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捉迷藏

讀經:以西結書8章 

幼童在玩捉迷藏時,有時只是把眼睛蒙起來,就覺得已經躲好了,然後大聲說:「你看不到我!」他們看不見別人時,就以為別人也看不見他們。

或許你會覺得他們很天真,但我們有時也對上帝做出類似的事。當我們想做一些明知不對的事時,往往故意忽視上帝,將祂排除在外,然後為所欲為。

先知以西結也明白了這個事實。那時上帝為了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民,讓先知以西結看見了異象。上帝對他說:「以色列家的眾長老各在自己偶像的房間裡暗中所行的,你看見了嗎?他們說:『耶和華看不見我們。』」(以西結書8章12節)

然而上帝是無所不知的,以西結所見的異象足以證明。雖然以色列人犯了罪,但上帝卻賜盼望給那些願意悔改的子民,給了他們一條新的應許:「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 [....]

靈命日糧 : 服事與被服事

讀經:腓立比書4章10-19節 

美玲病了好幾個星期,在她這段艱困的時期,許多人都來安慰鼓勵她。可是她卻有點擔心:該如何回報他們的愛心呢?直到有一天,美玲讀到一段禱文:「求主叫人人能懷有謙卑的心,讓我們不僅能服事人,也能被人服事。」這時美玲豁然開朗,明白施與受是不需要講求平衡的,我們只需心懷感謝地接受,讓他人也能經歷服事人的喜悅。

在腓立比書4章,使徒保羅感謝了所有與他同受患難的人(14節)。他在傳講和教導福音信息時,依賴人們對他的援助。保羅瞭解自己有需要時所獲得的餽送,是人們愛上帝的一種延伸:「因我……受了你們的餽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為上帝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18節)

要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或許並不容易,尤其你是那種常常首先對人伸出援手的人。然而只要我們心懷謙卑,就能讓上帝在我們需要幫助 [....]

靈命日糧 : 主同在中

讀經:詩篇89篇1-17節 

生活在十七世紀的修士勞倫斯(Brother Lawrence)在修道院的廚房裡工作。每天開始工作前,他會這樣禱告:「我的上帝……求祢讓我時刻與祢同在,當我工作時請幫助我。讓我全心全意地愛祢。」他在工作中時刻與上帝親密交談,聆聽祂的帶領,並把工作獻給祂。即使是最忙碌的時候,他也會用片刻喘息的時間尋求上帝的幫助。無論面對什麼事,他總是祈求上帝,也感受到上帝的愛環繞著他。

如詩篇89篇所說,上帝是那位創造萬物、掌管海洋的造物主,眾天使都敬拜祂。我們最適當的回應,就是全然獻上自己。當我們明白上帝是何等美好時,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會由衷地「終日」敬拜祂(15-16節)。

無論我們是站在店裡或在機場的人龍裡排隊,或是在對方接聽電話前無盡的等待,都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厭煩,但生活 [....]

靈命日糧 : 求就得著

讀經:路加福音11章5-13節 

在1915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章伯斯到了埃及開羅附近的軍事訓練中心澤圖恩營地,他以基督教青年會的牧師身分來服事不列顛聯邦的士兵。當他舉辦一場週間晚上的崇拜時,佔地不小的基督教青年會屋舍擠滿了400人,為要聽他分享《禱告有什麼好?》。在那之後,每當他單獨和這些在戰亂中尋求上帝的士兵談話時,他總是引用路加福音11章13節勸勉他們:「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

上帝透過祂的兒子耶穌,白白地賜給我們饒恕和盼望,並藉著聖靈永遠住在我們心裡。「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10節)。

1917年11月15日,章伯斯因突發的闌尾破裂而辭世。為了表達對章伯斯的敬意,一位由章伯斯帶領信主的士 [....]

靈命日糧 : 偉大的愛

讀經:約翰一書3章1-8節 

我們的孫女莫莉亞只有22個月大,最近我們帶她回家過夜,這是第一次沒有讓她的兩個哥哥一起過來。我們全心全意地愛她與呵護她,並且陪她玩。隔天,當我們送她回到父母身邊,我們說了再見準備走出大門時,她抓起還放在門邊的小背袋,想要跟我們一起回去。

這個畫面現在對我來說仍記憶猶新:莫莉亞包著尿布,穿著兩隻不同的涼鞋,準備再次前往祖父母的家。每次想到這裡,我就不禁莞爾。她如此急切地想跟我們走,希望能再次享受與我們單獨在一起的時光。

雖然我們的孫女還不能清楚地表達,但她能感受到被愛、被珍惜。我們對莫莉亞的愛,就像上帝對祂兒女之愛的縮影。「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

當我們相信並接受耶穌是我們的救主時 [....]

