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大掃除

讀經:彼得前書1章22節-2章5節 

最近,我在租來的寓所內,從原有的房間搬到另一個房間。這比我原本想像的還更費事,因我希望有個全新、整潔的開始,所以不想將多餘的雜物搬到新的房間。花了許多時間整理後,門口堆放很多袋子,有些是要丟的,有些則是要捐贈或回收的。經過一番努力地清理後,我終於可以住在整潔漂亮的新房間了。

清理房間的經歷,讓我在讀到彼得前書2章1節時,有了全新的省思:「所以要除去一切惡毒、一切詭詐、虛偽、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彼得論述信徒在基督裡得著新生命後(1章1-12節),就敦促他們丟棄那些阻礙靈命成長的性情(1章13節-2章3節)。當我們與主同行時感到煩亂,或對人愛心冷淡時,並不需要質疑自己是否已經得救。我們除去自己的惡行,不是為了賺取救恩,乃是因為我們已經得到救恩(1章23節)。

我們 [....]

靈命日糧 : 多一點時間

讀經:路加福音13章1-9節 

去年春天,我本想要砍掉後門的玫瑰花叢。因為三年來,只見它開過零星幾朵小花,長不出花苞的枝梗又四處亂竄,雜亂無章,看起來一點兒也不賞心悅目。

當時我因為事務繁忙,便打算遲一些才整頓院子裡的花木。然而就在那幾個星期的時間,那玫瑰花叢居然開滿了大朵的白玫瑰。我看到前所未見的景象:百花綻放、滿庭芬芳,還灑了一地美麗的花瓣。

看到玫瑰花叢重拾生命力,令我想到路加福音13章6-9節,耶穌以無花果樹所作的比喻。以色列人慣常砍除連續三年都不結果的無花果樹,好讓土地作更充分的利用。在耶穌的比喻中,園丁請求主人對這棵樹再寬限一年。從1-5節可以看出,這個比喻意指以色列人沒有遵照上帝的旨意行,悖逆犯罪,上帝本可以立即施行審判,但祂卻寬容他們,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得以歸向祂、得著饒恕,開 [....]

靈命日糧 : 信心的行為

讀經:雅各書2章14-26節 

我有一位朋友開車去購買日常用品。途中,她看到有位婦女獨自走在路旁,當下就決定繞回去載她一程。在車上,這位婦女談起自己沒錢搭公車,所以即使天氣悶熱,也不得不走好幾公里的路程回家。朋友聽了之後,不禁感到心酸。因為這名婦女不僅走一大段路回家,那天凌晨她也是步行好幾個小時,趕在清晨四點到達工作地點。

我的朋友藉著載她一程,實踐了雅各對基督徒的教導,要將信心付諸於行動,畢竟「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章17節)。雅各教導教會應該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1章27節),要求基督徒以愛心的行為實踐信仰,而不是紙上談兵、空談愛心。

雖然我們得救是因著相信耶穌基督,而不是靠著自己的行為,但我們仍應藉由愛人、關懷別人的需求,真實地活出我們的信仰。願我們都能像這位熱心搭載路人的 [....]

靈命日糧 : 未完成的作品

讀經:羅馬書7章14-25節 

藝術巨擘米開朗基羅逝世後留下了多件未完成的作品,但其中有四座雕像,卻是蓄意為之,那是《濃髯的奴隸》、《奴隸阿塔拉斯》、《覺醒的奴隸》和《年輕的奴隸》。這四座看似未完成的奴隸雕像,其實是米開朗基羅刻意呈現的意境,突顯出永無止境的奴役束縛。

米開朗基羅並不以鎖鍊來表達禁錮綑綁的形象,而是直接從大理石塊中刻鑿出雕像的身軀,並且讓這些身軀深陷石塊之中。這幾座雕像呈現出極力掙扎,卻永遠不得釋放的形態。

我能深切感受這四座奴隸雕像的困境,宛如看到自己在罪中掙扎。縱然奮力掙脫,卻仍被罪惡綑綁,並「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馬書7章23節),無論我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自己。但感謝上帝,你我都不會像那未完成的作品一樣受困。雖然我們必須等到回天家的那一日,才能在上帝 [....]

靈命日糧 : 五指禱告

讀經:雅各書5章13-18節 

禱告是與上帝談話,沒有一定的公式。然而,有時候我們或許可以用一些方法,讓我們的禱告更充實。我們可以用詩篇或其他的經文(譬如主禱文)來禱告,或是用簡易禱告法,其順序為﹕讚美、認罪、感恩和懇求。最近,我還發現可運用一種「五指禱告」的模式,幫助我們為人代禱﹕

•當你合掌時,大拇指最靠近你。所以禱告時,先從你最親近的人,也就是你所愛的人開始(腓立比書1章3-5節) 。

•食指常用來指引方向,它提醒你為負責引領教導的人禱告,如聖經教師、傳道者以及主日學的老師(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5節) 。

•中指是最長的,你要為那些居高位的當權者禱告,如國家、地方領袖,以及你公司的主管(提摩太前書2章1-2節) 。

•無名指通常是最脆弱的,別忘了要為那些有困難或受 [....]

