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順服耶穌

讀經:雅各書4章6-10節 

在美國麻省的伊普斯維奇市裡,一座教堂旁的山丘上,有一塊帶著腳印的花崗岩。當地人稱之為「魔鬼的腳印」。根據當地的傳說,1740年秋天,當佈道家喬治·懷腓特(George Whitefield)大有能力地宣揚上帝的話語時,嚇得魔鬼從教堂的尖塔跳下來,落在那塊花崗岩上,隨後逃之夭夭。

這雖然只是個傳說,卻讓我們想起聖經中激勵人心的真理。雅各書4章7節提醒我們:「故此,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

上帝已經賜給我們能力,足以讓我們抵擋魔鬼和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已藉著耶穌基督賜給我們慈愛的恩典,所以罪必不能作主轄制我們(羅馬書6章14節) 。當試探來到的時候,只要奔向耶穌,祂會使我們靠祂站立得穩。我們在這世上所面對的一切都不能勝 [....]

靈命日糧 : 逃過懲罰

讀經:創世記4章1-12節 

那是2004年6月,在溫哥華的一間畫廊裡,加拿大越野滑雪選手貝姬·史考特獲頒奧運金牌。這頗不尋常,因為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在2002年於美國猶他州舉行。史考特當時獲得銅牌,但贏得金牌和銀牌的選手,卻於數月後被發現曾使用禁藥,而雙雙被取消獲獎資格。

這不公義的事,給史考特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因為她最後雖然獲得了金牌,但卻沒有機會站在奧運頒獎台上,聽著自己國家的國歌奏起。

各種的不公義常困擾著我們,而且事情的嚴重性遠比失去金牌更大。該隱殺害亞伯就是一件極不公義的事(創世記4章8節)。乍看之下,該隱似乎逃過了應得的懲罰。至少他能成家立室,最後甚至建造了一座城(17節)。

但上帝質問該隱,祂說:「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10節)。後來新約聖經也勸誡 [....]

靈命日糧 : 喜樂的心

讀經:歷代志下7章1-10節 

我的孫女小雅最喜歡約翰·菲利普·蘇沙(John Philip Sousa)譜寫的一首進行曲。蘇沙是十九世紀的美國作曲家,被稱為「進行曲之王」。小雅並不是什麼軍樂隊成員,因為她只有二十個月大,她只是喜歡進行曲的節奏,有時還可以哼出幾個音符。只要一聽到這首進行曲,她就開心地手舞足蹈。我們一家人相聚時,經常一邊哼著這首曲子,一邊拍掌和製造一些嘈雜的聲音。此時,兒孫們就會隨著節拍跳舞或繞行。最後,他們繞得暈頭轉向,而我們則捧腹大笑。

我們愉快的喧鬧聲,令我想起詩人說「當來向祂歌唱」(詩篇100篇2節) 。當所羅門王奉獻聖殿時,以色列百姓都讚美稱謝上帝(歷代志下7章5-6節)。說不定詩篇100篇正是他們所唱的其中一首詩歌呢!詩人宣告說:「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 [....]

靈命日糧 : 休息

讀經:出埃及記23章10-13節 

某個星期天,我站在一條流經我們社區的潺潺小溪旁,觀賞小溪為我們這個高樓聳立的地區所增添的自然之美。看著溪水淙淙、耳聽鳥兒婉轉啁啾,令我輕鬆愉悅、心曠神怡。我不禁駐足片刻,向上帝獻上感謝,因為祂使我們的心靈得享安息。

上帝設立安息日,讓人得以休息、更新,就是希望屬祂的以色列百姓,能在現今中東地區開枝散葉、生生不息。在出埃及記中,上帝告訴他們,經過六年的耕種,到第七年就要休息。同樣地,在工作六天之後,第七天就要休息。上帝設立的這種生活方式,讓以色列人有別於其他的國家民族,而且不只他們自己,就連他們家中的外邦人和奴隸,也都採行這種生活模式。

在休息日,我們可以帶著期待和創意好好地休假,把握機會敬拜上帝,也能按照各人不同的興趣喜好,做一些有益身心靈的事。比如休閒活動、從 [....]

靈命日糧 : 真正的好

讀經:腓立比書3章1-11節 

我在牙買加長大,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和姐姐要成為「好人」。在我們家,「好」的意思就是順從父母、不說謊、學業和事業都很有成就、上教會(至少是在復活節和聖誕節)。我想不管哪個文化,人們對「好」的定義多半都是這樣。但在腓立比書3章,使徒保羅用他所屬的文化,對「好」做了更完善的解釋。

保羅是第一世紀敬虔的猶太人,完全遵守猶太文化中的律法條文。他出生於「好的」家庭、受「好的」教育,並且信奉「好的」宗教。根據猶太傳統,他在各方面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在第4節,保羅提到他大可以此為誇耀。但即使保羅這麼「好」,他仍告訴我們,有件比當好人更重要的事。保羅深知當一個好人雖好,但也遠不及討上帝喜悅更好。

論到要討上帝喜悅,保羅在7-8節中提到,最重要的是認識基督耶穌。保羅將自己的優 [....]

