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躍過牆垣

讀經:羅馬書12章14-21節 

理查.柯克蘭(Richard Kirkland)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1861-1865年)南方軍的士兵。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之役中,北方軍於瑪儀高地進攻失敗,許多受傷的北方士兵被遺棄在戰場的無人地帶,痛苦哀號。柯克蘭徵求了上司的允許去幫助他們。他收集許多水壺,冒險躍過石牆,救援這些士兵。這位「瑪儀高地上的天使」不怕危險,勇敢地向敵軍的戰士傳遞了基督的恩慈。

我們未必有機會在戰場上面對敵人,但我們身邊卻有許多受苦的人,他們寂寞孤獨、喪失親人、患病、被罪綑綁。他們希望得憐憫與安慰,盼望與幫助,但我們卻因自身事務而忽視他們。

柯克蘭身體力行,傳遞了基督般的憐憫,實踐了耶穌的吩咐:「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章44節)。當保羅引用箴言25章21節,他也同樣傳遞這個訊息: [....]

靈命日糧:安靜休息


讀經:詩篇46篇 

「火戰車」這部電影是紀念奧運金牌得主李岱爾(Eric Liddell)。他在1924年巴黎奧運的隔年,前往中國宣教。過了幾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了安全起見,李岱爾將家人送往加拿大,自己卻留在中國。結果,他和其他外國宣教士被捕,送到日本集中營。被囚數個月後,他就患上腦瘤。

當時每個星期日下午,一支樂團會在醫院附近表演。有一天,李岱爾請他們演奏詩歌「我靈鎮靜」。我想,當時他是否細細品味這些歌詞:我靈鎮靜!光陰如飛過去;那日與主永遠同在一處;失望,憂驚,那日都要消散;重享純愛,忘記一切愁煩;我靈鎮靜!那日眼淚抹乾,我們歡聚,永享恩眷平安。

李岱爾在聽到這詩歌之後三天,便離開世界。這優美的詩歌帶出了聖經的真理,為他帶來安慰,使他能夠安然面對死亡。大衛在詩篇46篇10 [....]

靈命日糧:誰說真話


讀經:約翰福音8章31-47節 

在2012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電視報導相關的演講和辯論時,往往有分析員對競選人進行「真相調查」,比較他們的言論和實際行為,檢視他們是說了真話,或是為了贏得競選優勢而操弄是非。

使徒約翰記載了耶穌與群眾之間的一場辯論,當時群眾認為耶穌所宣告的都是謊言,但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1-32節)。這些人卻說自己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質問耶穌:「你怎麼說『你們必得以自由』呢?」(33節)

辯論持續著,耶穌一再表示,祂所說的是真理(34、40、45-46、51節)。後來,有些人相信了耶穌,有些人卻仍然惱怒衪,不肯相信。

其實,這場辯論今天仍然持續,反對耶穌的人仍想要扭曲祂的言論,使其成 [....]

靈命日糧:愛祂愛人


讀經:申命記10章12-22節 

「鑒定一顆善良的心,不是看你愛別人多深,而是看別人愛你有幾分。」我在精品店的牆匾上看到這句《綠野仙蹤》的對白。

《綠野仙蹤》的故事可能很精彩,但卻不能成為靈修資料。因為上帝的教導,與之大大不同,祂說,最大的誡命就是愛,首先要愛祂,其次要愛人(馬可福音12章29-31節)。經上說,愛不要求回報。事實上,耶穌在最為人熟悉的登山寶訓提到:「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章11-12節)

說到愛,我們必須要知道一件重要的事:愛是從上帝而來的(約翰一書4章19節),正如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說,耶和華喜悅他們,愛他們(申命記10章15節);這樣,他們就能夠愛人,甚至也能愛陌生的人(19節) [....]

靈命日糧:愛的眼光

讀經: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許多人去觀賞馬克(Marc Salem)的舞台表演,因為他們覺得他具有讀心術。但是馬克說自己並非靈媒、巫師,也不是魔術師,只不過是對人觀察入微罷了。他告訴科羅拉多州一份報章的記者說:「由於我們對周遭的事物漠不關心,以致我們對許多事物都視而不見……我只是對於人們的反應和肢體語言特別敏銳罷了。」

因此,細想耶穌接觸人群時看到了些什麼,應該是很有趣的事。在馬太、馬可以及路加福音中都記載,耶穌碰到一位富有的少年人,正在尋求永生,馬可福音特別提到一些細節:「耶穌看著他,就愛他」(馬可福音10章21節)。有些人或許視這個年輕人為狂傲之徒(19-20節),另有些人可能會嫉妒他的財富,但是耶穌卻以愛的眼光看著他。

我們通常把焦點放在那個少年人憂憂愁愁地離開,以及他顯然不願意放棄 [....]

