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論金錢

讀經:馬太福音6章24-34節 

剛進入職場時,我從事一份富有意義的工作。當時,另一家公司願意以優厚的待遇聘請我,我的家庭經濟也可以因此比較寬裕。但問題是,我並沒有尋求新工作的意願,因為我喜愛現有的工作,且合乎上帝的心意。

可是錢嘛……。

於是,我打電話給年逾七旬的父親,徵詢他的意見。明智的父親雖因中風和年邁而略顯遲鈍,但他的回答卻清晰有力:「如果不考慮錢,你會怎麼做?」

頃刻間,我做了決定。我怎能為了金錢,拋開我喜愛的工作。我對父親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謝謝你,爸爸。」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以大篇幅談論金錢,以及人們對金錢的喜好。祂教導我們禱告,當求「我們日用的飲食」(馬太福音6章11節),而不是積攢財寶。耶穌警告我們,在這世上積聚的財寶有蟲咬賊偷,並指出飛鳥和野花的榮 [....]

靈命日糧 : 禱告服事

讀經:列王紀上18章41-45節 

上帝常常會藉由我們的禱告,成就祂的工作。聖經記載,上帝應許要終止以色列三年半的乾旱(雅各書5章17節) ,祂對先知以利亞說:「我要降雨在地上。」雖然上帝已經應許降雨在地上,但不久之後,「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懇切禱告,求上帝降下大雨(列王紀上18章42節)。以利亞繼續懇切禱告,同時派他的僕人去向海那邊張望,察看是否有下雨的徵兆,前後共有七次(43節)。

以利亞明白,上帝要我們以謙卑和不住地禱告,參與上帝所要成就的事。雖然我們的能力有限,但上帝卻可以透過我們的禱告奇妙地成就大事。所以,雅各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也一再提醒我們:「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各書5章16-17節)

當我們立志像以利亞一樣,願以忠 [....]

靈命日糧 : 朋友加的傷痕

讀經:箴言27章5-10節 

心理學家查爾斯·羅沃利博士(Charles Lowery)向友人訴說他飽受腰痛之苦,期待獲得同情的眼光。不料,友人卻直言不諱地說:「你的問題不在腰痛,而是你的肚子,你的肚子太大了,增加了腰椎的壓力,難怪會腰痛。」

查爾斯在他的雜誌專欄,提到他當時壓抑了不悅的負面情緒。然而他努力減重之後,腰痛果真不藥而癒。查爾斯認識到「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箴言27章5-6節)。

令人憂心的是,我們往往寧願接受讚美而招損,卻不願接受指正而受益。因為實話傷人,讓我們的自尊心受損,心裡不舒服,而且還要我們改變。

真正的朋友不會把快樂建築在我們的痛苦上,他們乃是愛之深、責之切。他們鼓起勇氣憑愛心說誠實話,指出我們不肯正視的盲點。朋友不只是讚美 [....]

靈命日糧 : 聖誕佳禮

讀經:使徒行傳4章32-37節,9章26-< 

美國鄉村歌手梅爾·哈格德(Merle Haggard)的一首老歌《我們可否捱過十二月》,說到有名男子被工廠裁退,沒有錢買聖誕禮物給他的小女兒。雖然十二月應該是歡樂的時節,但他的生活卻灰暗而悲涼。

灰心挫折並不限於十二月,但發生於此時節卻讓人更加傷感。因為我們的期望可能較高,所以悲傷可能更深。這個時候,些許的鼓勵可以發揮深遠的作用。

聖經中來自塞浦路斯的約瑟,是耶穌早期的跟隨者之一。使徒們稱他為巴拿巴,意即「勸慰者」。使徒行傳4章36-37節提到巴拿巴把賣掉田地的錢奉獻出來,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信徒。

之後,使徒行傳9章26節記載使徒們害怕掃羅,「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27節)。掃羅(後來被稱為保羅)先前一直想殺害信徒,但是巴拿巴為他辯護,說他已 [....]

靈命日糧 : 環繞音響

讀經:尼希米記12章27-43節 

華特迪士尼工作室是最先在電影中使用新的電影音響技術,我們稱之為「身歷聲」或「環繞聲」。製片者引進這項技術,是希望觀眾能以新的方式欣賞電影音樂。

但這並不是人類首次使用「環繞聲」。數千年前,尼希米在耶路撒冷城牆重建的奉獻典禮上,就已有了這概念。尼希米說:「我帶猶大的首領上城,使稱謝的人分為兩大隊,排列而行」(尼希米記12章31節)。這兩個隊伍從城牆南邊的糞廠門出發,一隊向左、一隊往右,環繞著耶路撒冷城讚美歌頌上帝,朝聖殿前進(31、37-40節)。

頌讚的隊伍帶領百姓歡慶,「因為上帝使他們大大歡樂」,歡樂的聲音甚至傳到遠處(43節)。

以色列百姓歌頌讚美上帝,因為上帝幫助他們勝過參巴拉一幫敵人的反對,得以重新建造城牆。上帝曾賜給我們什麼恩典,使我們由衷 [....]

