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轉變

讀經:以斯帖記8章11-17節 

在一位退伍老兵的喪禮中,講員的信息談到人死後會到哪裡去,但他並沒有提到如何認識上帝,只是分享一些沒有聖經根據的假設。我默默地想:這樣怎會有盼望呢?

最後,講員以一首詩歌做為結束。當會眾一同起立高唱《祢真偉大》時,大家都從內心深處讚美上帝,瞬間改變整個聚會的氛圍。唱到第二節時,我的情緒激動,以致無法繼續吟唱。

當我想到,神竟願差祂兒子,

降世捨命,我幾乎不領會;

主在十架,甘願背我的重擔,

流血捨身,為要赦免我罪。

在吟唱這首優美的詩歌之前,我還懷疑,這個喪禮是否有上帝的同在。事實上,上帝從未離開我們。從以斯帖記,我們就能看到這個真理,那時猶太人被擄到外邦,有權勢的惡人想屠殺他們。但在最黑暗的時刻,一個不認識上帝的國 [....]

靈命日糧 : 憂愁變為喜樂

讀經:約翰福音16章16-22節 

凱莉在懷孕期間出現併發症,令醫生有點擔心。由於她的分娩過程過於漫長,最後醫生決定為她進行剖腹生產。儘管歷經許多磨難,但當凱莉抱著剛出生的兒子時,卻馬上就忘記她的疼痛。喜悅取代了痛苦。

聖經也提及:「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翰福音16章21節)。耶穌以婦人生產為例讓門徒明白,雖然他們會因耶穌即將離開而憂愁,但當門徒再見到祂時,他們的憂愁會變為喜樂(20-22節)。

在此,耶穌是指祂的受死、復活,以及將來會發生的事。讓門徒喜樂的是,耶穌復活之後,祂花了四十天的時間,與他們同行並教導他們(使徒行傳1章3節) 。當耶穌升天再次離開門徒時,並沒有讓他們憂愁無助,因聖靈將使他們滿心喜樂(約翰福音16章 [....]

靈命日糧 : 原創

讀經:詩篇100篇 

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親手創造的。不論男女,我們都是被造的,無人能把自己造成天賦異稟的曠世奇才。上帝獨自創造我們每一個人,祂看重我們、塑造我們,都是出於祂難以言喻的大愛。

上帝創造人類的靈、魂、體,而且祂仍在我們的生命中繼續動工,仍然在塑造我們。祂一心要我們日趨成熟:「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1章6節) 。上帝正塑造你,要讓你更勇敢、更堅定、更純全,更能與人和睦、更加充滿愛心,更會為別人著想,也許你正渴望能成為這樣的人。

「[上帝]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篇100篇5節)。從亙古到永恆,上帝永遠愛你,而且祂永遠都是信實的。你已得著上帝永恆的愛,而且祂永不離棄你,就應喜樂「來向祂歌唱」(2節)。

若無 [....]

靈命日糧 : 和平家園

讀經:彌迦書4章1-5節 

現今全世界的難民人數多達六千五百萬人,已創下歷史新高。由於各種衝突和迫害,使他們不得不離開家園。聯合國向各國領袖大聲疾呼,齊心協力接納難民,讓每個孩子能受教育、每個成年人能發揮所長,並讓每個家庭都有個居住的家園。

讓顛沛流離的難民都有一個家的夢想,令我回想起,古時的猶大國在面臨殘酷的亞述軍隊威脅時,上帝賜給他們的應許。那時,上帝差遣先知彌迦警告百姓,他們將失去聖殿,以及他們所愛的耶路撒冷。但除了災難之外,上帝也應許一個美好的未來。

彌迦說,到那日,上帝將召聚各國人民到祂面前,暴行止息,戰爭的刀槍將變成農具。凡回應上帝呼召的人,將在祂的國度裡找到一個和平的家園,得享豐盛的生命(4章3-4節)。

對今日世界上許多人而言,安全的家園宛如遙不可及的夢想,或許 [....]

靈命日糧 : 不要怕只要信

讀經:民數記13章25節-14章9節 

朋友向我傾吐心聲:「丈夫獲得升遷可以到國外工作,但我卻害怕離鄉背井,他只好放棄機會。」她說自己當初因害怕生活的改變而裹足不前,但事後卻又常常想到,她是否因此而錯失了一些新的體驗。

當上帝吩咐以色列民進入富饒、肥沃的「流奶與蜜之地」時(出埃及記33章3節) ,百姓卻因害怕而裹足不前。他們一聽到大城的居民高大強壯(民數記13章28節)就驚懼害怕,大多數的百姓都拒絕上帝的呼召,不願進入迦南地。

但約書亞和迦勒卻力勸百姓要信靠耶和華,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為有耶和華與他們同在(14章9節)。雖然,那地的居民看似高大勇猛,但以色列民可以全然信靠與他們同在的上帝。

我的朋友雖不像以色列民那樣,清楚接獲遷居他鄉的命令,但卻同樣因懼怕而錯失良機,徒留遺憾!你是否也正面 [....]

