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該不該做?


讀經:箴言19章15-25節 

究竟要不要以樁柱來支撐樹苗呢?這是去年夏天瑪利蓮的疑問。那時她買了棵樹苗,銷售員跟她說:「開始的第一年你要用樁柱支撐樹苗,這樣才能頂得住強風侵襲。過一陣子後再撤掉,樹苗才能靠自己向下扎根。」但是她的鄰居卻說:「以樁柱支撐樹苗的壞處多於好處。樹苗必須從一開始便自己長出強壯的樹根,不然永遠都長不好。從長遠來看不用樁柱能使樹苗更強壯。」

同樣的問題也適用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舉例來說,假如有人惹上麻煩,我們應該像「樁柱」一樣支撐他,幫他一把?還是讓他自食其果,汲取教訓以「茁壯成長」?當然,這取決於哪個作法真的對這個人的靈命成長有幫助。如果憑著愛心行事的話,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又該何時做呢?箴言19章提出反向思考:「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17節),可是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因為 [....]

靈命日糧:人生下一章

讀經:希伯來書12章1-11節 

史蒂文的父親盛南特(Nate Saint)是一位宣教飛行員。在1956年,盛南特和另外四位宣教士在厄瓜多被當地奧卡土族殺害,當時史蒂芬年僅5歲。然而,因為這些壯烈犧牲的宣教士家庭所展現的愛和原諒,使得現今在厄瓜多部落的基督徒人數持續增長。

史蒂文成年以後,搬到了厄瓜多,並且和其中一個殺害他父親的人成了朋友。史蒂文有一句座右銘:「讓上帝寫你的故事。」他說道:「很多人想寫自己的故事,出錯了才讓上帝來修正編輯。很久以前我就決定讓上帝來寫我的故事。」2012年,史蒂文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意外,他這麼安慰他的家人:「我們也讓上帝來寫這一篇故事吧!」在漫長的康復過程中,他對上帝的信心堅定不移。

上帝繼續展開我們每個信徒的人生故事。沒有人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將會如何,但我們「在奔 [....]

靈命日糧:在我身邊

讀經:詩篇118篇1-6節 

奧運選手加比.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身材嬌小,她在2012年倫敦奧運得到兩面金牌之後,作了這樣的宣告:「上帝永遠不會讓你失望,祂永遠都在你身旁。」

有時候,運動員做出這種聲明可能會引起誤會,被曲解為:「如果我在運動場上和你競爭,而我有上帝的幫助,那麼我絕對不會輸。」但是,如果我們看看詩篇118篇5-6節,就可以明白道格拉斯那句話的真正意義。詩人寫道:「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把我安置在寬闊之地。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

在現代中文修訂版聖經中,將「有耶和華幫助我」翻譯為「上主與我同在」。這個意思是指當困難來臨時,這位滿有憐憫,以及慈愛永遠長存的上帝(4節),永遠會關心我們,提供我們所需的保護。

我們不需要成為一位奧運選 [....]

耶穌的禱告藍圖-主禱文


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往往存在一些重大問題,其中之一是我們自以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信靠上帝。我們的禱告往往掩蓋不住這種自我為中心的禱告模式。很多人會禱告,但只有少數人會用上帝的方式禱告。

這廣播討論到如何用上帝悅納的方式禱告。主禱文是每個基督徒耳熟能詳的經文,也經常被引用,但很少人能真正瞭解箇中精意。這是美國丹佛神學院前院長哈頓‧羅賓遜(HaddonRobinson)的廣播講道。他的教導一針見血解開讀者的困惑,展現耶穌所賜給我們、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依然非常適用的禱告藍圖。

馬汀.狄漢二世(Martin R. De Haan II)
耶穌的禱告藍圖──主禱文

1. 耶穌的禱告藍圖
2. 上帝的父性-「我們的天父」
3. 上帝的神性-「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4. 上帝的計畫-「願祢的國降臨」
5. 上帝的目的-「上帝的旨意成就」
6. 上帝的供應-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
7. 上帝的赦免-赦免我們的罪
8. 上帝的保護-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9. 上帝的尊榮-國度、權柄、榮耀
10. 我們為何要禱告?

下載:耶穌的禱告藍圖──主禱文 |第一段 | 第二段 |(右擊滑鼠)

靈命日糧:生命之光

讀經:約翰福音8章12-20節 

十七世紀末葉,英國建築大師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Christopher Wren)在倫敦建了超過50間教會。他的設計有兩個顯著的特色。第一個特色在於堅固的尖塔。第二個特色則意義深遠。當時,雷恩爵士堅持在他設計的教會採用透明玻璃,反對跟隨當時教會流行的彩色玻璃。他使用透明玻璃的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說:「光是上帝給人們最好的禮物。」對雷恩爵士而言,當人們在敬拜的時候,能沐浴在陽光中,那正是這份禮物的最佳禮讚。

創世記1章裡,上帝在創造天地的第一天就造了光(3節)。上帝造的光不僅只是讓我們可以看見東西,也刻劃出基督進入這個黑暗世界時的景象。約翰福音8章12節,主耶穌說道:「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對基督徒來說,光象徵了我們偉大救主的屬性,以及祂在十 [....]

