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耐心澆灌

讀經:加拉太書6章1-10節 

黛比在新家廚房一個陰暗的角落,發現了一株被遺忘的盆栽。從髒兮兮的破爛葉子可以看出是某種蝴蝶蘭,她覺得這盆花若是發了新芽,應該會很美。於是,她將盆栽移到窗邊,摘掉枯萎的葉子,細心地澆水。除此之外,她還買了肥料,在根部施肥。日復一日,她反覆觀察這個盆栽,但都沒看到新的嫩枝。在失望之餘,她對丈夫說:「再等一個月,如果還是沒有任何進展,就丟了它吧!」

一個月後,決定性的那一天來臨,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想到有兩根小嫩枝從葉片中冒出頭來!這盆她幾乎要放棄的盆栽,竟然還活著。

你是否也因屬靈生命看似毫無長進而心灰意冷呢?比如說,你常常動不動就發脾氣;或是在聽到流言蜚語時,禁不住說長道短,論斷他人;又或是儘管早已設定了鬧鐘,卻無法早起禱告和讀經。

為何不把你 [....]

靈命日糧 :上帝美善嗎?

讀經:創世記3章1-8節 

一位好友對我說:「我不覺得上帝是美善的!」多年來,她一直在為一些棘手的事禱告,但是情況卻沒有改善。面對上帝的沉默,她的憤怒和苦毒越來越深。我瞭解她,知道她內心深處其實相信上帝的美善。但是長年累積的痛苦,而且上帝看似漠不關心,使她的信心動搖了。畢竟,憤怒總是比忍耐受痛苦更容易。

其實在亞當和夏娃的時代,人們就開始質疑上帝的美善(創世記3章) 。蛇把這樣的疑惑放進夏娃的心中,告訴她上帝不許他們吃那果子,是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5節) 。因為驕傲,亞當和夏娃認為他們應該自己來決定好與壞,而不是由上帝來定奪。

美國同濟大學院牧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在失去女兒多年之後,最終再度確信上帝是美善的。在《上帝的 [....]

靈命日糧 :祂永遠看顧

讀經:詩篇139篇1-18節 

美國新聞記者斯科特·佩利(Scott Pelly)出國採訪的時候,總會攜帶他的旅行必需品:短波收音機、相機、硬殼旅行箱、筆記型電腦、電話,以及一組在哪裡都能用的緊急定位信標。佩利說:「只要把天線拉長,按下兩顆按鈕,它就會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衛星發射訊號。這樣他們就會知道我在哪裡,然後再根據所在的地理位置,決定是否要派遣救援小組。」雖然佩利從來沒用到這個定位信標,但他出國時從未忘了帶著它。

還好,我們和上帝之間,從來不需要無線電、電話或什麼定位信標。不管我們的情況多危急,都不需要定位信標,因上帝已知道我們是誰並且身在何處。詩人為此歡欣地寫道:「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篇1-3節) 。上帝從未掩面不看我們的需求,祂的保守也未曾 [....]

靈命日糧 :歇息靜候

讀經:約翰福音4章4-14節 

正午時分,耶穌因為長途跋涉,感到疲憊,便在雅各井邊休息。門徒都進敘加城購買食物。這時,一位婦人出城來打水,竟遇見了她的彌賽亞。聖經記載她快步往城裡去,邀請眾人來看,並說:「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約翰福音4章29節)

當門徒帶著食物回來,請耶穌享用,祂卻對他們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34節)

現在我想請問你:耶穌當時正在做什麼工呢?祂一直在井邊休息與等候。

我從這段記載得到很大的激勵,因為我有身體上的障礙。這一段經文讓我瞭解,我不必焦慮不安,不必擔心自己無法完成天父的旨意與做成祂的工。我來到了人生的這個階段,可以休息並等候祂,讓祂將工作交給我。

同樣地,無論是你狹小的公寓、個人的工作室 [....]

靈命日糧 :素未謀面

讀經:彼得前書1章1-9節 

我和其他閱讀這個部落格的人一樣,從來沒有見過這位自稱為布魯斯·西的人。但是當他太太在部落格貼文,發佈丈夫布魯斯·西去世的消息,從一連串來自不同地區的回應可以看出,我們都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位朋友。

布魯斯·西對我們總是以誠相待。在部落格中,他坦率地表達自己對其他人的關懷,以及他所看重的事物,我們當中許多人覺得他就像是我們的朋友。他是執法多年的基督徒,他的文章中充滿智慧,讓人懷念。

回顧我與布魯斯·西在網路上的交談,讓我對第一世紀耶穌的見證人所說的話有了新的見解。使徒彼得在他所寫的第一封新約書信中,向分散在羅馬帝國各地的信徒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彼得前書1章8節)

彼得是耶穌親近的朋友,他特地寫信給那些沒見過耶穌的信徒。這些人只是聽說那位 [....]

