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風險投資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9章18-27節  

當全球金融危機在2010年更加惡化時,一家全球金融公司的執行主管們紛紛受到調查。他們被懷疑欺騙客戶,沒有準確告知投資項目中所含有的風險。這家金融公司明知那些投資項目注定會失敗,會讓投資者一無所獲,卻仍承諾投資項目會給予很高的報酬。

其實我們對欺騙的行為並不陌生。耶穌形容撒但是「不守真理,因牠心裡沒有真理……因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當我們靈魂的敵人告訴我們應當「只為現在而活」時,牠早已知道那會導致我們永久的失喪。

耶穌不但沒有承諾祂的門徒將會一生發達、安逸,反而呼召他們當與祂一同犧牲自我,活出基督的樣式。當耶穌告訴門徒自己將遭殺害並從死裡復活時,耶穌說: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 [....]

靈命日糧 :祂的畫像

讀經:讀經:希伯來書12章3-11節  

有一天,兒子拿了橘色的彩色筆,拔下筆蓋,畫了一張他爸爸的畫像。他以幼兒特有的畫法,將一雙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全畫在一個圓圈裡,下方連著兩根細長 線條(還告訴我那是雙腿)。雖然我兒子在盡力上得了高分,但他的畫並未抓住他爸爸的特徵:藍色的眼珠、自信的笑容,以及有點花白的頭髮。

身為上帝的兒女,有時候我們也會畫出不準確的天父形象。當上帝指正我們生命裡的罪行時,我們可能會認為祂並不慈愛,因為覺得祂的管教太嚴厲(希伯來書12 章11節),以致認為這些管教是上帝在懲罰我們,或是我們惹上帝發怒的後果。然而,事實上,管教正是上帝愛我們的明證。聖經上說:「主所愛的,祂必管教」 (6節)。祂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10節),並且體會正確生活所帶來的平安(11節 [....]

靈命日糧 :萬物理論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章1-13節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找尋那個能夠解釋一切的「萬物理論」。終於,有一個科學家認為他找到了,那就是物理學家布萊恩•格林。他寫了一本書,名為《優雅的宇 宙:超弦、隱藏空間及對終極理論的探求》。格林的「弦論」是一個複雜的概念。他認為在其最微小的級別上來看,萬物都是由弦的震動所組成的。他形容他的這個 理論是「一套架構,它能夠解釋造就這世界的所有基本特性」。

多年來,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從霍金到格林,這些科學家花了大半生的精力,嘗試弄清宇宙運作的道理,進而提出了令人驚嘆的理論。

但在現實中,對於任何試圖適切解釋宇宙萬物的理論來說,都必須以上帝作為其理論的開端與終結。「萬有……無論……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歌 [....]

靈命日糧 :互相切磋

讀經:讀經:列王紀上19章19-21節  

網路上的社群網路越來越多。甚至相距遙遠的人們,仍可以與上網的同儕傾吐心聲,互傳消息、增廣見聞。部落格、推特、電子郵件及網頁連結,都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途徑,接受或給予屬靈指導。

但與靈命成熟的信徒面對面交談,接受教導,也是收益良多的。「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列王紀上19章21節),而保羅則視提摩太為自己的屬靈兒子,對他 悉心指教(提摩太前書1章2節)。他甚至敦促提摩太應當設立教導後人的程序,以便造就屬靈上的倍數成長(提摩太後書2章2節)。摩西則囑咐做父母的說: 「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申命記6章7節),隨時都該給予兒女們屬靈上的教導。那偉大的教師耶穌基督,更曾親自示範了如何做屬靈導師: 「祂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 [....]

靈命日糧 :不求報償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6章1-14、19-21節  

多數人都會期待能從同事和朋友那裡得到一些獎勵,如:一個親切的表揚、一枚英雄勳章、掌聲或誠摯的讚美。可是耶穌認為,有更重要的獎勵在等待著我們,唯我 們回天家後才能擁有。很多人的至善之舉可能都是在暗中進行的,除了上帝之外,沒有其他人看見。一言蔽之,天國的信息就是:要為上帝而活,不為人活。

誠如耶穌解釋的,我們像是在帳戶裡存款一樣,積攢「財寶在天上」(馬太福音6章20節),而不是在地上。這天上的財寶美妙到足以彌補一切的傷痛。在舊約 中,只有幾處關於永生的提示,但耶穌清楚地告訴我們:這個地方是「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馬太福音13章43節)

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在尋求天國時,以為得到上帝的讚許,就是在今世得到財富和權力上的獎賞。耶穌藉著「財寶在天上」的教導( [....]

靈命日糧 :希幔的坦誠

讀經:讀經:詩篇88篇  

詩篇88篇的作者希幔讓我驚嘆。他的生命劫難重重。他哀嘆:「我心裡滿了患難」(3節)。他受夠了這些苦難!

