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信實可靠

讀經:申命記1章21-33節 

我和丈夫在接受耶穌為救主之前,曾認真地考慮離婚。但當我們決定愛上帝並順服祂時,我們也決定學習彼此相愛。我們尋求輔導,並求聖靈改變我們,學習夫妻相處之道。天父也幫助我們,讓我們彼此間有良好的溝通。祂教導我們無論發生任何事,都要曉得去愛祂且相信祂,也要互相信任,彼此相愛。

雖然如今我們的婚姻即將邁入第二十五年,我偶爾還是會忘記上帝在我們艱難時所成就的一切。有時,我為著內心莫名的恐懼苦苦掙扎,經歷毫無必要的焦慮,卻沒有想到上帝過去所成就的一切。

在申命記1章中,摩西肯定了上帝的信實。他鼓勵以色列人憑信心往前進,得享上帝賜給他們的產業(21節)。但上帝的子民將未來全然交託給上帝之前,卻要求更清楚地知道他們將會遭遇到些什麼,又會得著什麼(22-33節)。

基督 [....]

靈命日糧 : 在主裡扎根

讀經:耶利米書17章5-8節 

當朋友搬進新家時,他們在籬笆邊上種了一棵紫藤,並期待五年後能開出淡紫色的花。二十年來,他們很喜愛這棵紫藤,經常細心地修剪照顧。但他們的鄰居在籬笆的另一邊倒了一些除草劑,那棵紫藤突然就死了。我朋友認為,毒素滲入紫藤的根,導致樹木枯死。然而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第二年在那棵紫藤枯死的地方,竟然有新的枝椏從地裡冒出來。

先知耶利米將相信上帝和離棄上帝的人,比擬為樹木的繁茂和毀壞。那些跟隨上帝的人像樹在河邊扎根,並結出果實(耶利米書17章8節),但是那些隨心所欲的人,就像沙漠的杜松(5-6節)。耶利米渴望上帝的子民能倚靠又真又活的上帝,盼望他們能像一棵樹栽於水旁(8節)。

我們知道,天父「是栽培的人」(約翰福音15章1節) ,我們可以相信並倚靠祂(耶利米書17章7節)。願我 [....]

靈命日糧 : 上帝供應

讀經:申命記24章19-22節 

在我辦公室的窗外,有好幾隻松鼠正忙著在冬季來臨前,把橡子埋藏在既安全又存取方便之處。牠們竄進竄出的情景把我逗樂了。一整群的鹿經過我家後院都可以悄然無聲,但一隻松鼠的騷動聽起來就像大軍壓境一樣。

這兩種動物也有其他方面的差異。鹿無須為冬天存糧,當白雪覆蓋大地時,牠們總是能四處找到食物(包括我家後院裡觀賞用的灌木叢)。但松鼠若是像鹿一樣便會挨餓,因為牠們在冬天找不到合適的食物。

鹿和松鼠代表上帝以不同的方式照顧我們。祂使我們能夠工作,好為將來做準備。當資源短缺時,祂也供應我們的需要。如同聖經的智慧書所教導的,上帝給我們豐收的季節,讓我們為欠缺的時日做好預備(箴言12章11節) 。也像詩篇23篇說的,上帝領我們經過死蔭的幽谷,到可安歇的青草地。

上帝也會以 [....]

靈命日糧 : 遠遠超過

讀經:歷代志上17章1-15節 

我媽媽生日的隔天就是我的生日。在我青少年時期,我總是倉促想出一個在我預算之內,又能討媽媽歡心的禮物。媽媽總是會謝謝我買禮物送她,然後隔天,她也會送我一份生日禮物。每一次媽媽送的,都遠遠超過我送給她的禮物。媽媽並不是要貶低我給的禮物,她只是大方地按著她能力所及送禮物給我。顯然,她的能力遠超過我的。

我想送禮給媽媽的那份心,讓我想到大衛也曾希望為上帝建造殿宇。因為大衛看到他的宮殿跟上帝顯現的帳幕之對比,便渴望為上帝建殿。上帝沒有讓大衛達成這個心願,但卻賜給他一份更美好的禮物。上帝不僅應許大衛的一個孩子(所羅門)可以為上帝建造殿宇(歷代志上17章12節),祂還應許要為大衛建立家室和王國。那份應許雖始於所羅門,但卻最終實現在耶穌身上,因為耶穌的王位才是真正的「直到永遠」(12節)。 [....]

靈命日糧 : 活水

讀經:出埃及記17章1-7節 

在六十年代,金斯頓三重唱錄製了一首歌曲,名為《荒野彼得》(Desert Pete),描述一個口乾舌燥的牛仔,在穿越沙漠時發現一個抽水機。旁邊有一個水瓶,還有一張荒野彼得留下的字條,提醒看到字條的人不要喝瓶中的水,而是要將水注入抽水機,才能將水引出來。

這位牛仔遏制想一口把瓶中的水喝乾的渴望,並按字條的指示使用那瓶水。因著他的順服,結果他可以盡情享用清涼的水。若他沒有憑著信心按指示而行,他便只有一瓶溫熱而少量的水可喝。

這使我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旅程。當他們因為沒有水喝而爭鬧時(出埃及記17章1-7節),摩西尋求上帝,上帝要他用手杖擊打何烈的磐石。摩西相信且順服,水因而從石頭中泉湧而出。

可悲的是,以色列民並沒有一直效法摩西信而順服的榜樣。最終「所聽 [....]

