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功能失調

讀經:羅馬書3章10-26節 

我們的身體器官、家庭婚姻、人際關係,還有社會上的組織和政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功能正常表示正處於妥善運作的秩序中,而功能失調則代表系統損壞、未能妥善運作或是未能發揮預設的功能。

在使徒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中,一開始就說到人類的靈性淪喪,如同功能失調(1章18-32節)。所有人都被圈在悖逆之中,正如保羅說:「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3章12、23節)

然而,所幸的是,我們「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藉著人的信」(24-25節)。當我們邀請基督進入我們的生命中,接受上帝賜予的赦罪之恩,以及祂所賜的新生命,我們就慢慢地成為祂起初造我們的樣式。雖然我們不會立刻臻於完美 [....]

靈命日糧 : 激流歷險

讀經:歷代志上28章9-20節 

我坐在橡皮艇上,享受首次在湍急水域漂筏的樂趣,突然聽到前方傳來激流的咆哮聲。霎時,我心裡泛起疑慮和恐懼不安,五味雜陳。漂筏運動真是叫人冷汗直冒的體驗!接下來,我們又進入了平緩的水流。坐在橡皮艇後邊的嚮導帶我們駛過了激流,現在我安全了,起碼在進入下一波激流之前是如此。

人生的變遷就像漂筏一樣,必然會從一個階段跳到另一個階段──從唸大學到工作;轉換職場;從與父母同住到搬出去自己一個人住,或與配偶同住;從工作到退休;從年輕到年老。所有這些轉換中,都隱含著未知與不安。

舊約歷史記載著許多重要的轉換期,所羅門接續他父親大衛作王就是一例。我相信他當時對未來也是戰戰兢兢,沒有把握。那麼,他父親給他的忠告是什麼呢?「你當剛強壯膽去行!……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 [....]

靈命日糧 : 嫉妒的解藥

讀經:撒母耳記上18章5-15節 

我欣然同意在我兒子媳婦晚間外出時,替他們照看孩子。兩個孫兒跟我擁抱問安之後,我問他們週末各自做了些什麼事?三歲的弟弟,迫不急待地敘述著他在叔叔嬸嬸家過夜、吃了冰淇淋、坐了旋轉木馬,還看了場電影!輪到五歲的哥哥時,我問他做了些什麼,他只說了:「露營。」我又問:「好玩嗎?」他卻神情落寞地回答:「不怎麼好玩。」

五歲的哥哥經歷了亙古以來就存在的嫉妒。他聽了弟弟興奮地談到歡度週末,便忘了自己跟爸爸在露營時的樂趣。

每個人都可能心生嫉妒。當爭戰得勝後,許多婦女舞蹈唱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撒母耳記上18章7節)。掃羅王聽到了大衛竟比他獲得更多的讚揚,就怒不可遏,並且妒忌大衛(9節)。他在盛怒之餘,甚至還試圖將大衛除之而後快!

俗話說:「人比人,氣 [....]

靈命日糧 : 相像

讀經:哥林多後書3章17節-4章2節 

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分身」,就是有一個跟我們長得很像,卻毫無血緣關係的人。

有位樂壇明星可說是我的分身。有一次,我參加他的演唱會,到了中場休息的時候,許多歌迷看到我都很驚訝,總會多看我幾眼。只可惜,我不是會唱歌又會彈吉他的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我們只是碰巧長得像而已。

你長得像誰?若以哥林多後書3章18節來思考這個問題,保羅說我們要「變成主的形狀」。當我們願以生命榮耀耶穌,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活出祂的形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留鬍子或穿涼鞋,而是指聖靈會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表現出基督的品格,例如:謙遜的態度、仁愛的品格,以及對窮愁潦倒的人心存憐憫。我們在各方面都要仿效耶穌、活得像祂。

當我們仰望耶穌「得以看見主的榮光」,我們就 [....]

靈命日糧 : 溫柔回應

讀經:路加福音9章51-56節 

有輛汽車貼滿了反對上帝的貼紙,引起一位大學教授的注意。這位教授先前也是無神論者,他認為車主也許想藉此激怒信徒。他解釋道:「信徒的憤怒正好為無神論者提供充分的理由,繼續擁護無神論。」接著他發出警語:「很多時候,無神論者得到的正是他所期待的。」

這位教授回顧他信主的過程,提到一位基督徒朋友很關心他,請他思考基督的真理。這位朋友迫切希望他信主,但態度十分溫和。這位教授從未忘記,那天他的朋友是以真誠的尊重和善意對待他。

當他人拒絕接受耶穌時,基督徒常常會覺得被冒犯,但耶穌被拒絕時怎麼樣呢?耶穌時常遭受威脅和仇視,但祂並不覺得自己的神性受藐視。當一個村莊拒絕接待耶穌時,雅各和約翰立刻想要報復,他們問說:「主啊,祢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嗎?」(路加福音9章54節) [....]

