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 上帝的供應

讀經:創世記1章11-13、29-30節 

我們越走越遠,走進了森林,遠離了中國雲南省的村莊。大約一小時後,我們聽到震耳欲聾的水聲,於是我們加快步伐,很快就到達一片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白色的水簾瀑布從灰色的岩石上傾瀉而下,雄偉壯觀!

有幾位徒步旅伴就住在我們一小時前離開的村莊裡,他們認為我們應該一起野餐。這是個好主意,但哪裡有食物呢?由於我們沒有帶任何食物,因此這幾位旅伴走進了附近的森林,不久後便帶著各種蔬果,甚至一些魚回來。其中長滿紫色小花的水香菜看起來很奇怪,但品嚐起來卻是人間美味!

這提醒了我,受造物印證了上帝豐盛的供應。我們能從各種「結種子的菜蔬」和「結果子的樹木」(創世記1章12節),看到上帝慷慨的憑證。上帝創造了「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29節),並賜給我們 [....]

靈命日糧 : 愛你的仇敵

讀經:使徒行傳1章1-8節 

在她還沒看到我之前,我躲進了一個房間。我雖然為躲藏而感到羞愧,但我當時實在不想應付她,以後也不想。我很想罵她、斥責她,讓她看清自己的身分。可是回頭想想,雖然她過去的舉止令我很氣憤,但很可能她對我更加憎恨!

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之間也存在著互相憎恨的關係。撒馬利亞人是混血民族,崇拜自己的神靈,在猶太人眼中,這群人破壞了他們的血統和信仰,在基利心山建立了與之對立的宗教(約翰福音4章20節)。事實上,猶太人非常鄙視撒馬利亞人,他們寧願繞道走更遠的路,也不要穿越撒馬利亞的地界。

耶穌並不會繞道避開他們。祂為所有人帶來了救贖,包括撒馬利亞人。為此祂冒險來到撒馬利亞的中心地帶,為一個罪孽深重的婦人和她城內的人帶來活水(4-42節)。耶穌在升天前,囑咐門徒要效法祂的榜樣,並要他 [....]

靈命日糧 : 不要報復

讀經:撒母耳記上24章1-4、14-18節 

早晨,農夫駕著卡車開始視察農作物。當他到達農場最遠的邊界時,發現有人再次利用農場的偏僻位置而非法傾倒垃圾,使他怒不可遏。

當農夫把這幾袋裝滿食物殘渣的垃圾放上卡車時,他發現了一個信封,上面印有違法者的地址,這是個不容錯失的大好機會。那晚,農夫駕車前往違法者的住處,將之前農場那幾袋垃圾連同自己的垃圾都倒在違法者的花園裡!

有人說,報復是甜蜜的,但這樣做對嗎?在撒耳記上24章,大衛和他的隨從為逃避掃羅的追殺而躲在一個山洞裡。當掃羅走進同一個山洞中大解時,大衛的隨從都視之為不容錯失的報復機會(3-4節),但大衛卻拒絕報復。他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6節)。當掃羅發現大衛選擇饒他一命時,他實在難以置信,於是他放聲大哭並對大衛說﹕「 [....]

靈命日糧 : 安度風暴

讀經:詩篇107篇1-3、23-32節 

在1830年,蘇格蘭宣教士亞歷山大‧杜夫(Alexander Duff)首次搭船前往印度。船隻在南非外海遭遇暴風襲擊而發生船難,他和其他乘客僥倖漂流到一座荒蕪的小島。不久,一名船員在沙灘上發現杜夫的一本聖經。這本聖經先前掉落海中,但後來被海浪沖上岸邊。等到聖經曬乾後,杜夫對其他倖存者朗讀詩篇107篇,大家聽了深受激勵。最後,他們得著救援,而杜夫在經歷另一場船難後,才終於抵達印度。

詩篇107篇列出上帝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險境的一些方式。毫無疑問地,杜夫和其他船員都能對這些話語感同身受,並且得安慰,特別是在29-30節說:「祂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而且他們也會像以色列人一樣,「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31節) [....]

靈命日糧 : 混亂中的平安

讀經:詩篇121篇 

突如其來的爆破聲使喬安從夢中驚醒,只見玻璃碎落一地。她多麼希望自己不是一個人住,但即使她驚魂未定,還是得起身去一探究竟。昏暗的街道上空無一人,房子也看似完好無損,只有鏡子被打碎了。

不久,調查人員找到一顆子彈,只差一兩公分的距離就擊中瓦斯管線,萬一子彈不偏不倚射中管線,後果恐怕是凶多吉少。他們也發現,那是從附近公寓射來的流彈,這個結果使喬安更害怕留在家裡。她禱告求主賜下平安,在清掃完玻璃碎片之後,她的心開始平靜下來。

詩篇121篇提醒我們在患難中要仰望上帝,並明確指出,我們能得著平安是因我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2節),這位創造宇宙的上帝會幫助和看顧我們(3節);即使我們睡著了,祂也永不打盹(4節);祂日以繼夜地保護我們(6節),「從今時直到永遠」(8 [....]

