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歡欣得自由

讀經:瑪拉基書4章1-3節 

金傑是第三代的農夫,當他讀到這節經文時備受感動:「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瑪拉基書4章2節)。於是他祈求耶穌賜給他永生。回想起自己的牛群迅速奔出柵欄後歡欣跳躍的畫面,他終於領會上帝所應許的真自由。

我與金傑的女兒在討論瑪拉基書4章所含的意象時,她有感而發地提到父親信主的故事。在第4章,先知瑪拉基將那些敬畏上帝之名或忠於祂的人,與狂傲自負的人區分開來(4章1-2節)。他激勵以色列人要堅定跟隨上帝,因當時有許多人(包括宗教領袖)蔑視上帝且不遵守敬虔的生活(1章12-14節,3章5-9節)。瑪拉基勸勉眾人要忠心為主而活,因為那日臨近時,上帝將對這兩種人作最終的區分。在這一章裡,瑪拉基以「肥犢跳躍」這出人意料的意象來形容,當「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 [....]

靈命日糧 : 絕不誤會

讀經:羅馬書8章26-30節 

家居智能設備中的語音助手(如Alexa、Siri等)有時會誤解我們的意思。一位6歲的女童和她家的新設備談及餅乾與玩具屋之後,她的母親就收到了一封電郵,表示所訂購的近3公斤餅乾和一間170美金的玩具屋正送往他們的家。此外,倫敦有一隻會說話的鸚鵡,牠的主人從未在網路上購買東西,牠卻在主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訂購了一份金色禮盒。還有,有人要求他們的智能設備「打開客廳的燈」,但得到的回應卻是「此處沒有歌廳」。

當我們與上帝交談時,絕不會有這樣的誤會。上帝從不會搞錯,因為祂比我們更瞭解我們的內心。聖靈既鑒察我們的內心,也瞭解上帝的旨意。使徒保羅告訴羅馬教會,上帝應許必成就祂美好的旨意,使我們漸漸成熟,更像祂的兒子(羅馬書8章28-29節)。即使因著「我們的軟弱」,我們不曉得自己成長所需要的 [....]

靈命日糧 : 真相、謠言與自恃為義

讀經:出埃及記23章1-9節 

在2018年的棒球賽季中,芝加哥小熊隊的教練想將一顆棒球拋給坐在觀眾席的小男孩。當這位教練把球丟向這個小男孩時,卻被另一名男子撿走。很快地,這段影片在網路上迅速傳開。新聞與社交媒體紛紛譴責這名男子的「惡劣」行為。但觀眾並不瞭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其實早些時候,那名男子曾經幫小男孩攔到一顆界外球,而兩人也同意分享接下來任何往他們方向而來的球。不幸的是,真相在24小時後才浮現。但網路暴民已經造成了傷害,妖魔化了一位無辜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一些零碎的片段,就以為自己掌握了事實。在當今社會中,人們習慣透過戲劇化的短片與煽動性的文字,在不瞭解完整故事的情況下譴責他人。然而,聖經警告我們不可「隨夥佈散謠言」(出埃及記23章1節)。在提出指控之前,我們必須儘可能確認事實和真相,確 [....]

靈命日糧 : 意外之客

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撒該是一個孤獨的人。每當他行走在城市的街道時,總能感覺朝他而來的目光充滿敵意。但後來他的生命卻發生了轉變。一位教父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說,撒該成了凱撒利亞教會傑出的基督教領袖及牧師。是的,我們說的正是那位爬上桑樹,為要看耶穌的稅吏長撒該(路加福音19章1-10節)。

是什麼促使撒該爬到樹上?當時稅吏被視為叛徒,因他們為羅馬帝國向自己國家的人民收繳苛捐雜稅。但耶穌卻接納他們,這是眾所周知的。撒該或許想知道耶穌是否也會接納他。然而因著身量矮小,他在人群中看不見耶穌(3節)。想來他爬上樹,為的就是要尋見耶穌。

耶穌也在尋找撒該。當基督來到那棵樹下時,祂抬起頭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5節)。對耶穌而言,到這個被 [....]

靈命日糧 : 堅不可摧

讀經:耶利米書1章4-10節 

在二戰期間,路易斯.贊佩里尼(Louis Zamperini)搭乘的軍機在海中墜毀,機上11人有8人罹難。路易斯及其中兩人爬上救生筏,在漂流的兩個月內,他們奮力抵擋鯊魚,經歷暴雨,避開敵機的子彈,捕生魚,吃活鳥。最後,他們好不容易漂到一個海島上,卻立即被敵軍捉拿,成為戰俘。後來的兩年,路易斯過著慘無人道的生活,飽受毆打、凌虐,被迫服勞役。他非凡的經歷被寫成書並拍成電影《堅不可摧》。

耶利米即是聖經中一位堅不可摧的人物。他忍受敵人的謀害(耶利米書11章18節),被毆打之後又被栓上枷鎖(20章2節),被鞭打之後被囚在監獄裡(37章15-16節),被人用繩子縋至蓄水池的淤泥中,加以囚禁(38章6節)。他能生存是因上帝應許會與他同在並拯救他(1章8節)。上帝也給我們類似的應許:「我 [....]

