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遵守指示

讀經:士師記2章7-19節 

在我們家裡,「組裝物件」總是讓我感到挫敗,也是家人最喜歡拿來開玩笑的話題。記得在我和妻子新婚時,我試著動手做一些簡單的維修,結果帶來了一場浩劫。修理好的浴室蓮蓬頭水流順暢,但水卻從瓷磚縫隙間噴灑出來。生兒育女後,慘痛經驗更是接連不斷。我曾向太太保證:「我不需要說明書,就能將這些簡單的玩意兒修好!」其實是大錯特錯!

漸漸地,我學到了教訓:要嚴格遵守指示,才能順利組裝。但不幸的是,只要許多事物都順利完成,我的自信心就開始膨脹。很快地,我又故態復萌,忽視指示,帶來可預見的災難。

古時的以色列人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凡事順利就忘記耶和華,忽視祂的指示,轉去叩拜巴力和當地的別神 (士師記2章12節) 。這讓以色列人陷在困苦之中,上帝憐憫他們,就屢次興起士師,拯救他們脫離仇 [....]

靈命日糧 :溝通的語言

讀經:使徒行傳2章1-12節 

我走在北倫敦的街道上,可以聽到人們用各種語言互相溝通,諸如波蘭語、日語、印度語、克羅埃西亞語以及義大利語等等。雖然我聽不懂,但語言的多樣性,讓我宛如品嚐了天堂的滋味。有時,當我一踏進俄羅斯咖啡館或波蘭市場,聽到不同的口音和語言,就會想起五旬節那一天,來自各國各方的眾人都能聽懂門徒在說些什麼,真是奇蹟!

在五旬節那天,虔誠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慶祝收割節。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來自各國的人聽見門徒會說他們家鄉的語言 (使徒行傳2章5-6節) ,這是何等奇妙!這些外地人聽到門徒用眾人的家鄉話讚美上帝,這讓他們深受激勵,想要更認識基督。

我們也許不會說或明白多種語言,但聖靈會裝備我們,讓我們能以其他的方式與人溝通。我們可以作為上帝的雙手和雙腳,也能成為祂的口,使福音廣 [....]

靈命日糧 :平凡中的不凡

讀經:創世記12章 

每當聽到別人的見證分享,談到上帝如何在他們身上行神蹟奇事,我們的心情往往會很激動。一方面,我們為他們的禱告蒙應允而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疑惑,為何上帝這麼久都不在我們身上行奇事呢?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既然上帝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向亞伯拉罕顯現,如果祂也這樣向我們顯現,那就可以激勵我們,讓我們願意成為祂忠心的僕人。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上帝每隔12或14年才向亞伯拉罕顯現一次,亞伯拉罕一生的年日多半是平淡無奇的 (創世記12章1-4節,15章1-6節,16章16節-17章12節) 。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上帝的作為。聖經說:「上帝……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 (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上帝每天都護衛我們, [....]

靈命日糧 :再聽一遍

讀經:詩篇141篇 

面對龐大的會場,林欣蕾站在台上透過麥克風說出第一句話,她的聲音在整個會場迴盪。聽見自己的回聲,讓她感到心神不寧,但她必須適應這差勁的音響系統,並調整心態,克服干擾,因為她聽到自己每一句話的回聲。

試想,如果我們再聽一遍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那會怎麼樣呢?當然,如果我們說的是「我愛你」,「我錯了」,「感謝主」,或者是「我正為你禱告」,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並非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悅耳動聽、溫柔良善。我們在憤怒時脫口而出的話,或是對人尖酸刻薄的批評,相信我們絕不想再聽到,而且巴不得能收回這些傷人的話語。

正如詩人大衛一樣,我們盼望上帝約束我們的言語。大衛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 (詩篇141篇3節) 。感謝主,因祂願意幫助我們約束舌頭,管理我 [....]

靈命日糧 :眼淚與歡笑

讀經:以斯拉記3章7-13節 

去年,我參加了一個退修會,見到了好些許久未見的朋友。我們都開心地彼此擁抱,為再次相聚而歡笑,但我也忍不住喜極而泣,因為我實在太想念她們了。

在退修會的最後一天,我們在一起領聖餐,帶來了更多的歡笑與眼淚。我為著上帝賜我永生,賜給我與好友相聚的美麗時光而感到喜悅;然而,當我想到耶穌為了我的罪所付上的代價,我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這讓我想到以斯拉在耶路撒冷那難忘的一天: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完成了建聖殿的根基,唱著喜樂的歌,但有些年長的祭司卻哭了 (以斯拉記3章10-12節) 。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起了昔日所羅門所建之聖殿,以及這殿先前的榮耀;抑或是他們為著導致亡國被擄的罪而感到悲傷?

有時,當我們看見上帝做工的時候,心裡會喜憂交加。那是因為我們看見上帝奇妙作為 [....]