每日旅程:為他人着想

20161102-770-425

作者:Tim Gustafson
翻譯:湘穎

讀經:申命記22章1-8節

冬天我住的地方路面總是會結冰。去年冬天的一天,上班途中的路況相當糟糕。當綠燈亮起時,前面的車想方設法要衝進路口卻無能為力。因為摩擦力太小,車輪打滑,在紅燈亮起時——車才終於緩緩地進入了路口,讓我的車一點位置都沒能移…

這麼惡劣的天氣,幹嘛不換好輪胎出來呢?在等待下一個綠燈時,我心裡這樣想。但是我立馬感到內疚。因為我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幫助這個司機,而是希望他不要出現在我前面。

耶穌說,律法是基於兩條誡命:「盡心愛主你的上帝」和「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7-40節)。在前面那輛車裡的「鄰居」不需要我的抱怨,而是需要有人幫他推一把。

舊約中的許多律法似乎很難理解。但他們是有原因的——每一個規則都是針對特定的時間和文化背景。要了解申命記22章1-4節很容易,它指示以色列人要關照他們鄰居的財產和牲口。但為什麼8節又說:「你若建造房屋,要在房上的四周安欄杆」呢?屋頂是當時會客的地方。正如經文所說的那樣,「免得有人從房上掉下來,流血的罪就歸於你家。」

其實,上帝是要我們為別人着想。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並不是每種特定的情況都有對應的詳細法則。但我們可以時時刻刻地生活在聖靈的指導下,並謹記「愛人如己」。

與其希望我的鄰居不要擋我的道,倒不如我從車上走下來去幫助他——為要彰顯上帝的愛。

靈命日糧 : 美好合一

讀經:以弗所書4章1-6節 

三隻不同種類的大型掠食動物相依相偎、一起玩鬧,真是罕見的景象,但這正是在喬治亞州一處動物保護區內,每天都會看到的一幕。在2001年,一隻獅子、一隻孟加拉虎,以及一隻黑熊,在遭受數個月的疏忽與虐待後,被挪亞方舟動物庇護所營救。該機構的副主任說:「我們當然可以把牠們分開,但牠們被送來時就親密如一家三口,因此我們決定將牠們安置在同一個地方。」這三隻動物在受虐期間相互安慰,即使牠們有許多不同之處,但依然和睦相處。

合一是件美事。但在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所說的合一,有其獨特的意思。保羅鼓勵以弗所的信徒在基督裡成為一個身體,好與蒙召的恩相稱(以弗所書4章4-5節)。信徒靠著聖靈的能力,學習謙卑、溫柔和忍耐,便能合而為一。這樣的態度使我們得以「用愛心互相寬容」,因為知道我們都同在基 [....]

靈命日糧 : 常存恩慈

讀經:詩篇141篇1-3節 

小時候,我最喜愛閱讀李曼·法蘭克·鮑姆(L. Frank Baum)創作的奧茲國系列童話故事。最近我看到鮑姆附有插圖的原作《奧茲國的林奇汀奇國王》(Rinkitink in Oz),不禁莞爾。他筆下的林奇汀奇國王詼諧滑稽,又是個好心腸、豪邁直爽、熱心善良的人。書中年輕的印加王子對這位國王的形容最為貼切,他說:「他心存恩慈,待人溫柔,這遠比有智慧來得好。」

這句話實在是簡單明智!但有誰能常存恩慈?有誰不曾用尖銳的話語刺傷所愛的人呢?那樣的行為不但破壞當時的寧靜與和平,也一舉毀了我們為所愛的人所做的一切。18世紀的英國作家漢娜·莫爾(Hannah More)曾說:「些微不仁,其罪何大。」

可喜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心存恩慈。我們也許沒有能力講一篇令人扎心的信息、解答 [....]

靈命日糧 : 聖誕亮燈

讀經:約翰福音8章12-20節 

每年聖誕節前後幾週,新加坡的觀光地帶烏節路,就會變成五彩繽紛、燈光璀璨的樂園。這項亮燈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吸引遊客,希望他們在這「商業黃金月」來此逛街消費。購物者可以來這裡享受節慶氣氛,聆聽合唱團吟唱熟悉的聖誕歌曲,並欣賞娛樂表演。

但歷史上第一次的聖誕「亮燈場景」,並不是由電線、閃爍燈泡與霓虹燈營造出來的,而是「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路加福音2章9節) 。此情此景沒有遊客看見,只有曠野裡的幾個牧羊人親眼目睹。接著,天使還出人意料地高聲合唱:「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14節)

過後,牧羊人前往伯利恆,看看天使所說的是否屬實(15節) 。一經證實,他們不禁到處與人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正如聖經說:「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17節)

我 [....]

靈命日糧 : 寶藏

讀經:詩篇119篇161-168節 

在1932年,墨西哥考古學家艾方索·卡索(Alfonso Caso)在該國瓦哈卡州的阿爾班山上,發現了七號墳墓。他在那裡找到了四百多件文物,包括上百件在西班牙統治前的珠寶,他將之稱為「阿爾班山寶藏」,這是墨西哥考古界中一個重要的發現。我們可以想像當卡索手握著純淨的玉杯時,心情是多麼興奮!

在舊約時代,詩篇的詩人提到比金子或水晶更貴重的寶藏。他說:「我喜愛祢的話,好像人得了許多擄物」(詩篇119篇162節)。在詩篇119篇中,詩人知道上帝的指示和應許對我們的生命是何等寶貴,因而將此比喻為征服者在戰爭中贏得的珍寶。

卡索因發現了七號墳墓而名留青史,如果我們到墨西哥瓦哈卡的博物館,也可以欣賞這些寶藏。然而,詩人提到的珍寶,卻是我們觸手可及的。我們每天都能深入挖掘聖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