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強大的芬蘭人

讀經:以賽亞書37章30-38節 

遠處傳來隱隱如雷的聲響,令人不安的聲音越來越大。緊接著,數百輛的坦克和數以千計的敵方步兵衝向人數寡少的芬蘭軍隊。一名芬蘭士兵看到殺氣騰騰的敵軍,他勇敢地大聲喊道:「我們哪裡有這麼大的地方來埋葬他們?」

 

在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役中,芬蘭軍隊顯出如此膽量;但在此之前約2,600年,焦慮的猶大人民對他們國家陷於不利的形勢,卻有大不相同的反應。亞述的軍隊已經把耶路撒冷的市民困在城內,讓他們面臨斷糧的無望景況。希西家也相當驚恐,不過他禱告說:「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啊,祢,惟有祢是天下萬國的上帝!」(以賽亞書37章16節)

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強烈地指責亞述王西拿基立:「你⋯⋯揚起聲來,高舉眼目攻擊誰呢?乃是攻擊以色列的聖者!」 [....]

靈命日糧 :奇臭無比

讀經:創世記3章6-13,22-24節 

在2013年8月,大批群眾聚集在美國賓州匹茲堡的菲普斯溫室,為要見證稱為「屍花」(corpse flower)的熱帶植物開花。因為這花原生於印尼,而且每隔幾年才開花一次,所以花開時蔚為奇觀。當巨大的花朵盛開,豔麗鮮紅的花朵卻散發出像是腐肉的臭味。它這氣味,吸引了尋找腐肉的蒼蠅和甲蟲,但花朵裡面卻沒有食物。

 

跟屍花一樣,罪惡給人美好的假象,可是最終卻沒有任何回報。亞當和夏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明白這個道理。伊甸園本是美好的,上帝只禁止他們做一件事,但他們卻違背命令,破壞了這地方。他們受引誘,懷疑上帝的良善,無視造物者慈愛的告誡,結果就犯了罪。因為他們不順服上帝,那棵上帝所賜的分辨善惡樹的美麗,就變成了他們的屍花,換來的後果是與上帝隔絕,痛苦,空虛,勞 [....]

靈命日糧 :野雁與難以相處的人

讀經:羅馬書12章14-21節 

我們剛搬進現在居住的房子時,很喜歡觀賞附近築巢的野雁。我欣賞牠們互相照顧,在水中排成一排,在空中飛行排成壯觀的「人」字形,甚至就連看著牠們養育幼雛,也是樂事一樁。

 

到了夏天,我卻發現牠們令人討厭的一面。野雁喜歡吃草,但牠們不會在意是否毀了草地的外觀。更糟的是,牠們留下的排泄物,讓人在散步時,必須要小心翼翼,免得踩到「地雷」。

每當我要面對難相處的人,就會想到這些野雁。有時候,我真希望可以不顧一切把他們趕出我的生活。往往也正是那時,上帝提醒我們,只要我們願意與他們接近,即使最難相處的人,也有值得欣賞的一面。而他們帶給別人的痛苦,或許正反映了他們所受到的痛苦。使徒保羅在羅馬書提到:「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12章18節) 。因此,我 [....]

靈命日糧 :零碎時間

讀經:但以理書6章10-23節 

最近,我的朋友來到我居住的城市,他是個大忙人,行程排得滿滿的。但在開了一整天重要會議之後,他仍設法在百忙中抽出半個小時,跟我和家人一起享用簡單的晚餐。我們很高興與他相聚,然而當時我想:「我們只可以分到他零碎的時間。」

 

這讓我想到上帝常常也只能夠分到我零碎的時間,甚至有時候只是我睡覺前的幾分鐘而已。

但以理也是個大忙人。他在古巴比倫王國身居高位,我相信,他的日程表必定是滿檔的。然而,他卻養成了花時間與上帝獨處的習慣,每天禱告三次,讚美感謝上帝。這個習慣使但以理有堅定的信心,即便面對迫害,也毫不動搖(但以理書6章) 。

上帝也渴望跟我們建立關係。早晨,我們可以邀請祂進入我們的一天,然後讚美祂,並請祂一整天都賜給我們幫助。過後,我 [....]

靈命日糧 :為主發光

讀經:彼得前書3章13-17節 

王小英居住在中國雲南省的鄉村。因為她的丈夫健康不佳,無法下田工作,家中經濟出現了困難。她的婆婆認為這一切都怪小英信了上帝,因此苦待小英,逼她要回去敬拜祖先相信的神。

 

不過,小英的丈夫卻看見小英生命的改變,他告訴母親說:「媽,光是小英信了上帝還不夠,我們都要相信上帝!」妻子生命顯著的轉變,使他開始相信耶穌的福音。

人們總是先看我們怎麼做,才聽我們怎麼說。良好的行為加上合宜的話語,就是最好的見證,最能顯出耶穌在我們生命中做出的改變。

這正是使徒彼得教導我們,如何向這個充滿敵意的世界宣講耶穌。他激勵我們「熱心行善」(彼得前書3章13節) ,在基督裡活出順服的生命,事事問心無愧,並且常作準備,向各人解釋我們心中盼望的緣由(15節) [....]

