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聖誕精神

讀經:提摩太前書1章12-17節 

狄更斯的小說《小氣財神》於1843年12月19日發行後,便不斷地再版。小說的主角史古基,是一個吝嗇刻薄的守財奴,他說:「每個嘴上老是說『聖誕快樂』的笨蛋,都得丟進鍋裡和布丁一起煮。」然而,就在某個聖誕夜裡,史古基徹底地改變了,成為一個慷慨且快樂的人。狄更斯以他絕妙的幽默感與洞察力,深刻地描繪出全人類對於內在平安的極度渴望。

使徒保羅年輕的時候,曾經帶著復仇的心理來反對耶穌、逼迫門徒。他「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使徒行傳8章3節)。可是當那一天他遇見了復活的基督,生命從此大不相同(使徒行傳9章1-16節)。

保羅在寫給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的信裡,提到這個改變他生命的事件,他說:「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 [....]

靈命日糧:吾與吾友

讀經:撒母耳記上18章1-4,23章15-18節 

君士坦丁堡主教金口聖若望(347-407)曾這樣描述友誼:「友誼能使我們愛上某個地方或某個季節,⋯⋯正如花兒美麗的花瓣灑落在四周,朋友也會讓所在之處溢滿芬芳。」

約拿單與大衛詮釋了真友誼的甘甜。聖經記載了他們倆人之間親密且契合的關係(撒母耳記上18章1節)。他們不斷對彼此表示忠誠以鞏固關係(1撒母耳記上18章3節,撒母耳記上20章16,42節,撒母耳記上23章18節),彼此表達關懷以增進友誼。約拿單贈送禮物給大衛(撒母耳記上18章4節),並且幫助大衛度過很多難關(撒母耳記上19章1-2節,撒母耳記上20章12-13節)。

在撒母耳記上23章16節,我們看到了他們友誼的高峰。當大衛被約拿單的父親追殺而逃亡時,聖經說:「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起身,往那樹林裡去見大衛,使他 [....]

靈命日糧:不斷進步

讀經:約翰福音15章9-17節 

卡薩爾斯(Pablo Casals)被認為是20世紀前半葉最傑出的大提琴演奏家。這位西班牙的大提琴家在耄耋之年,仍然演奏大提琴。有一位年輕記者問他:「卡薩爾斯先生,你已是95歲高齡,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大提琴家,為什麼你每天還要花6小時練琴呢?」

卡薩爾斯先生回答說:「因為我認為我還可以不斷地進步。」

這樣的態度真令人欽佩!身為基督徒也應當如此,我們絕不可認為自己達到了屬靈高峰而感到自滿,而要持續「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3章18節)。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16節中提醒我們,祂揀選了我們「去結果子」。靈命若健康成長就會持續不斷結出屬靈的果子,因為主應許我們:「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 [....]

靈命日糧:烏克蘭的聖誕

讀經:路加福音2章6-14節 

烏克蘭人在過聖誕節時,保留了許多美好的傳統。有時候,他們會把一些乾草放在晚餐的桌上,以紀念耶穌降生在伯利恆的馬槽。在他們的慶祝活動中,有一個習俗與救主降世的那一夜相呼應。當他們獻上聖誕的感恩禱告之後,一家之主就會說:「基督降生了!」家人則回應:「讓我們榮耀祂!」

這兩句話讓我想起了耶穌降生的那個夜晚,天使聚集在伯利恆上空的情景。當時,主的使者對牧羊人說:「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章11節)。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章14節)

這兩段信息賦予了聖誕深刻的意義。的確,救主耶穌來到世界,帶給世人救恩與盼望,祂配得我們所有的敬拜與讚美。

但願我們這些認 [....]

靈命日糧:生命傳承

讀經:申命記4章1-9節 

許多人在活著的時候,都會為自己的資產預先做妥善的安排。他們委任受託人、立下遺囑,甚至成立基金會,以確保在去世之後,自己所有的資產仍能被妥善利用。這樣的人可被稱為好管家,因他能將遺產傳給下一代。

除了安排我們的資產以外,生命的傳承也同樣重要,應該有所安排。在舊約中,上帝命令以色列人不僅要教導子孫遵循祂的律法,並要讓子孫們知道他們的家族歷史。祖父母與父母的責任,是要把上帝在他們身上的作為傳給子子孫孫(申命記4章1-14節)。

上帝給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命經歷,祂為我們所定的生命計畫都是量身訂製的。別人知道你的信仰嗎?知道你為何信基督嗎?他們知道你如何相信主,以及上帝在你身上的作為堅定你的信心嗎?他們知道在你心懷疑慮和失望時,上帝是如何信實地帶領你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