靈命日糧 : 在祂翅膀底下

讀經:詩篇91篇 

每當我想到保護時,通常不會立刻聯想到鳥的羽毛。羽毛雖看似輕薄脆弱,卻潛藏意想不到的保護功能。

鳥的羽毛是上帝奇妙設計的例證。它有光滑的部分和蓬鬆的部分。光滑的部分有堅硬的倒鉤,如同拉鏈的鏈齒能緊緊密合,而蓬鬆的部分則有助於維持體溫。兩者的結合,讓鳥兒即使遭受風吹雨打時,也能保持身體乾燥溫暖。不過,許多雛鳥羽翼未豐,只有蓬鬆的羽絨。因此,母鳥必須讓雛鳥靠在牠翅膀底下,用牠自己的羽毛來遮風擋雨。

詩篇讓我們看到一個很溫馨的畫面,如91篇4節說道:「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又如17篇8節說:「將我隱藏在祢翅膀的蔭下。」這兩節經文都生動地描述上帝的安慰和保護。上帝的同在,如同母鳥以羽毛遮蔽雛鳥,又如父母以膀臂保護兒女免受狂風暴雨的侵襲,能讓我們在任何突發狀況中,享受平 [....]

靈命日糧 : 守護兒童

讀經:馬太福音18章1-10節 

在1865年,多馬·巴拿多(Thomas Barnado)進入倫敦醫學院就讀時,他的理想就是要到中國宣教行醫。不過當他在自家的倫敦大街上,看到許多無家可歸、饑寒交迫,在垂死邊緣掙扎的孩子,就決心要改變這悲慘的情況。於是,他在倫敦東區成立貧困兒童之家,讓將近六萬名男女孩童脫離貧困並免於夭折。牧師兼神學家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說:「巴拿多堪稱為街頭兒童的守護者。」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可以想像,這番話一定會令群眾和門徒十分訝異。在古時,孩子幾乎沒什麼價值,常被視為社會邊緣人。但是,耶穌卻歡迎、賜福並看重所有的孩子。

新約作者雅各曾呼籲信徒說:「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 [....]

靈命日糧 : 從恐懼到信心

讀經:哈巴谷書3章16-19節 

檢查結果確定是癌症,醫生的話宛如晴天霹靂直擊她的心頭。她一想到丈夫和孩子,世界就彷彿停止轉動。之前,他們一直懇切禱告,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如今他們該怎麼做呢?臉上流淌著淚水,她輕聲地說:「上帝啊,這出乎我們的掌控,求祢成為我們的力量。」

當疾病預測的結果並不樂觀,或景況完全失控時,我們該怎麼辦呢?當前景看似無望時,我們又該轉向何處求助呢?

先知哈巴谷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內心的恐懼令他顫慄,那將要到來的審判,會是一場浩劫(3章16-17節)。但面對即將到來的紛亂世局,哈巴谷決定靠信心而活(2章4節)並因上帝而歡欣(3章18節)。他的信心不是憑藉著環境、能力或資源,而是在於上帝的美善與大能。他因著信靠上帝而大聲宣告:「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 [....]

靈命日糧 : 凡事感恩

讀經:申命記8章6-18節 

在澳州,開車前往另一個城鎮常要花好幾個小時,長時間駕駛容易疲勞,導致車禍。所以在假日的尖峰時段,常有志願人士在主要的高速公路旁設置休息站,提供免費的咖啡。我和妻子茉琳越來越喜歡這些休息站。

有一次在旅途中,我們到休息站點咖啡。一位服務員遞給我們兩杯咖啡,並要求我們支付兩元澳幣。我問她為何要付費。她指著看板上的一行小字說:本休息站僅提供咖啡給駕駛人,同行的乘客則需付費。我氣惱地對服務員說,這根本就是在騙人,隨即付錢離開。回到車上,茉琳便指出我的錯誤。我把一份禮物當成應享的權利,又對所受到的恩惠不知感恩。她說的真沒錯。

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進入上帝應許之地的途中,力勸他們要懂得感恩(申命記8章10節)。那塊富饒豐沃的應許之地是出於上帝的恩澤,但以色列民會很容易將繁榮 [....]

靈命日糧 : 若是……

讀經:約翰福音11章21-35節 

當我們開車離開停車場時,我丈夫刻意放慢車速,好讓一位騎腳踏車的年輕女孩優先通行。她微笑著朝我們揮了揮手,就繼續往前騎。但是沒一會兒,前面有一輛停放著的休旅車,司機在開車門下車時,卻將那個騎腳踏車的女孩撞倒。那女孩的雙腿流著血,一邊哭,一邊檢查被撞得變形的腳踏車。

事後,我們回想整起事故:若是我們讓她多等一下……若是那個司機在開車門時能多注意一下……若是……這件事使我們聯想到,每當一些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這樣想:若是我早知道我的孩子跟喝酒的青少年混在一起……若是我們早點發現得了癌症……。

當突如其來的困境臨到我們,不免會讓我們質疑上帝的美善,甚至可能就像馬大與馬利亞在遭逢喪親之痛時,那樣絕望無助。噢,要是耶穌早在拉撒路生病的時候就趕快過來,那該多好啊!(約翰福音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