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 :敞開家門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18章1-4節  

知名基督徒作家路卡杜在《小人物的大革命》一書中寫到:「殷勤好客接納了不同的群體。在英文中,好客(hospitality)和醫院(hospital)這兩個字,都出自同一個拉丁字源。這並非偶然,因為這兩個字都具有相同的醫治功能。當你為某人敞開家門,你就向對方送出了一條訊息:『我在乎你,上帝也在乎你。』你可能覺得你只是說:『歡迎來拜訪我。』但你的客人聽到的是:『我是值得被看重的。』」

當亞居拉和百基拉向保羅敞開家門時,這大概就是保羅所聽到和感受到的。當保羅從雅典抵達哥林多的時候,旅途的辛勞大概讓他累壞了。他也可能因看似失敗的宣教事工而感到沮喪(使徒行傳17章16-34節)。他隨後寫到:「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哥林多前書2章3節)。亞居拉和百基拉或許是在市集遇 [....]

靈命日糧 :兩個教訓

讀經:讀經:申命記8章1-10節  

我曾為《靈命日糧》寫了一篇文章,談論遵守律法是多麼的重要。幾週之後,我開始了一趟1,370公里的開車旅行,我打定主意絕不超速。然而,到了新墨西哥的一個小鎮外時,我邊開車邊打開三明治包裝,因此忽視了路上的警示標誌,結果接到了一張超速的罰單。那天,我得到了兩個教訓,第一、不專心的代價和不遵守法律是一樣的。天啊!我還有1,130公里的路程要繼續呢!

第二、我們的決心總是會受到考驗。我想到當上帝的百姓預備要進入應許之地時,摩西對他們說:「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祂的誡命不肯。」(申命記8章2節)

美國著名作家兼牧師尤金‧畢德生將跟隨基督的過程,稱為「恆久專一的順服」。我們立定心志要專心順服之後,仍必須要 [....]

靈命日糧 :螞蟻蒐奇

讀經:讀經:箴言6章6-11節  

美國昆蟲學家兼攝影師馬克.墨菲,在他的著作《蟻界歷險:億兆的環球蒐奇》中,提及他在童年時期,如何對螞蟻深深著迷,他的濃厚興趣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退。因著這個長久以來的興趣,讓墨菲取得哈佛大學相關科系的博士學位,並成為踏遍全球的螞蟻專家,他的研究也讓他對這些勤奮工作的生物有深刻的見解。

其實,遠在墨菲還未發現螞蟻世界的某些奇妙之處以前,聖經已經指出這勤奮小昆蟲的精巧和工作倫理。智慧過人的所羅門王也曾用螞蟻為例,對那些做工懶惰的人發出提醒:「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箴言6章6-8節)

上帝會使用祂的創造物來教導我們,從中我們便可體會祂創造的奇妙。例如,從螞蟻身 [....]

靈命日糧 :神秘無形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2章1-11節  

無論在美國或世界各地,我們常經歷到一些無形力量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例如在2011年,美國許多城市都受到龍捲風的侵襲,鄰里和商業區都面目全非。每逢颶風或颱風季節,我們都飽受驚嚇和威脅,因時速超過160公里的狂風,能輕易摧毀我們所建設的一切。

這些都由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所致。當然,從旗幟飄舞和塵土飛揚中,我們可以看見風的效果,但我們無法看見風本身。風以一種神祕而無形的方式在運行。

從某個層面來說,聖靈也是這樣。在使徒行傳2章中,記載了信徒如何在五旬節經歷聖靈充滿。「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使徒行傳2章2節)。藉著可以感覺的那陣大風,不能眼見的聖靈藉此向初代基督徒顯現,表露祂如何在他們生命中工作。今日祂仍繼續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 [....]

靈命日糧 :甜美小憩

讀經:讀經:利未記26章1-12節  

攝影師安妮.格迪斯拍了一系列熟睡嬰兒的藝術照,讓人看了忍不住會心一笑。沒有什麼畫面比睡夢中的嬰兒更讓人覺得寧靜了。

照顧孩子其實是累人的責任,因為除了小憩和夜深時刻,父母都忙得團團轉。孩子的天真及熱情,讓他們隨時都能置身於生命危險中。經過一連串的追逐、玩樂、保護、餵食、穿衣、看守、教導之外,還要平息他們和兄弟姊妹的爭端,整天下來,父母最渴望便是就寢時分。在把玩具收好、睡衣穿上之後,打瞌睡的小傢伙終於慢下腳步,摟住父母要聽床邊故事,最後終於聽著故事睡著了。父母在就寢之前,還會再次檢視孩子們,確保他們睡得安穩。而孩子安睡時的寧靜與美麗,讓一天的挫敗和忙亂都煙消雲散。

聖經也指出,上帝預備給祂的兒女一個安詳的環境(利未記26章6節),但是許多時候因為我們的不成熟, [....]