靈命日糧 :慈愛島

讀經:詩篇107篇23-32節 

慈愛島(Charity Island)位於美國密西根州,是休倫湖水域薩吉諾灣最大的島嶼。多年來,這島為附近航行的船隻,提供了指引的燈塔以及安全的港灣。因為船員都相信,這島的存在是「出於上帝的慈愛」,所以大家稱之為「慈愛島」。

 

有時候,我們的人生也會經歷驚濤駭浪。跟那些船員一樣,我們也需要指引和避風港,我們也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慈愛島」。詩人知道,上帝能夠平靜風浪,並引導我們到安全的港灣。他寫道:「祂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詩篇107篇29-30節)

沒有人希望生命中出現狂風暴雨,不過,這些境況卻會讓我們大大稱謝上帝的引領和庇護。祂用聖靈的恩光照耀我們,用話語引導我們。祂的愛是我們渴求 [....]

靈命日糧 :帶到耶穌面前

讀經:馬可福音2章1-12節 

在我小時候,脊髓灰質炎是最讓人聞之喪膽的疾病。因為通常發生在幼童身上,所以又稱為「小兒麻痺症」。在1950年代中期相關的疫苗發明之前,單單在美國,每年就約有兩萬人因感染小兒麻痺而癱瘓,其中約有一千人死亡。

 

在古時候,癱瘓是無藥可醫的,一旦患上就陷入絕望。然而,有一個癱瘓的人,他的朋友相信耶穌能夠幫助他。當時耶穌在迦百農的村莊講道,他們帶著他來見耶穌。因為人太多,他們無法接近耶穌,「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馬可福音2章1-4節) 。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5節) 。然後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11節) 耶穌很奇妙地回應了這群朋友的信心, [....]

靈命日糧 :提起耶穌

讀經:使徒行傳4章5-20節 

有個教會的小組邀請講員到他們的聚會中分享。組長對他說:「談談上帝,但不要提到耶穌。」講員吃驚地問道:「為什麼?」組長解釋說:「因為我們有幾位重要的會友,聽到耶穌會感到不安。你只要講上帝就可以了。」然而,講員覺得很為難,他說:「如果不提耶穌,我就沒有信息可以說了。」

 

曾有人向初代教會的信徒提出類似的要求。當地的宗教領袖彼此商議,警告門徒不要傳講耶穌(使徒行傳4章17節) 。但是門徒清楚知道他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20節) 。

若我們宣稱自己相信上帝,但卻不相信祂的愛子耶穌基督,是自相矛盾的。在約翰福音10章30節,耶穌清楚描繪祂跟上帝獨特的關係,祂說:「我與父原為一。」表明了祂的神性。因此,耶穌告訴我們:「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 [....]

靈命日糧 :教導我的手

讀經:出埃及記4章10-17節 

前NBA球員大衛•伍德(David Wood)曾效力於巴斯克尼亞道格列隊。當他參與西班牙籃球甲級聯賽決賽時,我就在他身邊。就在一場比賽開始前,他讀詩篇144篇1節:「耶和華我的磐石是應當稱頌的;祂教導我的手爭戰,教導我的指頭打仗。」接著他對我說:「你看!這正是上帝對我說的話!祂教導我的手接籃板球,教導我的指頭射籃!」大衛知道上帝要他打籃球,他也明白上帝全然接納我們,且讓我們有能力完成祂要我們做的事。

我們常誤以為自己在上帝眼中一無是處,總覺得沒什麼能獻給上帝。就如當年上帝向摩西顯現,要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出埃及記3章16-17節) ,摩西覺得自己無法勝任。他向上帝說:「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我本是拙口笨舌的」(4章10節) 。或許摩西有口吃,也或許他只是害怕,但是全能的 [....]

靈命日糧 :怨言

讀經:詩篇86篇1-13節 

某個寒冬日,我站在自家車道上,手握鏟子,憤怒又猛烈地敲著凝結在排水溝的冰塊。每敲一下,我便說出類似的句子向上帝抱怨:「我辦不到!」「我好累啊!」我家裡還有病人要照顧,身上肩負許多責任,現在還需要處理這些冰塊,我真是受夠了!

我的憤怒是因為我相信一堆謊言:「我值得更好的!」「靠上帝終究還是不夠的!」「反正沒人在乎!」但當我們選擇憤怒,我們就深陷在自艾自憐中,永遠無法前進。消除憤怒唯一的解藥就是事實。

事實是上帝並未給我們應得的;相反地,祂給我們憐憫。「主啊,祢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祢的人」(詩篇86篇5節) 。事實是不管我們所見為何,上帝是足夠有餘的。事實是祂的能力夠我們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但在我們明白這些事實之前,我們需要先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