靈命日糧:全都有益

讀經:馬太福音5章17-20節 

「潘朵拉電台」是網路時代的音樂奇蹟之一。你可以使用這個軟體,建立一個為自己「量身訂做」的音樂電台。在收聽過程中,你可以按「讚許」或「討厭」的標誌來表示你喜不喜歡那一首歌。最後,這個電台就會只播放你喜歡的歌曲。

遺憾的是,我們有時對待聖經也是如此。人們會選擇一些特別喜歡的經節而忽略其他的,所以他們按著喜好,有一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經文。然而,詩人卻是這麼看待上帝的話,他說:「禰的話的總綱就是真理」(詩篇119篇160節,新譯本)。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這位年輕的牧師,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章16節)

耶穌重視上帝的話語(馬太福音5章17-18節),但祂看待聖經卻與當時宗教領袖截然不同,耶穌並沒有將聖經「量身訂做」。對耶穌而言,「凡 [....]

靈命日糧:超越機率

讀經:使徒行傳12章1-11節 

我們許多人都靠著事情發生的機率來做日常決策。如果下雨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二十,我們可能不理會。如果是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我們就會帶把傘。發生的機率越大,我們的行為所受到影響就越深,因為我們都想做出明智的選擇以獲得成功。

使徒行傳12章1-6節描述一個彼得生存機率渺小的情況。當時,彼得被關在監獄裡,雙手「被兩條鐵鏈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看守的人也在門外看守」(6節)。希律當時已經殺了耶穌的門徒雅各,也想殺害彼得(1-3節)。以這種情況來看,彼得存活的機率實在不高。

然而,上帝對彼得另有計畫,包括了奇蹟式的脫逃,甚至連為彼得禱告的眾人都感到無法置信(13-16節)。當彼得出現在禱告會時,大家都驚訝不已。

我們不能以事情發生的機率來揣測上帝的作為,因為祂是全能 [....]

靈命日糧:注重形象


讀經:哥林多後書3章 

當我和堂姐妹在瀏覽家族舊照片的時候,會拿我們遺傳到了哪些身體特徵來開玩笑,而我們認為最糟的特徵,就是短腿、歪齒和額頭上的捲毛。每個人都可以很快地在自己的長輩身上,認出自己最不喜歡的身體部位。除了這些身體特徵,我們往往也遺傳到一些人格特質,有好也有壞,但我們總是不會太注意這些特質。

根據我自己非科學的觀察結果,人們會試著用各樣的方法來克服身體上的瑕疵,例如定時運動、減肥計畫、化妝、染髮,甚至整型手術等。然而,我們卻很少試著去克服個性上的缺點,反而習慣將這些缺點作為不良行為的藉口。我認為這是因為改變外表比改變個性來得容易。但請想像一下,假如我們可以把心力放在改善自己的性格上,我們可以變得更好!

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並不受限於我們的基因組合,我們可以將自己的一切缺點, [....]

靈命日糧:祂不忘記

讀經:創世記40章1-14、23節 

就讀神學院期間,我也在一家療養院工作。當我花時間和這些病人交談時,發現幾乎每個病人,在某些時候都曾敘述現階段生活的寂寞,並且發覺自己比其他同儕活得更久。大部分的病人甚至懷疑,當他們過世之後,是否仍會有人記得他們。

並不是只有年長者會覺得孤單和被遺忘,事實上,我們許多人也會感到陷入困境、孤軍作戰,也會因為各樣公平或不公平的遭遇,而感到被忽視。有時候,我們甚至會經歷到舊約人物約瑟所遭遇的:別人完全遺忘我們,即使他們應該要記著我們。

創世記40章記述了約瑟在牢裡的遭遇。酒政被釋放了,且官復原職,如同約瑟告訴他的一樣(9-13節),約瑟請酒政在法老面前為他求情,然而酒政卻完全忘記他了(14、23節)。

我們可能會覺得別人忘記我們,然而,如同約瑟一樣,我們並沒 [....]

靈命日糧:更好!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我的妻子瑪蒂有時候會在我要出門時,把我攔住,然後告訴我:「你不能穿成這樣就去上班!」理由通常都是「領帶和外套不搭」,或是「長褲的顏色和上衣不配」之類的事情。雖然她這樣質疑我的穿搭風格,像是公然侮辱我的品味,但我發現她的指正,通常都會讓我穿得更好。

聖經常常提醒我們,因為我們在基督裡之身分,所以要「穿戴」相稱的態度和行為。有時候,人們用衣著來判斷我們,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卻可以藉著「穿戴」那表現基督樣式的態度和行為,來彰顯耶穌。使徒保羅建議我們以耶穌為模範,將耶穌衣櫃裡的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和饒恕(歌羅西書3章12節),做為我們的穿著標準。此外,他更提到「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14-15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