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記得⋯⋯

讀經:詩篇119篇 

當人上了年紀之後,最怕的就是罹患失智症和喪失短期記憶。但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專家馬思特醫師(Dr. Benjamin Mast)卻提出了讓人感到安慰的理論。他說,若病患的大腦已經被詩歌長期「浸潤」成為「習慣」,那麼即使發病之後,病患仍能在聽到詩歌時,一字不漏地唱出整首的歌詞。他還表示,屬靈的操練如:讀經、禱告和詩歌吟唱,都有助於將真理「深植」大腦內,以便隨時取用。

詩篇119篇11節提到,當我們把上帝的話語藏在心裡,我們就有能力不致於犯罪。上帝的話語能夠堅固我們,讓我們學習順服,也能引導我們的腳步 (28、67、133節) ,令我們有盼望也滿有智慧 (49、130節)。即使當我們發現自己或至親好友的記憶,正一點一滴悄悄地流逝,但那些多年前曾背誦過的上帝的話語卻仍未消失,依然完好 [....]

靈命日糧 :警醒禱告

讀經:馬可福音14章32-42節 

從我房間的窗口眺望,可以看見墨西哥1700公尺高的綿羊山(Cerro del Borrego)。在1862年,法軍入侵墨西哥。當時墨軍駐守於綿羊山頂上,而敵軍則駐紮在歐瑞扎巴公園。然而,墨軍將領疏於防範,於是法軍趁墨軍熟睡時,一舉攻上山頂,導致兩千名墨軍士兵不幸陣亡。

這倒讓我想起了另一座山,也就是橄欖山。那時,耶穌的門徒在這座山腳下的客西馬尼園裡睡著了,耶穌便責備他們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馬可福音14章38節)

在我們的信仰歷程中,也常會出現沉睡或漫不經心的狀況。當我們心靈軟弱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到試探。一旦忽略了某些屬靈操練,例如禱告或讀經,我們的心靈就會昏昏欲睡,放鬆警戒,進而成為敵人撒但最容易攻擊的目標(彼 [....]

靈命日糧 :上帝說話

讀經:希伯來書1章1-12節 

不久前,我的女婿告訴我的小外孫女,我們能與上帝說話,而祂也會與我們溝通,有時祂還會藉著聖經向我們說話,小外孫女就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嗯,祂可從來沒有跟我說過話,我也從沒聽過聖經發出什麼聲音。」

或許很多人都認同小女孩的說法,也許我們以為上帝與我們溝通就是耳朵能清楚聽到說:「把房子賣了,去照顧偏遠地區的孤兒。」其實,聽見上帝「說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閱讀聖經能讓我們「聽見」上帝對我們說話。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誰,並說上帝「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耶穌就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 (希伯來書1章2-3節) 。聖經也告訴我們如何在耶穌裡得著救贖,並活出祂喜悅的樣式(提摩太後書3章14-17節) 。此外,上帝也會藉著聖靈讓我們明白祂的心意,正如哥林多前書2 [....]

靈命日糧 :避免跌倒

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3節 

朋友伊蓮因為摔傷而入院治療,一位醫療人員將標示著「避免跌倒」的亮黃色手環戴在她的手腕上。意思就是:「請務必小心照顧看護這名病患,她可能站不穩。當她需要走動時,請給予協助。」

在哥林多前書10章,也有類似「避免跌倒」的警戒。當保羅回顧古時以色列百姓的經歷時,他指出所有人都可能會跌倒犯罪。以色列百姓發怨言、拜偶像和行姦淫,使上帝對他們發怒,讓他們面對罪所帶來的後果。所以保羅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哥林多前書10章11-12節)

有時我們會自己欺哄自己,以為我們再也不會犯同樣的罪,因為我們已經認罪、悔改,並重新下定決心,願意遵守上帝的命令,可是同樣的試探仍然會來誘惑我們, [....]

靈命日糧 :並肩同行

讀經: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在迪士尼樂園內,我排在熱門遊樂設施長長的人龍裡,我注意到排隊的人大多數都談笑聊天,並沒抱怨漫長等候的時間。這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人們在等待時仍然可以如此開心。關鍵似乎是在於,那裡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孤單地排隊等候。大家都是一群朋友、一家人、旅遊團體或夫妻檔在一起,共同分享在園區玩樂的經驗,這與獨自一人排隊的孤單景象大相逕庭。

基督徒也應當與弟兄姐妹有密切的互動,而非踽踽獨行。希伯來書10章19-25節也提到,我們要與其他的基督徒有所聯結,相聚一起:「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 (22-25節) 。大家彼此堅固、彼此激勵,並且「彼此勸勉」 (25節) 。< [....]

