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散播喜樂

讀經:約翰福音16章16-24節 

珍妮到國外的一所學校教英文,她發現學校裡的氣氛陰鬱沉重。每個人都做分內的工作,卻似乎沒有一個人感到開心。他們不會彼此幫助,也不會相互激勵。然而,珍妮因感謝上帝為她所做的一切,在做任何事情都滿心喜樂。她總是面帶微笑、態度友善、盡力助人,而且時常哼著一些歌曲和詩歌。

慢慢地,因著珍妮經常散播喜樂,學校的氛圍也有了改變。學校裡的人開始面帶微笑,願意互相幫助。就連督學來學校視察時也詢問校長,為什麼他的學校變得如此不同。校長雖然不是基督徒,但他卻回答說:「是耶穌帶來的喜樂。」珍妮充滿主的喜樂,並感染周遭的人。

路加福音記載上帝差遣天使,向平凡的牧羊人傳達救主降生這不平凡的信息。天使宣揚新生嬰孩降生的驚喜:「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加福音2章10節) 。的確 [....]

每日旅程:樂於給予

20151202-770-425

作者:Jeff Olson

翻譯:湘穎

讀經:箴言11章23-25節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章25節)。

在我生活的地方,有個最流行的聖誕活動就是從裡到外地裝飾房屋。許多人會在家裡放置一顆松樹(有真的也有人造的),然後用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裝飾品來點綴,並在頂部放一個天使或者一顆星星。有些人會在他們的房子外面掛上許多的彩燈,去照亮所在的小城鎮。而另一些人則直接在門窗上掛上一些常青樹枝。

我的一個朋友用一副假的馴鹿角和一個鮮艷的紅鼻子來裝飾她的車頭。而有些人會製造一些有趣的聖誕節情景擺設 ——例如,我朋友的院子里有個騎着摩托車的充氣聖誕老人,旁邊還放了一個按真實大小比例製造的耶穌降生場景造型。好吧….

無論何種形式的裝飾都可以給我們帶來過節的氣氛。但是,沒有什麼比給予更能使我們體會聖誕節的精髓了。我們贈予他人禮物,為的是要慶祝我們的造物主祂美善與愛的大禮 ——耶穌基督!是祂給我們帶來了「大喜樂,是關乎萬民的」(路加福音2章10-11節)。

一個最打動我的關於給予的例子,是我在《聖誕罐》這本書中找到的。這本書提倡一整年 將零錢放進一個玻璃罐中。這樣,當聖誕節到來時,你就會有一筆不錯的財富來送給有需要的人了。這樣慷慨的行為恰好反映了所羅門在箴言中所寫的:「好施捨的…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章24-25節)。

這個聖誕節,當你慶祝耶穌的誕生時,想想你可以如何幫助有需要的人吧!在你慷慨地給予時,你就活出了基督的榮耀。

思考:
你最喜歡的聖誕節傳統是哪些?上帝如何向你展現了祂慷慨的愛?有哪些要你學習的?

靈命日糧 : 愛你的仇敵

讀經:約拿書3章10節-4章11節 

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當時,15歲的金鎮慶加入南韓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但他很快就發現,他還沒有準備好面對殘酷的戰役。當他看見許多年輕的同胞在他身邊死去,他祈求上帝保守他的性命,並且幫助他學習去愛他的敵人。

65年後的今天,金鎮慶博士回顧過去,看見上帝回應他的禱告。數十年來,他照顧許多孤兒,並開辦平壤科技大學,協助北韓及中國青少年就學。在那些以往視為仇敵的人當中,他贏得許多朋友。如今他已破除政治藩籬,並自稱是愛的使者,以愛來表達他對耶穌的信仰。

先知約拿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即使約拿曾被大魚吞吃,又蒙上帝奇妙的拯救,但他的心卻沒有改變。雖然約拿最後順服了上帝,但他卻說自己寧願死,也不願看見上帝對他的敵人施行憐憫(約拿書4章1-2、8節)。

我們不 [....]