靈命日糧 :愛的使者

讀經:約翰福音3章9-21節 

身為職場牧師,有時會有人問我,是否可以給予他們進一步的屬靈幫助。我很樂意花時間幫助這樣的人,而且我經常發現,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其實也在學習而不只是教導。特別是有一次,一位坦率耿直的初信者,有點無奈地對我說:「我覺得我最好不要讀聖經。因為我越瞭解上帝對我的期望,我就越會論斷那些不按照真理去行的人。」

聽到他這樣說,我領悟到他會有這種論斷人的態度,我至少應負一部分的責任。那時,面對初信者,我總是會先讓他們瞭解哪些事不應該做。換句話說,我沒有先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愛,讓聖靈重新塑造他們,而是要求他們「行為舉止要有基督徒的樣式」。

現在我對約翰福音3章16-17節有了新的領受。在第16節,耶穌邀請世人信靠祂,接著祂說:「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 [....]

靈命日糧 :重新開始

讀經:詩篇86篇5-15節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我很喜歡露西·莫得·蒙哥馬利的著作《清秀佳人》。書中有一段頗富趣味的情節:故事主角安妮,曾在年幼的時候,誤將皮膚藥當成香草,加進她做的蛋糕裡。當安妮面對臉色鐵青的監護人馬莉拉時,她滿懷希望地說:「想到明天是新的一天,是個還沒有過失的日子,這多美好啊!」

我喜歡這個想法:明天是新的一天,是我們可以重新開始的一天。我們都會犯錯,但即使犯了罪,上帝的饒恕仍能使我們每個早晨都煥然一新,重新出發。只要我們願意認罪悔改,祂就不再記念我們的罪惡(耶利米書31章34節;希伯來書8章12節)。

即使我們在人生中曾犯了種種的錯誤,然而上帝不會放棄我們,也不會覺得我們無藥可救,祂總是讓我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尋求上帝的赦免,是與上帝並他人恢復關係的第一步。「我們若認自 [....]

靈命日糧 :屬靈軍裝

讀經:尼希米記4章7-18節 

以色列人在尼希米的監督下,重新修築耶路撒冷周圍的城牆。但工程進行到一半,他們卻得知敵人正計畫攻擊耶路撒冷。築牆的人原本就已筋疲力盡,這個消息更是嚴重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尼希米必須採取行動。首先,他向上帝禱告,並派遣許多人看守幾處戰略地點。接著,他讓修築城牆的人配戴兵器,那些「扛抬材料的,都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修造的人都腰間佩刀修造」(尼希米記4章17-18節) 。

我們這些正在建造上帝國度的人,也必須穿戴全副軍裝,來防禦我們屬靈的敵人,也就是撒但的攻擊。聖靈的寶劍,即是上帝的話語能保護我們,若能背誦並且反覆思想,「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以弗所書6章11節)。倘若我們認為服事上帝並不重要,就應當抓緊這個應許:我們為耶穌所做的工,將持續到永遠(哥林多前書3章11- [....]

靈命日糧 :繼續攀爬!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2節 

理查需要人推他一把,而他也得到了這股推動力!那時,他正和朋友凱文一同攀岩,並由凱文控制繩索。當理查精疲力盡,準備要放棄時,他請凱文讓他垂降到地面。但凱文鼓勵他繼續往上爬,說他已經爬得很高,不該放棄。於是懸在半空中的理查,決定繼續嘗試。很奇妙地,因為朋友的鼓勵,他竟然能再次使勁繼續攀岩,成功地爬到頂端。

在初代教會,耶穌的門徒彼此勸慰,要繼續地跟隨主並且體現憐憫。在當時道德敗壞的社會文化中,門徒熱切地相互激勵要過聖潔的生活(羅馬書12章1節;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節)。門徒也日日彼此勸勉,因為上帝督促他們應當如此行(使徒行傳13章15節)。同時,門徒也相互提醒要為肢體祈禱(羅馬書15章30節),要幫助人們不停止聚會(希伯來書10章25節),並且要越發地彼此相愛(帖撒羅尼迦前書4 [....]

靈命日糧 :必不忘記

讀經:以賽亞書49章13-21節 

葫花是家中的長女,她母親歡慶50歲壽辰,在好幾百個村民參加的壽宴上,她細數母親曾為她做的犧牲。葫花記得當時日子艱難,家裡經濟拮据。身為單親媽媽,她母親將自己僅有的首飾和財物都拿去變賣,好供葫花繼續上中學。葫花熱淚盈眶地說,不管日子多艱困,母親從未遺棄她或她的弟妹。

上帝也以母親對子女的愛,來比擬祂對祂子民的愛。在以色列民被擄時,他們覺得自己被上帝拋棄了,於是就抱怨說:「耶和華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以賽亞書49章14節) 。但上帝卻告訴他們說:「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15節)

當我們遭遇患難或理想破滅時,可能會覺得自己被社會、家庭,或是朋友遺棄。但上帝不拋棄我們,祂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16節) 。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