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請改道

讀經:讀經:箴言3章1-8節  

「別緊張,我知道該怎麼走。」我才跟車上的乘客說完這句話,接著就響起一個聲音讓我當場出糗:「請改道……請改道!」這下可好,全車的人都知道我走錯路了!

現今開車的人只要走岔了路,或者轉錯了彎,就會聽到類似「請改道」這樣的話。GPS(全球定位系統)不但知道駕駛員開錯了路,而且還會立刻規劃一條新的路線,讓你回到原來的路上。

有時,基督徒需要在屬靈的層面返回正途。不管我們是自作聰明而故意改道,或是疏忽大意以至於跟上帝漸行漸遠,離開了上帝要與我們同行的道路。

上帝不會丟下我們,讓我們偏行己路,祂將聖靈賜給所有信徒(約翰福音14章16-17節;哥林多前書3章16節),聖靈會叫我們知罪(約翰福音16章8、13節)。每當我們走偏 [....]

靈命日糧 :耐心等待

讀經:讀經:撒母耳記上13章7-14節  

在加州舊金山市一條擁擠的道路中,有一位司機顯得急躁且毫無耐性。他為了要走得更快,就轉換車道,沒想到卻轉到了一條剛鋪好水泥的車道上。結果他的保時捷911被水泥卡住了,這位車主因自己的沒耐心而付上了極高的代價。

聖經中告訴我們有一個國王,他也因為沒耐心而付上了極高的代價。在以色列人迎戰非利士人時,掃羅急切地希望得到上帝的賜福,所以沒有耐心等待。當撒母耳沒有在約定的時間來獻祭祈求上帝的幫助時,掃羅就失去了耐心且不遵守上帝的命令(撒母耳記上13章8-9、13節)。掃羅自認高於上帝的律法,可以未經授權就履行祭司的職責。他以為自己悖逆上帝並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他大錯特錯。

當撒母耳到了之後,他指責掃羅的不順服,並預言掃羅會因此失去了王位 (13-14節)。掃羅拒絕 [....]

靈命日糧 :大能明證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2章1-5節  

二十年來,生態學家麥克•漢茲(Mike Hands)一直致力於幫助中美洲的農民,引進一些更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然而,對農民而言,就算知道傳統的「刀耕火種法」會破壞土壤和污染空氣,但是要他們放棄祖輩相傳的農耕法,還是很困難的。

所以麥克決定放棄口頭宣講,而是使用另一種方式說服他們。在「煙霧瀰漫」的記錄片中,他說:「你必須證明給他們看,不可以光用講的。你必須要讓他們親身體驗並看見成果。」

保羅在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時,用的也是類似的方式。他在給哥林多信徒的信中寫道:「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2章4-5節)。之後的信中,保羅又再次提到「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言語 [....]

靈命日糧 :各有恩賜

讀經:讀經:羅馬書12章3-13節  

有一天,我駕駛著自動排檔車子,只用右腳控制油門和煞車,而左腳一直閒置在那裡。當時我心裡想,如果我決定公平對待雙腳,讓左右腳輪流控制油門和煞車,那會怎麼樣呢?如果你從未這樣做,千萬別嘗試!

如果我們不會對自己的身體要求公平,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要如此要求教會的弟兄姊妹呢?這就像羅馬初代教會所出現的問題。有些人因為自己能做一些別人不能做的事就自視甚高(羅馬書12章3節)。但保羅提醒我們:「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4節)。照著上帝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6節)。祂賜下這些恩賜是讓我們可以服事其他人,而不是為了自己(6-13節)。因為我們是服事上帝而不是服事人,所以,我們要殷勤火熱地服事 (11節)。

故此,不要在乎別人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而要專注在今 [....]

靈命日糧 :一路平安

讀經:讀經:約翰二書1章1-11節  

在1962年,約翰‧格倫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位環繞地球一周的美國人。當時在火箭升空時,地面控制中心對他說:「約翰‧格倫,願上帝使你一路平安。」

使徒約翰曾在他的第二封書信中用過這句話:「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約翰二書1章10節)。當中的「問他的安」即「願上帝使他一路平安」之意。

約翰一直被人稱為「愛的使徒」,何以要求信徒在對人說祝福的話時,抱持警惕的態度?當時,四處傳揚福音的宣教士,仰賴各地的基督徒提供食宿。使徒約翰提醒信徒,聖經真理很重要。若這些宣教士所傳講的教義與眾使徒所教導的不一致,信徒就不要支持他們的事工,不要提供住宿或財務上的援助。

這原則也適用於今日的信徒。我們以恩慈待人,因為上帝以 [....]