靈命日糧 : 你說祂是誰?

讀經:馬太福音16章13-20節 

在1929年,愛因斯坦在接受《週六晚報》的訪談中這麼說:「小時候,我同時接受聖經及猶太人的塔木德經的教導。我雖然是個猶太人,但我卻被這位偉大的拿撒勒人所吸引……每個人在讀福音書時,都能感受到耶穌真實的存在,祂的一言一行表露祂的生命特質,如此的生命絕非是虛構的神話。」

新約聖經記載了一些認識耶穌的人,也感受到祂的不凡之處。耶穌問祂的跟隨者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馬太福音16章14節)。在當時,被人稱作以色列偉大的先知是極大的恭維,但耶穌並不需要恭維,祂期盼門徒能夠認識並且相信祂。因此,祂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你們說我是誰?」(16章15節)

彼得所說的恰恰完全表達了耶穌的真實身分,他對 [....]

靈命日糧 : 我們的遮蓋

讀經:羅馬書3章21-26節 

在談論基督信仰的時候,我們常常用到一些詞彙,卻沒有真正瞭解其中的意思,也沒有加以解釋這些詞彙。其中有個例子,就是「義」這個字,雖然我們會說上帝是「公義」的,祂使我們成為「義」,但「義」這個字的觀念卻非常難以具體形容。

然而,若我們從繁體「義」的字形著手,便能夠瞭解箇中涵意。「義」這個字的上半部是「羊」,下半部是「我」,意即「羔羊遮蓋在人的上方」。

當耶穌來到世上,施洗約翰稱祂為「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章29節) 。我們的罪需要被除去,因為罪使我們與上帝隔絕,使我們無法親近完全聖潔的上帝。因為上帝愛我們極深,便讓祂的愛子耶穌「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上帝的義」(哥林多後書5章21節) 。耶穌,上帝的羔羊,流血捨命,祂成為我們的 [....]

靈命日糧 : 不一樣的安慰

讀經:耶利米書7章1-11節 

我們教會成年人的營會主題是「安慰我的子民」。好幾位講員都宣講上帝的應許和確據。但是,最後一位講員卻獨樹一幟。他選讀的經文是耶利米書7章1-11節,主題為「從沉睡中甦醒」。他以直言無諱卻不失慈愛的言語,挑戰我們從罪中醒悟並離棄罪惡。

他像先知耶利米一樣勸誡我們:「不要以上帝的恩典當擋箭牌,卻又繼續活在隱惡之中。⋯⋯我們大言不慚地說:『我是基督徒,上帝愛我,我不怕邪惡。』但我們卻去行各樣的惡事。」

我們知道講員關心我們,但仍覺得坐立難安,猶如聆聽我們的先知耶利米宣告:「上帝固然慈愛,但祂也是烈火!(參見希伯來書12章29節)祂從不縱容罪惡!」

舊約先知耶利米質問以色列百姓:「你們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並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且來到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 [....]

靈命日糧 : 小睡片刻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好幾世紀前,一位名叫亨利·德班維的蘇格蘭牧師曾經提到,在他的牧區裡,有一位住在偏遠地區的老姐妹,很渴望親眼看看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但她遲遲不敢踏上旅程,因為火車必須經過一個又黑又長的隧道,才能抵達目的地。

然而,有一天,她因為有要事不得不去一趟愛丁堡。隨著火車疾速往城裡飛馳而去,她愈發坐立難安。但是在火車穿越隧道之前,這位老姐妹就因太過憂慮而疲憊地睡著了。當她一覺醒來,已經抵達愛丁堡了!

我們當中也許有些人不會經歷死亡。如果耶穌再來時,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會「在空中與主相遇」(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但我們多數人將透過死亡進入天堂,有些人為此感到極度焦慮,擔心死亡的過程會令人難以承受。

因有耶穌作我們的救主為確據,我們可以很有把握地相信,當我 [....]

