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使人潔淨

讀經:以西結書36章24-32節 

當我打開洗碗機時,簡直嚇了一跳。所看到的碗盤,不是清潔亮麗的,而是覆蓋了一層粉狀的灰塵。我不確定是這地區水質的問題,還是洗碗機壞了。

上帝潔淨我們,不會像壞了的洗碗機,祂能洗淨我們一切的污穢。在以西結書,我們看到以西結分享上帝之愛與赦免的信息,表明上帝正呼召祂的子民歸向祂。雖然以色列人犯了罪,宣告效忠於其他的神衹和國家,然而上帝滿有憐憫,以至於依舊歡迎他們回轉歸向祂,並且應許要潔淨他們一切的污穢,使他們棄絕偶像(36章25節)。當上帝將祂的靈放在他們裡面時(27節),他們就會進入五穀豐收之地,不再遭遇饑荒(30節)。

如同先知以西結那時候一樣,今天如果我們偏離了主的道,祂也同樣歡迎我們歸向祂。當我們順服祂的心意,並遵行祂的話語,祂就會潔淨我們的罪,並更新我們的生 [....]

靈命日糧 : 豐碩的果實

讀經:加拉太書5章16-25節 

每逢春、夏兩季,我總會欣賞鄰居家滿園的果實。他們的葡萄樹攀爬在我們兩家之間的籬笆上,結滿了大串的葡萄。此外,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到紫色的李子和飽滿的柳橙。

雖然我們沒有翻土、播種或澆水除草,但鄰居夫婦仍與我們同享美好的果實。他們負責培育果樹,並讓我們一同分享這份甘甜。

鄰居園子裡豐碩的果實,讓我聯想到另一種果子,能讓我自己和身邊的人同得益處,就是聖靈所結的果子。

基督徒所領受的命令,就是要順從聖靈的引導而生活,那我們就必得益處(加拉太書5章16-21節)。當上帝真理的種子在我們的心裡成長時,聖靈就叫我們更有能力活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22-23節)

當我們決志相信耶穌為救主,我們就不再受私慾轄制(2 [....]

靈命日糧 : 付出關懷

讀經:詩篇41篇1-3節 

約翰·牛頓(John Newton)曾寫道:「如果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個小孩,把一分錢弄丟了,我會給他一分錢,使他不再哭泣。或許,我樂意做更偉大的事,但我不會因善小而不為。」

在現今的社會裡,需要安慰的人也隨處可見:身兼兩職的超市收銀員,為維持家計而勞累過度;難民渴望有個安身之處;單親媽媽滿心憂慮,失去盼望;孤寂的老人憂心自己一無是處。

我們應如何盡一份心力呢?大衛寫道:「眷顧貧窮的有福了!」(詩篇41篇1節)。或許我們的付出無法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仍然應當隨時「眷顧」身邊的人,而「眷顧」其實就是關懷他們。

我們可以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知道,有人關心著他們。雖然他們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厭煩,但我們仍該尊重他們。我們可以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代求或一起禱告 [....]

靈命日糧 : 必被尋回

讀經:以賽亞書62章1-12節 

每個週六,女兒都會和她的高中校隊,參加越野賽跑。我們全家人總是會圍在跑道外側,為女兒加油打氣。在衝刺越過終點線後,選手們立刻奔向隊員、教練與父母,彼此相擁;在一旁觀賽的觀眾們也蜂擁而上,往往是三百多人圍繞在一起,幾乎看不到你要找的那個人。我們興奮地在人群中尋找女兒的身影,迫不及待地想把心愛的女兒擁入懷裡。

在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七十年之後,上帝讓他們重返故土耶路撒冷以及猶大地。以賽亞描述上帝喜悅猶太人,為他們預備朝聖之路,並敞開城門迎接他們。上帝再次重申,他們是祂的聖民,並恢復他們的榮耀,稱他們為「被尋回、不遭撇棄的城市」(以賽亞書62章12節,當代聖經譯本)。上帝將分散在巴比倫各地的猶太人尋回,讓他們重回祂的懷抱。

我們如同以色列民一般,是上帝摯愛的兒女,祂也眷 [....]

靈命日糧 : 千真萬確

讀經:路加福音1章1-4節 

這些年來,我常向人提起我和弟弟在迦納的兒時軼事。我記得有一天,弟弟停下老舊的鐵製三輪車時,前輪正巧壓在一條小眼鏡蛇上,沉重的三輪車把蛇壓得無法掙脫。

母親和阿姨相繼過世之後,我們在母親多年前遺留的手稿上,看到母親描述此事。這才驚覺,原來當年是我將三輪車壓在眼鏡蛇上,而弟弟衝去告訴母親。母親目睹整起事件的過程,還原事情的真相。

歷史學家路加在寫福音書時,深知詳實記載的重要性。他在寫給提阿非羅的書信中,強調與耶穌有關的敘述,都「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章2-4節)。因此,路加福音就此寫成。他也在使徒行傳的引言中,提到耶穌「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地顯 [....]

