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立即可得!

讀經:讀經:詩篇119篇89-96節  

在1940年代末出土的死海古卷裡,有最古老的希伯來文聖經(舊約)。幾十年來,死海古卷被小心地保管著,僅讓一小群學者使用。為了讓更多人能閱讀古卷,同時又要好好地保護它,於是,以色列文物保管局和谷歌(Google)合作,為這個逾2000年的古卷製作高清晰度的圖像,讓人們能在網路上瀏覽。

對於學者和好奇的學生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這也提醒我們,最珍貴的寶物其實就在我們所擁有的聖經裡。在詩篇119篇裡,作者頌讚上帝永存的話語富有智慧,能改變生命。正如93節所說:「我永不忘記祢的訓詞,因祢用這訓詞將我救活了。」

我們許多人都擁有聖經,但是我們每天花多少時間來閱讀和研究聖經呢?對於熟悉的經節,我們有沒有深思它的涵義呢?

何不把閱讀聖經做為每天的首要事項 [....]

靈命日糧 :看見耶穌

讀經:讀經:哥林多後書4章1-10節  

幾年前,因為一些無法預測的外來因素,我失去了原有的工作。於是,為了生計,我接受兩份收入不高的工作。然而,每個月付帳單時,我還是面臨著捉襟見肘的窘況。

後來,我聯絡了兩位昔日的朋友喬和大衛。喬是一個市郊教會的牧師,大衛則在海外宣教,剛好回美國探親。他們倆看見我的處境,就為我付了房租。我為此深受感動。每當我想起他們的慷慨解囊,我就覺得:我看見了耶穌。

就像我在朋友身上看見了耶穌一樣,有時候,別人也可以在我們身上看見耶穌。使徒保羅說:「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7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章20節)。他認為各種情況都可以是展現「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哥林多後書4章10節)的機會 [....]

靈命日糧 :上帝同在

讀經:讀經:約書亞記1章1-7節  

在學校的操場玩了足球後,小男孩賴利向艾富里揮拳,結果兩人便打了起來。老師將他們倆拉開,並且把他們送到校長室去。過後,艾富里說:「當然,我們倆又有麻煩了。」接著,他說他學到了一個教訓:「即使我們面對再大的問題,上帝也會與我們同在。」

以色列國也曾面臨很大的問題,然而,上帝對約書亞說:「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約書亞記1章5節)。當以色列民即將進入應許之地時,摩西剛去世,約書亞成為以色列民的新領導者。然而,問題是他必須與許多敵軍作戰,才能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約書亞記8章3節;9章1-2節)。沒有上帝的同在,他們是無法進入那極美之地的。

早在約書亞窺探迦南地時,就可以看出他對上帝有很大的信心(民數記14章6-9節)。當約書亞接下領導的重責大任時,上帝以慈 [....]

靈命日糧 :上達太空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3章8-13節  

坦白說,當我知道太空人雷克斯·威爾海姆(Rex Walheim)在執行亞特蘭提斯號太空梭最後一趟任務時,會帶一本《靈命日糧》一起到太空,我真想知道他是否會讀到我寫的文章。對於像我這樣在小鎮長大的人來說,如果有人在外太空閱讀我的心聲,感覺真的是很美妙。

然而,剛剛滿足了好奇心,我心裡就出現了另一個念頭: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我為何如此看重呢?試想,無論我在何時禱告,我的聲音都會上達天堂,創造萬物的上帝隨時都垂聽我的心聲,然而,我為何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呢?聖經說,我們因為信靠基督,就可以毫無疑惑、畏懼地親近上帝(以弗所書3章12節)。知道上帝隨時垂聽我的禱告,豈不比太空人閱讀我的文章,更應該讓我感到震撼嗎?

若這些念頭還不能讓我對上帝垂聽禱告而感恩的話, [....]

靈命日糧 :站在火中

讀經:讀經:但以理書3章10-25節  

記得那時,我裹著毯子坐在爺爺奶奶的小卡車裡,看著火焰吞噬著我們的家。父親告訴我,他抱著我們兄弟倆和小狗逃離火場時,我正睡得香甜。當我醒來看見沖天的火光時,已經平安脫險了。當時的我因為太年幼、太好奇,所以並不感到害怕。

我依稀記得那晚的事。即使坐在車內,依然是熱氣逼人,火焰令人目眩。我也記得人們臉上的恐懼,一再地確定自己的親人已經安全離開火場。稍後我才知道,在那一片混亂中,我的父親衝入火場尋找爺爺,其實當時爺爺並不在屋子裡。爺爺得知此事後,也衝進火場,一心想尋回我的父親。他們的勇氣讓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深受感動。

每當我讀到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的故事時,就會想起那天晚上的那一場火。當他們面臨跪拜王的像或被處死刑的抉擇時(但以理書3章10-12節),他們勇敢地選 [....]