靈命日糧 : 基督的香氣

讀經:哥林多後書2章14-17節 

我認識一個住在德州洛美塔的牧場主人,他的兩個孫兒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跟他的孫兒會與他到鎮上,隨他購買東西,也會看到他與所認識的鎮民閒聊。他知道所有人的名字,也知道他們的故事。他走走停停,問候生病的孩子,關懷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婦,說一兩句鼓勵的話。在適當的時候,他會跟他們分享經文,也會為對方禱告。我永不會忘記他,因為他是如此特別,不會將信仰強加在別人身上,但總會留下信仰的痕跡。

這位年長的牧場主人擁有保羅所說的「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2章15節)。上帝使用他「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14節)。如今,他雖已安息主懷,但他的香氣仍留在洛美塔。

魯益師寫道:「在這世上沒有普通人,與你談話的人不是僅有血肉之軀。」換句話說,每一次人與人的接觸,都有它永恆的結果。每天我 [....]

靈命日糧 : 擴張境界

讀經:以賽亞書43章18-21節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位鄉村牧師拒絕了一小群美國士兵的請求,不允許他們將殉職的同袍,葬在教堂旁圍著籬笆的墓園裡。因為教堂的墓園只許教會會友安葬,所以士兵們只好將摯友葬在圍籬外,此事讓這位鄉村牧師徹夜難眠。

但隔天早上,士兵們遍尋不著墳墓。有位士兵問牧師說:「發生了什麼事?墳墓怎麼不見了?」他回答:「還在那裡啊!」士兵正感困惑,他接著解釋:「我後悔拒絕了你們,所以我昨夜起床挪移了圍籬。」

只要我們尋求,上帝也可能會給我們新觀點來看待人生的挑戰。這正是先知以賽亞向受壓迫的以色列民所傳講的信息。他們不應回頭渴望紅海的救贖,而是需要新的眼光,看見上帝正在做又新又奇的事,展開新的道路。上帝勸誡他們:「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以賽亞書43章18-19節)。 [....]

靈命日糧 : 翻轉人生

讀經:馬可福音5章1-20節 

達里爾·尤金·斯塔比雷是棒球界傳奇人物,卻因吸毒幾乎自毀人生。但耶穌使他戒毒並得釋放。如今他幫助別的吸毒者,領他們走上信仰之路。回首前塵,他宣稱是上帝拯救他,讓他脫離綑綁,從一位吸毒者轉變為福音的使者。

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一天晚上,當耶穌與門徒同在船上時,在加利利海遭到暴風襲擊,耶穌平靜風浪之後,便與門徒來到對岸。那附近有個墓穴,一個被鬼附的人立即跑向耶穌。耶穌斥責那人裡面的群鬼,並將牠們趕出去,使那人得釋放。

後來,那人求耶穌讓他隨行,但耶穌卻不允許,並吩咐他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馬可福音5章19節)

雖然聖經不再提及那人,但卻記載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當時看見這事的眾人都懼怕,懇 [....]

靈命日糧 : 上帝塑造的器皿

讀經:以賽亞書64章5-9節 

任天堂的《薩爾達傳說:時之笛》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電玩遊戲之一,全球銷量超過七百萬套。這款遊戲也使那古老、小型、馬鈴薯狀的黏土製陶笛,成為流行的樂器。

奇形怪狀的陶笛雖不太像個樂器,但當人按著笛身不同的笛孔,向著笛口吹奏時,就能產生出奇平靜又充滿希望的聲音。

製作陶笛的工匠拿一團黏土,巧妙地運用壓力及熱力的原理,將其轉化成一件美妙的樂器。這讓我聯想到上帝如何塑造我們,就像以賽亞書64章6、8-9節說:「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耶和華啊,現在祢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祢是窯匠,……求祢不要大發震怒。」先知的意思是:上帝啊,祢掌管一切,我們都犯了罪,求祢將我們塑造成合祢所用的美妙器皿。

這正是上帝的作為!上帝憐憫世人而賜下祂的兒子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 [....]

靈命日糧 : 出到營外

讀經:希伯來書13章11-16節 

在我成長的迦納農村小鎮上,每星期五都有市集。多年後,我仍記得一個特別的攤販,她因患痲瘋病而失去部分的手指和腳趾。她常蹲在蓆子上,用空心的葫蘆舀出她的農產品。雖然有些人會避開她,但我母親卻經常特意向她買東西。我只有在市集擺攤時才會看到她,其餘時間她都消失於鎮外。

古時的以色列人若患了痲瘋病,就要住在「營外」,過著孤獨淒涼的生活。舊約律法明定,這些人「要獨居營外」(利未記13章46節),而獻祭公牛的屍身也是在營外焚燒(4章12節),那顯然並非你我願意去的地方。

這個殘酷的事實,鮮明地刻畫出希伯來書13章13節有關耶穌的描述:「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耶穌在耶路撒冷城外被釘十架,這是我們研究希伯來人獻祭制度的重點之一。

我們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