靈命日糧 : 引誘

讀經:雅各書1章5-6、12-15節 

在2016年夏天,姪女說服我玩「寶可夢」遊戲。這是用智慧型手機的相機功能進行的遊戲,目標是要捕獲名為「寶可夢」的小精靈。當牠現身時,手機螢幕上就會出現一顆紅白色的球,這時玩家必須滑動手指將球擲向寶可夢,才能捉到牠。但若能善用誘餌引誘這些小精靈,就會更容易抓到牠們。

然而,會被引誘而上鉤的,並不只有寶可夢。耶穌的弟弟雅各,在他的書信中就提醒我們:「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雅各書1章14節)。也就是說,因著我們個人的私慾再加上試探,我們就很容易受到誘惑而誤入歧途。人們常會將自身問題怪罪於上帝或撒但,但真正的危險其實在於個人內心。

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可以將所遇到的試探告訴上帝,求祂幫助我們逃離試探,不被引誘。雖然雅各在1章13節說明「上帝不能被惡 [....]

靈命日糧 : 心存謙卑

讀經:腓立比書2章1-11節 

我朋友傑米在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工作。他剛進公司時,有個人來到他的辦公桌旁跟他聊天,又問他負責什麼工作。傑米逐一應答並反問對方的姓名。那人回答:「我叫瑞奇。」

「很高興認識你!」傑米說,「那你在哪個部門上班?」那人答道:「喔,這家公司是我的。」

傑米這才恍然大悟,這一位世界級的富豪,竟然如此隨意且謙和地與他談話。

在這個標榜個人、高舉自我的時代,這位富豪的態度讓我們想到,保羅在腓立比書的一個重要教導:「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2章3節)。一個人若能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而不是只在乎自己,就是擁有保羅所提到的特質了。

當我們「看別人比自己強」,便是展現基督的謙卑(3節)。我們效法基督,正如祂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 [....]

靈命日糧 : 一筆勾銷

讀經:詩篇32篇1-11節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曾邀朋友一起去逛我家附近的禮品店。沒想到,她竟抓了一把漂亮的髮夾,硬塞進我的口袋裡。她沒付錢,就拉著我奪門而出。我被罪惡感折磨了一個禮拜之後,才向母親全盤托出,眼淚也撲簌簌地流下。

我很自責當時做了錯誤的選擇,任憑朋友行竊。於是,我前往禮品店將原物奉還,鄭重道歉並保證絕不再犯。雖然老闆不准我再踏進店門一步,但母親已經原諒我,也讓我確定已經盡力彌補過錯,因此那晚我終於可以安然入睡。

大衛王也是在懺悔之後,罪蒙赦免才得平安(詩篇32篇1-2節)。他曾掩蓋對拔示巴和烏利亞所做的惡行(撒母耳記下11-12章) ,直到他耗盡心力(詩篇32篇3-4節)。然而,只要大衛不再「隱瞞」他的過犯,上帝就赦免他的罪惡(5節)、保守他「脫離苦難」,並以「得救的樂 [....]

靈命日糧 : 收割莊稼

讀經:約翰福音4章35-38節 

夏暮時節,我們在英格蘭的新森林國家公園漫步,一邊觀看近處的馬群嬉戲,一邊開心地摘採野生的黑莓果。或許這些莓果是別人多年前所栽種的,如今卻由我來享用這豐美的收成。這使我想起耶穌曾對門徒說:「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約翰福音4章38節)

這句話所反映的上帝國度中那種慷慨大度,令我十分喜愛。上帝允許我們享用別人勞碌所得的果實,就像我們帶領朋友接受基督為救主,其實我們不知道,她的家人可能早已為她禱告多年了。此外,我也很喜歡耶穌這段話的另一層涵義,因為我們也可能撒下種子卻一無所獲,最後是由別人來收成。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去撒種,盡自己的責任,但對於是否有所收成,無須耿耿於懷。畢竟,上帝的工作不是靠我們完成。上帝擁有一切的資源能帶來豐收,而我們何等有幸能參與其中!

[....]

靈命日糧 : 休息

讀經:詩篇46篇1-11節 

著有《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一書的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Levitin)說:「我們在過去五年內所創造的資訊,遠勝於過往人類歷史的資訊總和,每天都不斷地衝擊我們⋯⋯在某種層面上來說,我們已沉迷在過度刺激之中。」我們所思所想,都是媒體的報導和流傳的消息。在今日媒體轟炸的環境中,我們越來越不容易找到時間安靜、默想和禱告。

詩篇46篇10節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這提醒我們安排時間親近上帝、專注於祂是必要的。許多人發現,每天安靜親近上帝,讀經、禱告,並思想上帝的美善和偉大,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當我們像詩篇46篇的作者一樣,真實經歷到「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1節),便能不再懼怕(2節),將焦點從世界的紛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