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不是徒然

讀經: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我認識的一位理財顧問,曾經這麼描述投資理財的現實層面,他說:「抱最好的希望,作最壞的打算。」的確,在生活中,幾乎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無法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然而,有一個我們所做的決定,其結果是肯定的,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可以確信所付出的努力,到最後都不是徒然。

新約聖經中的哥林多是個道德敗壞的城市,使徒保羅曾住在那裡一年的時間,教導那裡的信徒。保羅離開以後,仍然寫信給哥林多的信徒,敦促他們不要氣餒,也不要認為他們為基督做的見證毫無果效。保羅要他們確信,當主再來的日子,死亡要被得勝所吞滅(哥林多前書15章52-55節)。

忠心跟隨耶穌也許會面臨困難、沮喪,甚至是危險,但這一切都絕不是毫無意義或是白費功夫。當我們與主同行,見證祂的同在與大能,我們的生命就絕對不 [....]

每日旅程:在匱乏時喜樂

20160826-770-425作者:Andy Rogers

翻譯:Abby

閱讀:哈巴谷書3章1-6節

在我們極度匱乏的時候,求你幫助我們如同這些年間你所做的那樣。——哈巴谷書3章2節

我在網上讀到了一則關於朋友父親的訃聞。我的心情很沉痛,我能夠想象,對於朋友來說,失去父親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於是我發了封安慰他的郵件,沒想到的是他很快回復了我:「這是艱難的一年,但是我仍然因着在基督里的盼望而充滿喜樂。」即使在哀悼的時候,他的口中依然充滿盼望和信心。

同樣的,哈巴谷書3章2節也讓我很吃驚。先知哈巴谷說到,「在極度匱乏的時候,他仍然對上帝偉大的作為充滿敬畏。」

哈巴谷提及的極度匱乏時期是指上帝的子民在流亡之前的那段混沌時期。當時殘忍的迦勒底王國逐漸掌權,與此同時,猶大人民背離了上帝(哈巴谷書1章:2-4節)。哈巴谷因百姓的不順服感到非常痛心並因此向上帝呼求。

當他了解到迦勒底人是上帝選來管教祂子民的工具的時候一定很吃驚。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充滿罪惡、戰爭在即的時刻,哈巴谷驚嘆上帝的作為並大聲呼求:「主啊,求你再次幫助我們…..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這是多麼令人驚奇的回應。

有時候,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我會開始懷疑上帝的主權統治。當我看到的儘是罪惡和不公正時,我也像哈巴谷一樣開始感到厭倦並抱怨。然而哈巴谷書也教會我在抱怨之後要如何回應。正如他被人熟知的語錄所說「義人因信得生」(哈巴谷書2章4節;羅馬書1章17節;加拉太書3章11節)。

我朋友的郵件正是這種回應的寫照。在經歷失去的痛苦時他仍然滿懷盼望。哈巴谷說:「上帝的到來輝煌如光。…祂觀看,驚散列國。…祂的道路存到永遠!」(哈巴谷書3章4節,6節)。願我們今天都能在上帝身上找到我們所需的盼望和力量!

思考:

當你在極度匱乏時選擇在主里喜樂,會有什麼不一樣?默想上帝的屬性並且思考祂為何用盼望和信心充滿你?

靈命日糧 : 一無所缺

讀經:馬可福音6章7-12節 

想像一趟沒有行李的旅行。沒有必需品和替換衣物,沒錢也沒信用卡。聽起來又可怕又不明智,不是嗎?

但耶穌第一次差遣十二個門徒出去宣教、傳道和醫病時,卻這麼囑咐他們。耶穌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馬可福音6章8-9節)

後來,耶穌要使門徒在祂離世後能面對挑戰,便對他們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路加福音22章36節)

耶穌在第一次差派門徒時的作法,是要傳達什麼信息呢?是要門徒學習倚靠上帝的供應。所以,祂問門徒說:「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什麼沒有?」他們說:「沒有」(35節)。雖然門徒什麼都沒 [....]