靈命日糧:最後一章

讀經:啟示錄22章6-20節 

我有個朋友,在開始閱讀一本新的驚險小說時,她都先看最後一章。她說:「這樣讀就比較不會那麼緊張。」其實基督徒也是一樣,因為我們已經預先知道生命的結局,所以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紛亂,我們心中仍有平安,即使災難當前,依舊能夠淡然處之。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5節提到的「謙讓」,有溫和、穩定的意思,意指「在壓力下的平安」。也就是我們具有平靜的心態、謹慎的能力,去面對每天令人憂慮不安的情況。國家可能敗亡、朋友可能不牢靠、教會或許會關閉、大海也會翻騰、高山可能坍塌,但是我們仍然能享有平安。

我們如何能保有這樣的鎮定、平安?當記得「主已經近了」(腓立比書4章5節),主再來的日子已經近了。我們的主就站在門外,預備好要破門而入,且將除去世上的罪污使萬有回到正道。當上帝的國度降臨時, [....]

靈命日糧:奇妙美好

讀經:約伯記42章1-6節 

當我們所搭的飛機開始降落的時候,空服員就開始廣播一長串的登陸須知。然而,她的語氣沒有任何的感情或興致,彷彿那天她已經唸了一千遍似的,對於即將抵達的地方感到索然無味。接下來,她又用同樣的語調說了最後一句話:「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那枯燥乏味的語調與她所說的話相互矛盾,雖然,她說「美好的」,但卻完全讓人沒有任何美好的感覺。

有時我也很擔心,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也會變成這樣:例行公事、無趣、冷淡、冷漠。透過基督,我們擁有了成為永生上帝兒女的殊榮,然而,如此奇妙、美好的事實,卻沒有伴隨著應有的美好感受。

約伯問上帝為何要讓他受苦,但是當上帝開始反問他的時候,他就因這位造物主以及祂奇妙美好的創造,而謙卑自己。約伯回答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祢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 [....]

靈命日糧:耐心等候

讀經:詩篇27篇 

現今即時通訊十分便利,以致於我們沒有耐心等候對方的答覆,有時這種情況甚至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正如我的一位朋友寄了封電郵給他的妻子,接著又打電話給她,因為他沒有耐心等她回信。

有時,我們因為上帝沒有立即回應禱告,而覺得上帝讓我們失望,我們也會變得沒有耐心,像詩人那樣說:「耶和華啊,求祢速速應允我!我心神耗盡。」(詩篇143篇7節)

然而,等候上帝卻能增加我們的信心,就如同大衛王花了多年的時間,耐心等候被立為以色列的王並躲避掃羅的怒氣。大衛寫道:「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詩篇27篇14節)此外,他也用這些話語來激勵我們:「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祂垂聽我的呼求。祂……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詩篇40篇1-2節)。最後,大衛因著等候上帝成為一個「 [....]

靈命日糧:風暴中的上帝

讀經:約伯記37章14-24節 

某一天清晨,狂風大作,雨滴如小石頭般擊打著我的住家。我往外一看,只見天空一片灰黃色,樹木也在狂風中搖曳翻騰。一道道炫亮的閃電劃破天際,並伴隨著巨大的雷聲。家裡的電燈這時也變得忽明忽滅,我不禁想:天啊,這樣的壞天氣到底要持續多久?

這場風暴過後,我翻開了聖經,開始一天的生活。我讀到約伯記中的一段經文,是將上帝的能力與暴風雨的威力做比較。約伯的朋友,以利戶說:「上帝發出奇妙的雷聲」(37章5節),以及「祂以電光遮手,命閃電擊中敵人」(36章32節)。的確,上帝是「大有能力」(37章23節)。

與上帝相比,我們實在是太脆弱了。就屬靈層面來說,我們無法倚靠自己、我們無法治癒內心的傷痛,也無法解決經常面對的不公不義的景況。然而,何其有幸,掌管風暴的上帝竟看顧像我們這樣軟弱 [....]

靈命日糧:內心健康

讀經:箴言4章14-27節 

我的妻子瑪蒂在選購一些健康、天然食品時,都會格外地謹慎。無論產品的包裝多麼精美,她都會詳細檢視包裝盒後面的成分列表。若是有許多無法辨讀的名稱,就證明產品內含有防腐劑,有礙健康。她總是把這一類的產品放回架上,然後再繼續去找其他只含有天然成分,真正有助於健康的產品。

我常常覺得瑪蒂的這種購物習慣就如同上帝檢視我們的生活一樣。上帝看重我們的內在,而非虛浮的外表。無怪乎在箴言中的智慧人經常提醒我們,要仔細地審查進入我們心裡的東西:「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當我們內心懷著貪婪、憎恨、怒氣、自憐以及其他惡劣的性格,即使穿著時髦、外表年輕,都是虛空,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我們當常常自省:除卻我光鮮的外表,人們是否能感受到我的內心充滿健康、有尊榮基督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