靈命日糧 :向上帝呼求

讀經:讀經:詩篇142篇  

信主多年,我還不能完全了解禱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禱告對我來說是一個謎。但有一點我非常清楚:當我們迫切需要時,禱告會從我們的嘴和心底深處油然而生。

每當我們一籌莫展而驚惶失措;被逼到超出忍耐極限;離開自己的安逸窩;或面臨挑戰和威脅時,我們才會出於本能而又不由自主地禱告:「主啊,救救我!」這是我們自然的呼求。

作家尤金·畢德生寫過:「禱告的言語是在困厄時期,嚴峻考驗下煉就而成的。當我們無法自救而必須向上帝求助時;不滿自己處境而尋求解脫時;不滿於自己而祈求有所改變時,我們用的禱告詞是樸實而不加修飾的話語,而這些話語就成了最自然的禱告。」

人總在生命遭逢困厄時,才開始禱告,而我們也會繼續禱告,因為人生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難。禱告不須 [....]

靈命日糧 :次等?

讀經:讀經:創世記29章16-30節  

當利亞想著新婚丈夫醒來那一刻的情景,她必定是徹夜難眠的。她知道丈夫雅各想見到的並不是她,而是拉結。雅各成了這個騙局的受害者,而且當他得知拉班的「偷樑換柱」已成定局時,他又和拉班訂下新的約定,爭取那早就許配給他的拉結(創世記29章25-27節)。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微不足道或是次等的?利亞的感受正是如此。從她為頭三個兒子所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31-35節)。呂便是「有兒子」的意思,因她認為上帝看見她的苦情,給她兒子;西緬是「聽見」,因上帝聽見她失寵;利未是「聯合」,她相信自己生了三個兒子,丈夫必會愛她。這三個名字都顯示出利亞感受到丈夫並不愛她。每生一個兒子,她都滿心期盼能得到雅各的愛,贏得他的心。然而,利亞的心態漸漸地轉變了,因為她幫第四個兒子起名猶大,代表「讚美上帝」的 [....]

靈命日糧 :一點犧牲

讀經:讀經: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當我們正準備慶祝復活節時,我開始思考:耶穌為了讓我和上帝和好,所做出的犧牲。為了體會並思想耶穌的作為,我做了一點犧牲。我禁止自己做一些平常喜愛的事情,每當我渴望著喜愛的美食、飲料和娛樂的時候,這就提醒著我:耶穌為我做了更大的犧牲。

由於不想讓自己失敗,於是我選擇放棄那些對我誘惑力不那麼大的事情。然而,即便如此,最後我還是失敗了。這讓我明白,即使在這些小事上,自己也不能完美,這讓我體會到復活節是多麼地重要:如果我們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夠完美,那耶穌也就不必為我們捨命了。

往猶大的路上,耶穌遇見一名年輕的財主,他試圖以好行為來獲得永恆的生命,然而耶穌基督知道人無法靠善行得救,祂說:「(救贖)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馬可福音10章27節)。

雖 [....]

靈命日糧 :美好生命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章35-42節  

幾個月前,我搭機飛行到佛羅里達州出差。在回程的班機上,我驚喜地發現有個空間較大的座位,可以稍稍伸腳,不必在狹小的空間蜷縮著腿。這樣的感覺真好!除此之外,我旁邊還有個空位,可以讓我舒服地小睡一會兒。

然後,我想起在周圍的朋友,還坐在不太舒服的座位。於是,我邀請其中幾人到我這邊來享受舒適的座位,意外的是,他們因各樣的理由,全都想要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們覺得移動位置很麻煩,或是覺得自己的座位還不錯。

身為基督徒,我們需要發出一項更重要的邀請。我們在基督信仰裡得到了新生命,且希望他人也能得到它。有些人會接受這份邀請,有些人則不然。在約翰福音1章40節裡,安得烈跟隨耶穌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並且邀請他也來見彌賽亞──耶穌(41節)。耶穌賜給 [....]

靈命日糧 :數算日子

讀經:讀經:詩篇90篇7-17節  

在一場龍捲風肆虐之後,一名男子站在他毀壞不堪的房子外面。散落在瓦礫之間的是他妻子的珠寶首飾和他的珍藏品,但是他不想走進那搖搖欲墜的屋子去撿拾,他說:「不值得為這些東西送命。」

在危機中,我們通常更容易察覺到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詩篇90篇是摩西的禱告,這位上帝的僕人縱觀生命的終始。他感慨生命的短暫(4-6節)也明白上帝的義怒(7-11節),因此,摩西向上帝祈求智慧:「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12節)

其次,摩西祈求上帝施慈愛:「求祢轉回,為祢的僕人後悔。求祢使我們早早飽得祢的慈愛」(13-14節)。最後,他為著將來的事禱告,作為結語:「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