章1-5節)。其中最讓我們驚 [....]

靈命日糧 : 得著修復

讀經:詩篇145篇1-16節 

有個福音樂團在我們的教會帶領詩歌敬拜,他們對上帝的真誠讚美令人感動,我們都感受到他們愛主的熱忱。

稍後,這些團員告訴我們,其實他們都曾經坐過牢。突然之間,他們的詩歌對我有了特別的意義,我明白他們所獻上的讚美為何對他們都具有深意。他們的敬拜,正是破碎的生命得著修復的見證。

這個世界或許崇尚成功,但若講述過去的失敗,也同樣可以帶給人盼望。因為這些生命的經歷讓我們確信,不論我們失敗幾次,上帝仍然愛我們。蓋瑞恩(Gary Inrig)牧師曾說,希伯來書11章常被稱為「信心名人堂」,其實更應稱為「失敗者得修復之殿」。他觀察到:「在那一章經文中提到的每一個人,在他們的生命中幾乎都有嚴重的瑕疵。但上帝在其中做修復的工作……這就是上帝美好的恩典。」

我喜愛詩篇145 [....]

靈命日糧 : 由外而內?

讀經:加拉太書3章23-29節 

有一個標題寫道:「改變: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這適切地反映了一般人的想法:只要改變外貌或是儀態,就可以輕鬆改變我們內心的感受,進而改變我們的生命。

這樣的想法十分誘人,誰不希望改變生命就像換個造型一樣容易呢?其實,許多人都知道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將焦點只放在改變外在,會讓人以為改變生命可以有捷徑。

雖然外在的改變或許能改善我們的生活,但聖經卻要我們去追求更深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是我們無法靠自己做到的。事實上,在加拉太書3章中,保羅甚至表示,即使是顯明上帝心意的律法,都無法醫治上帝子民破碎的生命(19-22節)。唯有藉著信心「披戴」基督(27節)並靠著聖靈(5章5節),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醫治和自由。藉著基督,我們得以分別為聖,重新被塑造,明白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