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全部上車

讀經:彼得後書3章1-13節 

有一天,我載先生到鎮上的火車站時,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是否還有未上車的乘客。接著就看到一名頭髮濕答答的婦女從停車場直奔車廂,然後又有個穿深色西裝的男士也快步走向月台並登上列車。工作人員就這麼耐心地等著,後面陸續還有幾位遲到的旅客飛奔而來,趕在最後一秒上車。

就像工作人員耐心等候乘客上車,上帝也耐心地等候人們來認識祂。然而,有一天,耶穌會再來,「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彼得後書3章10節) 。如果我們等到那時候,或是等到肉體生命死亡時,才要和上帝建立關係,就已經太遲了。

彼得在其書信中寫道:「主……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9節) 。如果你遲遲還沒有決志跟隨基督,這裡有個好消息,你現在還可以將自己交託給祂。「你若口裡認耶 [....]

靈命日糧:恆切禱告

讀經:路加福音18章1-8節 

父母常告訴我:「輪子嘎吱響,該上潤滑油。」小時候,我總是騎著腳踏車長途跋涉往返於學校和住家之間,每次只要輪子嘎吱作響,我就知道該上點潤滑油了。

在路加福音18章,那名寡婦請求法官在她的對頭面前為她主持公道,她鍥而不捨的懇求就如「嘎吱作響的輪子」一樣,直到法官回應她的懇求。路加解釋,耶穌說這故事是為了教導我們,即使我們的禱告遲遲未蒙應允,也要恆切地、不住地禱告(1-5節) 。

當然,上帝不是一位不義的法官,非得在不勝其擾後才應允我們。祂是那位關心我們且垂聽我們呼求的慈愛天父,恆切地、不住地禱告能使我們更親近祂。或許我們就像那嘎吱作響的輪子,然而主卻喜悅我們的祈禱,鼓勵我們帶著心中的懇求到祂面前。祂會垂聽我們的禱告,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幫助我們。

正如 [....]

靈命日糧:苦難的功課

讀經:詩篇119篇65-80節 

魯益師在其著作《痛苦的奧秘》中說:「上帝藉著我們的歡樂向我們低語,透過良知向我們說話,但卻藉著我們的苦難大聲疾呼,因為痛苦是祂喚醒充耳不聞世界的擴音器。」苦難能讓人們調整焦點,讓我們不再只看眼前的光景,以至我們能聽到上帝的聲音,知道祂在我們身上動工。苦難使我們的生活不再一如既往,而是必須開始學習屬靈的功課。

在舊約聖經中,我們看到詩篇的作者即使在痛苦中,還是持守一顆受教的心。他將苦難視為上帝的安排,接受它並且以順服的心禱告:「祢使我受苦是以誠實待我」(詩篇119篇75節) 。先知以賽亞則將苦難看作是上帝熬煉他的過程:「我熬煉你,卻不像熬煉銀子;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以賽亞書48章10節) 。至於約伯,雖然他的遭遇使他悲痛不已,但他卻在苦難中認識了上帝的主權與偉大(約 [....]

靈命日糧:喜樂湧流

讀經:約翰福音15章1-11節 

有一次,我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候機室裡,當時裡面的人很多,有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一個小男孩走了進來,想找個地方坐下。突然,小男孩開始大聲地唱「普世歡騰」。這個大約六歲的小男孩,竟然能夠唱出所有的歌詞,讓我印象深刻。

但最讓我難忘的是男孩臉上的神情,他臉上燦爛的笑容正符合他所唱的歌詞內容,向所有人宣告基督降臨帶來的喜樂。

這樣的喜樂不應只出現在活潑可愛的小朋友臉上,或僅限於聖誕節期間。若我們的生命中有基督的同在,心中的喜樂也會如此湧流出來。這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前一晚,對門徒的一個教導。耶穌告訴門徒,祂對他們無與倫比的愛,如同天父愛祂一樣(約翰福音15章9節) 。耶穌解釋了這永恆的關係之後,說道:「我把這些事告訴了你們,好讓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且使你們的喜樂滿溢 [....]

靈命日糧:最棒的婚禮

讀經:啟示錄21章1-8節 

約在八百年前,猶太人的婚禮增加了一個新的習俗。新郎會在婚禮結束時,用腳踩碎一個玻璃酒杯。其中一個解釋是,這破碎的玻璃象徵著在公元70年被摧毀的聖殿,提醒新人在建立自己的家庭時,不要忘記上帝的聖殿已被摧毀。

然而,上帝並非無處可居住。祂只是選擇了另一個新的居所,住在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裡面。聖經裡用基督的新婦和上帝居住的殿來形容基督徒。上帝讓我們在祂裡面一同被建造,成為祂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與此同時,上帝裝備創世以來所有的信徒成為祂的新婦,並為他們預備一場婚禮。

我們必須配合上帝,讓祂在我們裡面動工,使我們更像祂的愛子耶穌。這雖看似簡單,有時卻很痛苦。到了那一天,在這有史以來最棒的婚禮上,上帝將我們獻給祂自己,那時的我們,是毫無污點或皺紋,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以弗所 [....]