靈命日糧 : 喬裝的耶穌

讀經: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一個朋友照顧她不良於行的婆婆(或說家婆),她問婆婆最想要別人為她做些什麼?她婆婆說:「幫我洗腳。」我朋友承認說:「我很厭惡做這件事!每次她叫我幫她洗腳,我就會很生氣,還得求上帝隱藏我的情緒,免得被她發現。」

然而,有一天,我朋友埋怨的態度突然改變了。她說:「當我拿出臉盆和毛巾,跪在婆婆的腳前時,我抬頭看,有一瞬間,我覺得我正在洗耶穌的腳。婆婆是喬裝的耶穌!」在那之後,她就覺得可以為婆婆洗腳是一種榮幸。

當我聽完這個動人的敘述,我想到耶穌在橄欖山上有關末日的教導。王要歡迎祂的兒女進入祂的國,並對他們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病了,你們看顧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35-40節)。同樣地,當我們探望那些坐監 [....]

靈命日糧 : 從相爭到相愛

讀經:創世記33章1-11節 

我和弟弟相差不到一歲,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時常「競爭」,意思就是常爭鬧不休!爸爸非常瞭解,因為他也有兄弟,但媽媽就不太能理解了。

我們手足相爭的故事適合放在創世記中,而這卷書的副標題可定為《兄弟鬩牆簡史》,例如:該隱和亞伯(4章);以撒和以實瑪利(21章8-10節);約瑟和哥哥們(37章)。但說到兄弟情仇,沒人比得過雅各和以掃。

以掃被他的孿生兄弟雅各欺騙了兩次,就想殺了雅各(27章41節)。幾十年後,雅各和以掃和好了(33章),但他們的後裔成為以色列和以東兩大國之後,仍彼此仇視。當以色列百姓準備進入應許之地時,以東人以威嚇和軍隊相逼(民數記20章14-21節) 。多年後,當耶路撒冷的百姓因敵軍入侵而流離失所時,以東人還屠殺那些難民(俄巴底亞書1章10-14節) [....]

靈命日糧 : 彼此相愛

讀經:約翰福音15章9-17節 

有一間我很喜歡的教會,幾年前他們只是服事前囚犯的一個事工團體,協助他們回歸社會。如今這間教會十分興旺,會友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我喜愛那間教會,因為這讓我聯想到我想像中的天堂,充滿各式各樣的人,全都是蒙恩得贖的罪人,因為耶穌的愛而相聚在一起。

有時我會覺得教會是否比較像專屬俱樂部,而不是罪蒙赦免之人的避難所。因為人們總是自然會受到「與自己相似」的群體吸引,並與那些他們覺得好相處的人聚在一起,讓其他人感到被排斥。但這並不是耶穌的心意,祂要門徒「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翰福音15章12節),耶穌希望教會能將祂的愛與眾人分享。

如果受傷害、被拒絕的人可以在耶穌裡,得著安慰和寬恕,那麼教會也應如此對待他們。所以,讓我們向遇見的每個人,特別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展現耶穌的愛 [....]

靈命日糧 : 安全之地

讀經:箴言18章10-11節 

我和女兒正安排旅程,打算駕車到另一個城市參加家庭聚餐。由於她對這趟旅程有些緊張,我就提議由我來開車。「好啊,但我在自己的車裡會感覺比較安全,你可以開我的車嗎?」她提出要求。我以為她比較喜歡她寬敞的車,而非我小巧的車,所以我問:「是我的車太小嗎?」「不是,只是因為我的車是我的安全之地。不知怎地,總覺得我的車能保護我。」

她的解釋使我不禁思想,我自己的安全之地在哪裡。我立即想到箴言18章10節:「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在舊約時代,當外來的危險出現時,人們能在城樓上發出警示,城牆也能保護城裡的居民。這節經文的重點在於上帝的名是堅固台,代表著祂的屬性、祂的位格,以及祂是誰,祂為祂的子民提供了真實的保護。

在看似危險的時刻,有些地方能提供人們所渴求的安 [....]

靈命日糧 : 美麗無窮盡

讀經:詩篇27篇1-4節 

我喜歡看著大峽谷,每次站在峽谷邊緣,我都會看見上帝手中的新筆觸,令我嘆為觀止。

即使大峽谷看來只是地上一個很大的「坑」,卻使我想到了天堂。曾有個十二歲的男孩很坦誠地問我:「天堂不會很無聊嗎?總是讚美上帝,你不覺得這會令我們厭煩嗎?」但如果「地上的大坑」所形成的壯麗景觀,都令人無法抗拒、無法停止注視,那麼將來有一天,當我們在那令人驚奇的新天新地中,看見美麗的源頭──慈愛的創造主,我們的喜樂必定是難以言喻。

大衛也曾述說這樣的期盼,正如他寫道:「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詩篇27篇4節)。沒有任何人事物比上帝同在更美,我們在世上時,只要以信心尋求祂,便能享受祂的同在,也能期盼將來與祂面對面。

到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