靈命日糧 : 上帝關心嗎?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4-15節 

在寫作的生涯中,我經常探討苦難的課題。我一再地思考同樣的問題,猶如觸碰一個從未癒合的傷口。我聽過讀者們的分享,他們痛苦的經歷讓我看到人生有苦難。一位青年牧師打電話告訴我,他的妻子和初生的女嬰因輸血而感染愛滋病,已經生命垂危,他問我:「我該怎麼跟我教會的年輕人說,上帝是慈愛的呢?」

我已經學會不再試圖回答這些「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那位青年牧師的妻子正好用了受污染的血液?為什麼龍捲風會襲擊某個鎮卻繞過另一個鎮?為什麼祈求病得醫治卻未蒙應允?

然而,有一個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困擾我,那就是:「上帝關心嗎?」我知道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解答這個問題,那就是耶穌。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顯明了祂的慈愛。十架上的基督,讓我們看到上帝如何回應這世界的痛苦呻吟。

「上帝關心嗎?」 [....]

靈命日糧 : 全然獻上

讀經:羅馬書12章1-8節 

當我參加大學籃球校隊時,在每個球季的開始,我都會立下決心,要走進體育館全心投入訓練,完全順從教練的指示,達成他的要求。

如果我說:「嘿,教練!我在這裡。我想要投籃和運球,但別叫我跑球場和防守,弄得滿身是汗!」相信這對我的球隊並沒有益處。

每個成功的運動員都必須對教練有足夠的信任,才能完成所有教練基於球隊的利益考量而提出的要求。

在基督裡,我們要成為上帝的「活祭」(羅馬書12章1節),就應對我們的救主說:「我相信祢。無論祢要我做什麼,我都願意。」那麼,祂就會更新我們的心意,使我們專注於討祂喜悅的事物。

我們也要知道,上帝絕不會呼召我們去做祂尚未裝備我們的事。如同保羅提醒我們:「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6節)

當我們堅信上 [....]

靈命日糧 : 生命氣息

讀經:創世記2章4-8節 

在一個酷寒的早晨,我和女兒一起走路去學校。一路上,我們看著呼出的氣息變成霧氣,還調皮地呼出朵朵蒸汽雲,然後咯咯發笑。這樣的時光實在是上帝的恩賜,因為祂保留了我的生命氣息,還讓我能與女兒共度美好的時光。

當我看到我們原本無形無跡的氣息,在冷空氣中現形時,不禁想到生命氣息的源頭──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用塵土造了亞當,賜給他生命氣息,也將生命賜給我們和所有的生物(創世記2章7節)。萬物都從上帝而來,就連我們沒意識到的每一口氣息也是出於上帝。

生活在現今事事便利、科技發達的世界裡,我們可能會忘記人類的起源,忘了生命是上帝所賜。但是,如果我們停下腳步,花點時間思想上帝是我們的創造者,就能養成凡事謝恩的生活態度。我們可以尋求祂的幫助,並以謙卑感恩的心接受這份生命的禮物。 [....]

靈命日糧 : 共享的寶藏

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1-7節 

在1974年3月,幾名中國農民在鑿井時,竟挖掘出驚人的發現。他們在陝西省臨潼縣乾燥的土壤下,發現一批兵馬俑。這些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按照真人尺寸製成的塑像,包括了8,000名士兵、150匹戰馬,以及130輛駕馭520匹馬的戰車。此後,這些兵馬俑遺址成了中國著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都吸引超過百萬人前來參觀。這些曾經掩埋在地底數百年之久的珍寶,現已成為世人共享的寶藏。

使徒保羅曾經提到,基督徒的生命中也有一樣寶貝應與世人共享。他說:「我們本來是粗陋的瓦器,但裡面卻收藏了奇珍的寶貝──基督」(哥林多後書4章7節,當代中譯本)。基督的信息以及祂的慈愛,就是我們裡面的寶貝。

我們裡面的寶貝不應被隱藏,而是應該與人分享,好讓萬民都能藉著上帝的愛與恩典,得以進到祂的家中。願我們今 [....]