希幔回想纏累的疾病和不幸;環顧四周,只見逆境與任性妄為;抬頭仰望,卻找不到慰藉。他抱怨道:「我是慌張的(15節)、漫無目地的(5節)、在黑暗地方的(6節)、受苦的(7、15節)且被丟棄的(14節)。」他在絕境中看不到一絲曙光,也沒有辦法解決他的悲傷。

希幔的坦誠讓我感到安慰,而那些從來未曾經歷掙扎、苦難的基督徒,則讓我感到困惑。當然,沒有人想與成天抱怨自己問題的人在一起,但知道其他人也同樣面臨掙扎,對我的心靈是有益處的。

希幔不僅坦誠,他也持有堅韌不拔的信心。儘管他歷經磨難,他仍緊抓著上帝不放,「晝夜」(1、9、13節)向祂哭求。他不住地禱告 [....]

靈命日糧 :團隊精神

讀經:讀經:腓立比書2章1-11節  

德州遊騎兵棒球隊員漢米爾頓(Josh Hamilton)曾經歷過戒除毒品和酒精的艱難日子。當漢米爾頓的球隊贏得2010年的季後賽時,他對賽後的慶功宴感到憂心忡忡。他坦言,對於剛戒酒成 功的他來說,在慶功宴裡被大量的香檳環繞著實在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件美好的事情發生了。為了讓漢米爾頓可以和隊友一同歡慶,他的隊友用薑汁汽水取代了 香檳,放滿了整個更衣室。這就是團隊精神的典範,看重他人的需要勝於自己的需要。

這正是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命令,他們應該看別人比自己更為重要(2章3-4節)。因為在基督裡合一,所以腓立比的信徒成為一家人,彼此間有一種獨特的連 結。這關係應在信徒對待彼此的方式上實踐出來:在愛中聯合;捨己侍奉;想盡辦法去幫助別人,甚至是在受助者沒意識到需要幫助的情況下,就 [....]

靈命日糧 :有人在看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5章13-16節  

一位職業橄欖球選手所屬的球隊,在賽季裡幾乎每週都在輸球。一位記者問這名選手,在球隊慘敗連連的狀況下,他如何維持比賽的動力,並竭盡全力地打好每場 球。他回答說:「我的父母都在觀看比賽,所以,我一定要盡力打好每場球!」他知道除了輸贏,還有更重要的事:有人正在觀看球賽。這個事實驅使他竭盡所能, 打好每場球。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前半部,提醒我們這個真理:我們應該知曉,周圍的人會觀察我們的言行舉止和生活方式,並透過親眼見聞來評價我們的主。祂說:「你們的光 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那我們應當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明光照耀呢?首先,在每天生 活的大小事中,我們都要以基督的心和特質來面對。然後,像耶穌一樣,去憐憫那些被遺忘的或 [....]

靈命日糧 :與祂連接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40章27-31節  

我的妻子最近用筆記型電腦在家工作。她突然發現,電腦正處於電力不足的狀態,即將關機。可是,電腦的電源線是插著的,所以照理說,電腦使用的不應該是電池 的電力。後來,她發現電腦的電源線並沒有插好,所以實際上電腦根本沒有連接電源,一直是在消耗電池的電力。妻子忍俊不禁地看著我,說:「這裡肯定有值得我 們學習的屬靈功課。」

當她說這句話時,我想起一則關於上帝能力的經文。在以賽亞書40章27-31節,先知以賽亞明確地說,我們的力量是源自於那位「永在的上帝耶和華,創造地 極的主」(28節),祂是真實且永不止息的力量根源。接著以賽亞鼓勵那些疲乏困倦,力量衰竭的人,當仰望耶和華,就必重新得力(29-31節)。

耶穌在約翰福音15章4-5節,稱我們是枝子,祂是葡萄樹,我們要與祂連 [....]

靈命日糧 :盼望與夢想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20章16-24節  

在1960年,我就讀的高中裡,每個學生都參與了一項叫做「才能」的研究項目。一連好幾天,我們參加了評估學科能力的多種不同測驗。當時我們並不知道,美 國正針對全美高中生做最大型的研究,我們是一千三百所高中裡,被研究的四十萬名學生中的一員。我們也必須說出自己對於將來的計畫、盼望與夢想。然而,我們 這些參與研究的學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會如何。

大數的掃羅也不知道他將來會如何。這位年輕人的目標,就是要消滅那些跟隨耶穌的人(使徒行傳7章58節-8章3節;加拉太書1章13節)。但他在遇見主之 後,成為使徒保羅,他的使命是讓更多人跟隨主耶穌。他往耶路撒冷去,雖然面對監獄與患難,他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 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