靈命日糧 :恩典救贖

讀經:馬太福音5章43-48節 

有好些年,我將登山寶訓 (馬太福音5-7章) 視如人類行為的理想範本,一個世人永遠也無法達到的標準。唉,我豈能錯過其中的真義呢?耶穌說這些話,並非要讓我們灰心喪志,而是要向我們顯明,祂是一位什麼樣的上帝。

為何要愛仇敵?因為我們恩慈的天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為何要將財寶積存在天?因為天父在那裡,而且祂會豐豐富富地賞賜我們。為何我們不需要為生活感到恐懼和擔憂?因為,上帝不但將野地裡的百合花和青草都裝飾美麗,祂還應許要看顧我們。為何要禱告?因為連生養我們的父親都會供應我們食物,我們的天父豈不更將美好的事物,賞賜給那些求告祂的人嗎?

耶穌的登山寶訓不僅闡明我們應該努力達到上帝的理想,同時也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人可以達到這樣的完美境界。

在上帝的面前,世人 [....]

靈命日糧 :新名字

讀經:啟示錄2章12-17節 

她自稱為憂愁女士,因為她總是杞人憂天。但是,當她的孩子意外受傷時,她終於學會如何不再憂心忡忡了。在孩子的復原期間,她每星期都會和朋友們一起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與醫治,並分享孩子的進展。那幾個月裡,她學習將恐懼與掛念化為禱告,結果她發現自己不再是憂愁女士,而是禱告勇士。她覺得主給了她一個新的名字。因著這段時間的心痛經歷,讓她對自己在主基督裡的身分,有更深的認識。

在耶穌給別迦摩教會的信中,祂應許要給那些有信心的人,一塊寫著新名的白石 (啟示錄2章17節) 。聖經學者雖曾對此有些爭議,但多數都同意,這塊白石指的是我們得到基督的赦免。在聖經時代,法庭在裁決被告是否有罪時,會以白色的石頭代表無罪,而以黑色的石頭代表有罪。另外,擁有白石的人還能參加筵席,如同人若領受上帝所賜的白石,也 [....]

靈命日糧 :至關緊要

讀經:腓立比書2章1-11節 

兩位同事出差回來後,坐下來討論這趟公幹及其成果。其中一個說,他認為這趟出差收穫很大,因為他們透過業務上的聯繫,開展了一些很有意義的商務關係。另一人說:「建立商務關係是沒錯,但是銷售量才是最重要的。」顯然,他們的目的大相逕庭。

無論在商場、家庭,或在教會裡,我們對人的看法,很多時候是基於對方會為我們帶來什麼益處。我們衡量他們的價值,是根據從他們身上所獲得的益處,而不是以耶穌的名去服事他們。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中提到:「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腓立比書2章3-4節)

我們不應為自己的利益去利用別人。因為上帝愛他們,也愛我們,所以,我們要彼此相愛。祂的愛乃是最偉大的愛。

[....]

靈命日糧 :好得無比

讀經:腓立比書1章12-26節 

警報聲響起,小男孩因為不熟悉這個龍捲風的警報,便問媽媽那是什麼。媽媽解釋說,那是警告人們,有個威力強大的風暴即將來襲。如果人們不找尋掩護,可能會因此喪命。小男孩回答說:「媽咪,那有什麼不好呢?如果我們死了,不是就可以見到耶穌了嗎?」

或許小孩子並不瞭解死亡是什麼,但是使徒保羅一輩子出生入死,竟也這麼說:「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腓立比書1章23節) 。當時保羅雖遭到禁錮,但在他所寫的書信當中,字裡行間並沒有灰心絕望。他很喜樂,因為他受的苦難使福音得以廣傳 (12-14節) 。

那麼,為什麼保羅會在生與死的兩難之間掙扎呢?因為他若繼續活著,表示他可以帶領更多人歸主,為主結更多福音的果子。但他也知道若是死了,就能享有與基督同住的喜樂。換言之 [....]

靈命日糧 :告訴別人

讀經:馬可福音5章1-20節 

在1975年,我的人生發生了一件大事。記得那天,我急著告訴好友法蘭西斯這件事,因為我們總是無話不談。我到了他的公寓,看到他正匆忙地準備出門,但我攔住了他。他看到我著急的樣子,意識到我有重要的事要告訴他。於是他問:「是什麼事?」我告訴他:「昨天,我接受耶穌成為我的救主了。」

法蘭西斯看著我,長嘆了一口氣,說:「長久以來,我也一直想要這麼做。」他請我分享事情的經過,我告訴他前一天有人跟我分享福音,以及我如何邀請耶穌進入我的生命當中。過後他也禱告祈求耶穌的饒恕,我還記得當時他熱淚盈眶的樣子。他也不趕著出門了,反倒跟我促膝長談,討論我們與基督的新關係。

耶穌醫治一個被鬼附的人之後,就對那得醫治的人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