靈命日糧 :面對巨人

讀經:民數記13章25節-14章9節 

在西乃山下紮營兩年後,以色列民正預備進入迦南,這是上帝所應許之地。上帝要他們差派十二個探子去窺探那地和那地的人民。當探子們看到高大強壯的迦南人以及寬大堅固的城牆後,其中的十個探子說:「我們不能上去!」然而,另外兩個探子卻說:「我們必能得勝!」

為何兩者之間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因為十個探子拿自己和巨人相比,巨人當然就顯得更巨大。反觀另外兩位探子,迦勒和約書亞,卻是將巨人跟上帝作比較,巨人自然就縮小了,所以他們說:「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 (民數記14章9節)

懷疑使我們無法突破難關,無法超越堅固的城邑和巨人。懷疑會讓困難佔據我們的思緒,使我們整天煩惱,只想要以人的微薄力量來應付問題。

反之,信心是將焦點轉向上帝,但卻不輕看危險或 [....]

靈命日糧 :愛比較

讀經:馬太福音20章1-16節 

哈佛商學院教授湯瑪斯·狄隆(Thomas J. DeLong)發現他的學生及同事之間有愛比較的趨勢,他寫道:「比較的風氣比以往更盛……無論是公司高階主管、華爾街分析師、律師、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大家都爭相比較自己有哪方面的成就。這對個人或公司來說,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當你將成功定義為外在的表現,卻不去追求內在的修養,你將失去滿足感以及奮鬥的動力。」

愛比較並不是新鮮事,聖經也提醒我們與他人比較的潛在危險。和他人比較,會讓我們驕傲看不起別人(路加福音18章9-14節) ,或是嫉妒、想要像別人一樣,擁有別人所擁有的一切(雅各書4章1節) ,甚至讓我們無法專注上帝要我們做的事。在耶穌的比喻中也隱含這樣的教導:愛比較的心態,其實是認為上帝不公平,而且認定上帝沒有權力可以對別人更 [....]

靈命日糧 :當做的事

讀經:歷代志下13章10-18節 

軍用車隊正準備出發,一名年輕的海軍陸戰部隊士兵趕緊跑去拍中士的車窗。中士搖下車窗,問:「有什麼事嗎?」「你忘了做一件事。」士兵回答。「那是什麼事?」中士又問。「呃,就是你常做的事啊!」士兵回覆。

這名海軍中士終於明白了士兵的要求,因為他總是為車隊的安全禱告,但他這次卻忘了。於是,他即刻下車為海軍士兵們禱告。這名海軍士兵深知,有一位願意禱告的長官是何等寶貴。

古時猶大王亞比雅並不是個好國王,列王紀上15章3節記載:「他的心不像他祖大衛的心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上帝。」然而,當他預備跟北國以色列爭戰,面對多出一倍的敵軍時,他知道在猶大國裡,依然有許多人全心地敬拜上帝 (歷代志下13章10-12節) ,但以色列國的十個支派卻驅逐上帝的祭司,並敬拜偶像 (8-9節) [....]

靈命日糧 :昂首闊步

讀經:羅馬書16章1-3、13、21-23節 

在2015年的夏天,十五歲的杭特揹著他患病的八歲弟弟,徒步行走92公里,目的是要大眾重視罹患腦性麻痺症患者的需要。杭特揹著約27公斤重的布萊頓,需要不時停下來休息一下,紓解肌肉疼痛。雖然杭特穿著特殊的背帶減輕了布萊頓的重量,但杭特說,真正讓他能走完全程的動力,乃是朋友沿路熱情的支持,他說:「若不是大家的鼓勵,在路上與我們結伴同行,我根本就做不到。即使我的腿很痠,但因著朋友的扶持,我才能咬緊牙關撐下去。」他們的母親將這趟艱辛的路程,稱為「腦性麻痺患者昂首闊步前進之行」。

一般人都認為使徒保羅是個既有能力又有勇氣的人,但他仍需要同伴的扶持。在羅馬書16章,保羅提到許多人與他同工、鼓勵他、供給他的需要,並且為他禱告。例如:非比幫助了他;百基拉和亞居拉與他同工;魯孚的母親待他如同親 [....]

靈命日糧 :照亮黑暗

讀經:約翰福音1章1-8節 

在1989年,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從政治犯躍升為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任民選總統,帶領國家進入民主時代。2011年,他的喪禮在布拉格舉行。當時,同樣出生於布拉格的前美國國務卿馬德琳·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將他描述為「為黑暗深淵帶來光明」的政治人物。

哈維爾為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如今的捷克共和國帶來光明,但主耶穌的光卻是照亮整個世界。祂在起初創造天地的時候,從黑暗中造出光明,從此這世界就有了光(約翰福音1章2-3節;創世記1章2-3節) 。過後,隨著耶穌的降生,祂讓光進到人的生命當中。耶穌就是生命也是亮光,黑暗權勢無法勝過 (約翰福音1章5節) 。

施洗約翰從曠野出來,為要見證耶穌就是這世界的光。我們今日也可以為光作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