靈命日糧 : 活在光中

讀經:約翰一書2章3-11節 

在一個陰霾的早晨,大片鐵灰色的雲層佈滿天際,將陽光完全遮蔽,天色極其昏暗,我必須開燈才能看書。正當我準備要開始閱讀時,房間突然充滿亮光。我抬起頭,看見強風將厚重的烏雲往東方吹散,天空晴朗了起來,陽光重新照耀大地。

我走向窗戶,想仔細探究這戲劇性的變化,一節經文突然浮上心頭:「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約翰一書2章8節),這是使徒約翰為了鼓勵信徒而寫的,他又說道:「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10節)。相較之下,約翰表明心懷憎恨的人如同在黑暗中流蕩摸索。因為憎恨使人迷失,使人失去道德良知。

愛人並不總是那麼容易。然而,當我望向窗外時,也得著了提醒:我們若要活在上帝的光中,以祂的愛來愛人,我們會經歷挫折,也要學習寬恕和忠誠。當我們選擇愛而非 [....]

靈命日糧 : 好消息!

讀經:那鴻書1章7-15節 

世界各地的新聞透過網路、電視、廣播和手機,不斷對我們進行疲勞轟炸。其中報導的多半是負面消息,如犯罪、恐怖主義、戰爭和經濟問題。不過,在悲傷和絕望的黑霧中,總會傳出好消息,如無私的善行、醫學的突破,或飽受戰亂的地區逐步邁向和平。

舊約聖經記載了二位先知的預言,帶給困頓憂傷者極大的盼望。

當先知那鴻預言上帝將審判傲慢、殘暴的亞述國時,他說:「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1章15節)。這個消息讓那些受到殘酷欺壓的人得著盼望。

以賽亞書也有類似的話語:「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52章7節)

那鴻和以賽亞帶著盼望的預言,在救主基督降生的那一天確實應驗了。天使對牧羊人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 [....]

每日旅程:噴薄而出的激情

20161125-770-425

作者:Remi Oyedele

翻譯:陳琳

​讀經:使徒行傳9章1-9節

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穌所以得着我的(腓立比書3章12節)。

埃米特•斯坎倫,在電視劇《聖經故事》中扮演掃羅,他完美地刻畫出了這個人物形象。他所飾演的掃羅強力逼迫耶穌的信徒,這讓我膽戰心驚。我很難想象他後來會成為受人愛戴又寫了大部分新約聖經的使徒保羅!

隨着電視劇劇情的發展,在掃羅去往大馬士革的路上,他遇見了耶穌。就這樣,一切都改變了(使徒行傳9章1-9節)。在他的視力恢復的那一刻,他也明確得知上帝對他的呼召,於是這個現在被稱作保羅的人再次熱情地投入到他的工作中(使徒行傳9章20節)。只是這一次,他是為著耶穌而不是逼迫祂(使徒行傳9章21節)。當轉變歸主的保羅步入會堂宣講耶穌的時候,巴拿巴和亞拿尼亞都覺得很震驚。

保羅是一個有着堅定信仰和無限熱情的人。他崇尚真理,並毫無保留地讓每個人知道他的立場。今天,全世界的人讀他的書信,並把它們作為基督徒信仰的指導。他的熱情被傳頌到千萬代(腓立比書3章12節)。

如果你我都以激情、信念和熱誠為上帝而活的話,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羅馬書8章19節說,「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眾子顯出來。」當受造物屏息等候上帝顯現在祂子民中時,我們可以讓人們從我們身上看到上帝的光輝,因為我們是按照祂的形像所造的。

願我們都像保羅一樣,讓世界看到我們對上帝的熱情,沉浸在對上帝奇妙作為的啟示中!

思考:上帝賜給你哪些恩賜和才能?祂要怎樣帶領你熱情滿滿地宣揚祂的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