靈命日糧 :可以質疑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7章18-28節  

有時我們會感到恐懼和懷疑,這是很自然的事。我們會想:「假如天堂不是真的呢?」「耶穌真的是認識上帝唯一的道路嗎?」「我今生如何過日子,在末後真的有影響嗎?」像這樣的問題,不應該隨意地給一個千篇一律的答案。

耶穌稱施洗約翰為最大的先知(路加福音7章28節),但施洗約翰在被處死之前,也曾有過疑慮(19節)。他想要知道耶穌是否就是那位彌賽亞,並且自己的事奉是否徒勞無功。

耶穌的回答令人欣慰。祂並沒有漠視約翰的懷疑,或是批評約翰。耶穌指出自己所行的神蹟,並讓約翰的門徒將這些親眼所見的確據告訴他們的導師。耶穌還引用了一段經文(7章22節),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那將來的彌賽亞的預言(以賽亞書35章4-6節,61章1節),祂知道約翰熟知這段經文。

之後,耶穌在群 [....]

靈命日糧 :誰在背後?

讀經:讀經:歷代志上17章16-24節  

在印尼萬隆的一場傳統演出中,我們欣賞了精彩的管弦樂表演。在最後一個樂章之前,台下有200位觀眾,每人拿到一個名叫「安克隆」的竹製樂器。有人教我們如何跟上旋律,並按著指揮的拍子揮舞它。很快地,我們以為自己就是演奏管弦樂隊,我們為自己出色的表演感到自豪!隨後,我才漸漸明白,表現好的並不是我們,樂團指揮才是應該得到讚許的人。

相同地,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進展順利時,我們就容易自滿。我們因此而受試探,認為自己很優秀,以為成功是因為我們的才能。在這樣的景況中,我們很容易忘記在成功的背後,全是因為慈愛的上帝在敦促、供給和保護。

大衛記得這個真理。「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耶和華上帝啊,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祢竟使我到這地步呢?』」(歷代志上17章16節) [....]

靈命日糧 :迅速傳開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7章59節-8章8節  

「病毒影片」指的是藉著網友互傳網址,而在網路上快速流傳的短片。這些短片可能是搞笑的、激勵人心或發人深省的,可以迅速流傳全世界,使數以百萬的人都能瀏覽。這樣的短片是廣告商的夢想,但是沒有幾個行銷專家能充分利用它。萊西坎普(Lacy Kemp)在他的部落格說:「你如何讓一件事物像野火一樣蔓延?答案是你根本辦不到。這不是一件可以計畫的事,否則每一個人都會這樣做了。這個事物必須本身就非常獨特,才有辦法達到這種效果。」

就口耳相傳這點而言,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也像傳播病毒一樣迅速。當初代教會的一個領袖司提反,因為信仰被石頭打死之後,在耶路撒冷的信徒即受到迫害,並且被迫要分散去別處(使徒行傳8章1-3節)。但這些基督徒並沒有因為恐懼而退縮,反而是隨走隨傳,宣講耶穌基督。「那些分散的人往 [....]

靈命日糧 :再回首

讀經:讀經:創世記48章8-16節  

著名詩歌「不忍棄我,偉大的愛」的作者喬治·馬得勝(George Matheson),曾寫下另外一首詩歌「被忽略的祝福」。在這首詩歌裡,他回想過去的一切。正因著回首過去的日子,他才明白,一路上天父都在引領著他。

上帝為我們每個人都安排了行程,我們都有一條當跑的路(使徒行傳20章24節;提摩太後書4章7節)。我們一生的路程早已經按著天父的主權與心意定好了。

但是我們自身的選擇,也並非無足輕重。我們每天都在作大大小小的決定,有些決定甚至會帶來改變一生的結局。暫且不管上帝的主權與人的選擇這個令人困惑的奧秘,我們的問題在於,該如何判別要走哪條路?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已逐漸顯明,因為我現在年紀較長,有較多的往事可以回顧。回想過去的日子, [....]

靈命日糧 :暫停!

讀經:讀經:詩篇131篇  

生活就像一個忙碌的企業,總是有更多的事要做,更多的地方要去,還有更多的人要見。雖然每人都喜歡在生活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但這樣快速的生活節奏,將會奪去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平靜。

當我們開車的時候,停止標誌或其他警告我們減速的交通標誌,會提醒我們,為了安全我們的腳不能總是踩在油門上。而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需要這樣的提醒。

詩篇作者清楚明白平穩和安靜的重要性。上帝在第七日「休息」。耶穌為了可以傳講更多信息與治癒更多人,也會遠離人群稍作休息(馬太福音14章13節;馬可福音6章31節)。祂深知在生活中,油表已見底時,卻仍不停踩油門是不智之舉。

詩人說:「我的心平穩安靜」(詩篇131篇2節),你上次有這樣的心境是在何時呢?在忙碌生活的十字路口上,放一個停 [....]