靈命日糧:樂意服事

讀經:路加福音22章24-27節 

那天早上,我一面餵著不停哭鬧的嬰兒,一面幫兩歲的孩子從床底下找玩具,在忙亂中,先生還催我趕快找出藍色領帶。難道我有三頭六臂,有求必應嗎?我不禁大聲地喊道:「我不是你們的佣人!」

後來我看到這節經文:「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章27節)

其實耶穌並不需要替門徒洗腳,但祂還是這麼做了(約翰福音13章5節) 。當時有僕人負責洗腳的差事,然而耶穌卻選擇服事他們。今日的社會強調,我們應當出人頭地。我們想要高薪的工作,渴望成為公司裡的高層或教會裡的領袖。但不論擁有怎樣的身分地位,我們都可以學習主耶穌服事的榜樣。

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父母、孩子、朋友、同事、主管或學生。問題在 [....]

靈命日糧:世世代代

讀經:詩篇100篇 

若父母對上帝有堅定的信心,但孩子卻不跟從父母的榜樣,可能會讓人不解。然而,一個來自不信主家庭的人,卻選擇委身於上帝,同樣也會讓人感到意外。其實,無論在哪一個世代,每個人都有選擇權。

偉大的先知撒母耳,立他兩個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作以色列的士師(撒母耳記上8章1-2節) 。然而,這兩兄弟並不學習他們父親的榜樣,反而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撒母耳記上8章3節) 。但若干年後,約珥的兒子,撒母耳的孫子希幔卻在聖殿內負責音樂方面的服事(歷代志上6章31-33節) 。希幔和他的得力助手亞薩,也就是眾多詩篇的作者,共同在聖殿裡歡歡喜喜地揚聲歌頌上帝(歷代志上15章16-17節) 。

即便有些人棄絕敬虔的父母所跟隨的基督,但上帝依然在他們的身上動工。孩子對基督的冷漠,也許 [....]

靈命日糧:溫柔的指正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我們的團隊結束了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會議後,便離開會議中心搬到招待所,準備隔天早上飛回國。到達招待所後,其中一位團員發現她不小心將一件行李遺留在會議中心。在她回去取行李的時候,那位做事總是一絲不苟的組長趁她不在時,嚴厲地批評了她一番。

隔天早上,我們到達機場後,組長才沮喪地發現自己也留了一件行李和護照在招待所。這麼一來,為了回去拿他的行李,我們花了更多的交通費和時間。後來,組長向我們大家道歉,並且愧疚地說:「以後我再也不會如此苛刻地批評別人了。」

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也都有軟弱,所以當他人犯錯時,我們更需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歌羅西書3章13節) 。我們必須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或意見,同時也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12節) 。

[....]

靈命日糧:形象顧問

讀經:歌羅西書3章1-11節 

在這個媒體發達的年代,形象顧問顯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演藝人員、運動員、政治家,甚至商界領袖們似乎都急於在世人面前維持美好形象。於是這些收費高昂的形象顧問費盡心思為客戶設計造型,至於客戶的公眾形象是否符合實際的內心狀態,並不是他們所在乎的。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所需要的,並不是外表的改造,而是內心的改變。內心深處的缺陷是無法藉著美容得到修正的,這些內心的缺陷與我們的心思意念相關,我們原是按著上帝的形象受造,內心的缺陷也反映出我們現在與上帝的形象相差多遠。然而,內心的改變是絕對無法靠人的力量而達成。

唯有基督才能賜給我們真正的改變,這並不是拉皮或整容。保羅說,那些在基督裡得著永生的人已經「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歌羅西書3章10節 [....]

靈命日糧:親近上帝

讀經:約翰一書5章6-15節 

現代科技的確為生活帶來許多方便。想要知道關於健康問題的資訊?沒問題,只要上網,來到搜尋網頁,彈指之間即可找到一大串資料供你瀏覽篩選。需要聯絡朋友?也只需要發發簡訊、電郵,或是在臉書上貼文。然而,有時候科技也會讓人大受挫折。有一天,我需要進入我的銀行帳戶查詢一些資料,系統要求我回答一連串安全性的預設問題,我因為忘記正確的答案,結果銀行帳戶就被鎖住了。或是正用手機談論重要事情,卻因為電池沒電而被逼中斷,只有等到找到電源,重新充電才能繼續。

但我感到慶幸的是,若我想來到上帝面前,只需要藉著禱告就可以了,不須回答安全性的預設問題,也無須電池。我喜愛約翰給我們的提醒和鼓勵,他說:「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 (約翰一書5章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