靈命日糧 : 慷慨之舉

讀經:哥林多後書8章1-9節 

雪莉是披薩外送員,一天,當她外送披薩時,意外地發現自己不是到了民宅,而是在一間教堂外面。雪莉帶著疑惑把披薩送進去時,一位牧師出來迎接她。

「妳的生活一直都很艱辛,對嗎?」牧師這樣問她。雪莉承認事實的確如此,於是牧師拿出兩個奉獻袋,裡面裝滿教會會友奉獻的金錢,牧師便把全部的錢都給了雪莉作為小費,共750美元!原來,牧師早已和披薩店談好,要他們派出生活最拮据的員工負責這次的外送。雪莉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現在她終於可以付清一些帳單了。

當耶路撒冷的初代信徒陷入貧困時,也有教會及時伸出援手。雖然這些馬其頓的信徒也有缺乏,但他們卻無私地給予,把奉獻視為一種殊榮(哥林多後書8章1-4節)。保羅以他們的慷慨為榜樣,敦促哥林多教會和你我去效法他們。當我們願用自己的富足供應別人的 [....]

靈命日糧 : 最好的禮物

讀經:歷代志下2章1-10節 

最近,我丈夫慶祝了生日,因為剛好是整壽(是10的倍數),所以我特別看重。在這之前,我盡心竭力想向他表達尊敬和愛意,多次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為他籌備一個最完美的慶生會。我真心期待這次的生日會,能讓他展望未來的十年,也能體會我們對他的敬愛,更希望我們送給他的禮物,能襯托出他生命中這重要的里程碑。

所羅門王定意獻給上帝更卓越的禮物。他期盼建造出一座聖殿,能配得上帝的同在。他為了要取得最好的木料,差人去見推羅王希蘭,並在信中說,他所要建造的將是一座宏偉的聖殿,「因為我們的上帝至大,超乎諸神」(歷代志下2章5節)。他深知上帝是至大且慈愛的,超乎人手所建造的殿宇。他建造這殿,完全是出於他對上帝的愛慕和尊崇。

我們的上帝超越一切神明,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奇妙的作為,促使我們由衷 [....]

靈命日糧 : 美好的地球

讀經:創世記1章1-10節 

在1968年,當阿波羅8號環繞月球飛行時,機組人員拍攝到月球的特寫,太空人威廉.安德斯如此描述月球:「一個陰森……蒼茫荒蕪的地方。」接著,三位太空人對全球電視機前的觀眾,輪流朗讀創世記1章1-10節。指揮官弗蘭克.博爾曼讀完第10節:「上帝看著是好的。」之後,他總結道:「願上帝賜福與你們,所有住在美好地球上的人們。」

創世記1章強調兩個事實:

創造是上帝之工。整章以「上帝說」貫穿全文。我們所居住的浩瀚世界,是祂以無限的巧思所創造的。接下來,整本聖經都不斷強調創世記1章的信息:在歷史的背後確實有一位上帝。

受造物是美好的。「上帝看著是好的」這句話貫徹全章。創世記1章所描述的世界是未經任何破壞,上帝原本創造的風貌。但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今日我們所欣賞的美 [....]

靈命日糧 : 安慰的手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有位護士紀錄了這句話:「病人會掙扎反抗。」

其實這位護士當時並不知道,我因為剛經過極複雜的心臟手術,醒來之後有過敏反應。我的雙手被綁著,預防我抽出呼吸管,我的喉嚨插著管子,身體也開始劇烈顫抖,我開始掙扎拉扯綁帶。那真是一段可怕又痛苦的經歷。那時,一位助理護士來到我病床的右邊,俯身輕輕地握住我的手。她這意外的舉動,讓我倍感溫柔親切,不但讓我開始放鬆,身體也不再劇烈顫抖了。

這位助理護士從她與其他病人相處的經驗中,讓她明白安慰的手對我有所幫助。這樣的舉動,就像是上帝的兒女受苦時,上帝如何安慰祂兒女。

護理者都當知道,在照顧他人時,安慰是有效的工具,還能讓對方倍感溫馨。而且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章3-4節告訴我們,安慰是上帝愛的行動中重要的一環。不僅如此,上帝 [....]

靈命日糧 : 美好的結局

讀經:啟示錄22章1-5節 

我們把燈光調暗,準備開始觀賞1970年阿波羅13號登陸月球的影片,朋友低聲說道:「可惜他們都死了!」朋友的話讓我在觀賞時,一直擔心著悲劇的發生,直到接近尾聲,才發現我被愚弄了。之前我並不清楚這件事的結局,其實真實故事的結局是太空人雖然經歷千辛萬苦,但最終還是安抵家門。

在基督裡,我們可以知道人生的結局,我們將會安抵天家。我的意思是,我們將永遠活著,與天父同住,正如啟示錄所說,上帝創造一個「新天新地」,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1、5節)。在那座新城裡,上帝將迎接祂的子民與祂同住,並要除去一切的懼怕和黑夜。知道了人生的結局,可以讓我們心懷盼望。

那會有什麼不同呢?這能讓我們以不同的心境面對艱難時刻,如痛失至親,或自己面臨死亡。雖然,我們仍會畏懼死亡,但我們卻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