靈命日糧 : 記念與慶賀

讀經:路加福音22章14-23節 

在1907年12月6日,美國西維吉尼亞州一處礦坑發生爆炸,震撼當地小鎮,造成史上最慘重的礦災事件之一。有大約360名礦工在這場浩劫中不幸罹難,估計有250名婦女失去丈夫,上千名孩童失去父親。因為這場礦災,當地舉辦了一場記念追悼禮拜,歷史學家認為,這後來逐漸演變成美國父親節的慶祝活動。遭逢巨變的哀傷,對受難者的悼念,最終轉為歡慶喜樂。

人類史上最大的悲劇就是人們親手將那位創造主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這幽暗的時刻卻也帶來記念與慶賀。耶穌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賦予了逾越節的餅和杯新的意義,將這晚餐轉變為記念祂的筵席。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22章19節)

時至今日,每 [....]

靈命日糧 : 上帝都知道

讀經:詩篇139篇1-6、23-24節 

我與最要好的朋友共進午餐後就開車回家。我邊開車邊大聲感謝上帝,讓我擁有這位懂我、愛我的好朋友,甚至還能包容連我自己都不喜歡的地方。其實,她是少數能全然接納我的朋友之一,毫不嫌棄我的怪癖、習慣和犯錯。即便如此,當我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批評論斷別人,對人心存惡意或冷漠無情,我還是不太敢向她或我所愛的人分享。

但上帝知道我的一切。即使有些事我不願意告訴別人,但還是能坦然地向上帝訴說。

詩篇139篇有幾節大家耳熟能詳的經文,闡述我們與這位至高的君王之間的親密關係。祂完全瞭解我們(1節),也「深知[我們]一切所行的」(3節)。祂邀請我們帶著我們的困惑、焦慮的想法、對誘惑的掙扎,來到祂面前。當我們願意完全順服上帝,祂就會伸手將我們生命的篇章中,先前因遠離祂而導致的傷心段落, [....]

靈命日糧 : 相信聖經

讀經:耶利米書15章15-21節 

葛理翰是位著名的美國佈道家,有次提到自己曾無法相信聖經全然無誤。有天晚上,他在聖貝納迪諾山上的退修中心,獨自在月光下漫步靜思時,他雙膝跪地,將聖經擺在樹墩上,然後磕磕巴巴地禱告說:「上帝啊,聖經裡有許多事我根本無法理解!」

葛理翰坦言,當他承認內心的困惑之後,聖靈最終讓他心得釋放,能坦然地說:「天父啊,我要憑信心接受聖經都是祢的話語。」在他起身站立時,雖然心中仍有疑問,但他卻說:「我知道,在我靈深處打贏了一場屬靈的戰爭。」

年輕的先知耶利米雖也曾多次經歷屬靈的戰爭,但他卻仍持續在聖經中尋求解答,正如他說:「我得著祢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祢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利米書15章16節),甚至說:「[上帝]的話就像火在我心中焚燒,被困在我的骨裡」(20章9節,新 [....]

靈命日糧 : 活出信心

讀經:雅各書2章14-26節 

在一場軍事政變中,程尚的父親必須逃命致使家庭頓失收入,甚至無法為程尚的弟弟購買延續生命的藥物。程尚對上帝發怒,心想:我們究竟做了什麼,竟落到這種地步?

一位基督徒聽聞他們的困境,覺得自己可以負擔購買藥物的經費,就立即買藥送給他們。這份來自陌生人的救命大禮,帶來深遠的影響。程尚的母親說:「這個星期天,我們要去那個基督徒的教會參加聚會。」這事發生後,程尚的怒氣開始消退,最終他的家人也一個接一個地信了耶穌。

雅各指出,基督徒不僅要以口宣稱相信基督,而且還必須活出相稱的敬虔生活,並且特別提到,要去關懷別人的需求。他寫道:「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 [....]

靈命日糧 : 傳遞恩惠

讀經:使徒行傳4章32-35節 

在被我們領養之前,兒子是住在兒童之家。當我們準備帶兒子回家時,也要求帶走他的個人物品。但叫人感到難過的是,他竟然一無所有。我們讓他換上特別為他購買的新衣服,同時也把一些衣服留給其他的孩子們。當我為他所擁有的竟如此之少而悲傷時,也為我們今後能滿足他身心的需求而欣慰。

幾年後,我們看見有人為需要幫助的家庭募集各種物資時,我兒子很熱心地捐贈自己的絨毛玩偶跟一些硬幣來幫助他們。按一般人的理解,以我兒子的背景來說,應該更傾向於抓緊自己擁有的一切。

我想,他會這樣慷慨付出,或許跟初代教會的信徒有相同的原因:「眾人也都蒙大恩」,以至當中沒有一個缺乏的(使徒行傳4章33-34節)。那時,人們願意變賣自己的田產房屋來供應彼此的需要。

當我們察覺別人需要幫助時(無論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