靈命日糧 : 深遠影響

讀經:詩篇100篇 

幾年前,我跟妻子在英國偏遠的約克郡谷地的民宿過夜。當天入住的還有四對素不相識的英國夫婦。晚飯後,大家坐在客廳裡享用咖啡,有人問:「您從事哪一行?」於是,大家開始聊起自己的工作。當時我是慕迪聖經學院的校長,我以為他們沒人知道這所學院,及其創辦人慕迪(D. L. Moody)。可是我一提到校名,他們立刻驚訝地問:「是慕迪跟桑基(Ira Sankey)的慕迪聖經學院嗎?」還有人說:「我們有一本桑基寫的讚美詩,我們全家經常彈唱他所寫的詩歌呢!」120多年前,佈道家慕迪與他的搭檔福音歌手艾拉·桑基,曾多次在英倫三島舉辦佈道會,我真沒想到,至今他們的影響力依然存在。

當晚我離開客廳時,思索著我們的生命當如何為上帝發揮深遠的影響力,就好像注重禱告的母親對孩子們的影響、同事間的鼓勵、老師或 [....]

靈命日糧 : 新的生命

讀經:約翰福音14章5-14節 

父親的話讓拉維深受傷害。「你真是失敗!你讓家族蒙羞!」和其他才華洋溢的兄弟姊妹相比,拉維被視為家中的恥辱。他嘗試在運動方面有所成就,結果也做到了,但仍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他常想:我有什麼前途嗎?我真的一無是處嗎?能不能乾脆毫無痛苦地死掉?這些念頭總是在他的腦海盤繞,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的文化背景不允許他訴苦,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打落牙齒和血吞。

所以拉維只能默默撐著,苦苦掙扎。直到有一天,他自殺未遂在醫院休養期間,有人帶了一本聖經給他,並翻到約翰福音14章。拉維的母親為他朗讀19節,耶穌說:「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拉維心想:這或許是我僅有的盼望,嶄新的生活方式,按生命之主的意思而活。因此,他禱告說:「耶穌,如果祢是賜下生命的主,並使生命滿有意義。那麼,我想要這樣的生 [....]

每日旅程:敬拜和服侍

Japan

作者:Russell Fralick

翻譯:湘穎

讀經:使徒行傳13章1-5節

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保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使徒行傳13章2節

這些年來,我經常獨自一人待在樹林里很長時間。我一動不動地坐着,有知更鳥棲息在我的膝蓋上,也會有老鼠啃着我的鞋帶,一隻貓頭鷹從我的肩膀上飛走,還有一隻雄獐在不遠處防範着我——顯然認為我是敵人。

這樣的經歷對我來說相當震撼,我開始感嘆造物主的偉大,祂和我的親密程度以及祂創造萬物的完美都令我驚嘆不已。當祂使我的靈蘇醒的時候,我用感謝和讚美回應祂,感恩祂對我的愛和祂美好的創造以及祂為我所做的所有一切。

​有趣的是,使徒保羅的使命是在他讚美上帝的時候得知的:「他們侍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保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使徒行傳13章2節)。我們常常認為我們的服侍要遵循某個固定的流程,把人們聚集在一起,還要預訂一個場地。

但保羅的經歷說明,我們主要的職責是敬拜上帝。那要怎麼敬拜呢?要藉著讚美、禱告和感恩,並清楚認識祂是誰(使徒行傳13章2-3節)。這樣我們自然可以去做準備,做計劃,並找到最適合的時機(使徒行傳13章4節)。一旦我們跟從祂的旨意,盡我們的所能來敬拜祂,上帝就會提供機會。

詩篇中的很多章節都向我們展示了上帝的威嚴和令人驚嘆的大能(參考:詩篇19篇,103篇,104篇)。保羅和巴拿巴被揀選的經過明白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最重要的職分是要獻上我們的感謝,讚美和崇拜來敬拜上帝——不僅僅要在教會如此,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要如此。

思考: 你生命中的哪些東西會使你想要感謝和讚美上帝?為什麼盡你所有來讚美祂是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