每日旅程:動機

Untitled

作者:Regina Franklin

翻譯: 陳琳,中國

閱讀:出埃及記32章1-25

次日清早,百姓起來獻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來玩耍(出埃及記32章6節)。

我和先生最近見到了一位很久沒見的朋友。他站在健身房外面,跟我們講這家健身房有多好。聽起來似乎他是這家店的所有者一樣。雖然他並不是股東,但他確實在這個滿是杠鈴和其他力量訓練器械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目標和歸屬感。這裡已經成為了他的圈子,也是他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

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神聖的。我們在健身房更衣室里也應該要和在教會裡一樣為耶穌而活。當然,我並不是說追求快樂和參與有趣的活動就是在拜偶像。在C. S. Lewis的經典作品《地獄來鴻》中,一個名為「Screwtape」的惡魔告訴牠年輕的徒弟「我們要鼓勵人類去做除了極端地奉獻給上帝之外的所有極端行為。上帝為祂的世界創造了那麼多種快樂。其中有一些事情可以讓人類整天忙個不停而上帝也絲毫不會在意——比如睡覺、洗澡、吃飯、喝酒、做愛、玩耍、祈禱、工作。所以我們要扭曲這些活動讓它們為我們所用。」(第7封信和第22封信)。確實,為著一個看得見的目標、身邊的人、或是能夠滿足我們情感需要的事物而努力對我們來說要容易很多。

就像以色列人一樣,我們也總是在敬拜我們身邊的,眼目所能看到的偶像,希望它們能夠安撫我們的恐懼,指引我們的年日(以賽亞書2章7-8節)。但是出於對我們的愛,忌邪的上帝要我們單單地追尋祂(出埃及記32章7-8節;申命記4章23-24 節;雅歌8章6節)。如果我們把祂當做活着的理由,我們的整個生命,只要是在祂裡面所追求的,就都將成為我們的喜樂(詩篇84章10節;腓立比書1章21節,腓立比書3章7-8節)。

延伸閱讀:

閱讀詩篇90章1-17節,並思考明白了生命的短暫之後會如何影響我們在世的價值觀。

思考:別人看到你的日常時間記錄,他們會發現什麼呢?你現在與上帝的親密關係中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

靈命日糧 : 甚好!

讀經:創世記1章24-31節 

有時候,生活好像都圍繞著某一個主題,上個星期天就是如此。我們的牧師在講道時,內容是創世記1章,一開始他便播放兩分鐘縮時攝影的照片,奼紫嫣紅的花朵逐漸綻放,美得令人讚歎。接著,我在家中,從社群網站看到許多精美的花朵彩照。稍後,我到森林漫步的時候,春天的野花圍繞著我們,有延齡草、立金花以及野生鳶尾。

上帝在創造天地的第三日,創造了花朵與其他各樣的植物(並造乾地讓植物生長)。在那天,上帝有兩次「看著是好的」(創世記1章10、12節)。除此之外,聖經只在第六日才重覆記述上帝看著是「好的」或「甚好」(25、31節)。事實上,這日上帝創造了人類,完成了祂的傑作,並且「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在上帝創造萬物的記載中,我們看見這位創造宇宙的上帝,喜愛祂親自創造的一切,並且 [....]

靈命日糧 : 殷勤牢記

讀經:申命記6章1-9節 

當兒子沙維爾才剛會走路的時候,我們全家人一起去參觀蒙特利海灣水族館。一進入館內,我指著天花板上懸掛的巨大雕像,說:「你看,一隻座頭鯨!」

沙維爾睜大眼睛地說:「好龐大喔!」

我先生轉過身來,問我說:「他怎麼知道『龐大』這個詞語?」

「他一定聽我們說過。」我聳著肩地回答。但心裡不免感到訝異,這麼小的孩子竟能記得我們沒有刻意教他的詞彙。

在申命記6章,上帝鼓勵祂的子民,要殷勤地教導下一代明白並遵守聖經的教訓。當以色列人越認識上帝時,他們與子女就會更敬畏祂,並因著與上帝更親密、完全地愛祂、遵從跟隨祂,而享受祂所賜的福分(2-5節)。

當我們時刻默想上帝的話語,殷勤地牢記在心(6節),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就能隨時和孩子們分享上帝的慈愛 [....]

靈命日糧 : 僕人領袖

讀經:約翰福音13章3-17節 

我們教會為新上任的長執同工舉行了委任儀式。為了表明他們「僕人領袖」的身分,教會裡的長執都參與了一個極有紀念性的洗腳儀式。全體的教會領袖,包括牧師,在會眾面前彼此洗腳。

他們那天彼此洗腳的儀式,乃是效法耶穌所立下的榜樣。正如約翰福音13章提到在耶穌與門徒共進逾越節的晚餐時,祂「就離席站起來……隨後把水倒在盆裡,就洗門徒的腳」(約翰福音13章4-5節)。稍後,耶穌向門徒解釋祂這麼做的原因時,祂說:「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16節),祂還說:「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7節)

如果耶穌做如此卑下的工作,都不致辱沒祂尊貴的身分,那麼我們服事別人也就不會有失身分。耶穌為我們立下了美好的榜樣!的確,祂「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

靈命日糧 : 合奏

讀經:羅馬書12章3-8節 

我觀賞著孫女學校樂團的音樂會,這群孩子只有十一、二歲,但他們美妙的合奏卻令我印象深刻。假如他們每個人都想要獨奏,那效果是絕對無法和樂團合奏媲美的。負責各種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的人都必須各盡其職,才能合奏出悅耳動人的樂章。

保羅寫信給在羅馬的信徒說:「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羅馬書12章5-6節)。保羅提到的恩賜有說預言、服事、教導、勸慰、施捨、領導和行善(7-8節)。這些恩賜乃是為了讓人得到益處(哥林多前書12章7節) 。

所謂合奏,可說是「配合安排或計畫;通力合作;和諧一致」。上帝的計畫就是要我們藉著相信耶穌基督成為祂的兒女,祂要我們「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馬書12章10節)。祂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