靈命日糧 : 先愛

讀經:約翰一書4章7-21節 

對於我們剛收養的兒子,我們懷著極大的耐心,希望撫平他內心的創傷,幫助他融入我們這個家庭展開新生活。然而,他先前在育幼院所受到的傷害,仍不時地挑起他的負面行為。雖然我同情他過去的遭遇,但他的那些壞行為,卻讓我對他日漸冷淡。為此,我感到十分內疚,便和兒子的治療師談談這樣的困境。她溫柔的回覆切中要點:「他需要妳先愛他⋯⋯在他並不可愛的時候,讓他明白,他值得被愛。」

使徒約翰將讀者帶到極深的愛中,並闡釋彼此相愛的緣由是因為上帝的愛(約翰一書4章7、11節)。我承認自己無法時常以上帝的愛去愛他人,無論是陌生人、朋友,或是自己的孩子。然而,約翰的話激勵了我,上帝先愛我們,挑旺了我心中的愛,並讓我有能力去愛人。上帝差遣祂的兒子,對我們每個人展現祂完全的愛。我很感謝上帝,因祂不像我們那麼容 [....]

靈命日糧 : 我會怎麼做?

讀經:創世記45章1-11節 

研究兒童行為發展的醫師芭芭拉·霍華(Barbara Howard)曾說:「孩子們認為父母偏心,往往是造成手足紛爭的主要因素。」舊約聖經裡的約瑟就是一個例子。約瑟是父親最鍾愛的兒子,也成為哥哥們妒忌的對象(創世記37章3-4節)。結果他哥哥們將他賣給即將前往埃及的商旅,還製造他已被野獸咬死的假象(12-36節)。約瑟的夢碎了,前途一片渺茫。

然而,約瑟在困境中仍選擇忠於上帝,即使這樣的選擇似乎會讓他的處境更加艱困,約瑟依然全心倚靠上帝。他雖然遭到波提乏的妻子誣陷,因莫須有的罪名被關進監獄裡,卻仍信靠上帝。

多年後,約瑟的兄弟們為了度過饑荒,來到埃及購買糧食。當他們發現這位埃及的宰相,竟是他們所蔑視的幼弟時,個個嚇得驚惶失措。但約瑟卻對他們說:「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 [....]

靈命日糧 : 為自由歡呼

讀經:羅馬書6章15-23節 

紐西蘭的攝影記者歐拉夫·維格(Olaf Wiig)曾遭綁架,並被扣押為人質達13天之久。在獲釋之後,他滿臉欣喜地告訴大家:「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那麼真切地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不知為什麼,重獲自由似乎比擁有自由更令人振奮。

歐拉夫的喜悅可以提醒我們,天天享有自由的人,很容易忘記自己是何等地蒙福。在屬靈方面也是如此。當我們信主一段時間之後,很容易就會忘記被罪綑綁的滋味,變得躊躇滿志,甚至不知感恩。這時,上帝便會藉著初信者提醒我們,他們以活潑的見證述說上帝所做的事,使我們能再次體會「脫離罪和死的律」所帶來的喜樂(羅馬書8章2節)。

若自由已讓你習以為常,或是你只想到自己有許多事情不能做,就當思想:你不再是罪的奴僕,已經得著釋放、稱義成聖,並與耶穌基督同 [....]

靈命日糧 : 恢復關係

讀經:約書亞記7章1-12節 

雖然交稿日迫在眉睫,我與丈夫今早的爭執卻仍縈繞心頭。我盯著螢幕上不斷閃爍的游標,手指放在鍵盤上,心裡想著:「主啊!他也有錯呀!」

當電腦螢幕變暗時,映照出了我憤怒的神情。我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不僅阻礙我的工作,而且也影響我與丈夫、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我放下自尊,拿起電話,請求丈夫原諒。我嚐到了與人和好的平安,因丈夫也向我道歉。感謝上帝,最後我準時交稿。

以色列百姓也曾因一人犯罪而全民受苦,但之後得享與上帝和好的喜樂。約書亞早已提醒上帝的子民,不可在耶利哥之戰中私攢財物(約書亞記6章18節),但亞干卻將擄獲的物品藏在自己的帳篷裡(7章1節)。等到他的罪行被揭露且經過處置之後(4-12節),以色列民才能與上帝恢復和好的關係。

正如亞干一樣, [....]

靈命日糧 : 輕鬆省力

讀經:路加福音9章57-62節 

蘭熙坐在朋友家的窗邊飲茶,窗外是美麗的花圃。春雨和陽光讓百合、繡球花、鳶尾花和月見草恣意地爭奇鬥豔,她看了不禁輕嘆:「如果能享受這美景,但不須每天澆花除草,那該多好啊!」

有時選擇輕鬆省力的方法的確比較合乎實際。但有時只追求輕鬆省力卻會使人停滯不前,意志消沉。我們期盼擁有愛情,卻不願克服彼此間的差異所帶來的困難和衝擊。我們希望功成名就,卻不願接受生活中必經的風險與失敗。我們渴望討上帝的喜悅,卻又不願面對各種挑戰。

耶穌清楚地讓祂的跟隨者明白,除了將自己的生命降服於祂,此外並無捷徑。祂也訓誡那個想要跟從祂的人,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路加福音9章62節)。要跟隨耶穌基督,就不要三心二意。

當我們相信耶穌時,便要一心跟隨祂。這是絕對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