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生命教材

讀經:申命記6章4-9節 

當17世紀末《新英格蘭啟蒙書》(The New England Primer)出版後,這本書在當時還是屬於英國殖民地的美國,成了廣泛使用的教材。

這本早期的美國教科書,內容主要源自聖經,配有與聖經相關的插圖和押韻詩,藉此教導孩子閱讀。此外,書中還有一些禱告文,例如:「現在我躺下入睡,求主保守我靈魂。要是沒有醒過來,求主接收我靈魂。」

在殖民時期的美國,這是他們把信仰代代相傳的方式,而這正是上帝要祂的以色列子民所做的事情,如申命記6章6-7節記載:「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每當我們與孩子談論上帝是誰、祂為我們成就的事情,以及祂何等渴望我們的愛和順服,我們的生命就會成為下一代的啟 [....]

靈命日糧:石頭要呼叫

讀經:路加福音19章28-40節 

聖誕節似乎是一年比一年更商業化。即便在自稱是「基督徒」人口比例很高的國家,他們對這個節日也是看重購物多於敬拜。大家都忙著購買禮物和安排派對,使人越來越難聚焦於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上,那就是世界的救主、上帝的獨生子耶穌的降生。

但是,每年的聖誕節,我卻在最讓人意外的地方聽到福音的信息,就是把聖誕節弄得最商業化的商場。當我聽到商場內播放著:「普世歡騰,救主降臨!全地接祂為王!」不禁讓我想起法利賽人聽到群眾稱頌耶穌,他們就要求耶穌叫眾人安靜,於是耶穌對他們說:「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路加福音19章40節)

的確,在聖誕節,我們聽到石頭在呼叫。即使有些人只是按照年節的傳統,有口無心地吟唱這些流傳已久的聖詩,這仍然能提醒我們,雖然人們想扼殺聖誕節的真諦, [....]

靈命日糧:莊尼壯舉

讀經: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在莊尼·亞加(Johnny Agar)19歲那年,他完成了5公里賽跑,一直支持他的許多家人和朋友,一同慶祝他能夠完成這項壯舉。

莊尼是一位腦性麻痹的患者,四肢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活動。但是他和父親傑夫(Jeff Agar)二人經常一起參加各項比賽,莊尼坐在特製輪椅上由父親推著,向前衝刺。有一天,莊尼竟然表示,要憑著自己的力量完成比賽。在那場比賽,到了中段,父親把莊尼從輪椅上抱起來,扶他到助行器,協助他以雙腿完成剩下的賽程。這次的成功,讓所有的親朋好友都為莊尼大大慶祝一番。莊尼對記者說:「有他們在我背後支持,比賽就輕鬆多了,因為他們的鼓勵成為了我的動力。」

這不正是基督徒要做的事情嗎?希伯來書10章24節提醒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我們要效法救主的愛 [....]

靈命日糧:更勝從前

讀經:列王紀下5章1-15節 

當我的孩子仍是嬰兒時,他們都擁有近乎完美的肌膚。他們的肌膚柔嫩,手肘不乾燥,腳板也沒有硬皮。他們都是細皮嫩肉,跟我歷經風霜、佈滿傷疤和老繭的皮膚,形成強烈的對比。

乃縵作為亞蘭(現今的敘利亞)軍隊大能的勇士,又是高階將領,他的皮膚應該是粗糙的,而且還有戰爭的疤痕,他甚至還罹患了嚴重的皮膚病,那就是大痲瘋。一名婢女向乃縵建議,讓先知以利沙醫治他的疾病,於是他就前往造訪先知。他照著以利沙的指示去做,結果,他原本感染大痲瘋的皮膚,變成了「好像小孩子的肉」(列王紀下5章14節)。得到醫治的乃縵,不論肉體和心靈都更勝從前。他痊癒之後,便宣告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列王紀下5章15節)。經歷了神奇的醫治以後,他明白世上只有一位真神(哥林多前書8章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