靈命日糧 :留意聆聽

讀經:讀經:撒母耳記上3章1-10節  

當你正坐在一個漆黑的劇院,享受著一場音樂會、舞台劇或是電影時,突然某支手機的螢幕亮了,手機的主人開始閱讀剛收到的訊息,或許還會花些時間來回覆。作者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在他的書中提到了網路對我們大腦的影響,他說:在現今這個通訊發達的世代,人們時刻都有那種「可能正有一則訊息等著我們」的念頭,不時留心查看。

撒母耳年幼時曾聽見一個呼喚他的聲音,他誤以為那是在會幕裡的大祭司以利的聲音(撒母耳記上3章1-7節)。當以利明白是上帝在呼喚撒母耳時,他教導這個小男孩如何回應。而當上帝第三次呼喚他時,「撒母耳回答:『請說,僕人敬聽』」(10節)。當「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21節)時,留心傾聽上帝話語就成了撒母耳的生命模式 [....]

靈命日糧 :糾正他們

讀經:讀經:撒母耳記上2章12、27-36節  

身兼心理治療師與母親身分的羅莉·歌特利布(Lori Gottlieb)說,那些只想要孩子快樂的父母,實際上,可能使孩子長大後,成為不快樂的人。這些父母溺愛子女,沒有訓練他們應付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當孩子犯錯時,他們則選擇視而不見,並且輕忽管教。

在撒母耳記上,我們讀到大祭司以利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們不曉得在他孩子年幼時,以利是怎樣的父親。但是孩子成年後,並在殿中服事上帝時,他卻沒有正視他們的惡劣行為。他們自私、縱慾且悖逆,不顧上帝的道和百姓的需求,將自己的私慾擺在首位。起初,以利責備他們,但他們不聽從。之後,以利並沒有撤去他們的職務,反而選擇視而不見,且讓他們繼續犯罪。最後,因為他兒子的惡行,以及他尊重他的兒子過於尊重上帝(撒母耳記上2章29節),上帝警告以利 [....]

靈命日糧 :從責任到喜樂

讀經:讀經:詩篇119篇41-48節  

我太太每天都有許多事情要做,有時候,她每週只能撥出一點時間給每個孫子。然而,如果情況允許,她會重新安排事務,以便多花一點時間陪伴他們,這並非出於責任,而是因為她愛他們。當我看見她和孫子在一起,那種高興快樂的樣子時,我明白了詩篇119篇中詩人說「我喜愛」「要以……為樂」的含義。

在詩篇119篇中,大衛多次提到他喜愛上帝的律法,以祂的誡命為樂。他說:「我喜愛祢的律例,我不會忘記祢的話。……我要以祢的誡命為樂,這些誡命是我所愛的」(16、47節,新譯本)。詩人口中的「要以……為樂」,是他的選擇,也是他所樂意的。對他而言,要以上帝的律法和誡命為樂,並不是一種重擔,因為他愛上帝的話語。大衛愛上帝,他 [....]

靈命日糧 :我們所需

讀經: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1-7節  

最近不斷聽到令人難過的消息。有位朋友的女兒離棄了她的丈夫和孩子;而不久之前,我才和一群父親見面,他們的孩子都在車禍中喪生;教會的領袖在退休之後,遭遇一連串嚴重的健康問題。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也許,你自己就有這樣的遭遇。

當困難和痛苦試圖動搖我們的信心,試圖奪走我們僅有的喜樂時,我們能從何處尋求幫助呢?

哥林多後書1章3節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其中充滿了盼望、幫助和可能性。

請細看這節經文所要告訴我們的:保羅從兩個方面讚頌上帝。別忘了,保羅經歷的掙扎和困苦是我們大多數人不能忍受的。

首先,保羅讚美上帝,祂不只是我們的上帝,還是主耶穌基督的父和上帝。思想這背後的大能和愛!接著保羅給我們一份更好的消息:我們的天父是滿有慈愛和憐憫的上帝!祂以 [....]

靈命日糧 :一家親

讀經:讀經:以弗所書4章1-16節  

我家有個有趣的傳統。通常當我們都在家的時候,只要有人突然大喊:「家庭擁抱!」我們就會聚到廚房,我擁抱兒女,我丈夫則張開雙臂,環抱我們所有的人。這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也是享受全家團聚的時刻。

雖然我們享受這偶爾的大擁抱,但維持這樣的合一感,並非總是易事。畢竟,家中的每個成員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不同的需要、能力和觀點──就像上帝的大家庭一樣(以弗所書4章11-12節)。

即使信徒間有不可避免的差異,保羅仍然呼籲我們要「以和睦聯繫,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以弗所書4章3節,新譯本)。與其他基督徒和睦共處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反映出耶穌和祂天父之間的和諧。耶穌為信徒們禱告:「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約翰福音17章21節)。

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