每日旅程:我們將來的模樣

WeChat Image_20170522080257

作者:Marlena Graves

翻譯:陳琳

閱讀經文: 約翰一書3章1-6節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 3章2節 )。

今年的生日是我跟我的丈夫和一些朋友在一個會議上度過的。在會議結束時,我跟一個比我小一歲的熟人聊了會兒天。他說:「我年紀越大,就越意識到我至今還沒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所有事。」然後他又若有所思道「我很可能永遠都無法完成它們。」

他的一席話提醒了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在漸漸走向死亡。殘酷的現實是,我將永遠無法在這一生成為我夢想的樣子。生活總會出現一些狀況讓事與願違。即便是我們活到了七十歲,大多數人仍然沒有足夠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照此想來 ,這短暫而又受限的一生,會讓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愈發地感到悲傷。

但值得感恩的是,基督徒們可以感到欣慰,因為生命真正重要的是跟上帝的關係,而非成就。在約翰福音 11章25節中, 耶穌告訴我們,「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我可能無法在在世的年月里做完我想做的事。然而死亡並不是終結。你和我,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作品,祂的藝術傑作(以弗所書 2章10節)。祂何等地愛我們(約翰一書3章1節)。所以毫無疑問,上帝會為了你我和整個教會,成就祂的旨意(腓立比書1章6節)。約翰寫到,「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3章2節)。

在祂完美的時間裡,上帝將會讓我們看到我們要變成的樣子!

相關閱讀:

閱讀西番雅書3章17節並回想這個真理:你是上帝的孩子,是祂的藝術傑作。祂用歡快的歌聲表達對你的喜悅。

思考: 在耶穌基督里的盼望是如何使我們擺脫人生遺憾的纏累的?成為上帝的傑作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靈命日糧 : 眼皮

讀經:申命記32章1-12節 

我的朋友小莉說:「上帝就像眼皮一樣。」我驚訝地眨了眨眼睛,心想:「這是什麼意思?」

我對她說:「快告訴我為什麼!」在這之前,我們一直在查考上帝在聖經中特別的形象,像是產難的婦人(以賽亞書42章14節) 和養蜂人(7章18節) ,但我沒想過眼皮也是上帝的形象。小莉帶我讀申命記32章,看到摩西讚美上帝無微不至地看顧祂的子民。第10節提到上帝環繞、看顧祂的百姓,保護他們就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一般。

小莉告訴我,「瞳人」其實是指眼球,而環繞、保護眼球的是什麼呢?當然就是眼皮!上帝就像眼皮出於本能地保護脆弱的眼睛。眼皮能讓眼睛避開危險,眨眼則有助於除去骯髒或灰塵。此外,眼皮還能阻擋汗水流進眼睛裡,眨眼也能潤滑眼球並維持眼球健康。當人闔上眼皮時,眼睛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

靈命日糧 : 怎麼看上帝?

讀經:出埃及記34章1-9節 

漫畫家在公共場所架設畫板,只要你付一點錢,他們就會為你畫一幅有趣的漫畫肖像。那些漫畫肖像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漫畫家把我們長相的一個或多個特徵,以誇張的手法勾勒出來,讓我們既可以辨識,又覺得滑稽好笑。

然而,上帝的漫畫肖像卻一點也不好笑。若誇大上帝的某個屬性,而忽略上帝其他的屬性,呈現的會是扭曲的形象。正如漫畫肖像一樣,上帝被扭曲的形象是不會被人認真看待的。人們若只看見上帝是位憤怒又嚴厲的法官,就容易被其他強調仁慈的形象所吸引;若只看見上帝是位慈祥的祖父,他們在需要公義時,就會拒絕接受這個慈祥的上帝。若只把上帝看作一種理性的論述,卻忽略祂是與我們同在的慈愛上帝,那他們終究會找到更吸引人的學說理論。那些只把上帝看作最好朋友的人,往往在找到更志同道合的朋友時,就把上帝拋諸腦後。< [....]

靈命日糧 : 找到出路

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3節 

加州聖塔芭芭拉市有一條街,街名是有趣的西班牙語,意思是「有機會就離開」。當這條街被命名時,周圍都是常會淹水的沼澤地,於是當時說西班牙語的城市規劃者,便將不宜居住的警語作為街名,要大家儘量遠離這裡。

上帝的話語告誡我們,要遠離罪惡和試探,箴言4章15節說:「要躲避,不可經過,要轉身而去。」但聖經不只是要我們「有機會就離開」,而是給我們確據並知道該轉向何處,如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說:「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上帝已經應許不會讓我們面對無法承受的試探,這是讓人得激勵的提醒。當試探臨到的時候,我們可以轉向上帝,因為祂極其樂意幫助我們逃離試探。

聖經明確地指出,耶穌能「體恤我們的 [....]

靈命日糧 : 預備孩子

讀經:詩篇78篇1-8節 

許多育兒網站都會提到:「預備孩子行路,而不是為他們舖路。」與其一生為孩子移除所有的障礙,為他們鋪設一條康莊大道,我們不如裝備他們,讓他們有能力可以面對未來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詩人寫道:「我們……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因為,祂……立法度……是祂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詩篇78篇4-6節),目的是「叫他們仰望上帝,不忘記上帝的作為,惟要守祂的命令」(7節)。

不妨想想看,別人的言行舉止曾如何影響我們的屬靈生命。他們的談吐和生命的典範,讓我們無法忽視,使我們的心被挑旺,並願意像他們一樣跟隨耶穌。

將上帝的話語以及祂對我們的人生計畫,與我們的下一代分享,實在是無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